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微信讀書:如何讓用戶上癮
微信讀書,我們每個人應該都很熟悉,它是如何讓人上癮的呢?本文深入探索微信讀書的用戶上癮原因和機制,并以行為設計 Hooked 模型為框架,剖析微信讀書如何成功地吸引用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如古人所言:「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
數字化時代,移動閱讀已經成為人們獲取知識和享受閱讀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眾多移動閱讀應用中,微信讀書憑借其獨特的用戶體驗,成為了廣大讀者的首選。
一、什么是上癮模型
上癮模型是一種行為設計框架,可以解釋為什么某些產品或服務,能夠吸引用戶并保持他們的持續參與。這種模型幫助我們理解用戶上癮的原因和機制,并為產品設計和運營提供有價值的指導。
其中一種廣為使用的上癮模型是Hooked 模型,由行為設計師Nir Eyal提出。該模型基于四個關鍵步驟:觸發、行動、酬賞和投入。
下面結合常見產品與微信讀書實例講解這個 Hooked 模型,解析微信讀書如何一步步讓用戶上癮,反抗不愛學習的「人性」。
二、觸發:撩動心弦
觸發是引發用戶使用產品或服務的刺激因素。常分為兩種類型:外部觸發(External Trigger)和內部觸發(Internal Trigger)。
1. 外部觸發
外部觸發通常出現在外部信息中,借用曝光效應讓用戶產生認知。包括:付費型觸發、回饋型觸發、人際型觸發和自主型觸發。
- 付費型觸發:傳統通過廣告宣傳的模式、通過搜索引擎營銷(SEM)面對用戶,讓用戶能夠快速有效的了解產品。如:腦白金電視洗腦廣告。
- 回饋型觸發:通過公關和媒體精力,企業長期形成的品牌效應,表現在正面的報道及熱門推薦中。如:鴻星爾克慈善事件公開后的自然流量暴增。
- 人際型觸發:靠熟人推薦,使用產品后的用戶進行傳播,成本少,轉化率高。如:拼多多砍一刀主動裂變推廣。
- 自主型觸發:老用戶在安裝、注冊后,主動打開訂閱通知,重復使用產品,形成習慣。如:微信新消息提醒、朋友圈更新提醒。
微信讀書充分使用了 4 類外部觸發方法,有入駐線下讀書會、公關宣傳的付費型觸發,還有長期品牌效應在各類內容平臺帶來的自發回饋型觸發;而作為微信系產品,社交基因強,重心也是在口碑效應與裂變模式帶來的人際型觸發,和個性化推薦的自主型觸發。
2. 內部觸發
內部觸發是指用戶內心的需求、情感或欲望,驅使他們主動使用產品或服務的刺激因素。與外部觸發不同,內部觸發是由用戶自身的內在動機和情感狀態引發的,而不是依賴于外部的刺激或提醒。
在 Hooked 上癮模型中,內部觸發機制分為兩種類型:
內部痛苦觸發機制:當用戶處于不愉快的狀態時,他們會尋求某種方式來緩解或轉移注意力。產品或服務通過提供快速、方便的解決方案來滿足需求,從而讓用戶形成上癮行為。如,社交媒體平臺可以成為用戶逃避孤獨感或無聊的途徑。
內部欲望觸發機制:用戶可能渴望獲得某種獎勵、滿足某種好奇心或實現某種成就感。產品或服務通過提供即時的滿足、愉悅或成就感來激發用戶的欲望,從而讓用戶形成上癮行為。如,游戲應用可以提供關卡通過的成就感或虛擬獎勵來吸引用戶持續參與。
微信讀書作為一款閱讀學習類產品,充分利用了內部觸發機制:解決無聊感與時間浪費問題,讓用戶隨時隨地閱讀電子書,從而轉移注意力和消磨時間;同時提供了豐富的圖書庫和多種類別的書籍,滿足用戶的知識獲取需求。
三、行動:積極上手
行動是用戶對觸發因素做出的積極反應。可以是簡單的點擊、滑動等操作,也可以是更復雜的參與、互動等行為。行動的目標是讓用戶快速而順暢地使用產品或服務。
行動步驟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簡單易行:行動應該簡單易行,降低用戶參與的難度和阻力。微信讀書的界面和交互設計注重簡潔和易用性,用戶可以通過簡單的點擊操作選擇和打開書籍,通過滑動手勢翻頁閱讀,調整字體大小和背景顏色等。這些簡單易行的操作使用戶可以快速開始閱讀,降低參與門檻。
一致性:行動應與用戶的目標和期望相一致。微信讀書的App 和小程序通過維持界面、閱讀體驗、內容呈現和功能的一致性,為用戶提供了穩定、連貫和可靠的使用體驗。這種一致性有助于建立用戶對微信讀書的信任和依賴,并促使用戶形成持續的使用習慣。
漸進性:行動可以是逐步增加的,通過引導用戶采取小的行動,逐漸促使他們形成更大的行動。微信讀書設置了1分鐘、1小時、3小時、5小時/7天、14天、21天的閱讀挑戰和目標,激勵用戶采取行動并堅持閱讀。這種目標設定和挑戰機制激發了用戶的動力,促使他們積極參與閱讀行動。
個性化推薦:根據用戶的閱讀偏好、行為歷史推薦相關的書籍,激勵用戶探索和發現。用戶通過點擊推薦的書籍來了解詳情、添加到書架或直接開始閱讀,這增加了用戶的參與度和持續使用的動力。
四、多變的酬賞:反饋與驚喜
酬賞是用戶通過行動獲得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在《上癮》一書中介紹到,多變的酬賞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
- 社交酬賞:人們從產品中通過與他人的互動而獲取的人際獎勵;
- 獵物酬賞:人們從產品中獲得的具體資源或信息。
- 自我酬賞:人們從產品中體驗到的操控感、成就感和終結感。
依托微信強社交關系,那么微信讀書是怎么做的呢?
社交酬賞:基于微信好友關系,微信讀書提供了社交互動的機會。用戶可以在平臺上與好友PK 閱讀時長、分享閱讀心得、參與書籍討論、關注其他讀者等。通過社交互動,用戶可以獲得其他讀者的認可、交流和建議,激發用戶之間的競爭意識。
獵物酬賞:微信讀書設置了閱讀目標和里程碑,用戶可以通過完成閱讀任務、閱讀特定數量的書籍或達到一定的閱讀時間來獲得免費體驗卡、勛章或特殊的書籍片段。更有閱讀挑戰賽、每日一答、讀書小隊、免費讀書館…等組團挑戰活動,激發團隊合作與裂變效應。
自我酬賞: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內容,微信讀書提供了閱讀統計和個人成就展示等功能,讓用戶能夠感受到自我成長和進步的滿足感。
五、投入:正向循環
投入是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服務后付出的努力、時間、數據等資源。
用戶的投入可以增加他們的參與度和忠誠度,并為未來的觸發、行動和獎勵循環提供基礎。
微信讀書通過引導用戶閱讀——獲得免費體驗卡——繼續閱讀,完成了完美正向激勵循環。不斷積累的閱讀數據、社交成就感形成了難舍的轉移成本,促進用戶不斷上癮,進而產生購買付費閱讀卡的動力。
六、寫在最后
學習是反人性的,但投入與收獲卻是根植于人性的本能。
微信讀書巧妙地挖掘了人性的需求,將本來困難的學習變得簡單易行。它以獨特的方式滿足用戶的欲望,讓學習成為一種令人上癮的體驗。
三日不讀書,便覺得語言失味、面貌可憎,唯有微信讀書能讓人重拾生機與魅力。
本文由@加魚加肉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于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不是微信讀書,他撒也不是!任務機制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無法雪中送炭。
核心還是微信的社交屬性,比從零開始好太多了。。。
背靠大樹好乘涼是一個道理啦,不過任務和激勵機制確實做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