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調研做好了,事半功倍!

2 評論 12892 瀏覽 108 收藏 17 分鐘

在沒有或有少量市場競品可參考的情況下,只有挖掘業務本質,才能確保需求邏輯不跑偏。那么如何調研需求背景、業務現狀、明確需求便尤為重要。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需求調研很重要

萬事開頭難,尤其是針對B端產品,在特殊業務場景下,沒有或有少量市場競品可參考的情況,只有挖掘業務本質,才能確保需求邏輯不跑偏。那么如何調研需求背景、業務現狀、明確需求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未充分調研需求,就啟動開發,開發過程中突然發現調研需求有偏差,導致產品方案方向錯誤、未涵蓋主要功能等情況,再糾錯產品,則開發成本和時間成本將非常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未知,產品經理做的都是沒有的功能或產品,無論是從0到1,還是1到N的優化,都是新的。嘗試新的就意味著將來所做的產品有可能是對的(符合需求),也有可能是錯的(不符合需求)。如何降低產品錯誤風險呢?就需要產品設計前,盡可能不斷挖掘需求,盡量保證產品方向契合真實需求,方向不跑偏。

所以,有經驗的產品經理都知道,拿到需求,不著急寫方案,而是花大量時間投入到產品方案定制前的階段。如調研相關用戶工作流程,反復確認用戶痛點、評估需求是否合理、挖掘背后的深層次需求等。

二、如何需求調研?

常見的方式有用戶訪談、調研問卷、輪崗等等,形式有很多種,關鍵是通過上面的方式,帶著同理心,訪談收集一手資料后,再梳理清楚復雜的業務流程,了解對應的背景,提煉痛點難點。那么,具體怎么做呢?

1. 首先,要找到關鍵的人

第一類是核心業務線上的相關人員,最直接的是實際使用產品用戶,一般為業務執行人員。間接還會有業務人員的領導,一般是部門負責人。B端產品的提出、落地,一般是自上而下,所以也會有領導的領導,一般為公司負責人,真正的決策者。值得注意的是,領導們的目標和能提供的支持是什么也要搞清楚,沒有領導們的支持,項目將很難落地,所以爭取支持也很重要。為了獲取支持,這里也會涉及BRD、MRD,或是內部立項匯報等,后續會開專題來深入探討,此處不做過多分析。

有的大型公司,除了一線業務人員,還會有集團相關業務線的人員,負責集團統一規劃。比如某公司營銷業務線分為一線和集團,一線有銷售員、銷售助理、部門銷售經理、公司銷售負責人等,集團有銷售對接人、銷售領導等。

除了業務線的人員,還會有其他相關利益方。

第二類是業務閉環的其他節點。比如為完成業財一體化目標,即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互通,完成財務實時做賬,無需線下再問業務人員詢問業務數據,那么財務線就很重要。比如銷售人員賣完貨,涉及交易金額、交易時間、商品數量、商品貨號等等,財務會根據交易數據進行計入成本、收入等做賬操作,另外為了預估未來發生成本或收入,基于以往實際銷售數據,也會有財務的預估邏輯,這些都是離不來業務線、財務線的交相呼應。而找到對應的財務人員了解財務需求就很重要,因為銷售邏輯和財務邏輯并不相同,前者給與后者提供數據來源,后者則可高效降低人工溝通成本的完成成本、收入、利潤的財務專業分析。

那么財務線人員如何確認呢,一般公司會和業務線相互對應設置崗位,比如上述案例中的一線/集團業務人員,財務也會對應一線/集團財務人員。如果實際產品范圍還涉及第三類人員,比如下游資金線、上游廣告渠道線的話,那就可以以此類推,進行尋找相關利益人。

總結:找到對的人進行需求調研,核心是梳理公司的組織架構,人物關系了解清楚,對后續需求調研、推廣落地就非常有幫助。

2. 然后,投入實踐,聊或干起來

找到相關人員之后,就可以針對性開啟需求調研之路了。

1)用戶訪談

用戶訪談是需求調研的常用方式,簡單來說就是找到目標用戶進行溝通,達到了解業務現狀、困難點、訴求的目的。

上面講過如何找到關鍵的人,但是如果全量人太多,無法每個都訪談,則需要找到典型的關鍵用戶。比如一線業務營銷很多,按照區域、公司、崗位可以選出一定比例的用戶進行訪談。用戶的意愿度和專業程度也會決定訪談的質量,但是訪談前一般產品經理如果是首次接觸業務,則在有限時間和資源下,盡量選擇多一些用戶進行溝通,防止只聽幾個用戶意見導致方向走偏。

溝通前也需要充分準備,負責的項目看是已有業務則需線下業務轉變為線上化、數據化、智能化,還是全新業務,比如為滿足上游C端用戶需求則需B端后臺支持業務運轉。

如果是前者,已有業務的話,則更多的是找到多個負責某業務的操作人員、業務專家進行溝通,從不同人口中拼湊出業務現狀的全貌。當然,相同的目標也會有不同的做事風格,導致業務操作流程也會有些許差異,這些都需記錄下來,和收集的上下游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整合,完成全套業務串聯或并聯。

如果是后者,全新業務,則有兩種方式入手。一是找到全新業務的關系方,比如資金系統原來都是外包給別的公司進行付款、收款,但是目前因為業務發展,需自建資金系統,而資金業務上后續會歸屬于財務部門,則可請教財務相關同事了解入手。

B端產品很多時候并不是純線上,大概率是線上+線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業務工作,所以找到未來負責全新業務方,可融合業務員的實際情況,更能促進產品從0到1的落地。

二是找到行業競品進行參考,如上述案例的外包供應商,或是行業內相似公司的對應產品,或是不同行業的相似業務。比如目前電商行業的信息化是非??壳暗?,而B端產品服務于廣大的傳統行業,則都可以學習相關的模式。

比如電商交易環節,從獲客、商品瀏覽、下單、支付、發貨、收貨、評價整體流程,也可運用于房地產銷售環節,或許有的部分并不能像電商全部線上化,但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貝殼的交易流程就和上述邏輯相似,獲客、看房、線下帶看、簽合同、面簽、批貸、網簽、過戶、領房本、抵押、房款、完結。

線上記錄交易進度+線下流程跟進,很清晰地供買賣雙方及內部工作人員跟進,是非常好的一個業務線上化呈現。

綜上,用戶訪談是一種形式,但是背后其實需要產品經理信息獲取和分析能力,比如收集所在行業、競品、其他行業相似業務流程優秀線上化案例、公司內部業務背景、從上而下決定最終操作用戶業務錄錯等等,還需要溝通能力,如何揣摩訪談用戶心理,更快的打開對方話匣子,引導對方來表達工作的流程、業務難點痛點等。

小小tips,每次訪談盡量不超過30分鐘,而且開始前簡單敘述下自己背景,希望得到對方支持,每次訪談可針對一個部門或公司的一條業務線進行溝通,人數控制在3人以內,可以進行多次的溝通。如果對方不配合,也可釋放出來其他部門提供了什么支持、XX領導很關注這次項目、這次項目我們初步的設想是在哪個方面提升你的工作效率等。

2)調研問卷

調研問卷,筆者做了幾個項目后發現,和用戶訪談的方式相輔相成。先用戶訪談,了解下基本情況,對大概業務清楚了之后,就可以針對大量用戶出調研問卷的問題了。調研問卷的形式有內部郵件、微信的調研問卷小程序、內部共享文檔等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比如公司信息安全要求較高,則使用內部辦公軟件,如果對實時性要求就高,則可使用共享類文檔。

調研問卷編寫也值得考察,首先是背景闡述,告知大家為什么需要填寫這份問卷。問題也需清晰明了,站在用戶的角度,專注業務節點上的不同規則,問題無疑義,如果擔心用戶難理解,也可舉一些案例供用戶參考,引出用戶實際答案。答案也可設定為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等,根據問題性質,是否全量答案已有,需要用戶選擇等。

調研問卷發出去后,也需及時收回來,未答題的用戶也需想辦法找到對應人、相關領導進行協調。調研問卷的問題是否高質量決定分析結果,結果獲取后,會對前面用戶訪談內容有一些補充,也會有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業務模式存在,這就需要再分類進行針對性,更進一步的訪談了。

所以調研問卷主要是針對全量或大量用戶,但獲取內容較有限,用戶訪談雖然無法針對大批量用戶,但是結合調研問卷可迅速分類,找出不同的典型用戶。所以兩種方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3)輪崗

輪崗的機制一般是針對校招生,或是公司主推關鍵業務,需要相關產品經理、項目人員去實際的業務一線進行親身體驗。輪崗的優勢非常明顯,實操獲取的經驗比聽人訴說、收集網上資料要靠譜很多。但是弊端也很明顯,輪崗需要花費大量人力,而且有的專業崗位也不適合輪崗,接受部門擔心影響部門kpi,也不會讓輪崗人員承接主要業務,所以輪崗的效果并沒有在短時間內呈現出來。

當然,對于校招生或內部孵化項目,輪崗還是很有必要的,或是輪崗也不必拘泥于必須干這個崗位的事兒,也可換種思路,為了達到某個業務節點的目標,換種方式完成崗位的業務工作,也是一種方式。

實踐經驗中,筆者也是剛畢業校招生,前半年的輪崗,從營銷、制造、開發的各個公司、部門的基礎工種,從實踐角度了解了公司的整體構成。后來的社會招聘中,就沒有類似機會了,除了上面說的用戶訪談,項目啟動和落地推廣時候經常出差,在實操用戶旁邊模擬工作流程,只能算作淺輪崗,其他也沒有輪崗機會。

3. 最后,分析需求調研結果

經歷了一遍上述的需求調研流程以外,基本是你就能獲得一手的調研資料。而調研資料的全面與真實,直接決定需求的質量。面對這些資料,我們將如何分析呢?

因為分析后就要決定產品規劃、產品設計、上線推廣工作,那么以下這些問題可參考:

  • 需求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
  • 業務的真正痛點到底是什么?
  • 如果兩個崗位需求邏輯相悖如何選擇?
  • 真實需求就必須投入開發解決嗎?
  • 有無成本較低的替代解決方案?
  • 用戶說的業務現狀為什么存在?是否有改進空間?
  • 業務流程如何流轉?業務全貌怎樣?業務產生的底層邏輯是什么?
  • 整體的需求和個體的需求孰輕孰重?
  • 現在的需求和未來需求是否吻合?

這些都需要產品經理,依賴縝密的分析邏輯、全面的行業知識進行判斷的,如果以上問題能有一個深思熟慮后的結論,基本后續的產品方向就不會偏。

綜上,就是B端產品實際需求調研的經驗總結。需求調研個人認為是產品工作的重中之重,對產品獲取內外部支持非常重要,也對后續實際開發、推廣上線至關重要。比如需求調研出實際現狀,推理運用信息化產品解決的價值點,以及每個結論都會影響產品的實際設計。

仔細想想,需求調研本質是融入業務現狀,邏輯推演解決痛點,推進業務發展。結合最近看的一本《價值》講投資的書,發現產品經理和投資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需深入一線,發現改善點,只不過產品經理運用信息化產品,幫助解決問題,而投資經理是運用金融產品來推動行業發展。以上的經驗,希望對大家實操中有所幫助。

本文由@元方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ing

    來自廣東 回復
  2. 很有價值的一篇文章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