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運營思維】之八十分思維:有些場景并不需要做到100分
有的場景需要做到極致,做到100分,但有些時候并不需要如此,做到80分足矣。作者分享了自己在運營過程中的八十分思維,希望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
寫在前面
近期開始一系列分享——《20個運營思維》系列,這個系列基本上是我個人做運營以來的精華提煉,里面涉及到的思維大多數都是我自己邊摸索邊總結的。如果讀者能從中GET到一些,那倍感榮幸,如果有不同意見,也歡迎指出,切磋探討。
進入正題。今天是20個運營思維第三篇。
一、八十分思維
其實我是一個很懶的人,做很多事,我都是做到80分,我很不擅長把每個事情做到100分。
讀研的時候參加全國的公關策劃比賽,我準備了20多頁PPT,自以為準備得不錯,等我看到了隔壁新聞學院有個隊,50多頁的PPT,光市場調研就有10頁,我驚呆了。這做得也太細致了吧。
我做不到。也不打算做到。
這是我的人生理念之一,我不會把一個事做到100分,80分足矣,又不是只有這一件事要做。我始終覺得能多個事情做到80分,好于把一個事情做到100分。而且只要我擅長從0-80這個過程就行了,有這個技能,我總歸是餓不著。
主要是從80-100的過程,往往需要用幾倍甚至更久的時間。其實很不劃算。
在做運營和增長的時候,我非常貫徹我的這一原則,做到80分,不用到100分。如果一個項目,做到80分,發現它無法盈利,那么做到100分,它可能盈利么,大多數情況下不能,小概率可能,但即便可能了,也會做得特別吃力,做久了沒啥意思。
大多數情況80分就夠了,尤其在你看不清楚的時候,可以先做到80分,再看要不要繼續做到100分。
二、做活動一定要有活動頁么?
我們有時候礙于研發的排期,沒法上活動。通常的方式就是等,等著排期,或者找領導走緊急排期。我試過完全沒有活動頁面,就一條push,活動規則寫在push里,就直接推:
“在6.17-6.19日期間完成一筆3000元的額度支付,即可獲得50元的額度提升,額度提升預計將在6.23日生效?!?/p>
就這樣一條push,效果特別好。還做什么活動啊,不需要做活動。這push的表述,我覺得比活動清晰多了。做活動,用戶還得加載,加載進去可能還被絢麗的活動頁吸引,半天沒看明白活動在說啥。最后領獎時還得去找活動入口。這push我用了一年,都沒做活動頁,用戶也很習慣這個,push列表的瀏覽量都提升了。
所以有些活動上線之前,用個push模擬一下,如果push了沒有峰值,那你活動上線后也八成沒效果。
三、差異化展示有必要么?
有的時候上一個活動,想看不同用戶對活動的反饋。通常的做法是,用戶分層,不同的用戶展示不一樣的活動頁面和利益點。利益點是基于我們自己對用戶的判斷設計的,前期光做這個差異化展示和設計差異利益點就用了很多時間。
如果按照80分思維的話,就不用這么做。直接所有用戶一套活動頁過去,推廣的時候不需要差異化,分析的時候再差異化。先推出去,分析數據的時候再區分用戶分層,分析不同分層的用戶對活動喜好的情況,基于這個再去看是否有必要做差異化展示。
比如說你正在面向A、B、C三類用戶推廣新人禮包,你想給他們不同面值的券,但一開始你也不確定該如何設置,只能拍腦袋,這個時候你可以試試80分思維,先不用差異化,一套通用的券利益點推廣,然后再區分A、B、C三類用戶看券的使用率,基于這個再看是否有差異化券的必要。
在對用戶沒把握之前,不需要做差異化。這種看似做80-100分的過程,其實是無用功。
80分思維的核心是,不要想著一上來就做到完美,先做到80分,根據效果再看是否要做到100分。
四、抓最重要的那80分做
我評判一個活動頁交互好不好的標準有兩條:
一是把自己當成傻瓜用戶,看這個活動玩法能不能看懂。比如玩法是否在主副標題中體現,活動頁上干擾的文字是否過多,有沒有在一屏之內講清楚等等。
二是看這個活動頁的目的,是否可以有效達成。比如動線是否清晰,主按鈕的位置,是否明顯,是否有動效,能否保證轉化率,等等。
滿足以上這兩點,我覺得就是一個80分的活動了,至于頁面設計成什么樣,什么色調,按鈕在左在右,模塊大小,字體字號其實就不是很重要,沒必要去摳那些細節。不丑就行。
我也不推薦活動設計改版,有人說不改版審美疲勞了,但實際上改了版,熟悉活動的用戶就找不到了,活動也是有用戶認知在那里的。設計改版在我看來就是個折騰了半天,結果未必好的事。這種其實就沒必要做。
五、不要炫技
很多的時候,做100分的過程,是在炫技。
之前我們做一個審核系統,客戶需要拍一張照片上傳,上傳給到客服審核,然后就發現有些客戶上傳的照片,就是歪的,或者反過來的??头徍说臅r候就有點麻煩。后來不知道哪個產品想的,提出不管用戶怎么傳,我們自動把圖像正過來,方便客服審核,于是研發就去研究圖像識別,把后臺上傳的圖片,自動正過來。你怎么評價這個功能。
有用么,有用。重要么,不重要。正過來,做個向左轉向右轉就行了,也沒必要專門做圖像識別吧。
同理,當我們做一個數據報表,不要過分追求可視化和自動化,能用就行了,把這個視覺體驗做得更好之前,先看一看,是否還有更緊急更重要的數據報表要處理。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數據都要成報表,數據更應該做的是做一些通用的工具。比如輸入用戶uid包,時間,輸出這個uid包內的用戶在這段時間的活躍、交易等各種行為數據。當你有這么一個工具,是不是無論是新戶、流失、還是特定場景的用戶,隨便什么特征,只要能拿到uid包,用戶行為都可以通過這個工具快速查詢,是不是可以滿足很多運營場景的需求呢。這就是只有80分,但卻可以好用到爆的功能。
六、做多個80分大于1個100分
一個運營人成長的經驗就是,當你已經把某個策略做到80分的時候,你就可以去看看新的策略了,是不是還有哪個策略還停留在60分,或者還待挖掘,而不是繼續把現有策略做到100分,這樣你的格局也就打開了。
很多策略都是有自己的周期,外界在不斷變化,總是需要有一些備選的策略,過度依賴某個策略,都是在給自己挖坑。
從另一個角度講,做到80分,其實也是給自己留下buffer,日后有一天,當需要做到90或者100的時候,還可以努努力做到。很多企業,都是被自己不斷拔高的目標拖死的,因為運營為了達成KPI,過度的去消耗用戶。一個80分的運營體系,正因為留出空間,會更健康更持久一些。
七、什么情況下必須要做到100分
雖然今天是講80分思維,但不得不說,有些場景下是必須要死磕到底,要做到極致,奔著100分甚至120分去的。
產品流程類的轉化率要做到100分。比如你負責app拉新,新用戶注冊后完成開戶,開戶過程要驗短信、填寫資料、刷個臉、上傳身份證正反面等等一系列操作,最后從注冊到提交開戶的轉化率只有80%。那這個就必須要深挖了,哪怕提升1個百分點,對業務整體來說都是實打實百分比的提升,這種轉化率一定要摳到極致,持續去優化。
產品核心競爭力一定要做到100分。比如是一款信貸類的產品,信貸類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一個是風控,一個是資金成本,風控看得準,就能給更多用戶服務,并且給到更高的額度;資金成本能降下來,就能給用戶更低的利率。所以對于信貸類產品來講,風控、資金成本是需要持續去打磨的,做到業內最頂尖,自然就能有更大的規模,所有為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所做的動作,都是值得的。而如果過度專注于信貸場景,客群,產品形式等這些“表面”的元素,就不會擁有持久的競爭力。
產品必須要好,流程必須要順,這兩個務必做到100分,其他的80分就行。
本文由 @酥酥說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