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0 評論 4555 瀏覽 4 收藏 23 分鐘

面對愈發激烈的獲客壓力,產品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吸引更多用戶關注,并保證穩定的增長。而在本篇文章里,作者便拆解了兩款聲音APP的用戶獲取途徑與策略。不妨來看看作者的分析解讀。

AI 火了之后,榜單,??闯P?。

一方面說明了熱度確實高,C 端用戶對于更低的注冊和使用門檻非常買賬,下載數據好看之外,收入也高,可以查看我們之前的文章《新工具時代,個個月賺千萬》,以比較頭部的 Chat with ASK AI 為例,有接近 300 萬美金的月流水。

但另一方面也是獲客壓力的對外顯現。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能月賺百萬美金的 AI App 畢竟是少數,大部分收入不高,且從廣告數據平臺收錄的情況來看,流量成本不低 | 圖片來源:App Magic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近 30 天去重創意 42 個不算多,展示量靠前的素材數據上千萬,主要以 TikTok 為主 | 圖片來源:廣大大

對于 Chat with Ask AI 來說,爬到榜單頭部之后,會帶來比較多的自然流量,處于一種還算舒適的狀態。但對于其他中尾部 App 來講,大家叫著差不多的名字,有著差不多的功能,競爭非常激烈。

一位同樣做這類 App 的開發者表示,做這類 App,主要是兩部分成本,一部分是接入和調用 GPT API 的費用,另一部分是獲客成本。后者占比更大?!拔艺J為 80% 的 AI 聊天 App,可能并不賺錢”。

在“新工具時代”,在功能上去針對自己的目標人群之外,更難的在于增長。而最近,2 款 AI 聲音App,在未通過頭部媒體進行大規模廣告投放的情況下,先后爬到了美國 iOS 下載總榜第 2 的位置,僅次于一直瘋狂燒錢的 Temu。而出海開發者其實完全可以從中找到可復制的增長 Tips。

一、跟前輩取經把增長做進產品里,6 天“偷偷”拿下 50 萬用戶

第一款 App,“平平無奇”。

因為測試了這款 App 之后,我們發現它用了很多之前匿名 App 都用過的玩法,AIGC 的應用在于,將之前的匿名文字回復,用 AI 生成的名人聲音加以改造,添加了趣味性。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不需要注冊,進去之后填寫 Instagram 名——開啟通知功能——按照提示把問題發到 Instagram 的快拍里面。

朋友看到快拍之后,可以點擊鏈接,選擇一個名人的聲音,輸入自己的回答,生成語音回復。

開啟了通知功能的 frfr 會在收到回復后提示用戶有新消息,用戶進入 App 的底部一級標簽 inbox(收件箱)查詢,一個回復是一個小話筒,聽過之后話筒會變成沒有顏色的,來區分哪些是未讀消息。

點開話筒之后,App 會朗讀朋友用 AI 名人聲音“包裝”的回復,用戶也可以選擇回復!實際上就是把這段回復再次發到 Instagram 快拍里面,形成互動。

我在 Instagram 快拍里面發布的帶有 frfr 鏈接的問題“我是不是很可愛!”(左),選擇“回復”之后朋友用 AI 聲音做的回復也會被發布在 Instagram 的快拍里面“表示你也好意思…”(右)

這是 frfr,也是過去幾款成功的匿名提問 App 都在用的增長秘訣之一。不論是匿名 AI 提問還是回復評論均需要上傳到動態中對所有用戶可見。這也就將一次次普通的匿名提問變成了一次次難得的“社交炫耀”。

對于提問者而言,我可以放心大膽地將自己的秘密混在人群中;對于被提問者而言,被提問越多的人,大概率是“有一定媒體、人緣不錯”的群體。這也是這些匿名社交 App 總能在校園的年輕人中快速傳播起來的原因。

人到中年,需要比拼的是財富、是資歷,是職位,但年輕人更在意受歡迎。

而唯一的變現點,就是在這兩個頁面底部一直出現的“Who Sent these”,查看誰發布的回復。

從上面的產品使用來看,frfr 甚至比之前的匿名社交產品都更簡單些,產品的設計也都是圍繞增長的思路來做的,商業化也采用了之前經過市場驗證的模式,和之前的 GAS、NGL 都很像,創始人也在Twitter 上特別感謝了 NGL 創始人,顯然是取過經的。

而“取經”得來的經驗,也幫助在 2023 年 4 月上線的 frfr,取得了美國 iOS 總榜第二名的最好成績,到昨天也依然是總榜前 10。5 月 9日,創始人也很自豪地在 Twitter 上分享了團隊 6 天獲取 50 萬的好成績。

創始人自豪分享 frfr,作為團隊開發的第 2 款 App,拿到了美國總榜第 2(還給到了 Temu 強勢占住榜首位置的背景)的成績 | 圖片來源:Kamberi 推文

我們用了廣大大、App Growing 出海觀察、以及 Facebook Ad Library,都沒查到 frfr 的投放痕跡。與其他投放占成本大頭的 App 來說,這款 App 省了不少錢。

不過當以我們以“frfr”為關鍵詞在 Instagram 和 TikTok 進行檢索時,發現frfr為增長所做的努力都在暗處。

Instagram·8G 沖浪選手:

截止發稿 frfr 的 Instagram 賬戶 @frfrapp 已經發布了 13 條視頻,并成功積累了 8000+ 個粉絲。

除了前四條是以圖文的形式介紹 frfr 的玩法,其他均嘗試通過放大“模因”和“名人”兩個特點吸引用戶。

·情感模因?!爱斘以?frfr 上收到一個消息提醒,卻不是來自 Crush 時的表情”“當我聽了 Crush Instagram 回復的一個曖昧提問,我想弄清楚到底是誰時的表情”“太他*牛了,謝謝你,因為 frfr,我找到了男朋友”。frfr 精準拿捏了“用戶最期待收到誰的提問”的需求。

校園模因?!癴rfr 可以幫我們精準找出到底誰才是學校的‘大喇叭’”“當我在 frfr 上匿名提問時,學校如火山爆發”。

名人聲音。frfr 一方面根據名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八卦和人設,進行提問設計;另一方面,設立最受歡迎名人聲音排行榜。

“羅納爾多問你誰是我最大的粉絲”“特朗普問你從哪里找到合適的發型師”“Drake 問辣椒”。

顯然,frfr 與廣告用戶一起沖在吃瓜第一線。

TikTok·金錢鼓勵大師:

frfr 在另一官方賬戶 @frfrapp-partner 上發出 TikTok 合作伙伴招募。

當用戶在 TokTok 上發布一條與 frfr 有關的視頻,并獲得超過 1 萬次觀看時,聯系官方即可獲得 100 美元獎勵。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截止目前,#frfrapp 相關話題在 TikTok 上獲得了大約 150 萬次播放,其中觀看量最多的一條視頻獲得了超過 110 萬次播放,而發布該視頻的是一位有將近 50 萬粉絲的曬車愛好者兼音樂人。

雖然沒有憑證,但是這個體量的創作者以硬廣的形式宣傳 frfr 大概率是商務合作,不過不知為何目前@balkeloganx 已經關閉該條視頻的評論。

另外,疑似 frfr 團隊成員的博主也發布多條視頻宣傳 frfr,除了鼓勵用戶下載體驗還親自下場@一些與 frfr 產品定位的 Influencer 表示“如果能有你宣傳,將會非常了不起”。

大方撒錢、放下臉面,frfr 正想辦法獲得更多用戶。

當然,單從產品設計來看跟過幾次美國匿名社交選題的編輯部,看到這款產品的第一反應是“就這”?但編輯部的 LISA 同學,在玩了之后,確實和“失聯”多年的海外同學重新建交,;編輯部的 Xenia 同學,也與一位在其他社交團建上認識的巴基斯坦攝影師再次取得聯系。

而相較于之前 NGL、GAS 那波的互吹彩虹屁,AI 聲音給到了更多的趣味性,不少用戶都在@官方增加自己喜歡的明星或者偶像的聲音選擇。

同時開放式的問題與回答,讓用戶可以結合里面的一些關鍵詞來破案,而 Instagram 快拍的瀏覽記錄也會幫用戶鎖定“嫌疑人”。

而當我們糾結于這只能是短暫的一波玩法時,去回看 NGL,我們也發現,這個充滿爭議的 App,曾經有過月流水 200W+ 美金的輝煌時期,當我們都以為這款 App 現在肯定不行了的時候,這款 App 依然能保證 50W+ 美金月流水的平穩表現,雖然不及巔峰時刻,但自有其受眾,起碼也讓創始人能夠有資格曬一曬自己的“財務自由”生活。

NGL 創始人最近最近發布的貼文

通過 AI 對已經經過驗證的模式、尤其是自帶增長 buff 的產品形態稍加改造,用戶體驗得以小幅度升級,團隊還是能夠輕裝上陣的,frfr 已經開始每天能夠產生幾千美金的收入。

背后的德國團隊 SLAY,本身也不大,之前在年初互吹彩虹屁的匿名社交 App 最火的那段時間,也就是 GAS 被 Discord 收購那陣,SLAY 也因為做了歐洲版本的 GAS(創始人說是家里人因為社交媒體情緒出現問題才想到做一個“正面”社交互動 App),獲得了 Accel 250 萬歐元的投資。Frfr 是他們的第二次嘗試,但這次開放的問題與回答,不知道會不會讓集體想要去掉污名、轉型互吹彩虹泡泡的匿名社交 App 們,又陷入被動。

總之,不論是這次的 SLAY、還是之前我們在《新工具時代》里面盤到的 Codeway,雖然都有不斷追趕熱點,但也能夠看到他們在熱點輪換中,對某些方向的堅持。

而就在今天登陸美國 iOS 免費總榜第二的產品,更是聲音賽道的長跑選手。

二、憑預注冊就沖到榜二的 Voice.ai Covers,十六年的老牌團隊被當成了騙子

今天,又有一款關于語音的 App 沖到了榜單第二名的位置。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懷著好奇的心,我下載了這個 App,然后看到了一段非常吸引人的演示視頻,之后就再沒有然后了….

官方說“因為需求太大,我進入了等待清單”,還順便恭喜了我…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既然來都來了,我就又加入了 Voice.ai 的 Discord 群,這才發現,原來 Voice.ai 最早上線的是 PC端,只有 Windows 版本,移動端只是預注冊,昨日上線,今日明顯服務器便承受不住了。

很多用戶留下評論,“等了那么多天,就為了上排隊清單?”,還有評論表示“這哪里來的 App,我不記得自己預注冊過”,甚至有讀者表示,“這和 PC 版本完全不一樣,蘋果應該把這款詐騙 App 移出應用商店。”

就此,我們也進行各種確認,并詢問了專業人士。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對于這是不是一款冒牌 App,大概率不是。我們用 Discord 留下的頁面,找到了 voice.ai 的 Mac 和iPhone 頁面。

Mac 端確實就是 PC 端的樣子,主打實時把用戶的聲音轉換成任何名人之聲。

而 iPhone 端,就是一個被大家吐槽的“唱歌”App。

這顯然,是這個團隊對“移動端用戶喜好”做了思考過后的答案,想搞病毒式傳播。但可能沒有料到自己到了美榜第 2,一下子超負荷。

而關于“空降”問題,AppStare 創始人李競航告訴我們,“這種情況,用戶大概率是點過預約的,現在的預約周期最長能到 6 個月,很多時候半個月,用戶可能就不記得了?!?/p>

既然是 voice.ai 本 ai,測不了移動端,我們去就看了 PC 版本。

今天,我和同事還在聊,做 AI 的和做 Web3 的團隊有一個明顯區別,做 AI 的很多創業者一個個經驗豐富,做 web3 的很多 00 后。

Voice.ai 團隊就是一個典型的經驗豐富的團隊。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他們在 2007 年就做了一個基于云的文字轉語音軟件,2011 年做了 iSpeech Home,早于一眾大廠們的智能音箱,2012 年發布了集成聲音克隆技術的首款 C 端 App,之后嘗試過圖像識別和 Avatar 生成,之后又回到了聲音技術領域。

Vocie.ai 在網上的信息并不多。從網站訪問量來看,每個月幾百萬,應該不算少了,YouTube 博主MattVidPro AI 專門針對 Voice.ai 出的測評視頻,也有 36 萬的觀看量和 800 多條評論,算是自帶一些流量,再加上可能有的一些預約廣告投放動作,導致 Voice.ai 在上線當天沖榜了。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Voice.ai 官網流量 | 圖片來源:SimilarWeb

先說下 PC 端的功能。

PC 端,有 2 個模式,Live mode(實時模式)和 Record mode(錄音模式)。

實時模式下,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聲音來實時轉換輸出,就像是視頻開頭的,使用場景就是各種社區、游戲,你可以偽裝聲音。

錄音模式下,AI 轉換的質量會更高一些,可以用來制作內容,限時最長 15s。

這就是產品的主要模式了。說實話,這確實不太適合做成移動 App,也能理解為什么 voice.ai 在移動端變成了唱歌 App。

效果上來說,真的還不錯,尤其是官方訓練的美國總統拜登的聲音。我們截取了一段博主從《Breaking Bad》老白的聲音轉換成拜登的聲音,還是挺驚艷的。

而對于可選擇的聲音來說,既可以是官方訓練出來的模型,例如 Biden,也可以是用戶自己訓練的,上傳到 Voice Universe 版塊。

另外訓練自己的聲音模型也并不簡單,用戶需要上傳一段至少 5 分鐘、至多 15 分鐘的無雜音聲音才可。

選擇自己費力訓練、還是直接選擇使用名人的聲音都可,但模型的訓練與解鎖就涉及到了 Voice.ai 的經濟系統,Credits System。

如果用戶邀請其他用戶,可以獲得 5000 個 Credits,如果把自己的計算機“租給”Voice.ai,讓他們用你的 CPU 和 GPU 來訓練模型,也可以獲得 Credits,這些都可以用來解鎖不同的聲音。在博主測評時,Voice.ai 尚未開通現金購買 Credits 通道,不過截至發稿,已經推出了 4 種購買套餐,99.99 美元可購 20 萬 Credits,單次大約消耗 4500 Credits,因此大約也只能用 45 次。

熱度僅次于Temu,2款音頻App無視流量困境,野蠻增長

鑒于移動端,截止發稿,我們也沒有能夠測試到產品,就不展開了。但通過這個案例,我們依然能夠看到一些趨勢,例如:

1)這一波 AI 創業的團隊,很多都經驗豐富,之前我們寫的 PhotoRoom、Chat with ASK AI,都是如此;

2)鑒于產品在 PC 端已經有一些聲量,入局移動端的時候可能會自帶一些流量,而這樣的創業者可能不在少數;

3)如 Voice.ai Covers,雖然 PC 端產品更普適,但是移動端會切一個比較細分的應用場景、或者選擇一些有流量效應的應用場景來嘗試啟動,這和我們觀察到的新工具們的操作是一樣的。但顯然Voice.ai 團隊有一些準備不足,現在評分已經調到 2.4,主要和上面講到的不能即時使用、已經不記得預約相關,這也證明產品還是要把控好節奏,像是大熱的 ChatGPT、Midjourney 都還在 PC 端專注迭代。

這兩款聲音 App,一個做匿名社交、一個做泛娛樂場景,前后快速登榜并獲取用戶。可以看到是繼文字和圖片之后,創業者們在聲音方向上在移動端的最新嘗試。雖然不一定成功,但卻也探索出了一些問題和方向。而令我們比較意外的是,在這場與AI有關的移動 App 的變革中,卻很少見到出海開發者的身影,我們也期待中國開發者的“產業化基因”能夠早日再次顯露。

作者:殷觀曉,辛童;出品:白鯨出海編輯部

來源公眾號:白鯨出海(ID:baijingAPP),泛互聯網出海服務平臺。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白鯨出海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