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培行業中,不同類型的數據指標如何確定
教培行業的指標繁雜多樣,各個職能部門都有其側重點,這種情況,如何確定各個部門的數據指標?本文從經營性、口碑、教學和運營指標等四個角度出發,給大家分享數據指標的設定經驗。
在競爭白熱化、瞬息萬變的教培行業,數據指標堪稱重中之重。數據指標對機構的穩健運營、策略規劃以及持續發展起到關鍵的支撐功效。不管是大型連鎖培訓機構,還是小型初創教育工作室,理解并善于運用數據指標,成為能夠生存下去的必備要素。對于教培行業從業者,也需要清晰的了解自身的指標在整個機構數據指標體系中的作用。
教培行業的指標繁雜多樣,各個職能部門都有其側重點,指標涵蓋經營性、口碑、教學效果以及用戶運營等方面。一項指標出現波動通常便會牽扯多個部門。公司經營指標的重要性自不必說,口碑是穩固根基,教學質量堪稱生命線,運營情形為機構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既然如此,怎樣對這些狀況進行指標量化處理,讓它們彼此關聯,已然成為工作的關鍵要點。
一、經營性指標
教培企業本質依然屬于商業行為,既然是商業行為,盈利必然是首要任務。從這個層面來講,經營性指標(也就是財務指標)則是頂層指標,公司所有部門全部為此指標負責。例如GMV(交易總額)能夠反映市場需求以及所占份額,GP毛利潤和NP凈利潤用于衡量盈利狀況,ROI 則有助于判斷資源配置是否合理,這些經營性指標能全方位勾勒出教培機構的財務全景。
1. 凈利潤NP:最終盈利的 “成績單”
NP=GMV-TC(全部成本)-退費
NP,反映了機構在扣除所有成本之后的實際盈利狀況,直接關乎機構的生存與發展,是衡量機構經營效益的直接指標。TC包含房租、設備購置等固定成本,這些成本如同堅實的基石,無論業務量如何波動,都需要持續投入;又有師資薪酬、教材采購、市場推廣、技術團隊等變動成本,它們如同靈動的水流,隨著業務規模的增減而相應變化。
當NP呈現正值且持續增長時,這表明機構運營狀況良好,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能夠為股東創造豐厚的回報,為機構的進一步擴張與創新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反之,若NP微薄甚至出現虧損,機構則猶如在風雨中飄搖的孤舟,亟需重新審視自身的經營策略,從成本控制、課程優化、市場拓展等多個維度發力,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以扭轉不利局面。
綜上,提升GMV、降低退費、控制成本是提升NP的重要手段。
注:自從互聯網+教培模式出現以來,很多互聯網教培機構企圖運用資本玩法,利用擴大GMV盲目擴張團隊,造成成本增加,只能不斷融資和擴大GMV,利用資金池來維持自身運用,一旦資金鏈斷裂,機構就會暴雷,最典型的就是2020年許多1對1、小班課等機構的暴雷。
2. GP毛利潤:銷售創造價值能力
毛利潤GP=GMV-銷售成本
NP精準地展現了機構在扣除直接成本后所剩余的利潤空間,是衡量產品或服務基本盈利性的關鍵指標。在教培行業的實際運營中,毛利率受到多種因素的交織影響。線索成本、課程的研發與設計成本、師資薪酬待遇、教材資料采購費用等直接構成了銷售成本的主體部分,而這些成本要素的波動將直接牽動毛利率的敏感神經。
不同科目的課程,由于其自身特性,毛利率往往存在顯著差異。例如,一些熱門的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如編程、數據分析等,因其市場需求旺盛,學員愿意為高質量的教學支付較高的學費,且課程的標準化程度相對較高,能夠有效控制師資與教學資源的投入成本,從而使得這類課程的毛利率通常能夠保持在較高水平;而一些小眾的藝術特長類課程,雖然學費定價也不低,但由于專業師資稀缺、教學材料個性化且昂貴,再加上招生規模相對有限,導致銷售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也就相對較低。因此,教培機構需要深入洞察不同課程的毛利率差異,合理優化課程結構,精準控制成本,以提升整體的盈利水平。
3. GMV:市場規模的 “體溫計”
GMV (成交總額)= ARPU (每個用戶平均收入)* PU(付費用戶數)
GMV是教培機構的 “動力心臟”。與之緊密關聯的是 ARPU與PU兩個指標。意味著提升 ARPU、PU都能帶來GMV的增長。
例如一家中小學生課外輔導培訓機構,春季招生季推出“個性化學習提升套餐”,提供一對一輔導、專項培優等多樣服務,使 ARPU 從 3000 元/學期漲至 3500 元/學期,漲幅 16.7%。同時,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營銷策略,借社交媒體、學習講座、與學校合作等推廣,用戶數較上季增 20%,兩者均帶動了 GMV 大幅增長。
1)如何提升ARPU
(1)提升單個產品價格
- 提升課程價值:融入前沿知識與實踐案例,豐富課程內容,邀請知名專家授課,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等。
- 提升品牌價值:提高知名度與曝光度,塑造口碑,收集學員好評,樹立專業可靠的品牌形象等。
- 適應市場需求:分析市場需求趨勢,緊盯熱門領域與技能要求,適時調整課程方向;關注競爭對手價格、優勢,尋找差異化競爭點,實現合理定價等。
(2)降低退費率、增加課消、擴課(擴科)、續費等
以上相應指標會直接促使 ARPU 得以提升,而提升上述所有指標切實有效的方法,抑或是需要關注的指標便是提升學員滿意度 NPS,而NPS包含:平臺滿意度、服務滿意度、內容滿意度和教學滿意度。
- 平臺滿意度:保障平臺穩定性,學員學習不卡頓、不閃退;界面友好,操作簡潔、功能布局合理,便于學員找學習資源;交互設計流暢,課程播放、作業提交反饋等讓學員使用順滑。
- 服務滿意度:售前咨詢服務要及時、專業,解答學員對課程體系、報名流程的疑惑;售中服務確保學員入學手續便捷、學習資料發放迅速;售后支持很關鍵,快速響應學員退費、課程調整等訴求并妥善處理,還應建立定期回訪機制,關心學員學習體驗、收集意見改進。
- 內容滿意度:課程內容精準度要高,貼合學員目標與市場需求,傳授實用知識技能;深度合適,依學員基礎分層設計,循序漸進;豐富度好,含案例分析、行業動態拓展視野,且定期更新。
- 教學滿意度(學習效果滿意度):教師資質硬,專業知識深厚、教學經驗豐富,授課深入淺出;教學方法多元,講授、演示、討論、實踐靈活運用,通過學習激勵等運營手段激發學員學習興趣與主動性;教學效果顯著,學員能掌握知識,在學業考核、實踐應用中取得好成績,達成學習期望;教學效果得以外化,可清晰呈現教學成效;在教學推進過程中,及時答疑解惑,并依據個人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
2)提升PU
將流量池中的未付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提升付費用戶數量(PU),這也是增加成交總額(GMV)的關鍵指標。試聽課作為非付費用戶向付費用戶轉化的重要途徑,那么在試聽課前后采取哪些舉措,有助于提升 PU 呢?
試聽課前
- 精準營銷與篩選: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利用社交媒體、教育展會等渠道,精準定位目標客戶群體,根據學員年齡、學習需求等進行分類,提高宣傳針對性。
- 優化預約流程:設計簡潔明了的預約系統,減少填寫信息,提供多種預約渠道,安排專人跟進預約,及時確認時間并發送提醒。
- 營造期待感:向預約學員發送試聽課程相關資料,如課程大綱、教師介紹等,還可分享老學員學習成果和好評,激發學員期待。
試聽課程中
- 優質教學呈現:教師要展現出專業的教學水平和獨特的教學風格,采用生動有趣、互動性強的教學方法,如游戲教學、案例分析等,讓學員積極參與。
- 突出課程價值: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強調課程的獨特優勢和價值,如與其他機構課程對比,展示課程能幫助學員達到的具體學習目標和效果。
- 關注學員體驗:安排助教在課堂中關注學員狀態,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課后與學員溝通感受和意見,確保學員有良好體驗。
試聽課后
- 及時回訪與溝通:試聽結束后 24 小時內回訪,詢問學員感受和意見,解答疑問,對于有興趣的學員,深入了解需求和顧慮,提供解決方案。
- 個性化學習方案制定:根據學員試聽表現和需求,為學員制定個性化學習方案,詳細說明課程安排、學習目標等,體現機構對學員的重視。
- 提供優惠與激勵:推出限時的報名優惠活動,如折扣、贈品等,或設置老帶新獎勵,鼓勵學員邀請同學一起報名,制造緊迫感,促進學員盡快報名。
注:PU的提升有可能帶來ARPU的下降,但是GMV整體是上升的,所以在將ARPU作為指標衡量時,應該具體場景具體分析。
4. ROI:投入產出的 “衡量尺”
ROI(投資回報率)= 所獲收益/支出成本
ROI,作為投入產出的 “衡量尺”,精準地評估了教培機構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益,為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學依據。其計算公式 ROI = GMV / 投入金額,無論是將銷售成本還是所有成本納入投入金額的考量范疇,都能有效地衡量每一份投入所帶來的產出回報。在教培行業的運營實踐中,投入金額涵蓋了多個關鍵部分,其中獲客成本與運營成本尤為重要。
例如,某教培機構在進行線上推廣活動時,投入了 100 萬元,活動期間吸引了 5000 名新學員報名,這些學員在后續學習過程中的運營成本為 50 萬元,而活動帶來的 GMV 達到了 300 萬元。通過計算可得,ROI = 300 /(100 + 50)= 2,這意味著每投入 1 元資金,能夠獲得 2 元的回報,表明此次推廣活動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機構可依據 ROI 指標,靈活調整投入策略,優化資源分配,將資金精準投向效益更高的項目或渠道,實現效益最大化。
二、口碑指標
剛剛提升ARPU指標時,機構口碑的影響力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口碑指標包含哪些呢?
1. 產品 NPS:學員心聲的 “傳音筒”
產品 NPS 是口碑指標的核心要素之一,像精準“傳音筒”,能將學員對教培機構產品或服務的真實感受與評價傳遞給管理層,聚焦學員推薦意愿,用“您有多大可能性向朋友推薦我們的機構?”這一問題,以 0 – 10 分標準引導學員反饋。
教培機構收集反饋信息常多種方式并行。線上借助課程結束評價、APP 反饋入口、電子調查問卷設置 NPS 問題,方便學員隨時發表意見;線下利用課間、課后交流、學員座談會等時機,面對面傾聽學員心聲。
2. 品牌傳播指數
品牌傳播指數像“擴音器”,能放大教培機構品牌力,反映傳播效果與影響力,是涵蓋廣告投放、公關活動、口碑傳播等多維度的綜合量化指標。
如今,教培機構借新興渠道提升該指數。如利用社交媒體發教學片段等吸引關注、擴散信息;靠內容營銷打造教育資訊,吸引潛在學員、樹權威;還有線上線下結合開展活動,讓學員及家長親身體驗。
頭部品牌是行業典范,以新東方為例,傳統媒體投廣告、社交媒體粉絲多,策劃系列活動吸引眾多參與者、熱度高,投身公益獲贊譽,多舉措使其品牌傳播指數領先,成教培領軍品牌之一。
3. 行業排名:地位的 “標識牌”
行業排名是教培機構在市場競爭中的“標識牌”,展現綜合實力與競爭力,由教學質量、口碑、機構規模、師資力量、市場份額等關鍵因素決定。
高排名教培機構如行業明星,憑聲譽吸引學員,與合作伙伴洽談時有更強議價能力,能爭取有利條件、優化資源配置。
比如K12課外輔導領域的好未來,憑優質課程體系、名校畢業且經驗豐富的師資團隊、龐大教學網點、良好口碑,穩居行業前列,帶來生源,吸引頂尖教育科技公司合作,拓展業務、提升教學與服務水平,成行業標桿。
三、教學指標
學習效果是教培行業教學指標的核心,它像一面鏡子,能映照出學員知識、技能、思維等方面的成長,直接體現教學活動是否達成預期目標。
在傳統學科培訓領域,學習效果有直觀量化呈現方式。例如中學數學輔導班,學員學習后,學校階段性考試平均分從 80 分升至 90 分以上,還有解題思路拓寬等能力提升;職業技能培訓方面,學習效果體現在能否將知識精準用于實際工作,像軟件開發培訓學員結業后能獨立承擔小項目開發,烹飪培訓學員能改良菜品獲認可;素質教育領域,學習效果評估多元且重內在素養培育,學樂器的從指法生疏到能自信演奏,學繪畫的色彩感知敏銳、構圖精巧,作品還能獲獎或參展。
對于平臺而言,學習時長、知識點掌握程度、做題正確率、培訓計劃完成率、目標達成度等,均可作為衡量學習效果的指標。
四、運營指標
1. 活躍指標
活躍指標像“營造師”,反映學員學習參與度與互動頻率,是衡量教培機構教學氛圍、學習體驗的標尺。
如今數字化時代,線上互動對提升活躍指標很關鍵。機構搭建學習管理平臺,設課程討論區等多元板塊,鼓勵學員分享、交流、展示,還利用社交媒體組織打卡、競賽等趣味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與競爭意識。線下活動也不能少,舉辦學術講座、研討會、聚會等,能讓學員面對面交流、拓展人脈,豐富學習體驗,提升粘性。如某考研培訓機構采取線上線下結合模式,學員日均在線學習時長延長 1.5 小時,課程討論區活躍度提升 50%,學習氛圍濃,口碑良好。
2. 留存率
留存率是學員與教培機構的“黏合劑”,關乎學員留存、機構長期發展、口碑及競爭力。
提升留存率要多維度發力。
一是優化課程體系,結合市場需求與學員反饋更新內容,確保課程實用、前沿;
二是強化教學服務質量,加強師資建設,提升教師水平與服務意識,提供個性化指導,及時解疑;
三是注重學員關懷互動,辦生日會、成果分享會、打卡挑戰等活動,增強歸屬感。如某在線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推長期學習激勵計劃,獎堅持學習、完成任務的學員,激發動力,使留存率提升 30%以上,實現雙贏。
3. 推薦率
推薦率是口碑傳播的“助推器”,體現學員對教培機構的滿意度與忠誠度。學員得到優質教學服務、實現成長后,就愿為機構“代言”,帶來生源。
機構要激發學員推薦熱情,需在教學、服務等核心環節發力。保證教學質量,打造貼心服務,滿足學員入學到畢業后的需求;還應建立獎勵機制,如獎學金、優惠券、禮品等,回饋學員推薦行為。
五、協同共進:各部門指標的聯動效應
在教培行業,各部門指標緊密相連。
- 市場部門像“先鋒隊”,負責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學員,通過精準定位、創意營銷與推廣,擴大市場覆蓋面。
- 銷售團隊的專業素養等決定能否將咨詢意向轉化為報名,影響報名轉化率。
- 教學部門是“核心力量”,提供高質量教學,提升學員學習效果,作用于續費率與退費率,好口碑還能助招生。
- 運營部門似“潤滑劑”,保障教學流程順暢,安排課程表提高課消率,處理問題、組織活動提升學員滿意度、留存率與推薦率。
- 財務部門如“管家”,把控資金流向,分析成本與收入,為各部門資源配置提建議,保障財務健康。
各部門協作聯動是教培機構競爭取勝的關鍵,需合力前行。
本文由 @luff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