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思維模型,幫你分析和解決增長難題

0 評論 4735 瀏覽 20 收藏 20 分鐘

隨著公司的業務越來越多,所需要面對的場景也大多不同,在解決問題時,都需要將背景了解清楚才能討論后續解決的方案。那么,面對多變的業務場景,有沒有什么成型的思維模型可以套用嗎?作者通過互聯網思維或者運營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并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四個思維模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聊的公司和業務越來越多,發現情況都不一樣,每次都要把背景了解清楚,才能討論解決方案。

這是問題中「變」的一面。

我會通過互聯網思維或者運營視角,去看待這些問題,這也是老板們找到我的原因。

這是問題中「不變」的一面。

所以,每次交流都是變與不變交鋒。

我在想,既然我是不變的一方,那么我有什么解決問題的范式嗎,會有什么成型的思維模型可以套用嗎?

于是,總結出解決問題的四個思維模型。

使用場景就是在你遇到業務增長問題,但不知道從哪里下手,找不到切入點的時候,可以試試這四個模型。

一、流量轉化

流量是商業運轉的基礎。在線上,流量就是訪問和下單的用戶;在線下,就是顧客。

從頭到尾的梳理一下自己業務的流量轉化路徑,看看在哪一步出了問題,比如轉化率很差,就可以做優化。

對了,運營思維的特點之一就在這里,要看流量轉化率,以前的非互聯網行業會比較少的用這個視角看問題。

怎么看呢?

流量轉化分為兩類:內部流量轉化和從外到內的轉化。

1. 內部流量轉化

就是流量在業務或產品內部,是怎樣流轉的,轉化率怎么樣,在流轉的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

在電商App內,主線流程是:逛→商品詳情頁→選sku→購物車→填地址→付款??梢允崂碓谶@一個鏈條里,流量的轉化率有什么問題。

這個案例聽起來比較簡單,關鍵就是找到幾條核心路徑。

再舉個例子。

在大型購物中心內,顧客的流程是怎么走的。這個問題比較復雜,為了表述清楚,舉幾個極端的案例。

以A顧客為例,來這里只是看電影。進門后坐直梯到頂層的電影院,看完就走。不逛店不吃飯。

以B顧客為例,只在3、4、5樓的西部逛,原因是這幾個樓層分別聚集著兒童服裝、玩具和飯店,能看出B用戶是年輕爸媽。但來這里只是帶娃,不買化妝品,不逛數碼店。

如果A和B類顧客在購物中心的占比不小,那么這就是增長空間。

這部分用戶明顯只消費單品,且有明顯的用戶畫像,可以有針對性的利用優惠券等工具,做轉品類的拉動,美團有挺多成功經驗。

在內容產品內,主線流程就是:刷→點擊→再刷→再點擊,反復看內容。

如果你想把產品內其中一個模塊做起來,比如「朋友」這個功能。那么就可以梳理,用戶在什么路徑下會訪問這個模塊,滲透率、時長和訪問深度是怎么樣的,再做后續優化。

如果滲透率低,但時長和訪問深度相對好,那么就可以去投入多一些流量,再試。

肯定隨著流量上來,時長和深度就會下來,這是正常的。只要比例在合理范圍內,就可以持續擴量。

2. 從外到內的轉化

從外到內,就是從獲客到轉化。在門口吆喝,把客人迎進門再照顧好。

如果是線上App,就拆解從獲客渠道到進入產品的步驟,務必要細化,比如:

在華為應用市場下載→安裝→啟動→啟動廣告→App首頁→核心行為

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幾種可能性問題:

第一種可能:只下載未安裝,或者未下載完成

這里有可能是安裝包大小的問題,也可能是用戶誤點擊或忘記安裝??梢栽囍寻w變小,甚至做個閹割版,在這個渠道試試,有的渠道低端機型多,網絡可能不好,下載不下來或者安裝卡死。

另外也可以聯合廠商,去試圖喚起已下載但未安裝的App。

第二種可能:啟動太慢,被卡死

啟動App的時候,一般需要幾秒鐘的時間。但有的產品技術實力不夠,啟動需要半分鐘的時間,用戶會放棄。

第三種可能:用戶進入App,無行為

要么是僵尸用戶,也就是低質流量;要么用戶看到App,毫無使用的需求和欲望,關掉走人。

所以要雙管齊下,一方面檢查流量渠道的質量,一方面優化第一屏的內容或者特色功能。

以上是其中一種業務的示例,總之就是梳理出核心路徑,每一步都要列出,認真去做轉化分析。除非之前已經很極致了,否則能看到很多問題。

二、業務鏈條

其實就是商業模式,或者描述商業模式是如何運轉落地的。

梳理業務鏈條,不是為了提升轉化率,而是幫你找到關鍵點,讓業務更聚焦。

說一個最簡單的路徑:做內容吸引用戶→賣199元課程→轉化到私域持續運營→賣2萬的私董會

把這個路徑作為確定性打法,那么就要聚焦:這幾步是不是做的足夠好,當下的策略是不是最好的選擇,是不是做了無關緊要的事。

以第一步「做內容吸引用戶」為例,就會思考這幾個問題:

1. 做內容這件事,是否行得通

賬號粉絲量和轉化率能做起來嗎?不做內容,選擇其他渠道是不是可行?

先質疑做內容這條路,畢竟還有可能不做內容,直接開店賣貨。或者自己定位廠商,組建代理銷售渠道,幫著買,是不是更直接。

遵循MECE不重不漏的原則,要把策略第一步想清楚。

2. 做什么內容,在哪里做

在公眾號寫文章、在抖音做短視頻直播、在小紅書做圖文、在視頻號做私域,該怎么選擇呢?

在這個環節,認真復盤一下,當下做法對不對。

有一個我交流過的公司,業務做了兩三年了,增長遇到瓶頸,不知道咋辦?,F在手里的事,大家都是按部就班的做,沒人細想過為什么。

在梳理業務鏈條的時候,就發現他們在持續做公眾號內容,而且幾乎要投入接近一個人力的成本。

我就問,為啥要做公眾號?為了品牌還是增長?效果怎么樣?

完全沒人能回答上來。真實的原因就是,慣性。之前兩年都在做,現在就持續做了。老板沒有按業務鏈條思考過這個問題,員工們也沒這個視角。

導致要持續占有人力在做,但實際上公眾號只是老粉在看,都是已經完成轉化的,屬于沒有意義的流量。

搞這個,還不如找模板改張海報,讓群里的KOC們轉一波朋友圈,按拉新支付現金獎勵。一對一和他們私下好好聊聊,效果不一定差,但投入的人力成本會少很多。

還有一個類似的案例。

既然定下來要做內容,團隊把抖快視頻號都同時在做。半年后,明顯抖音的效果更好,80%的線索都是從這來的,但還是不肯放棄其他兩個渠道。

但從人力成本來看,這三個渠道占比是差不多的,非常得不合理。

3. 該如何持續優化

選擇渠道和平臺后,持續優化就是重點。這里不是想寫怎么優化,而是要表達,要集中更多火力在這里,而不是鋪人在各種渠道上。

我看到的很多公司,在人力和精力的分配上是很不合理的,這是最大問題。

在我看來,80%的內容人力應該在這件事上,而不是覆蓋更多平臺,不是建立更多的商務合作。分配比例不同,效果不同。

拆解業務鏈條,目的就是撥開迷霧,找到最內核的那條線,去解決問題。

同時,也能發現很多無效行為,一直持續在做,之前也沒發現。就可以趕緊調整、優化、停掉。

三、產業角色

互聯網已經慢慢的像英語一樣,變成一種「溝通」工具,提升效率,甚至改變行業。

也就是說,純粹的互聯網不會是一個行業,只有和某個產業結合在一起,才能發揮更大的價值,也是最典型的應用場景。

所以,我接觸到的,目前更多都是互聯網+產業的公司。

這種業務會更復雜,不僅要求知道互聯網怎么玩,還要了解產業,否則所有的決策都是不接地氣的。

要求從產業的視角去看問題,怎么看,看哪里:

1. 整個產業是如何運行的

需要一張產業大圖,在這張大圖中,要體現三個元素,分別是:角色、關系、利益。

時間所限,我就不畫大圖出來了,以出版行業為例,描述一下。

  • 角色有出版社、作者、書商、書店、京東等線上渠道、讀者;
  • 關系是作者寫書給出版社,出版社給渠道去賣,再到讀者手里;
  • 利益是作者拿稿費,出版社看碼洋,渠道賺差價,讀者是消費者;

只要是成熟的產業,大概都可以畫出這樣的大圖,就可以一目了然?;究梢哉J為,作為從業者,你有理由也有必要畫出大圖,否則影響對業務的理解。

這一點是為自己描繪出一個世界地圖,知道全貌。

2. 我在產業中能扮演什么角色

以產業視角去看,主要是為了找準自己的位置。

還是以出版業為例,既然大圖是上述的情況,那么如果我是短視頻&直播平臺,我該怎么介入這個產業呢?該怎么找自己的位置。

因為短視頻平臺有流量優勢,而且內容形態適合傳播,有媒體屬性,所以分析得出,可以作為出版行業的銷售渠道之一。

已有的銷售渠道是線下的書店,和線上的電商平臺。

但短視頻平臺完全可以憑借流量優勢,吃掉一部分消費需求。而且核心點在于,內容的價值是消費決策,也就是說通過內容介紹書講書,如果用戶滿意,就可以直接下單。

這就做到了,把消費決策和交易環節融為一體,提升了轉化效率。

通過這個分析邏輯,就在產業內找到了自己的角色。角色清晰了,價值點也就出來了。

比如短視頻平臺,要做兩個價值點:

首先,內容要做好,這是消費決策。不管是短視頻還是直播,要把推薦書做到位,讓用戶了解并產生興趣;

其次,交易環節要做好。要賣用戶喜歡的書,不一定是好書,好書也很難定義。以及交易環節的服務要做好,這是電商環節的事。

這一點就是明確,你是誰,你在哪。

3. 我在產業中的上下游是誰

不僅要知道自己的角色和價值,還要知道合作伙伴是誰。

合作伙伴就是自己在產業大圖中的上下游,就像我們樓上樓下的鄰居一樣,甚至是更緊密的關系。

你在產業中是不會獨立存在的,往往需要開拓稀缺的合作伙伴,為了讓自己能運行的更好。

回到上述案例。

短視頻平臺在出版業的上游應該是出版社、作者和講書人,下游是讀者,也就是消費者。

所以要想把這個模式運轉好,就需要更多上游來講書和賣書,能提供更多的便宜好貨,當然前提就是他們能賺到錢。

也需要更多下游來消費。前提就是用戶知道你這里有人講書,講的還挺好的,也愿意順便買一本。

這就是一個平臺的雙邊模式,兩邊都開心,平臺才開心。

作為平臺,就很明確自己在向誰提供服務,以及需要誰的幫助,上下游角色清晰。

這一點就是明確,你的合作伙伴是誰。

總之,試著畫出你所在產業的大圖,明確角色、關系和利益,并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上下游。在此基礎上,再做決策,就會清晰很多。

四、所處階段

單獨看一個決策,無法判斷正確與否,因為所處階段不同,正確答案就不同。

舉個例子。

有個老板說,希望我能幫他打造出自循環業務。

意思是不需要重運營,就能運轉起來,有人來進貨,有人來賣貨,他們把產品做好,把渠道政策做好就行。

聽起來,這個想法挺好的,沒啥問題。

其實不是。首先得看他們當下處于什么階段,才能判斷這個目標是不是合理的。

這是個新業務,剛開始做幾個月。

還沒證明這件事是成立的,既沒有成熟的進貨渠道,也沒有穩定的客戶,做起來任何一端都挺費勁的,現在就想自循環肯定是為時過早。

從這個案例來看,先做出MVP驗證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后話。

再舉個例子。

當年美團在千團大戰中的獲客策略,就是「看階段下菜碟」的典型案例。

在團購平臺瘋狂搶用戶的階段,美團大部分的C端運營都在做一類事,就是通過促銷活動來獲客。

目標是新客的數量,限制目標肯定有獲客成本、ROI,但在那個階段沒人能算的很清楚,也無法靈活應變,所以基本上就是拍一個成本指標,不超過即可。比如,每個用戶不超過18元。

所以,我們在那幾年看到很多「1元吃大餐」、「9塊9看電影」的活動,基本上都是限新客的。

團購大戰過去了,美團成為贏家,和點評合并。這時候會發現,市面上再也看不到那種幾塊錢的優惠活動了。

原因就是,所處的階段變了。

團購大戰過去后,用戶滲透已經做得很好了,而且競爭對手也沒了,就沒必要再做補貼獲客的事了。把注意力放在后續了,比如新客復購、品類轉新等,明顯是下一個階段的事了。

再舉例。

面對的情況往往比較復雜,比如在一個老公司做創新業務,該怎么分析所處階段呢?

當然這是新產品階段,還是要先跑MVP驗證。

但基于這是老公司,大概能推測出不會特別有創新氛圍,制約會比較多,半年內做不出來很可能就被放棄了。

所以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除了驗證MVP,還要想辦法讓自己活下來。

所處階段這點,很容易理解。人在上學時要努力學習知識,剛上班時要優先積累經驗,工作幾年后開始努力攢錢,到了中年就要為退休做打算…

不同的階段,使命和目標都不同,不能錯位。

總之,分析所處階段可以看兩個方面,分別是內部和外部:

內部,要看業務本身所處的階段。是從0到1新生兒,還是奄奄一息在維持;

外部,要看市場競爭所處的階段。行業是紅海還是藍海,競爭對手已經攻城拔寨了,還是群雄逐鹿。

以上,全部。

希望這四個思維模型,可以幫助你找到增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挖掘出機會點。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