5500字總結:運營人如何進行知識管理?

2 評論 3346 瀏覽 45 收藏 25 分鐘

很多運營人在知識管理上,其實是摸不著頭腦的,不知道如何入手,面對一堆知識,沒有一定的整理的思路。作者總結了管理知識是四步法,教你如何將運營知識體系化、系統化,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運營人如何進行知識管理?

如果把這個問題拆開,會發現—— “運營人”是身份,知識是對象,管理是一個過程,一種手段。

由此,我們可以產生好幾個子問題,基于運營人的身份——

  1. 要管理什么樣的知識?
  2. 該怎么管理知識?
  3. 管理了知識,然后呢?

今天我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運營人的知識管理,可以分為四步:

第一步:明確需求,建立知識領域

第二步:確定知識來源

第三步:記錄,記住和運用知識

第四步:知識體系化和生態化

Step 1:明確需求,建立知識領域

在開始進行知識管理之前,要先明確一個問題,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知識?

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狀態,會產生不同的知識需求。

如果盲目投入,東一榔頭西一棒,就會造成樣樣通,樣樣松的問題;

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先劃定知識的范圍,精準努力,減少不必要的投入,就顯得尤其重要。

1+N結構

我們可以采用1+N的結構,確定所需的知識。

所謂“1”,意思是核心知識領域;它是可以直接帶來收益,往往指的是工作相關的知識或賴以謀生的技藝,為了獲取更大的收益,我們需要在這個領域投入較多的精力,持續積累和學習。

對于運營人來說,這個核心知識領域,就是運營相關的知識;當然,運營崗多種多樣,產品運營、活動運營、增長運營、社群運營、內容運營……不一而足。比如對我來說,這個“1”,就是私域運營。

確定了核心知識領域還不夠,運營崗有特殊性,有的知識是相通的,可遷移的,從一個崗位轉到另一個崗位,或從一個行業跨到另一個行業,依舊可用,比如文案寫作,數據分析能力,活動策劃能力等;而有的知識,是某種崗位獨有的,比如對于社群運營來說,是社群轉化知識,對于增長運營來說,是信息流廣告投放的知識。

因此對于運營人的核心知識,也要分為通用型和獨有型;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

首先,這些可遷移的知識和技能,是作為一個運營人的基本功;同時,多掌握一些通用能力,也可以避免在一棵樹上吊死,尤其是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更現實一點說,如果要找新工作或者面臨轉崗,不管業務和場景如何變化,底層的知識和能力總是不變的,有了它們,我們就多了一分底氣。

而掌握獨有型的知識,則可以確保我們在運營的細分領域,可以持續精耕細作,保證在業務上的核心競爭力,形成知識和能力的壁壘。

“1+N”模式中的N,是指根據我們的需求而確定的知識領域,可能是出于人生不同角色的需要,或者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也可能是出于某種熱愛。相對于“1”,也就是核心知識領域,它的重要性沒那么高,但也同樣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起到重大作用。

這里以我為例子:

工作中,我是一個職場人,我要做好向上和向下的管理,要爭取資源和機會;所以職場知識,是我需要積累的。

在我工作之外,我考取了職業生涯規劃師證書,然而這只是起點,我還需要持續積累職業生涯領域的知識,掌握更多技能,包括如何職場定位、發展、轉型、平衡的問題。

同時,在業余生活中,我是一個球迷,我想要了解更多和球星,足球技戰術相關的內容,即使這并不能給我帶來直接的收益,但這卻是我內心熱愛所在。

“N”當然不止一個領域,這看起來和前文所說的“精準努力”相矛盾,但并不是這樣的。

在知識管理上,我們應該做到“既要+也要”,既要精準發力,也要多元化,做一個知識的雜食動物。

就像林少楠所說,“一方面,我們的知識非常多面…..可能變成什么都想學,但是什么都不精。另一方面,如果我們非常聚焦于某一領域的知識,就會導致視野變得特別窄?!?/p>

對于運營人來說,更是如此。

我想起一個做新媒體運營的朋友,她說她有一次參加內容選題會,幾個同事在討論內容,聊起了文學,聊起了藝術,從莫奈的睡蓮講到陜北的腰鼓,從古代建筑風格,講到上海安福路的網紅店鋪;她說那一刻她特別沮喪,因為她插不上話,她能聊的,只是技能,比如取標題的方法,寫文案的幾大要點等等,她說她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上限。

后來我才明白,好的運營人一定兩條腿走路的,一條是精通的業務能力;另一條,是自己的內功,包括對大千世界的認識,對人和人性的洞察,對內心幽微的探索。只有這樣,才能讓用戶愿意追隨,才能創作出引發共鳴的內容,廣泛傳播的活動。

不要害怕“學而無用”,學了,就一定有用。喬布斯曾經說過一個概念,connecting the dots,人生就是連點成線,你永遠不知道現在學習的一切,將在未來派上怎樣的用場。比如喬布斯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英語文學專業,然而他卻癡迷于書法,僅僅是出于喜歡。后來他創辦蘋果公司,竟然把在課上學習到的書法理念帶入到Mac電腦設計中。

Step 2:確定知識來源

確定好知識分類,明確想要什么樣的知識之后,接下來,就是獲取知識。

1. 在獲取知識之前,要先明確兩個問題

  1. 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值得被獲取,有的只能稱之為信息;
  2. 知識是用于生產的信息;知識是廣泛的概念,包含經驗,洞見和秘訣;

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類平臺和媒體,生產各式各樣的內容,都在千方百計地爭奪用戶時間,搶占用戶眼球。以前我們用“碎片化”信息時代來形容這種爆炸程度,但現在是可以稱之為“粉塵化”了。我們的眼睛和大腦,不停地接收大量涌入的信息,不管我們愿不愿意,但我們的注意力其實非常有限。

所以,我們要節約注意力,放在高質量,有營養的內容上。

內容世界,也存在二八法則,80%的內容,都是低效的,無營養的,只有20%,甚至更低比例的內容才是真正優質的。

所以,我們要減少低效的輸入,找到那20%。

收斂信息來源,做好斷舍離;

比如,不經常打開的公眾號,留下幾個即可。目前公眾號的打開率已經不足1%了,可見大部分的內容,其實沒那么重要,大部分人也都不關心。

新聞,包括雞零狗碎的社會新聞,雞毛蒜皮的娛樂新聞,盡量不看;無窮的遠方和無數的人們,未必和我們有關,把精力用來關注身邊具體的事和人吧;

社交屬性的內容平臺,比如豆瓣、即刻、小紅書,當然還有朋友圈,克制忍不住去刷的頻率,不要讓FOMO(Fear of Missing Out)綁架了你的大腦。

其次,找到高質量的信息來源。

在你眾多的信息來源中,縮小范圍,并根據此前劃定的“1+N”知識領域,分別確定幾個你認同的,優質的信息來源,以此構建你的知識獲取網絡。

2. 擁有自己的人際知識交換網絡

如果自己去篩選內容太費勁,那可以用“人”的力量,搭建自己的人際知識交換網絡。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們之間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次看到的一篇好文章,一些好內容,或者一個好知識點,我們都會隨手分享給對方。

他和我工作相似,志趣相同,水平還比我高,我相信,能被他分享出來的,一定是好的。所以,不妨也找一個和你相似且有分享欲的朋友,養成彼此分享的習慣。

另外,我們試著加入運營人的圈子和社群,這樣的組織你一定加入過,還不止一個,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分享信息,溝通情報,互相請教,以及轉載各類文章。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的朋友,以及加入的同行社群,本質上都充當了我高質量知識人肉篩選器。經由他們,我排除了低效無用的內容,接收到高質量的內容。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我的問題和需求,很多給到我的內容,大概率都是精準的,有用的。

分享這件事,是有成本的;能被分享的內容,不會差的?;蛘哒f,只有優質的內容,才有被分享的價值。

另外,在攝入知識的時,有一點值得注意,要舍得付費。

“道不輕傳,法不賤賣,師不順路,醫不叩門。” 真正有價值的知識和經驗,從來都不能輕易獲得?;ㄥX和不花錢,甚至花多少錢,都會影響知識的質量和學習的效果。

Step 3:記錄,記住和運用知識

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要變成“數字倉鼠”。它常見特征有,“馬住”,“右鍵”,然后進了收藏夾吃灰,從此再也沒有打開過。在收藏的那一刻,我們有一種幻覺,收藏了就是學到了,甚至會有一種在學習,在進步的假象,讓人上癮。而我們只是做了信息的搬運工。

為了讓知識真正起到作用,要學會正確的記錄。

1. 卡片寫作法

特別推薦卡片寫作法,簡單說,就是做摘記,然后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并記錄在卡片上。當然這個卡片不一定是實體的,也可以用筆記工具代替。如果兩張卡片之間有關聯,那就把它們放在一個主題下面,主題的卡片積累多了,也就自然生長為一個體系了。

這里有幾個關鍵點:

不能只做搬運工,而是要用自己話記錄和復述。

用自己的話記錄,更容易被記憶。這個結論源自一個理論:必要難度。以前,人們習慣性地認為,記得越快,學習效果越好。簡言之,存儲越容易,提取就越快。但事實是,“存儲與提取負相關”,也就是說,存入記憶越容易,提取出來越困難;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知識提取會更方便。這也為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這也是“費曼學習法”的體現,通過向別人講述知識點,來加強記憶和理解。 我們可以把自己當作學生,把知識講給自己聽。

2. 堅持記錄

不要管是不是寫的好、不用管以后怎么用,重要的是將學到的知識和當下的想法記下來即可。積累的想法卡片越積越多,也就越來越成為一個體系。

就像搭積木,那些零落的積木看著用不上,但需要的時候,總能拼成想要的形狀。

有時候,對于知識管理來說,堅持,就是意義本身。一點一滴的記錄,持之以恒,足以形成知識的汪洋大海。

3. 創造聯系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作為運營人,該收集怎么樣的知識?以及知識來源和如何記錄知識,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記住并運用知識?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思考,我們為什么記不住知識?

不談生理性遺忘的特點,只看知識本身。

本質上看,是因為我們所汲取的,都是單個知識點,沒有與其他知識創造聯系。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一滴水,在太陽底下,很容易就蒸發了,但是如果把水滴放到大海中,就不容易消失。

單點知識容易遺忘,但是如果放到體系中,放到某個應用場景內,創造與現有知識或者業務的聯系,才能記住,才能為我所用。

4. 創造與現有知識點的聯系

在攝入新知識點時,要思考一個問題,這個知識點,和我現有的知識有什么關系?

可能和舊知識相同,也可能類似,還可能和舊知識之間是附屬和延伸的關系。

這做起來并不費力,事實上人腦的思考習慣就是這樣的,認知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鋪墊效應”。意思是指,我們在接受一個新的信息的時候,總會去援引和思考舊的信息。比如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壽司的時候,會習慣性地認為,“這不就是米飯上加一片魚肉么?”

當我們創造這種聯系時,實際上就相當于合并了同類項,減少了記憶成本。

5. 放到應用場景中思考

運營知識落地的關鍵——和業務場景產生聯系。

比如我讀了一篇文章,它講的是中國人的人際關系類型有三種,情感型關系、工具型關系、及混合型關系。當時我就將這個知識點與我從事的私域運營聯系起來,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要在私域用戶池中做IP呢?從人際關系的類型這個角度來理解,做IP的原因,或許是推動賬號,在用戶心智中,實現從工具型向混合型,再到情感型的轉變,讓用戶真正對我們產生強信任。

當然這個認知不一定對,但是在我這么想的時候,已經牢牢記住了這個知識。就算這次沒有運用上,但我相信下次遇到新的場景和問題,總能派上用場的。

Step 4:運營知識體系化、生態化

前面我們已經明白了,作為運營人,要獲取什么樣的知識,從哪獲取以及如何記錄并運用的問題。知識管理的工作,還不至于此,想讓知識發揮力量,還有下一步,知識體系化。

為什么要體系化呢?

打個比方,你現在動身前往某個陌生目的地,只告訴你一個個地名,可以到達嗎?那當然不行,但是如果有一張地圖,地圖上有路徑,有地點,你就可以輕松抵達。

一個個單點的,碎片化的知識,就是那一個個地名,而體系化的知識,就是建立了一張地圖,地圖中有具體的路徑,將每個地名串聯起來,最終指向目的地。你不僅知道在哪,還知道去哪,怎么去。

前面說,我們積累一條一條的知識卡片,將其計入某個主題下,卡片越來越多,就自然長出了一個體系,這是知識管理過程中體系的自然形成。

除此之外,作為運營人,我們還可以刻意構建一個運營知識體系。

僅造房子的材料是不夠的,我們需要腳手架,有了它,就有了大致的結構,就能往里填充材料。

1. 運營知識的腳手架

運營知識體系化的腳手架是啥?我認為是用戶生命周期的每一個階段。

所謂“用戶生命周期”,是用戶第一次接觸產品,到最后一次使用及流失的過程。

不同運營分類,對“用戶生命周期”的具體劃分是不一樣。

對于產品運營來說,用戶生命周期可以簡單分為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

對于增長運營來說,用戶生命周期是獲取-激活-留存-變現-傳播。

以“增長運營”為例,如果單獨把增長運營的知識羅列出來,大大小小,零落散亂,不一而足。

但是如果我們按照用戶生命周期的維度去歸類這些知識,就會發現他們彼此連接,形成體系。

這一個個階段,就是知識管理中的腳手架,他們彼此連接,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剩下的,就是往里填充內容。

2. 重點問題

我很喜歡羅振宇說過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不是由領域構成的,而是由挑戰構成的?!?/p>

在我們以往的經驗當中,我們的世界就是由各個領域構成的,比如數學領域、文學領域、計算機領域等等。但真實的情況并不是這樣,隨著世界發展越來越多元化,領域之間的邊界也逐漸模糊。比如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大學的所謂的“縫合怪”專業,“國際政治經濟學” “生物化學專業”“商業數據分析”等等。

對于運營來說也是一樣,運營不同分類之間邊界逐漸模糊和交叉,比如做內容的,要考慮增長的問題;做私域的,也要涉及到內容生產等等。特別是在一些中小互聯網公司。

如果在背景復雜,需求交叉的情況下,按領域劃分就無法滿足需求。

所以我們劃分的第二個維度,是按問題劃分。

比如,對于“私域運營”來說,問題可以是如何提高私域轉化率?如何通過內容獲客?

將問題試著進行拆分,先寫你能想到的子問題,比如對于提高私域轉化率?子問題可以是,如何提高用戶精準度,和用戶溝通的技巧,個人IP的打造等等;

問題產生需求,需求才有知識管理的動力。

每個階段都是一張卡片,把你收集到的知識記錄在其中,知識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就等于搭建起來了一個運營的知識體系。

3. 項目階段

這個特別適合項目的操盤手。

每個項目從0開始做起,會經歷不同的階段,比如對于一個在線教育課程項目來說,可以簡單分為籌備期,內測期,公測期,增量期,每個階段有各自的節奏,要求和打法,要用到不同的知識點。

有了它,就等于有了一張作戰地圖,知道仗該怎么打。

當你知道要什么樣的知識,并學會如何構建和管理時,你就有了一個知識體系。
當體系被運用起來,也能隨著個人和工作的需要而進化,你的知識就不只是體系,而是成為了知識生態。

生態的特點是什么呢?

開放性,不斷同外界發生互動和交換;

自我調節性,內在結構和組成在不斷自我調節,并表現出一種自我調節的能力,以不斷增強對外界條件變化的適應性;

演化性,隨著一定的內外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自我更新、發展和演化;

希望每個運營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生態,多一種持續精進的方式,多一些對抗不確定性的籌碼。

最后,想跟你分享林少楠的一段話:

作為知識工作者,當我們離開一家公司時,我們帶走了什么?是公司的 title嗎?事實上這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名聲很快會過去。是工資么?除了少數擁有期權的人,你每個月獲取工資的時候,你產生的價值就已經被幾乎全部兌現掉(剩下的基本上會在年終獎中兌現)。

這些都不是你的資產。

我們能帶走的是屬于我們自己的知識。如果在離開公司之后,你寫的周報,項目和知識庫都留在公司里不能訪問了,你還能留下些什么?

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最大的資產不是金錢而是知識,未來我們能因為知識而獲得更大的回報。

所以,我特別希望不論你在哪里積累知識,請為你自己也積累一份。這是個好習慣,可以伴隨你一輩子。

本文由 @林嘉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者兩篇文章都相當高質量,已收藏,希望作者能盡快更新新文章

    來自中國 回復
  2. 產品運營小白表示寫得很好,可惜產出太少。以及還想請教一下,哪些渠道可以進入運營同行社群呢,除了一些課程群之外。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