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低成本獲取高價值精準用戶?

1 評論 17653 瀏覽 59 收藏 9 分鐘

本文圍繞4大模塊分別介紹了如何低成本甚至0成本的獲取高價且精準的用戶,干貨滿滿,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所收獲。

產品上線前,若是你是個運營,首先應考慮產品的目標人群,并結合產品屬性去獲取精準用戶,而這部分人作為產品的核心用戶,對于產品內測和運營是個至關重要的應用點。

首先,我們應該認清并不是每一個產品都適合高調運營,聲勢浩大、大刀闊斧地弄各種產品研討會,邀請界內頂尖人士,進行產品的入駐,雖然這種運營確實可以在前期達到很高的產出,指標上也會表現一片大綠,但是往往這類產品,最令人擔心的一點是,雷聲大,雨點小。反而大部分的產品在產品上線前期,都應該進行以下的思考。

產品上線前,常常先畫上一張餅,信心滿滿地做了plan A、plan B…但是發現預期與現實有些差距,那就繼續造勢,不斷地填補投入產出的空白。直到最后,發現產品已經確實很大,用戶量級也很大,但是產品的屬性被不停重新定義,用戶太復雜,運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這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

產品上線前

用戶前期獲取應精準再精準。

以小紅書為代表,產品上線到目前規模,其實真正出現在大家視野當中,少之又少。但是,卻可以獲得很高價值的用戶,并不斷擁護他們,像是團隊做“香港購物指南”(小紅書前身)時候,趕在香港圣誕大促前上線,產品經理拿著內測版去上海出入境管理局待了一整天,專找排隊辦通行證去香港的女性試用,得到一致好評。他隨身帶了一疊小卡片發放,上面是小紅書公眾號的二維碼。目標用戶就是很明確,以女性為代表,大多數為白領學生階層,同時熱愛海外海外購物的人群。

低調簡單,試運營獲取上線的第一批種子用戶。

如果產品太快進入公眾視野,其實很可能造成用戶及業內的預測,若是公司規模較小,很有可能商業模式被抄襲,甚至是整個產品框架。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運營的前期盡量走得比別人遠,即便功能沒有開發完全,也具有先發優勢。所以,前期低調簡單也是作為運營需要認清地一個點。

產品測試,獲取產品深層次的信息。

實際運營和原先構想其實都是有差距的,在這種差異化的信息面前,就得通過產品測試,獲取更多產品的信息,再去思考運營,這也是產品上線時高價值的手段。但作為創業團隊,在這過程中就會發現很多的技術壁壘,那如何去避重就輕地規避這一風險,找出自身的優勢,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認清商業模式,艱難的旅程。

商業模式,難道不應該在一開始就摸清楚?其實,這種思考是有誤差的,我認為若是產品沒有經過市場的打磨,即便思考再完善,但是市場的善變性,會影響產品的運營,隨著市場規模地不斷擴大,思考也應越成熟,這是個漸進的過程。

用戶獲取流程

進入正題,作為新產品推廣前理應走通的流程,主要分為三大部分,推廣渠道的選擇、落地引導頁的優化提高留存。

推廣渠道的選擇。

首先,第一點我們應得出現有渠道,并進行分類與選擇。同時,早期推廣渠道應選擇離目標人群接近的,也離產品接近的。若是偏離目標人群,否則很可能造成有投入沒產出,或者產出結果并不是所需要的。而若是偏離產品,即便用戶獲取了,這類用戶也不是你的目標用戶,后期的用戶維護不僅繁瑣而且很有可能失去價值。但還需注意的是,推廣費用的控制以及針對性的宣傳文案。

落地引導頁的優化。

想盡一切辦法加快落地引導頁面的速度,做成靜態或者非常小的頁面,兼容性高是基礎。比如說投微信朋友圈廣告引導到APP,如果不是應用寶的用戶,跳轉流程是不順暢的,一般的做法是設計中間頁,跳到服務器上,再去選擇下載操作。

提高留存率。

開始可以通過商品詳情頁、APP stop頁面的描述和APP啟動頁等優化提高客觀留存率,其次再是運營手段,去設計環節提高留存。

低成本獲取用戶方式

這里主要介紹的是較低成本的獲取方式,作為創業公司其實可以考慮這些方法。首先,近乎0成本的獲取方式:

其次,是可能花費較少成本地獲?。?/p>

用戶獲取的方式比較多,但是如果僅僅是依靠大面積的投放,其實最后效果并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所以這里還是強調精準化地投放,選擇單一、適合、擅長的渠道去精準投放,往往能更加高效。

用戶留存的運營手段

用戶獲取結束后,對現有用戶的留存成本了現有問題,用戶留存的運營手段分為了四個方向進行,推薦資源、水軍互動、特殊身份和情感留人。

推薦資源,用戶的自傳播力度。部分用戶其實本身就有很大的資源,若是產品內容產品得當,完全可以得到這部分人的支持,不斷促活和留存。

水軍互動,保證用戶不落空。水軍行為主要分為發帖和發言兩個部分。發貼其實是PGC內容的產出,保證用戶行為始終落于產品,而發言也是刺激活躍,從而達到留存的目的。而另外兩種方法相信大家也可以從字面上很輕易了解。

總結

總而言之,低成本獲取用戶的方式很多,但是作為運營,我們更應該精準地去獲取這部分用戶,并結合產品周期,通過不同的運營手段去進行,切莫為了達成指標,去設計各種環節脫離了核心。

 

作者:四季,微信公眾號:四季說運營

本文由 @四季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諾諾的說一句 我好想沒懂重點在哪?可能我過年綜合癥還沒回來 ??

    來自河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