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產專業又有趣的內容?

0 評論 4935 瀏覽 24 收藏 10 分鐘

專業和有趣,就像科學與大眾,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他們是互斥的,那么這樣的互斥關系,該怎么做到同時存在呢?作者分享了一個敘事邏輯,從選題→立意→呈現的一套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專業和有趣的關系,就像科學和大眾,從某些方面來說是互斥的,很難同時做到。

舉個例子。

和一位做科學研究的朋友聊,同時他也是短視頻平臺的kol。他最大的矛盾就在于專業和有趣的互斥,不只在實操層面,內心也很煎熬。

從短視頻角度說,要主動去適應平臺的流量邏輯,用1分鐘把觀點講清楚,被大眾熟知。

從科學角度說,任何一個觀點或結論,都有很多前提條件,否則就不成立。無論如何,用1分鐘是講不完的。

能講完的,大概都不夠科學。

這就是互斥。短視頻的流量邏輯,與科學結論的表述方式,無法雙贏。

誰來妥協呢?

如果想把短視頻做好,科學就要妥協。就要砍掉那些科學結論的前提,把道理講得更絕對。

本應是「滿足1、2、3條件,才會出現這個現象」,變成「只要條件1,就出現這個現象」。

「只要…就…」這樣的表述邏輯,肯定是不全面、不科學的,但用戶更喜歡看。因為從心理學角度說,人們更喜歡拿到確定性的結論。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這樣的視頻:

只要每天做這個動作,就可以減掉你的腹部贅肉;只要這樣做抖音,就可以月入十萬;只要練好口才,就可以在職場所向披靡。

有些科學家向流量妥協了,短視頻和直播做的很好,有大眾知名度;有些科學家沒有妥協,這些人,大眾沒聽說過。

專業和有趣,道理也是一樣。

專業的內容,更注重正確和嚴謹,甚至就是行業內小圈子群體的自說自話,用戶接受度低。

都想兼顧專業和有趣,為什么做到的人這么少?

關鍵是視角問題,帶來的能力缺陷。

雖然專業人士高舉大旗,說要做有趣的、廣受歡迎的內容,但自己其實并不懂怎么做,更沒辦法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

有沒有做成功案例?有,但沒那么多。

比如,羅翔和薛兆豐,就很好的做到了專業又有趣,所以就可以名利雙收。

作為機構賬號,丁香醫生做得很好,全網三千萬粉絲,在25-35歲這樣的年輕用戶群體中,有著不錯的口碑和滲透率。

這些信息是和初洋直播連麥的時候聊到的。他是丁香園的副總裁,也是丁香醫生等業務的負責人。

在討論「如何生產專業又有趣的內容」這個話題時,他講了丁香醫生的內部敘事邏輯,我覺得非常有價值。

這個敘事邏輯就是:選題→立意→呈現。

一、選題

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

雖然丁香園是一個互聯網醫療公司,但丁香醫生的選題范圍是大健康,而不是疾病。道理很簡單,健康的受眾,比疾病大得多。

大盤天花板足夠高,是做大的前提。

二、立意

選題確定后,從哪個角度說、怎么說,是這一步要解決的。

關鍵在于站在用戶的視角,選擇大眾可能感興趣的切入點,去講和健康有關的內容。在這個過程,去做科普。

科普本身不變,講述視角就決定了成敗。

怎么才能站在用戶的視角?

丁香醫生甚至去研究了那些偽科學的文章。不是為了照搬,不是為了標題黨,而是學習用戶可能會感興趣的角度,去找網感。

比如,當下娛樂熱點是大S和汪小菲,事件中提到了「思諾思」這個藥。那么就可以借著這個熱點去科普這個藥,作用是什么、什么時候吃等等。

用戶不會無緣無故的去讀科普內容,強塞硬灌不會有效。

所以從熱點中找機會,是特別好的科普思路。既保持了科普內容的調性,又借到了熱點的流量。用戶在不經意中,就學到了知識點。

這只是其中一個案例。

在立意這件事上,不同的文章分類,有不同的敘事方式。

比如,知識類屬于議論文,有幾套固定的模式;評論類就要有論點支撐,要擺事實講道理;故事類相對更散,要做好故事講述者的角色,等等。

這些都是在多年的實戰中,不斷總結出來的。

具體的敘事方式是什么?就要說到呈現。

三、呈現

以什么內容形式,提供給用戶。

要找到用戶體驗最好,且最容易看進去、看懂、理解的內容形式,這是關鍵點。

怎么做到?

一句話:明確這篇文章的知識點,然后讓它貫穿全文、反復出現。

用戶不需要記住全部內容,只要記住核心的知識點就可以,技巧就是反復出現。這是很有價值的經驗點,容易做到,且有效。

為什么貫穿全文和反復出現,就更容易被用戶接受呢?

因為用戶使用手機的習慣,是上下滑動。

雖然用戶是在閱讀一篇幾千字的長文,但使用方式是不變的,就是不斷用拇指上下滑動。

在這個操作習慣下,不僅要求文章的上下文邏輯是清晰的,容易找到主線,而且要求文章的觀點更集中、更明確,否則很容易就劃丟了。

這就是丁香醫生做內容的經驗,雖然顆粒度比較粗,但對我這樣的內容從業者來說,有很多啟發:

1. 多年沉淀

初洋是2014年加入丁香園,我們聽說或使用丁香醫生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期間有多年,都是在「默默無聞」的做內容。

這里面的任何一條經驗,都不是信手拈來的,也不是有目的的獲取的,而是多年從實操再到復盤的結果。

這也印證了我自己的一個觀點:運營這件事,收益是偏長期的,要持續去做才能看到價值。

2. 用戶視角

在和初洋交流中,提到最多的是用戶視角,用戶的需求是什么,就去做什么。

看似很雞湯的話,其實很有價值,我的感受很深。

在互聯網醫療這個領域,一直是各說各話。

醫生通常用診斷的方式與患者溝通,用戶會覺得不舒服,也無法獲得什么有價值信息;有些醫療網站以賺錢為先,什么有流量、什么能賺錢,就做什么。

要么是專業視角,要么是賺錢視角,這些都不是用戶能接受的,但這個市場其實是最大的,長期看是最賺錢的。

這個「各說各話」,不只在醫療領域,放在其他行業也一樣。

3. 回歸初心

做到專業又有趣的內容,難在「用戶視角」,這是本文展開論述的觀點。

怎么能突破這個視角問題?

換位思考,且長期不斷的去嘗試,慢慢總結出自己一套打法。

當然,這件事在丁香醫生可行,不代表在任何一個公司都行得通。天時地利人和,客觀環境的影響也是不能忽略的。

但以「回歸初心」去思考問題,肯定是對的方法。

可以作為個人或者團隊的價值觀,作為做決策做事的原則,讓我們內心有方向,不迷失。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