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五年的產品,這十種產品思維最重要
思維簡單來說就是人類通過語言去權衡、思量事物的一個過程,產品經理在項目的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本文作者從其中的幾個階段,分享了10種重要的思維方式,一起來看一下吧。
近一年多時間,做了一款0-1的產品。回想產品的整個歷程,只覺得一款產品的面世是真的很不容易。
當然了,今天不是探討項目容不容易,而是想結合0-1的整個產品歷程,分享10種對于產品經理在項目的各個階段最重要的思維方式。
希望大家在做產品的路上盡早掌握這些思維方式,做出更好、更有價值的產品出來。
先來看看思維是怎么定義的:思維最初是人腦借助于語言對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應過程——來自百度百科
簡單來講:就是人類通過語言去權衡、思量事物的一個過程。
那我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就可以運用思維去處理各種各樣的事物了。
接下來就從產品的概念到產品成型的項目流程,來聊聊10種最重要的思維方式。
一般來講一款產品的面世簡化流程如下所示:
產品概念(ideal)—立項—產品方案—開發—測試—上線—產品運營—產品退市(可忽略),那我們就從其中幾個階段來聊聊吧~
01 產品概念階段
1. 創新思維
在通常的認知里,創新指的是創造出一個新的東西出來。不過不太全面,它包括三個關鍵詞:更新、創造、改變。
就拿我們做的那款產品來講,走的是差異化路線,也是從0-1的過程,姑且認為是創新吧。
那么在做這個產品的過程中就運用到了創新思維,尤其是在產品階段。
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具體要做什么,可能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此時就需要充分發揮你的創新思維了。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創新,而不是一味的“因循守舊”。
拿我們在這個階段的實例來說吧:當時市面上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產品了,只是沒有哪個產品能完全的解決用戶的痛點,而且還沒有獨角獸出來,市場上的機會還是有的。
所以當時的戰略定位是走差異化路線,避免產品同質化、同維度競爭。這個階段就需要靠我們的創新思維,提煉出一個能解決某個痛點,而且不同于市面上其它產品方案。
從結果來看,用戶反響不錯,那么當初通過創新思維想出的核心功能(差異化功能)定位就顯得尤其重要,這就是創新的價值吧。
2. 聯想思維
它是指人腦記憶表象系統中,由于某種誘因導致不同表象之間發生聯系的一種沒有固定思維方向的自由思維活動。
主要思維形式包括幻想、空想、玄想;其中,幻想,尤其是科學幻想,在人們的創造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產品概念階段,基本是先通過一個點,然后延展到一條線,最后貫穿到整個面。
那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你的聯想思維,比如我們在做推薦的時候,就聯想到電商平臺里面的商品推薦,進入首頁的時候給你推薦一些商品;當你選擇篩選一部分商品的,頁面底部也會推薦一些類似的商品;還有當你成功下單以后,也會在訂單底部給你推薦類似的商品;這些推薦都是為了讓你快速找到用戶喜歡的商品,從而促成交易。
通過聯想電商的推薦以后,也會結合我們的定位,在合適的位置給用戶推薦一些他可能喜歡的東西,這些就是通過平時產品功能之間的聯想總結出來的功能。
3. 發散思維
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這種思維方式是在我們進行腦暴的時候最常用到的,這里不再是通過一個點到線,而是通過一個點不斷像四周輻射。
通過大家各種不同的想法,再去拓展,不斷的發散發散,統統記下來,最后進行排除篩選,找到那些真正能解決用戶痛點的點子出來。
02 設計方案階段
1. 用戶思維
做產品的應該對這個已經非常熟悉了,就是要時刻把自己切換到小白的位置,換位思考他們的真實想法是什么,他們真正的訴求是什么,想到切實的解決的方案,真正地能為用戶解決問題。
其實在做產品功能的過程中,還可以多一種思維方式,就是“逆向思維”。
它適合的場景是你不知道用戶想要什么的時候,不妨先想想用戶一定不想要什么,先把這些記下來,然后再去想用戶需要什么,去找有價值的功能需求。
這樣做的好處是就算你設計出來的功能未必是用戶最需要的,但也不是用戶討厭的,可以當做“無差別功能”來做,不至于犯重大錯誤。
2. 系統思維
我們把最終成型的產品想象成一顆大樹,最開始的產品概念想象成一顆種子,隨著種子的生根發芽,它會一天天的“長大”,最終長成一顆大樹。那么我們在最初設計產品時,就要具備系統思維。
整個產品是一個整體,那么最開始的時候就要知道什么才是核心,比如樹的根、然后是樹干,最后才是枝枝葉葉,主要抓住核心根和樹干,整個產品就不會偏離太多。
那么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就一定要重視核心根和樹干是什么,也就是一定要清晰的知道這個產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拿什么去市場上和其他競品扳手腕,進而拿到市場份額。
核心定位做好的基礎上,再去把精力花在枝枝葉葉上都來得及,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了。
3. 邏輯思維
邏輯思維也叫抽象思維,是指將思維內容聯結、組織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
直白來講就是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過程。
我們在寫需求文檔的過程中,更多的是要考慮到各個功能流程的邏輯嚴密性,常見的如電商里面的用戶可以買回來,也可以退回去,兩個流程形成閉環。
之前也見過有產品出現過這種現象:用戶進來一個功能頁面以后,半天出不去,如果你是用戶,你會怎么想,心里是不是想罵這個產品設計者XX。
那么在這個階段對于邏輯思維就有一定的要求了,否則最終影響的不僅僅是用戶對平臺的信任度,更嚴重的會導致用戶放棄使用你的產品。
所以在設計功能時,一定要注意思維邏輯的嚴謹,盡量少出現或不出現一些考慮不周的情況。
03 產品上線階段
1. 完美思維
產品上線發布以后,可能會遇到一些小問題,比如一個加載動畫或一個文案提示等有問題或有更好方案的時候,此時我們還是要“吹毛求疵”下的,即便說不影響整體功能,但產品最終面對的還是用戶,所以我們還是要有一些完美思維的,在允許的前提下更正這些看到的小問題。
只有用戶覺得產品體驗好,就愿意繼續使用,甚至分享給身邊的人,那么這個產品對于用戶,無疑就是有價值的。一方面解決了用戶的痛點,另一方面實現了產品的目標(增長和營收),達到某種意義上的“雙贏”。
2. 反饋思維
第一版產品從產品概念到上線,過程中多半嘗試過很多不同的路,有錯的有對的。
當然有做的好的一面,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們就需要針對這個項目的過程中所做的事情進行項目復盤,也就是用到反饋思維,也叫總結歸納思維。
經過總結歸納以后,每次項目的經驗就可以保存下來。對于做的好的經驗方可以延續下去,走了彎路的地方就需要提醒大家下次做項目的時候要小心了,別重復犯同一個錯了。
所以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思維方式,尤其是對于項目組里的成員來講。
04 產品運營階段
1. 迭代思維
迭代思維也叫成長思維,產品也需要慢慢成長,任何產品不可能一開始功能那么豐富,能滿足多種用戶的不同需求。
首先你要明白公司確定要做某個產品時,絕不大部分公司的資源一定是有限的。
那么產品就不可能第一個版本就把所有的功能全部放上去,然后去滿足所有用戶。
剛開始一定是有所取舍的,因為產品最終還是需要用戶來使用,通過用戶做出的反饋和評價,一步一步的解決不同用戶的痛點。
除非你像喬布斯那么厲害,不通過用戶反饋就能做出用戶喜歡的產品,否則你做出來的產品就是一個用戶不認可的無價值產品,最終只會被用戶無情的摒棄。
迭代不像規劃,從一開始就規劃到結束,比如某城市2022-2025年準備修建一條地鐵,地鐵行業已經非常成熟了,既然規劃了,后面的執行就是按照規劃的方案執行了。
而迭代更像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了,因為在互聯網領域變化莫測、瞬息萬變的背景下,沒人能真正準確的預測到未來用戶需要什么,連用戶自己都未必清楚,所以只能通過市場的反饋不斷反哺產品,進而做出一個對市場有價值的產品。
2. 數據思維
數據思維是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講就是以數據結果為導向,比如產品上線以后有多少用戶注冊、有多少用戶留存,有多少用戶愿意為產品付費等等,都是要通過數據結果來說話的。
因為產品的終極目標就是為了增長和營收,否則就等著被市場清退。
3. 求援思維
以前聽過一個小故事,爸爸在旁邊看著小男孩在搬石頭玩,當搬到一個比自己還大的石頭時,怎么搬也搬不動,結果哇哇地哭起來了,對爸爸說“我做不到”。接著爸爸抱著小男孩說道:其實你還沒使盡全力,因為你還沒有向身旁的爸爸求助呢。最后爸爸輕松的把大石頭搬走了,小男孩在爸爸懷里笑著離開了。
這則小故事里面其實講的就是求援思維,在如今這個多元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有自己專長的地方,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
那在產品運營階段,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平臺看到跟用戶一起成長的影子,比如抖音、知乎、小紅書里面,很多內容都是UGC(UGC,即用戶原創內容),它們都體現了 平臺的“求援思維”,平臺里面的很多內容只要平臺做好監管,也會產出很多優秀內容的。
那么我們在做產品的過程中也要具備這種與用戶一起成長的思維,相互反哺,共同成長。
后面可能還有個產品清退階段,就是在產品沒做好的情況下,無奈退出市場,這里就不多說了。
小結
產品概念階段:
- 創新思維
- 聯想思維
- 發散思維
設計方案階段:
- 用戶思維
- 系統思維
- 邏輯思維
產品上線階段:
- 完美思維
- 反饋思維
產品運營階段:
- 迭代思維
- 數據思維
- 求援思維
以上這些思維其實只是目前在項目中覺得最重要的幾種,思維方式還有很多很多,關鍵是看怎么運用在實際項目中,真正的去幫助用戶解決問題。
在如今這個復雜的社會里,我們要盡一切可能開拓我們的思維,加強我們的認知,才能看的更遠、更開闊。
上面提到的10種思維,不僅僅是對于產品經理這份工作很重要,同樣的對于生活中的萬事萬物也很重要。
因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學習、思考,目的都是為了更客觀、更好地認識身邊的人和萬事萬物。
作者:稻田上的少年; 公眾號:稻田上的少年(ID:gh_fbd6194621c4)
本文由@稻田上的少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講的一針見血,培養這些思維有沒有好用的方案呢
先要有這些理論東西,然后在實際項目操作中去刻意運用,慢慢內化到你的思維意識里,最終還得靠個人去琢磨。
至于你說的好用的方案還得靠自我去挖掘,我的認知也很淺~
寫得真好
謝謝夸獎,也是在慢慢成長~
謝謝 很受用
有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