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財務模型,看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
SaaS是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軟件商業模式的變化,近幾年的投資熱度不減。本文以一款停車場SaaS產品為例,說明如何做SaaS產品的財務測算,以及如何透過財務模型看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SaaS是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軟件商業模式的變化。
近兩年國內外的一些SaaS產品雖然在市值上有所跌落,但投資熱度依然不減。
本篇我想通過一款停車場SaaS產品來說明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
- 如何做SaaS產品的財務測算
- 透過財務模型看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
01 如何做SaaS產品的財務測算
1. 產品介紹
首先簡單介紹下這款SaaS產品,它有云停車、云托管兩個版本,提供的服務如下:
云停車:硬件+軟件平臺,軟硬件配合幫助客戶更好的實現出入口管控、收費。
云托管:硬件+軟件平臺+云端客服,在云停車的基礎上提供云客服服務,最終實現出入口無人值守。
我們來看看兩者的收費模式,這是我們后續做財務測算的基礎。
2. 前提假設
測算之前我們需要做一些前提變量假設。
3. 財務測算
有了前提假設,我們對云停車、云托管做基本的財務測算。
云停車指標及計算邏輯:
云停車10年內財務預測:
云托管指標及計算邏輯:
云托管10年內財務預測:
ARR結轉收入:
毛利率:
02 透過財務模型看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
1. 高增長
SaaS每年的結轉收入來源于兩部分:每年新增訂閱+續費,除了當年新增的訂閱客戶,前一年新增客戶會在第二年、第三年繼續續費。
從上述云停車財務測算表中可以看出,在每年新增訂閱20%增速情況下,總收入增速平均在40%以上。
由于SaaS產品可以續費增購,通過有效的運營,國外一些優秀的SaaS產品,續費率可達到130%以上,在總收入增速上優勢將會更加明顯。
2. 高毛利
SaaS產品的高毛利主要原因有兩個:標準化帶來的規?;屠m費客戶獲客成本低。
首先我們來看下傳統定制軟件和SaaS產品營收的計算方式:
傳統定制軟件營收=(單價x 工時) *(1+利潤率)+后續少量運維費用
SaaS產品營收= ARPU*客戶生命周期
注:ARPU=客戶總收入/客戶總數量,即The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是平均每個用戶的收入,注意ARPU所處的時間計量單位,月度的還是年度。
定制化軟件收入計算方式主要為成本加利潤,一次性收費為主。
由于每個項目都需要定制開發,無法復制,而每個開發人員只能負責一定數量的項目,在客戶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需要投入更多的開發人員。
標準化的SaaS產品可以一套或幾套產品復用給成百上千的客戶,研發團隊相對固定的持續迭代產品,隨著客戶數量的增多,研發的邊際成本越來越低,更容易實現規模化。
另外SaaS產品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是續費增購,而續費客戶的獲客成本將顯著低于新客戶。
3. 核心在于續費
SaaS產品的成功關鍵在續費,首次簽約后,幫助客戶成功,進而實現續費,更像是一種產品與客戶長期關系的維護。
這有點像C端產品的用戶運營,讓客戶持續的留在你的產品,最終實現復購、變現。
一個續費率低的SaaS產品,投資回報將會是負的,這里牽扯到CAC(獲客成本)和LTV(客戶終身價值)的關系。
由于SaaS產品走的是產品與客戶的長期關系維持,所以計算客戶的LTV,行業內一般認為LTV:CAC大于3是比較健康的指標,低于3代表獲客成本太高或者定價過低。
另外很多情況下LTV:CAC很高,但并未盈利,這個和本身的產品和行業有關,這時候我們要關注CAC的收回情況。
前面說到的云停車和云托管新單回收周期分別在8個月和3.7個月左右。
4. 前期需要研發投入
相較于定制項目,SaaS產品剛開始并不是針對某一特定客戶開發,不會立即產生收益。
一款SaaS產品通常要經過經過前期的市場、客戶調研、產品研發,最終投向市場獲得收益。
我們看云停車和云托管前兩年利潤基本為負,第三年才開始回正,所以一些SaaS公司需要通過融資,進行早期產品的研發。
03 總結
SaaS作為軟件行業一種先進的商業模式,因為其高增長和高毛利以及未來可預測的收入而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當前國內眾多細分行業其實存在大量機會,然而SaaS并未像國外市場那樣全面爆發,基本原因有以下幾個:
- 相較于國外,國內不少企業在思想層面還處在粗放式經營階段,降本增效并非核心痛點;
- 一些行業在經營管理上尚未沉淀出行業標準方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企業上云數據安全仍是一些企業擔心的地方,尤其是一些政企類客戶。
我國用70年走完國外300年的發展歷程,各行業越發趨向成熟。
未來企業想要分得蛋糕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隨之而來的人力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企業上云、數字化轉型政策頻出,客戶不斷被教育,以上三個阻礙也會慢慢變弱。
總體來說SaaS在國內的發展,道路曲折,前景光明。
作者:數字化產品經理;來源公眾號:數字化產品經理(ID:gh_d34ffc29f95d)
本文由@數字化產品經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請問,2027年【新單項目數】是如何在2026年的基礎上得出的呢?2027年【增續費項目數】是如何在2026年的基礎上得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