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攤券或者活動的優惠金額到單品,計算成交價
在促銷活動中,經常需要計算商品的成交價、利潤等問題。這篇文章,作者從案例出發,為大家分享了如何計算成交價的辦法,供大家參考。
優惠分攤的尾差不只是在優惠券,包括促銷活動 在多種商品需要分攤到每種商品,或者只有一種商品需要分攤到每個商品時,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A商品9.6元/個,數量3個
B商品6.8元/個,數量6個
C商品8.7元/個,數量7個
ABC共用優惠券面值20元
如何平攤20元到每個商品,計算成交價?
一、分攤方式
有兩種分攤方式:
1. 按最終成交價分攤
按照訂單成交的商品 最終成交價,按比例分攤,再四舍五入(一般為小數點后兩位)
訂單總金額 = 9.6 * 3+6.8 * 6+8.7 * 7 = 130.5
A的分攤金額 = ( 9.6 * 3 / 130.5 ) * 20 ≈ 4.41
B的分攤金額 = ( 6.8 * 6 / 130.5 ) * 20 ≈ 6.25
C的分攤金額 = ( 8.7 * 7 / 130.5 ) * 20 ≈ 9.33
分攤金額的總和:4.41 + 6.25 + 9.33 = 19.99
這個案例19.99 是小于 總優惠金額 20,還會遇到 大于20的情況。
所以計算出來的余數(尾差)20 – 19.99 = 0.01
2. 按毛利額分攤
按照訂單成交商品 毛利額,按比例分攤,再四舍五入
計算方法和按成交價相同,只是把計算比例的分子、分母 替換為毛利額。
方法2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先進先出的批次管理,沒有成交前很多信息系統無法計算商品的成本。
同時方法2的計算量要大于方法1,余數(尾差)的值一般都不大,所以一般采用方法1。
二、余數的處理
余數(尾差)有兩種處理方法:
1. 統計到最后一個商品
將剩余的余數(尾差)0.01統計到 最后一個商品(按照商品編碼 或者 購買數量 排序)
假如C是最后一個商品
C的分攤金額 = 9.33 + 0.01 =9.34
如果確定要讓C承擔余數(尾差),可以用另一個更高效的算法:
C的分攤金額 = 20 – A的分攤金額 – B的分攤金額 = 20 – 4.41 – 6.25 = 9.34
如何計算每個商品的成交單價?
A的分攤金額 = 4.41
B的分攤金額 = 6.25
C的分攤金額 = 9.34
商品A的成交單價 = 9.6 – 4.41/3 = 8.13
商品B的成交單價 = 6.8 – 6.25/6 ,這時又遇到一個問題 6.25/6 也有余數
商品C的成交單價 = 8.7 – 9.34/7 ,同樣 9.34/7 也有余數
單價的余數怎么解決,也是同理將余數(尾差)到最后一個B和C
商品B 前5個商品的成交價 = 6.8 – 6.25/6 = 6.8 – 1.04 = 5.76
商品B 第6個商品的成交價 = 6.8 -(6.25 – 1.04 * 5)= 5.75
商品C同理
2. 統計到毛利最高的商品
將剩余的余數(尾差)0.01統計到 毛利最高的商品
假如毛利最高的是B
B的分攤金額 = 6.25 + 0.01 = 6.26
同樣有更高效的算法:
B的分攤金額 = 20 – A的分攤金額 – C的分攤金額 = 20 – 4.41 – 9.33 = 6.26
計算每個商品的成交單價和方法1相同。
以上是余數(尾差)為正的計算邏輯,余數(尾差)為負時則相反統計到毛利最低的商品。
活動、券的疊加會讓計算邏輯更復雜,底層的邏輯是相同的,只要識別參與優惠的范圍,按照此方法計算即可。
不管那種方法都不是絕對公平的,要因地制宜 考慮不同的行業 和 不同的財務要求。 以及對商品毛利率的影響,會影響到商品運營部門 對商品的考核。如果運營部門對費用的統計有要求,還涉及到費用統計的問題,是另一體系單獨和大家探討。
本文由 @杰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