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 的第一桶金,全靠打賞?
一般來說,大模型產品的付費模式就那幾種,而現在,Kimi給出了一條意想不到的道路,即打賞。這家大模型初創公司,玩起了一種很新的變現模式。
Kimi開始收費了。
收了,但又沒完全收。一般來說,大模型產品的付費模式無外乎to C的訂閱制和to B的API調用、技術授權、整體解決方案等幾大類。
但近期備受市場關注的Kimi,在向左和向右之間,選擇了向上——選擇了一種即便圈內老師傅能想到,估計也沒幾個人真打算做的模式:
打賞。
具體來看,Kimi近期上線的這個新功能“給Kimi加油”,本質上就是充值入口,人民幣玩家能夠獲得在高峰時段的優先權,相當于一個vip通道。
以前是花錢請主播唱歌,現在是花錢托Kimi寫稿,時代變了。
一、一種很新的賺錢玩法
此番打賞功能啟用,用戶通過可以給Kimi充錢,獲取一些流量擁堵時段優先使用Kimi算力的特權。
經常使用Kimi的用戶,大概都遇到過系統彈出“高峰時段,算力不足”的提示,工作日尤其集中。
而在付費功能上線后,Kimi會在算力不足的提示框下方,用小字告知用戶可以手動獲得“高峰時期優先使用”權,點擊超鏈即可打開一個隨機的付費選項,金額從5.2元(送花)到399元(登月)共六檔。
折算一下,最低檔位的日均價格為1.3元,而最高檔是1.09元,差不多84折。按365天計算,一次性包年(登月)的價格會比每次只買四天(送花)總共便宜76.65元。
不管是對于個人還是企業用戶,這個折扣力度對比常見的互聯網年費會員,其實都不算太高。
不過好在,Kimi的這個付費功能不像在王者里買皮膚那樣,強制用戶“氪金才會變強”。藍媒君這種經常把抽卡的運氣用在上班的人,和Kimi各種復雜問題聊了半天,也沒能直接觸發氪金渠道。
或許,這更像是一個“隱藏功能”,畢竟Kimi真的把它“藏”了起來:運氣好的情況下,只要不觸發“高峰時段算力不足”這類暗示你系統繁忙的回復,用戶并不能通過任何方式直接找到充值入口。
即便把“氪金/打賞”直接告訴Kimi,AI也會一本正經的跟你解釋“氪金有風險,打賞需謹慎”。
一定要指名道姓“給你充錢”,系統才會彈出一個付費入口,官方稱其為“給Kimi加油”。
淺夸一句良心,不過分吧。
后經多次嘗試發現,Kimi目前只會在算力真用不過來的時候(提示流量高峰)才會主動提示用戶可以付費換取優先使用權。
但就像之前提到的,不花錢,等一小會兒或者多點幾遍再試一次,大概率也能讓Kimi繼續生成結果。
除非真有急急急的需求,不然Kimi提供的這個付費通道,更像是一種“為愛發電”——氪了會變強,不氪也不一定就會撞上算力墻,不強制用戶掏錢。
橫向對比,Kimi確實在玩一種很新的變現模式,但這種非強制性的付費若想產生穩定營收,所需條件無疑會更加苛刻。起碼用戶要有足夠的認可度和忠誠度,自愿為AI買單。
換言之,要么產品能體現出足夠的先進生產力,要么背后的公司確實不缺錢,否則這種打賞模式帶來的不確定性,在當前環境下所產生的收益并不會始終可觀。
那么,Kimi或者說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月之暗面,占了哪樣?
可能都占。
二、后起之秀
Kimi的火爆,有目共睹。
早在三月份,月之暗面的服務器就曾因為訪問量過大超過負荷,出現擁堵甚至宕機的情況。
這其中,理論上確實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司服務器算力規模不足,但也能反映出Kimi的火爆,是遠超月之暗面、遠超市場預期的。
根據AI產品榜統計的新一期國產大模型總榜,四月份百度文庫內置AI功能的訪問量排名榜單首位,Kimi以2004萬的數值位列次席,訪問量甚至超過了文心一言本體和阿里云的通義千問。
數據來源:AI產品榜 ?aicpb.com
從2023年10月份發布時的約15.6萬,到如今單月超2000萬的訪問量,以長文本處理能力見長的Kimi,從一眾大廠的大模型競賽中迅速脫穎而出。
資本市場對AI賽道的關注,也自然向月之暗面傾斜。
近期市場消息顯示,繼2月中旬完成新一輪超十億美元、資方包括投資方為阿里和礪思資本的融資,估值達到25億美金之后,月之暗面于近日再獲一筆來自騰訊及高榕創投等機構的投資,公司估值現已突破30億美金。
目前,月之暗面背后的資方陣營已經涵蓋了包括阿里、騰訊、高榕、紅杉、美團龍珠、真格基金在內20余家明星機構,成為現階段國內大模型賽場上估值最高一家初創公司。
四月末,月之暗面創始人楊植麟通過售出個人所持公司股份套現的流言傳出,消息稱其本人及相關人員的套現金額高達4000萬美金。
月之暗面隨后迅速否定了這則消息,稱傳聞不實,且公司此前已公布員工激勵計劃,意在確保員工能分享公司發展成果。辟謠的同時,也向外界傳遞出“公司有穩定的長線規劃”這一信號。
顯然,對于被認為是“國內最像OpenAI的公司”的月之暗面,所謂的“長遠規劃”在技術領域意味著AGI進程的持續推進,于資方視角對應著后續更高的投資回報率。畢竟,各方對于月之暗面的預期,幾乎都是看好。
而在目前這樣產品廣為市場認可、資方愿意繼續投資且陣營還在不斷擴大的情形下,月之暗面對于Kimi付費的態度不強制、路徑不尋常的做法,也就相對容易理解:
一來試探現有用戶主動付費的意愿和規模,二來給出一種商業化進程的預告。自信的Kimi覺得自己不會缺客戶,所以也并不急于賺錢。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藍媒匯】,微信公眾號:【AI藍媒匯】,原創/授權 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