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份甲方自己的“新媒體指數”報告?試試“3-10模型”

2 評論 2276 瀏覽 9 收藏 12 分鐘

如果你想證明自己“會”新媒體運營,除了展示文章、展示后臺關注增長數據外,你還可以怎么用量化的數據結果來證明自己?在本篇文章里,作者便展示了一套“關鍵詞新媒體指數3/10模型”,不妨來看看作者是如何總結的。

筆者之前在中科院工作的實戰經驗原創模型,可以為多平臺SEO優化等工作提供一些結果指標參考。

一、背景

“你會新媒體運營嗎?”

早幾年我也被問過這個問題,等后來做市場管理面試其他人的時候,我也會這么提問。不管是分屬于運營崗的內容運營,還是市場崗的媒介策劃,或者傳媒崗的自媒體運營,我想大家都不會說自己不會新媒體運營。

“怎么證明呢?”

通常的辦法是展示幾篇高點擊量的文章,大部分如此,少部分會展示后臺的關注增長數據。除此以外的結果很難量化也很難證明。而容易證明的結果,往往也很容易造假。

有什么辦法可以更好地證明呢?能有數據,還不怕造假。我們可以從結果倒推,內容運營的目的是間接或直接地形成轉化,但這一點很難證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升品牌曝光,這里面其實有一個隱藏的評價標準,表現得比競爭對手好,如果無法衡量絕對值,那么可以衡量相對值。

結合幾點需求,然后不斷實驗優化,最終我把我的經驗總結為一套完整的方法,就是“關鍵詞新媒體指數3/10模型”,具體是指10個關鍵詞分別在10個新媒體平臺上前10頁的排名情況。通過這個模型可以輸出一套規范的新媒體指數報告。

這個模型的數據是全面的,動態的,長期的,如果能夠達成高排名的結果,即便是作假,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成本不高,作假甚至是被鼓勵的(會被理解為技術手段)。

二、內容(3套表格+1個公式)

關鍵詞新媒體指數3/10模型的完整定義是:自己品牌和競爭對手品牌的10個相同關鍵詞分別在10個新媒體平臺上前10頁的動態排名,以及每個關鍵詞在每個平臺的前10名品牌。

  • 新媒體指數模型的形式是:一份周期性數據報告,包括3套表格;
  • 新媒體指數報告的技術是:人工采集+計算公式;
  • 新媒體指數報告的周期是:部門內每周1次,公司匯報每月1次。

有搜索框的平臺一般就是新媒體平臺(不嚴謹,但是很實用);新媒體平臺一共分為7類,相對熱門的有上百個,頂級熱門的約30個。建議每一類都覆蓋,每一類其中選一兩個主流平臺或者行業相關的平臺,一共選10個,另外選擇2個平臺作為備用替換平臺。

這里要特別說明,狹義的收錄排名是指官網在搜索引擎的排名,但隨著新媒體流量的爆發和移動應用的爆發,傳統官網的流量以及大幅下滑,搜索引擎也不一定是流量的主要入口,內容運營以及進入全網優化的層面。

每組關鍵詞可以選擇5個主要+5個次要,5個主要又包含1-2個主關鍵詞。這里說的關鍵詞是指關鍵詞組,每個項目或每個產品一個關鍵詞組,不是一個公司只做一組關鍵詞,或者每個產品只選1個關鍵詞。例如公司有2個品牌,3個產品,1個服務,1個活動,那么就可以做7組關鍵詞,每組10個,針對每個關鍵詞組輸出一份指數報告。每個詞組也可以只選擇2-3個,根據行業熱度決定。

行業報告可以選擇每個主關鍵詞的前10名品牌(不一定都是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報告可以自己設定10家競爭對手。

最基礎的表格如上圖中的方式1,方式2和3是基礎變形,適用于部門內的過程管理。這里針對方式1的統計數據,再介紹一個考核公式,來評價排名提升的程度。

關鍵詞指數考核公式

(本周總分—上周總分)/上周總分=本周增長率

本周總分=10個關鍵詞在10個平臺的100個單項計分總和,總分1000分;

單項計分=11-頁數,即第1頁計10分,第二頁計9分,第10頁計1分,10頁之后不計排名,不計分;

增長率的考核標準不建議設定絕對值,排名的評價標準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高出競爭對手,主要原因是投入產出比的限制。

關于排名統計,還有幾點注意事項;

  1. 新做的詞一般在2-3個月獲得穩定收錄或靠前排名,因此建議流出考核余量;
  2. 企業一般選擇在工作日的工作時段進行投放,或啟動其他優化手段,對排名影響較大,因此建議在周一或周五下午統計數據。
  3. 建議不統計投放數據(廣告),或者統計但是標出。

除了需要按周了解自己產品的關鍵詞排名情況,還需要按月了解整個行業的情況和競爭對手的情況,表格如下:

一個關鍵詞組,只根據主關鍵詞做一次統計就可以了;競品統計建議用方式二,把前10頁收錄的都進行統計。以上兩類數據,一方面是為了了解自己的行業位置,一方面是建立學習樣本庫,包括關鍵詞的設置,文章的內容,運營的策略等等。

三、特點

前面提到容易證明的結果,往往也很容易造假,而這個模型的一些特點剛好可以回避這一點??偨Y如下:

  1. 在這個模型里,付費投放是排除在外的,并且很多平臺是不支持投放的;
  2. 在這個模型里,所有的數據都是全網公開的,并且可以隨時驗證;
  3. 在這個模型里,不僅包括自己的數據,還包括整個行業的數據,和競爭對手的數據;
  4. 在這個模型里,不是只看某個固定時間點的數據,而是要周期性記錄并分析數據。

以上介紹的模型,不僅能回答關于會不會運營的問題,還有一些現實的作用。新媒體運營人員除了要面對用戶和讀者,還要應對很多組織內部問題。

  1. 照這么做,基層運營人員能證明自己的工作結果;
  2. 照這么做,運營管理人員能恰當地統籌安排工作;
  3. 照這么做,老板能合理地批預算,以及不會亂指揮;
  4. 照這么做,業務營銷部門會認可新媒體運營的工作。

四、答疑

下面再交流三個相關問題。

1. 為什么要做10個平臺?

  1. 運營平臺9個平臺的時間成本一般只有第一個平臺的1/10,但帶來的流量和效率遠不止1/10;
  2. 平臺之間都是獨立的,重復內容不影響收錄,比一個平臺10個賬號的矩陣式打法更穩妥。

2. 如何提升排名?

除了了解以上的管理型框架,你可能更關心如何提升排名,這不是一兩段話,也不是一兩篇文章能講清楚的事。我還是給出我的參考思路。能解決以下兩類問題也就直接解決排名提升的問題了,問題的具體答案也都能在網上找到參考。問題如下:

  1. 各平臺的規則,包括收錄,推薦,投放3種;
  2. 關鍵詞相關技巧,包括選取和應用2方面。

3. 還需要做點什么?

不是解決排名的問題就能解決新媒體運營的問題,很多人連寫都不會寫,要么會寫不會發,要么會發不會轉(不是轉發的轉,是轉化的轉),形成轉化才是新媒體運營要解決的本質問題。

我先通過一個表格來說明以上內容在整個新媒體內容運營中所占的位置,然后再解釋其余的部分。

  1. 橙色塊是本文討論的關于如何發的策略;
  2. 橙色虛線是值得重點跟進的模塊,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提升排名相關的兩個問題;
  3. 紅色叉是不同階段的價值和工具,這個涉及具體的場景,不好一概而論;
  4. 兩個對鉤是比較成熟的模塊,有很多優質的分享,從文案到文章,從標題到結構,從編輯到開發,從圖文到視頻等等,可以根據自己的直接需求來進行選擇參考資料;
  5. 兩個問號是指這兩個環節值得探索,如何實現轉化,是需要不斷思考不斷優化的重點問題和長期問題。如果想要在這兩個模塊上實現進階,建議多關注客戶體驗設計這個話題。

最后說一句,如果你能了解以上的全部環節,熟悉大部分的重要環節,掌握絕大部分的必要環節,那么你應該能夠自信地回答文章開頭的問題,你會新媒體運營。

本文由 @CC金體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不錯,可以試試那這個去跟老板battle

    來自北京 回復
  2. ?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