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L的知識變現

3 評論 16960 瀏覽 50 收藏 8 分鐘

關于知識KOL的知識變現,本文作者根據自身經驗分享了知識變現在市場上的五點共性。隨著小編的步伐,一起來膜拜下大神吧~

最近大半年,我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三個領域:短視頻,陌生人社交,KOL的知識變現。

  • 短視頻”是主賽道。
  • 陌生人社交”是我這個社交恐懼癥患者的內心世界,既厭惡社交壓力,又常常感到寂寞。原本打算作為玩票產品來著,原型畫好以后越看越喜歡,愛不釋手,覺得比生辰更酷。雖然想不明白商業模式是什么,但在日活數據上大有可為。由于外部組隊做玩票產品很難保證更新維護,所以想留到我廠有余力的時候再去做。
  • KOL的知識變現”是去年的風口,我關注它倒不是追逐風口,而是身為一位11萬粉的小V,想多賺點零花錢。畢竟創業風險大,如果不去大公司受罪,知識變現對我來說離錢更近得多。我對此有些具體的想法,但不打算自己下場——這是強運營的領域,強產品沒什么卵用。不如把我的思考公開出來,如果對哪一家有幫助,我就去搭車賺外快~

以上是背景說明。

講正題。知識變現目前有幾條路,包括在行的付費咨詢模式,分答的付費問答模式,知乎live的付費live模式,得到的付費訂閱模式,小密圈的付費社群模式。

在行的天花板很低。分答我之前寫文章分析過,不贅述。live的細分市場太早期,還需要培養很長的時間。得到做得風生水起,主要靠的是強IP強運營。小密圈切入的角度很有趣,可惜產品太糙。

知識變現市場有五點共性:

  1. 和KOL強相關,KOL的名聲是付費的決定性因素。用戶購買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XXX告訴你的可信賴的知識,哪怕信息在網上都能搜到,那也經過了KOL的篩選與認證,區別于搜索的千頭萬緒。
  2. 最難做到的是兩端的平衡度,怎樣讓KOL以舒服的姿勢,投入適量的時間精力,同時又能做好用戶的預期管理,愿意持續付費,也愿意口口相傳。
  3. 產品機制需要PUSH KOL的輸出。KOL不是職業化的培訓師,不具備傳播知識的技巧與耐心,產品機制得誘導和督促KOL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
  4. 知識服務一對多,而不是一對一,才能讓KOL的收益最大化。至于一對多的“多”到底是什么量級,取決于產品架構。
  5. 讓用戶“覺得自己學到了東西”比“真正學到了東西”更重要,用戶付費主要是買一份“我在跟隨大牛學習”“又看了不少干貨”的心理滿足感。順道一說,真正能獲益良多的是高強度的系統訓練,就跟健身私教一樣,沒幾個人受得了,再說KOL也懶得來訓練你,你也付不起那個費用。

這五點做得最好的,當然是得到。

和得到相比,在行的一對一投入產出比太低,對大V的吸引力有限。分答的話題不可控,提問質量普遍偏低,限制了KOL的輸出。live對KOL的實時表達要求很高,再說同一個人很難持續輸出。小密圈太糙,僅僅把KOL和用戶圈在一起是不夠的。得到雖然一枝獨秀,強IP強運營模式又很難復制。

我拿自己作為典型的小V樣本,最感興趣的產品路數是適合中小V的付費社群(大V更適合得到的付費訂閱模式)。付費社群的關鍵一是管理好更新節奏,二是管理好用戶預期。傳統的論壇也好,feed流也好,產品形態上都行不通,一定要用新的模式來切入。

KOL在付費社群里提供的服務劃分成四塊:

  1. 推薦內容:KOL在他的專長領域,作為活體精華網摘,轉發信息并作點評。拿我舉例子,轉發我感興趣的產品新聞,我贊賞的產品分析(文章&微博),每條點評幾十字,與粉絲分享視野。
  2. 發布觀點,以長微博為主:在付費社群的私密環境中,KOL說話更放得開,沒有公開環境的顧慮。重點是只能由KOL發布主貼,粉絲跟帖。付費社群應該是優質的信息流,注重主貼質量和閱讀效率,不要去盲目追求互動的熱度。
  3. 回答問題:KOL給自己制定“每月至少回答xx個問題”的標準,并明確優先回答準則。回答在付費社群里公開可見,相當于眾籌xx次問答機會。
  4. 主持討論:只能由KOL發起主題討論,保證話題質量與互動熱情,回復采用知乎式的動態排序機制,并參考微博評論里PO主手動干預的效果。敲黑板,閱讀效率高于一切,優質內容的曝光率比七嘴八舌刷存在感重要得多。

以上內容用KOL的自定義tag來進行索引。

四塊服務從不同角度引導KOL的輸出,并且將輸出內容結構化,形成以KOL為頂點的傳播知識的社群。好的社群一定是金字塔形狀,所以KOL也可以指定高級用戶,分享他的權限,但一定不能開放權限給所有人,必須劃分信息的階級。

繼續拿我自己舉例子,這些事情其實是我在微博上的日常動作,一是信息結構化之后,對用戶的幫助比散落在微博上大很多,并建立清晰的用戶預期;二是產品機制會PUSH我持續進行有質量的輸出。我猜自己可能會訂一個399元/年(50元/月)的價格,吸引500-1000個長期付費用戶,一年賺20-40萬零花錢,輕松愉快,多年來通過微博和博客(簡書)積攢的影響力有變現的通道,又不耗腦力與體力。

轉念一想,最適合做KOL付費社群的會不會是姬十三?畢竟他們的產品能力和KOL資源更強。

#專欄作家#

純銀V,蟬游記創始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網易網站產品部總監。一個文藝加文筆好的產品經理。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去,我怎么這么喜歡網易的產品大佬~~已經離職的師母,我也好喜歡

    來自上海 回復
  2. 開始知識市場變現分析的很好,后面付費社區這里有點虛,不是不實際,要講明白怎么做

    來自北京 回復
  3. 你好,想轉載你的文章,怎么和你取得聯系?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