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應用看上去風光無限 實則正在謀求轉型

DT
0 評論 10732 瀏覽 0 收藏 5 分鐘

打車應用從2011年默默無聞,到2012年下半年迅猛崛起,再到2013年野蠻發(fā)展,而如今卻到了迅速降溫階段,可以說,在線打車應用為打車市場帶來了一場跌宕起伏的大戲。近日嘀嘀打車、快的打車卻依然動作頻頻,而風光無限的背后,是否真的是態(tài)勢良好的發(fā)展?

打車應用動作頻頻? 風光無限

2013年11月,快的打車宣布收購大黃蜂,這預示著快的打車穩(wěn)住了“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此外,快的打車這次收購大黃蜂后,市場份額也占到了45.7%,排在其后的先后是嘀嘀打車、搖搖招車與打車小秘,分別占市場份額39.1%、9.0%、3.9%。可見,并購讓快的打車“國內打車應用一把手”的地位再次得到鞏固。

市場份額占有率排名第二的嘀嘀打車也不甘落后,日前,嘀嘀打車宣布與攜程達成合作,將在攜程旅行手機客戶端中加入出租車功能。今年早些時候,嘀嘀打車已經(jīng)與去哪兒網(wǎng)、百度地圖達成合作,在相關應用中加入打車應用服務。

打車難情況日趨嚴重? 應用卻未贏得發(fā)展契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華圖政信公共管理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2013年聯(lián)合發(fā)布的《公共服務藍皮書》顯示,在全國范圍內,打車難情況日趨嚴重,打車等待時間越來越長。2013年,等待十分鐘以上的情況高達68.6%,而在2012年,這個數(shù)字僅為53.77%。

打車應用誕生的前提便是打車難,這些應用為司機提供接單補貼,從而調動其積極性,讓用戶能夠更快、更方便的打車。盡管打車難情況日益加重,打車應用也一直加大力度宣傳,但打車應用的實際發(fā)展卻并不順利,即使今年年初各打車應用巨頭紛紛推出瘋狂補貼政策,但的哥已經(jīng)不再買賬,部分出租車司機甚至對打車應用持“反感”態(tài)度,例如有些司機手機里裝有三個打車應用,打開其中一款應用時,其他應用會出現(xiàn)變卡甚至無法使用的情況,這讓不少司機放棄繼續(xù)使用這些應用。

盈利路漫漫? 多家打車應用準備轉型

從打車應用誕生到現(xiàn)在,其盈利模式一直是業(yè)內人士關注的重點。有些打車應用嘗試向乘客或出租車司機收取費用,但以失敗告終,不得不恢復免費;另一些軟件公司則表示,當客戶達到一定量時,企業(yè)可以從電召服務上分一杯羹,但這僅僅是對未來盈利的暢想。在整個打車應用行業(yè),還沒有一家做到盈利,目前都處于燒錢狀態(tài)。

盡管目前看來打車應用的盈利目標遙不可及,但各家依然動作頻頻,歸結原因是背后有騰訊阿里等巨頭的支持,BAT目前正在緊張布局本地生活服務,自然不會放過打車應用這一快捷路徑。但對于打車應用來說,遲遲不見盈利難免心急,因此也有小料稱,多家在線打車軟件正在準備轉型并開發(fā)各不相同的產品。

文章來源:品途網(wǎng) ? ?文/記者、研究員:肖妍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