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埋點與用戶行為分析:以終為始,層層拆分
正打算看這篇文章的小伙伴。本文適合0-3歲的產品/運營/數據新人閱讀,寫在我作為新人入職3個月左右的時間。我相信新人的視角會讓我的文字更加通俗易懂,也希望能給你一些幫助。
用戶行為分析是指對用戶的一系列行為進行分析,以改善產品設計和運營策略。隨著互聯網從粗放到精細化的發展,用戶行為分析可以幫助產品設計和運營策略制定從“憑感覺”轉向“科學化、定量化”。
簡單來說,如果把互聯網C端產品比作一個大游樂園,產品經理與前后端研發分別是這個游樂園的建筑設計師和工程師,打造這個游樂園的基本框架。運營是游樂園的活動策劃,在游樂園內不定期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而用戶行為分析可以對游客的行為進行定量分析,以改善游樂園的建筑設計和活動質量。
一、基本思路:以終為始,層層拆分
從工程的角度來看,想要對用戶行為進行分析,需要經過以下步驟:
- 采集用戶行為數據(埋點+數據存儲)
- 清洗和加工這些數據
- 對數據進行分析
在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數據往往像是流水線上的商品,從生產到加工到最終被利用,會經歷層層步驟,并最終輸送向不同的應用部門。這使得數據鏈路上的不同角色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但數據最終是為了業務目標服務,理解數據分析也需要一個更完整的思路,我在現階段把它總結為:以終為始,層層拆分。
1. 以終為始:一方面,從數據生產的角度,先有埋點才能進行數據分析,最終得到結論。但實際往往需要以終為始:先思考數據分析的最終目的,再確定數據分析的思路,最終確定埋點方案。另一方面,在數據分析過程中,也需要先思考終極指標,再反推過程指標。
2. 層層拆分:下文我會具體介紹,數據分析的過程也是一個將大目標拆解為小目標的過程。
二、數據分析:指標、維度、口徑
用戶行為分析的基本思路是:確定衡量產品成功與否的量化指標 -> 思考哪些維度會影響指標的變化 -> 確定統一的口徑,計算出不同維度下不同指標的變化。
以下,是對指標、維度、口徑更進一步地解釋。
1. 指標
指標是一種可量化的業務目標。對電商來說,終極指標是GMV;對廣告來說,終極指標是轉化率、ROI;對游戲來說,終極指標是DAU、ARPU值。
為達成最終的指標,還可以細拆為多個過程指標。比如對電商來說,用戶支付前的鏈路可以拆解為:進入app->搜索(推薦/直播等等)->進入商品詳情頁->加入購物車->結算->支付。每個環節都可以設定一個指標。
2. 維度
維度是分析指標變化的一種視角,也是影響指標變化的一種因素。微信之父張小龍曾經說過:產品設計就是做分類。維度也可以理解為做分類的一種角度。
怎么理解呢?如果DAU變高了,是男用戶上漲得更多,還是女用戶?用戶性別就是影響DAU的因素,也是可以用來分析DAU變化的一種維度。同理,商品的價格、品類,也是用來分析GMV的維度。
3. 口徑
口徑是指標計算的一種標準。
在互聯網,同一個指標往往有多種計算方式。比如,計算DAU,可以用用戶設備號去重得到,也可以用用戶唯一的賬號去重得到,每一種計算方式(或標準)就是一種口徑。
三、數據采集:事件、時機、參數
在數據分析的目標明確的基礎上,我們需要考慮如何獲取需要的數據,來滿足分析的目標。
從上文已經可以知道,數據分析的思路是先確定指標,再考慮維度,最終統一口徑。而數據指標需要通過采集對應的用戶行為事件統計得到,分析維度需要我們在采集事件的同時也記錄下和這個事件相關的參數,統一口徑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在采集事件時明確規范這個事件發生的時機。
以下,是對事件、時機、參數更進一步地解釋。
1. 事件
用戶的每一個行為被稱為一個事件。一般來說,互聯網上用戶的行為主要分為三大類:
1. 瀏覽:用戶進入產品的某個頁面
2. 曝光:產品頁面上某個元素/信息被展示在用戶面前
3. 點擊:用戶主動點擊了頁面上的可交互元素
在埋點時,每一種事件都會有一個獨立的id(通常被稱為事件id)——比如點擊首頁焦點圖(Home_FirstFocus_Click)。
2. 時機
時機是每個行為被記錄的準確時刻。正如計算指標時需要口徑一樣,時機也是對埋點事件更精準的定義,是埋點的一種口徑。
1. 瀏覽時機:進入某個頁面接口返回前/接口返回后
2. 曝光時機:某個元素露出xx%、用戶停留xx秒時
3. 點擊時機:用戶點擊后立刻觸發
3. 參數
有了對事件與時機的定義,就需要明確在這個事件發生時需要采集哪些具體的信息。
采集用戶的行為就像是在寫記敘文,需要記錄下:人物、時間、地點、具體事件。除了事件id外,其他需要被記錄的信息被抽象為這個事件的參數。事件的參數類似執行某個事件的情境、條件。有人將埋點需要記錄的信息抽象為4W1H:
1. Who:用戶是誰——即用戶id、設備號等
2. When:在什么時間——發生這件事的具體時間
3. Where: 在什么地點——有兩層理解,一是用戶的實際IP地址,二是發生這個事件的頁面
4. What:做了什么事——即事件的類型(瀏覽、曝光、點擊等)
5. How:如何做這件事——即做這件事時的業務屬性,比如點擊商品時商品的價格、折扣信息
對于每一種事件(如點擊首頁焦點圖),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情景下會做出這個行為,每一個被記錄下的具體行為被稱為一條日志。如此,用戶的每一個行為都被詳細地記錄。
四、一個具體的case:電商數據分析與埋點的思路
有了上述的概念,理解數據埋點與用戶行為分析還是有些抽象。下面從一個典型的電商case出發,理解如何一步步對電商用戶行為進行分析。
Step1. 思考用戶旅程
一個用戶通過聯盟廣告進入某個電商app后可能會有以下用戶旅程:
點擊聯盟廣告 -> 進入app -> 商品卡片曝光 -> 點擊商品卡片 -> 進入商品詳情頁 -> 點擊加入購物車 -> 點擊結算 -> 進入結算頁面 -> 點擊支付 -> 進入支付完成頁面
Step2. 確定核心指標與重要維度
電商產品是否成功最核心的指標是最終的GMV,但達成GMV的目標需要用戶經過一系列的用戶旅程,最終為某個商品支付。因此,我們可以針對用戶旅程中的每一步設立過程指標。
GMV = 支付PV * 客單價
支付PV = 曝光PV * 曝光點擊率(PV) * 點擊加購率 (PV) * 加購結算率(PV) * 結算支付率(PV)
曝光點擊率(PV) = 點擊PV/曝光PV
…
依次細拆以后,我們就可以得到所有的非復合指標,這些指標也對應著需要采集的事件。
除此之外,電商往往會從人、貨、場的角度對指標進行多維度分析,這也對應著每個事件需要采集的參數。
Step3. 埋點設計
根據需要計算的指標與分析的維度,定義需要進行埋點的事件與參數,并確定上報時機的規范。我們可以用一個表格來明確需要采集的所有信息。
Step4. 數據回收與分析
理解了用戶旅程,確定了核心指標與分析思路,埋點設計并回收到數據后,最終開始進行數據分析。
在這個環節,我們依據剛剛確定好的思路,利用已經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計算,并對計算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
1. 先計算最終的數據指標GMV,得到GMV是上升還是下降
2. 觀察這個最終結果,是由哪些中間指標引起的
3. 思考影響這些中間指標的主要維度是什么,通過分析得到哪些維度引起了指標的變化
4. 最終得到相對科學的結論
在數據分析環節,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本文僅介紹進行數據埋點與分析的整體思路。
五、總結
所謂數據導向,其實是圍繞一種以終為始的思考方式,確立最終目標并將大的目標拆分為過程指標和不同維度,用數據量化并呈現。
除此之外,盡管每類產品都會有一個終極的北極星指標(比如電商的GMV),但如果要建立一個健康完整的生態,我們需要搭建一個好的指標體系,多方面地衡量一件事的好壞。比如對于電商平臺來說,商家的供給數量、用戶畫像、用戶停留時長等等,都是完整刻畫一個平臺健康程度的指標。
對于個人來說也是一樣,我們的終極目標是什么,達成這個目標需要經過哪些過程,除了終極目標以外,我們還有哪些不同的目標來讓人生更加精彩,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當然,人生有更多的靈活性,就像某一類產品的用戶路徑也有可能因為一次成功的創新徹底被顛覆。跳脫出既有的數據框架去思考產品,才有可能創造更大的可能性。
本文由 @瘦肉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太清晰規范了,感謝感謝
受教了
棒棒噠
受教了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