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消金頭部公司,怎么做運營?

0 評論 1726 瀏覽 8 收藏 11 分鐘

信貸行業的玩家可以分成若干梯隊,在這些梯隊中,不乏一些頭部玩家的身影,那么,這些頭部玩家是怎么做運營的?信貸行業的營銷運營,可以大致分為怎樣的階段呢?這篇文章里,作者就進行了總結,一起來看看吧。

這篇為插隊更新,把我近兩年對行業各層次玩家運營情況的了解、觀察和思考,做一次簡單總結。后續我也會專門寫一系列文章,對智能決策的操作方法進行深化解讀。本文共計2500字,預計需要閱讀10分鐘。

大家都知道,信貸行業的玩家會分成若干梯隊。比如說,互金領域(助貸業務)站在第一梯隊的,是螞蟻、京東、百度、360等大廠玩家,消金領域(消金業務)站在第一梯隊的,則是招聯、螞蟻、馬消等玩家。

這些頭部玩家,除了流量、資金、技術等資源優勢外,營銷運營的先進,也不言而喻。排在后排的玩家,總會想向前排玩家靠攏,也許資源稟賦比較難學習,但模仿營銷模式,難度就比較小了。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互金消金的頭部玩家,是怎么做運營的。

通過我自己的運營經驗,以及工作緣故,使我能和行業內很多頭部公司接觸交流。在此期間我發現,整個信貸行業的營銷運營,可以按一個核心三個階段進行劃分。一個核心是指數據驅動為核心,數據驅動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而金融的數字本質也使得數據化成本較低,這種行業共識就不在贅述了。三個階段則分別是:用戶數據化、營銷精細化、決策智能化。

一、用戶數據化

數據驅動運營的第一個階段,是用戶數據化。一些剛剛開始自營業務,或者業務規模較小的公司,就處在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會把用戶的所有信息,都以數據的形式,采集和儲存起來。

用戶和產品界面發生的交互,以行為數據的形式采集存儲;用戶和業務系統發生的交互,以業務數據的形式采集存儲;用戶自身的性別、年齡、收入等情況,以屬性數據采集存儲。完成這個階段后,用戶即數據,數據即用戶,數據可以反應用戶在產品內的一切信息。我們就可以基于數據對可得的用戶所有信息進行分析和洞察,以產出對應的運營策略。

互金消金頭部公司怎么做運營

二、營銷精細化

數據驅動運營的第二個階段,是營銷精細化。這個階段,是大多數行業公司所處的階段。有了用戶的大量信息和數據,我們就能對用戶的特征進行分析和分群,然后再基于不同的用戶特征,對用戶采取不同的運營策略,以提升整體的效率。

以用戶觸達為例,用戶觸達的四要素:用戶分層、觸達通道、觸達內容、觸達形式,都會因用戶的分層不同,需要精細化和個性化的設計,以實現最高效率的匹配。當每個分群的策略得到最大優化后,我們還可以利用營銷工具,把這些策略進行實時或非實時的固化,來提升運營動作本身的效率。

互金消金頭部公司怎么做運營

三、決策智能化

第三個階段,是決策智能化階段。這一階段,就是行業頭部公司們所處的階段,也有大量二級梯隊玩家在快速跟進。它的特征有三:以模型決策替代人工決策,以實時觸達替代延時觸達,以機器學習替代人工優化。

所謂模型決策替代人工決策,是指過往以人工分析,通過3-5個特征細分客群的做法,會被通過將幾十甚至更多的特征建立成特征模型,再通過模型對用戶進行分層的做法取代。

比如新用戶有渠道評分卡模型,老用戶價值提升有老用戶分層模型,流失召回有流失用戶預警模型,模型決策會替代掉人工的決策。

所謂實時觸達替代延時觸達,則是指用基于用戶在業務流程中或在綜合分層模型中的實時變化,對用戶進行觸達,而不再是選定時間,對同一客群非實時的統一觸達。

比如過去我是用戶產生行為或符合條件后,T+1或T+7進行觸達,現在就變成用戶行為產生或屬性變化的當時,就進行觸達。

所謂以機器學習替代人工優化,是指以算法的自主回收數據,自主學習和自動優化,來取代人工回收數據,驗證策略效果,優化迭代策略。

這個階段又分為兩小階段,初始階段是基于歷史數據對未來進行預估,高級階段是實時計算,實時預估。

四、決策智能化的必要性

三個階段已經很清楚了,我們來討論一下這種發展和優化的必要性。

在第一個階段,往往主要是采集和補充數據的階段,基于部分數據,每個客群可以形成一個3-4層的分層,再加上AB測試,可能會形成8-10個的策略。

到第二階段,因為分層會大大的精細,以RFM模型為例,一個客群最少都能形成8個分層,最終在AB時,同時可能跑起來20-50個策略。

到第三個階段,即便是簡單的20個特征形成的評分模型,也至少有100個分層,最終結合營銷的分層,每個客群,可以形成500-1000條策略。

在不考慮計算和匹配資源的前提下,按照越精細,匹配效率越高的基本假設,那么這三階段的發展,對運營效率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特別是前兩階段,幾乎沒有多出的資源配置,他們的發展是必然的。而第三個階段,我們不僅要考慮決策智能化的收益,還要考慮它的投入和產出問題。

決策智能化階段的投入產出問題,本質來說,是供應和需求問題。所謂供應,是指公司有沒有能力提供決策智能化的基本條件,比如算法團隊、計算所需的服務器、資深的運營人員。如果這些條件都不能提供,那么基本都供給條件就不能滿足,也就沒辦法進入到決策智能化的階段。

而需求側則分成兩個方向,第一,智能化帶來的收入提升,能否覆蓋整體投入。因為除服務器投入外,算法團隊和資深運營的投入都是固定的,成本隨業務規模提升的速度,應遠低于業務規模本身提升的速度。所以一定是存在一個盈利平衡的業務規模點的,如果超過了這個規模,那么就決策智能化的需求有效,反之則入不敷出,需要擱置先坐等起量。

第二,用戶和業務的規模,是否到了分層問題必須要智能決策的規模。比如用戶100萬的時候,每層用戶2萬,形成50個分層,增加人手還足以處理這些策略的形成。但當用戶1000萬的時候,按每層用戶2萬人,500個分層,每個分層哪怕只有AB兩條策略,一周迭代一次策略,1000條/周的策略需要多大的人工團隊才能處理呢?當用戶規模更大的時候呢?

所以是否需要智能決策階段的運營,還需要綜合看智能決策在內部的供需關系,根據供需情況進行決策。而可能涉及的效率提升導致人員從運營到算法的結構變動,這里不做討論。本文僅基于絕對理性假設,對運營工作進行探討。

以上就是信貸行業頭部玩家的運營方法和演變階段的總結,下周我們還會回到我原本的系列設計上,回到基礎實踐篇的更新上去。

大致安排會有怎么設計數據日報、怎么設計業務預估模型和業務策略庫、怎么設計策略執行表等基礎實踐篇,還會有怎么應用增長模型拆解指標快速發現增長點、怎么應用UJM模型做新戶landing、怎么應用生命周期模型做老用戶經營等方法應用篇,還會有怎么做觸達AB實驗、怎么對流量來源歸因、怎么設計常規活動、怎么做智能決策模型設計等場景實踐篇。

本文由 @運營學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