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知識產品的理解

2 評論 6840 瀏覽 40 收藏 19 分鐘

近年來,我們會發現知識產品越來越難做了。本文分析了知識產品難做的原因,點出用戶年輕化和產品理論化是主要障礙。又提出知識產品要聚焦填平信息差或行動差,區分學習目標的不同取向。值得產品從業者反思。

知識產品,也叫知識付費。

提起這個名字,許多人并不陌生,也買過不少;不過,這兩年大家發現,知識產品越來越難做了。

為什么?

拋開紅利、藍海等背景,我認為,一方面用戶越來越年輕化。95后、00后這代人的生活環境、教育理念、思維方式和之前人大有不同,目前市面有些內容基本很難滿足他們。

另一方面,按照百科對知識,被驗證、正確,且被人們相信三個標準的定義,絕大多數知識產品者,可能還沉浸在,我弄一些內容,做成體系就能賣出去的思維中。

除此外,還能找到不下50個通用場景下的理由,所以,去年我一直也想開發知識產品,但這個問題一直讓我陷入困境。

原因何在呢?

有朋友建議,你會做內容,將公眾號內容稍微整理下,做出一堂課不就可以了;有人則強調,看準當下熱點,再進行嘗試效果更好。迫于強迫癥人格,這些建議都能沒有打心底說服我,我也沒辦法從產品思維角度認可;最近,我換個角度看問題,突然有新的見解。

01

那就是:為什么我們以往購買許多課程、書籍,卻往往不去實際學習?原因是,我們的理解方式不對。

舉個例子:

最近在學習maserGO這款設計軟件,很多東西始終弄不明白,于是,我開始找一些課程來聽。你們猜我在學習中,真正的問題是什么?

它絕對不是,“我該如何摳圖、軟件界面這些按鈕是什么”,又或者“我應該如何將線條排版做的更好看”。

實際上,我真正想要解答的問題是:“該如何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這個特效是如何實現?”這些問題真正激發我對設計的好奇心,讓我急切想要找到答案的。

也就是說,一個人購買課程,本質希望迫不及待尋找想要的答案,努力實現想要的效果,甚至尋找解決方法。

這些問題,恰巧才能自然而然的引導下一步要解答的問題,并走向正反饋;因此,大多數人買課程沒堅持看完,就是反饋回路不對。

為什么?

我想問下你平時如何學習的?學習。誰還不會?閱讀理解、向牛人請教,大量閱讀等,一瞬間可以從腦袋中掏出10幾種方法。但是,你肯定不缺這些方法。

所以,問題根本不是如何學習,而是為什么要學習;只有掌握為什么(why目的),我們才能明確當下問題(how是什么),最后知道想要什么結果(what做什么)。

我對知識產品的理解

我通常認為,學習有兩種目標:

一種,為掌握某種技能或者達到某個具體成果。好比“我學這個東西,是想通過它賺錢”。另一種,探索學習過程。就像“這些知識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用途?該如何理解和使用它們?

“目標”通常是你學習的主導力量,所以,兩種目標往往不能同時存在,你必須要選擇一個作為主要的學習動力。

舉個例子:

假設你想學編程,目的掌握一種技能。那你會這樣想,“我知道編程技術有很大市場需求,學習后,可以找到一份還不錯的工作、或自己開發軟件來賺錢”。這是以具體成果為導向的學習目標。

然而,如果你更感興趣“探索學習過程”,那可能會問“編程語言是如何工作的?我可以用它們做什么?我應該如何理解和應用這些語言?”

這種情況下,學習目的是如何理解和應用這些語言,掌握它們,不是為了賺錢。你對過程越好奇心,越驅動你探索新的技術。

所以,目標是學習主要動力,你可以選擇以具體成果為導向,也可以選擇以探索學習過程為主,但兩種目標往往不能同時存在。

為什么?

如果我們過分關注“最終成品”,可能會忽視“理解過程”及其細節。同時,如果我們無法立即看到結果,即使理解并欣賞過程,也可能會變得消極或失去動力。換言之,沒有可見的“成果”,即使學習目標是“理解過程”,我們也可能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02

在以“掌握成品”為目標的課程學中尤為重要,往往會面臨兩種情況:

首先,課程本身并無法幫助我們制造出預期的成品。

其次,課程理論上能制造出預期成品,但必須對課程有深入的理解,并在實踐中反復運用所學知識,才可能實現目標。達到目標之前,所學到的都是看似與最終目標無關的零散知識。

什么意思呢?

假設你在參加一堂打造IP的課,的目的很明確,學習完,就能建立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這時,你會面臨兩種挑戰:

其一,課程本身全是理論,無法幫你打造出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其二,即使課程理論上能幫助你創建一個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你也必須深入理解課程的內容,并在實踐中,反復運用所學的知識。

如,如何寫作、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傳播,如何提升公眾演講技巧等。

因此,實現目標之前,所學到知識可能看似零散,但,這些知識,在最終幫助你實現目標時卻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成功打造個人品牌,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更需要實踐的勇氣、毅力。

這就像,最近很多小老板找我聊,說,智遠你能幫我打造個人IP嗎?或者請你做需要花多少錢;我不知如何回復,他們渴求一次性付費,直接交付某個東西可以使用。

而內部視角看來,打造IP是件長久之事,無法瞬間完成。

所以,學習也是一樣。

基于掌握“做出成品”目標去學習,結果交付給你的,可能是如何拍短視頻、如何寫作;基于“理解過程”的目標去學習,如果課程一開始教的是一些小零件,那你可能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導致放棄。

在我看來,任何想要教我們如何造跑車(一次付費,就能完成)的課程,都需要從基礎部分學起,比如,怎么裝輪胎,怎么裝方向盤等。

如果目標是造一輛跑車,那么,一開始學的時候,肯定達不到這個目標。只有那些能夠接受這個現實,并堅持下去的人,才能真正利用好購買的課程。

反過來說,如果學習目的是為享受學習過程,不急于造出一輛跑車,更在乎學習過程體驗,那學的時候,會更加輕松,過程也會更順利。

一言蔽之,學習態度、目標選擇對結果具有顯著影響。

如果目標只是為了“完成成品”,可能會遺漏一些關鍵學習過程、細節,而且無法立即獲得預期結果,可能會失去耐心。

相反,如果目標是“理解和享受過程”,那么,可能會保持積極的態度,更有效地學習和提高。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買完課,沒有陪跑情況下,根本不會聽的第一個理由。

03

第二個理由是購買不對等的課程。

有些課程、書籍或付費資源,只告訴我們“要做什么”(how),但真正開始學時,可能發現事情并沒有想象中容易。

比如:

我最近在學習ESG營銷模塊,發現那位老師的講解,并沒有我想象中詳細,課程全是大概念,沒有實際操作,我覺得很失望。

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要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這個課程能給我們提供什么。同時,也要明白學習是一個過程,不能期待馬上就能看到結果。

鑒于種種觀察,我認為,市面通用知識付費產品只有兩種:

1、填平信息差(Information Gap)

你現有的知識或信息,與你想要、需要知道的知識或信息之間的差距。

假設你是一名剛剛接手市場營銷職位的經理,而職位要求你負責管理、優化公司的雙微一抖,你的專業背景在傳統營銷領域非常擅長,在新媒體方向較弱。

這種情況下,就存在一定“信息差”,需要補充更多如何有效運用雙微一抖的信息;為了填補,你可以選擇參加專業課程、或相關書籍,請教圈內專家等。

2、填平行動差(Action Gap)

你已經知道應該做什么,但是還沒有實際執行或執行不足的情況。

假設你已經閱讀大量寫作教程、書籍,理解了基礎原則和技巧,了解故事結構,知道如何創建生動的角色,甚至懂得如何用文字塑造有趣的情節。

這種情況下,你和寫出一部小說之間的“行動差”顯得尤為明顯;盡管你掌握了所有必要的信息,但沒有將這些信息轉化為實際行動的能力、勇氣。

為了彌補行動差,你可能要加入訓練營、寫作小組、制定一些實際寫作目標,來完成計劃,這種方法也叫「體驗性學習法」。

知道目前哪方面所缺,再進行選補,才是知識付費最佳策略。后者上大家基本可以鑒別,特征往往重交付,設定陪跑。

對于前者,該如何鑒別質量呢?

首先,不要求全。大而全的東西,網上隨處可見,不管是制作知識產品,還是作為付費者,千萬不要希望一節課涵蓋所有細節。關鍵看老師又沒把核心知識和觀點,講清楚,講深入。

其次,要能聽懂。很多人喜歡為概念付費,覺得聽不懂的東西就專業,其實不然,那些專業理論有固定用戶群,有時,你學后并不一定能用上。

我身邊一位做市場營銷的朋友,前段時間報名一堂市場洞察課,導師10天下來教一大堆”模型“,STOW、波特五力模型、5W2H等等,最后一個沒用起來。

有些東西看似厲害,實則不連貫。體系課是一種串聯,就像客戶研究一樣,聽完后能落地,組裝課刪掉關于專業部分,沒有太多能用的。

再者,完整干貨。我所稱的”干貨”,指那些能夠提供深入認識、實用方法、有深度價值觀,以及解決問題方向的知識。

這些內容不僅幫助你認清問題本質,還提供相應解決策略。干貨之所以被稱為“干貨”,是因為,它們是信息的精華部分,去掉無用的“水分”。

發現了嗎?如果用這幾個要求,去過濾市場一些知識產品,我想大部分都不太合格,要么只有理論無法實踐,要么,某個模塊講不透。最根本原因是,大家都想著如何用課程賺錢,覺得好不好,不太重要。

04

因此,填平信息差產品可有可無,幫你填平行動差的更受歡迎,針對該方面在設計時,我有三個思考,將來也準備踐行:

1、聚焦某個細分需求

起初,我總是認為市場競爭激烈,沒有留給新進者的空間。但后來我意識到,只要足夠深入,每個市場都存在自己的藍海。

就商業寫作這個領域來說,大多數課程集中在講解基礎寫作技巧、句型運用上,然而,總有一部分人群渴望得到更專業、更深入的內容。

我常常會被問及一些相對特別的問題,比如,如何采訪高管,如何通過具體小事情,去佐證更大問題……

我堅信,每一個領域都隱藏著廣闊發展空間。開始時,可能需要親自去和用戶進行交流,甚至,需要為他們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當足夠深入了解之后,會發現面臨的共同問題,這樣就可以找到細分市場的方向了。不求貪多,只求聚焦在聚焦,蠻重要。

除了下沉,你也可以為當代一些95、00后服務。據我調研來看,他們對專業技能培訓、個人發展(心理健康、興趣愛好)更感興趣,我認識一個朋友喜歡畫畫,連續訂閱一個產品很久。

當然專業領域需求也不少,比如,短視頻電商平臺經營類、投放類、洞察類等等。

2、成為行為設計師

有趣的是,盡管大家都渴望知識,但時間卻非常有限。某種程度上,很多人并不想花太多時間去聽老師詳細講解。

他們更多希望老師能直接告訴應該如何行動,如何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踐。

就像我一樣,我也更傾向于尋找那些能夠直接告訴我如何行動的知識付費產品;因為,我覺得這種方式更能幫助我高效地學習,讓我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最大的價值。

前段時間,報名一個英語學習班,老師每天在社群中理論課只有15分鐘,其他時間用來點評、批改作業,大家比學趕幫超的精神非常強。

有一個詞叫動機波浪(Motivational Wave),意思是,新鮮感短期激增現象。如果想把動機持續下去,只需通過低門檻加集群力量就夠。

于此,較好行為設計,是知識產品不可缺失部分。

3、持續的反饋迭代

我看到很多個人、內容公司都在用SaaS工具,去賣他們的知識產品,類別多達幾十種、小百種,每一種銷售情況都不太理想。

這引發了我深思,如果一個產品做不好,是否就意味著其他產品也不會做好?我個人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產品背后代表用戶需求,如果不能全心全意地去滿足用戶的某一種需求,即專注于一個產品,并做到最好,那么,可能會失去在其他產品中做好的可能性。

日本雜貨品牌無印良品,截止到2022年底,在32個國家收入規模高達259億,而SKU數只有8000個。這給我一個很大啟發是,不管個人、還是公司不需要太多品類,也能把產品做爆。有時,專注開發一款產品,根據用戶需求不斷優化,建立良好口碑,比同時開發10款產品并期望成功,要有效多很多。這方面,在當下這個時代,格外重要。

總體而言:

不是難做了,是專業的人變多了。

聚焦“最終成品”或“理解過程”的學習,都不如填平行動差式更歡迎。以我學技能為例,五年前無法現象,現在的水平,都是體驗性學習法,一點點積累出來的。

專欄作家

王智遠,公眾號:王智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暢銷書《復利思維》作者,互聯網學者,左手科技互聯網,右手個體認知成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思一絕,深入本質

    來自浙江 回復
  2. ??

    來自河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