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變現方式分析:應用分發(上篇)
本文是移動互聯網變現方式分析的上篇,下篇重點講廣告變現。
對所有做移動APP的開發者或者公司來講,變現絕壁是目前最為核心和緊急的事情了。之前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大家講的都是如何獲得用戶,如何提升用戶體驗,那個時候,出個DEMO就可以融個百八十萬的。若有那么千八百萬的用戶,妥妥的走上人生巔峰,贏取VC白富美了。
但是從前年開始,風向明顯變了。大家談的都是你這個東西能不能變現?變現能力如何?很多最近入場沒有趕上趟的開發者,抱著一大推買來的用戶,發現融不到錢了,開始方了,于是各種變現手段幾乎應運而生。包括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本文都將做一些披露,坐好板凳,老司機開車啦。
移動APP變現可以分為兩大部分:應用分發和廣告。
順便提一下,大家知道互聯網的變現方式主要是哪幾種嗎?廣告、電商和游戲。移動APP的主要變現方式除了電商外,廣告和游戲與互聯網的變現幾乎吻合。
本文是移動互聯網變現方式分析上篇,下篇重點講廣告變現。
什么是應用分發?
應用分發指的是具有流量的一方,通過廣告展示等形式,將自身平臺用戶導入到合作方APP的行為。通俗來講就是推廣APP。
應用分發的載體有哪些?
1、應用市場
類似360手機助手、應用寶、百度手助、硬核商店(OPPO、vivo、酷派、金立、聯想、華為、魅族)等等。
作為天然的應用分發工具,應用市場單個用戶LTV比工具類的高出約5~10倍以上。意思是同樣的兩個APP,一個是應用市場,一個是工具類APP,比如清理類。那么1萬日活的應用市場收益等同于5~10萬日活的工具類APP。從這個角度來對比,同樣的A買應用市場要遠遠比工具類劃算很多。但是問題就是所有的應用市場都是競品,線上根本買不到量。
目前實力較強(有量)的應用市場是:應用寶、360、硬核等等。一定要抱緊的就是硬核的大腿了。我在14年的時候就預測到硬核會崛起,當時很多人還不以為然,彼時的360如日中天,硬核渠道剛剛起步,甚至有的賬號系統都不完善。但是你要知道,誰掌控終端,誰才會有最終的話語權,就比如蘋果。作為廠商隨便使點手段,就可以讓某某應用市場無法使用。這也是為什么紅衣教主非要做奇酷手機的原因了。
如果非要用數字來說明的話,目前在渠道配合上,關系占比25%的樣子,產品占比50%以上,也就是當下依然是產品為王的時代。為什么這樣子呢?因為渠道的資源調整是運營負責的,而且運營是有kpi考核的,kpi的完成靠的是優質的游戲的推薦。完成kpi不僅僅可以獲得獎金,還可以走上人生巔峰,贏取白富美,你懂不?而且大部分渠道的運營是不對外的,只能一門心思的推薦好(收益高)的產品。
所以,這個時候關系就顯得不太重要了,產品的品質才是核心。
2、APP應用
先舉幾個簡單例子,像今日頭條、百思不得姐、360安全衛士、優酷視頻支付寶、微信等APP應用。這些APP里面都有資源位或者內嵌應用市場、游戲中心等等,同樣可以做應用分發。例如下圖,愛奇藝視頻網站里面就有應用商店和游戲中心,是不是有種不務正業的感覺。
不過有些有節操的APP里面就沒有做應用分發。據我觀察發現,服務類APP一般都不會做應用分發,像淘寶、美團、摩拜(游戲中心可能還沒上)、唯品會這種APP,是通過服務來變現的,所以里面不會有應用分發。做應用分發的目的只有一個:變現!
我記得很久之前滴滴打車里面還上線了游戲中心,后面莫名其妙的又下掉了。原因很簡單,用戶使用場景不對,分發效果差,甚至會影響到用戶體驗,導致流失。不過最近很多APP找到了救命稻草:信息流廣告。這個是目前已經被完全驗證過強變現手段了,至于有多強,給舉個例子你就懂了,你看那個360手機助手里面的一級欄目都加熱點(信息流)了,而且每天的PUSH不斷。點進去除了瀏覽新聞咨詢外,不經意的就會在里面觸發應用下載的廣告,原生形式,你都不知道那是廣告。
3、預裝或者刷機
不知道現在提預裝這2個字會不會被和諧呀,預裝是一個水很深的行業。我們做線上推廣的同學幾乎都接觸不到這塊。預裝指的就是用戶在買了一部新手機時,里面就已經被裝好了某家APP的應用了。目前這塊市場已經很萎縮了,并且很挑產品,預裝和刷機都不適合推游戲,因為預裝的APP激活周期很久,普通來講最快也要一到三個月時間,像做游戲的,3個月后,用戶打開一看,哎喲,光更新包就幾百M了,那怎么玩???而且游戲包體都較大,預裝的成本也炒雞高。
但是刷機依然很有市場,比如售后,手機維修完后,會多一兩個APP或者在買了新手機時,讓門店幫忙裝些軟件,都是很自然的事情。用戶免去了裝什么軟件的煩惱,店家賺取了裝軟件的錢,簡直是雙贏。這種針對的是三四線小白用戶,像我這種猴精猴精的用戶,一般都是買來自己刷的,雖然刷的rom里面也有預裝的APP,真是防不勝防哇。
應用分發的合作模式有哪些?
答:CPA/CPS/CPD/CPT/CPM/CPC等等。
對于剛入門的菜鳥來講,光死記這些英文的中文含義,估計都要三四天吧。我就不一樣了,我用了3個月才完全記住。我簡單給大家說下各自代表的含義,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就是——
- CPA:按照激活
- CPS:按照分成
- CPD:按照下載。這是download下載的縮寫,不是day千萬別記成按天了
- CPT:按時長,一般指的是按天來,T:time時間
- CPM:按曝光付費,千次曝光
- CPC:按點擊付費,一次點擊幾毛錢的那種
詳細來講解下各個方式的優劣勢。
1、CPA:按照激活
最主流的推廣方式,簡單直接,一手交錢,一手給用戶。一個激活用戶1~3塊錢最為常見。
參考上圖,有的價格奇高,這個就是根據產品類型來定了。像金融類的單價也比較高,一個有效用戶可以給到100元以上。我們就接過一個綁卡用戶150塊錢的CPA,但是效果嘛,呵呵呵,沒推起來。
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上半場,融到的錢,基本拿去買用戶了。CPA一般指的是激活,因為應用很多沒有賬號系統,用戶一旦打開就算一個激活,就有錢錢收。像游戲A指的就是注冊,你打開了不算,還要注冊一個賬號才算合格。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貓膩。對于負責買量的孩子來講,最害怕的就是買到假的用戶了。什么是假的用戶呢?一種是機器人,分分鐘給你后臺倒個幾千激活,我們運營還樂呵呵的說這個月的新增用戶kpi完成了,實際上嘛,老板沒讓你卷鋪蓋回家就萬幸了。所以無論是CP方還是渠道方,在做CPA的時候都會面臨考核的問題??己酥笜祟愃葡聢D。
上面只是簡單的例子,大部分產品都會有留存或者充值的要求,比如留存要40%以上。目的就是防止刷量騙錢。我還見過那種比較二的CP,產品本身的留存都不到30%,竟然考核要求40%以上,實際結算的時候也是有回旋余地的,只要數據不太過分,都不會核減收益的。
另外一種低質量用戶,是非目標用戶,比如積分墻,紅包導入的用戶,用戶質量極差,留存慘不忍睹,比刷出來的機器人還難看。要知道機器人刷出來的,還會模擬用戶行為呢?讓你傻傻分不清楚。最近來看,投CPA廣告的預算呈下滑趨勢,我分析的原因是市場份額基本上已經固定,跑馬圈地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瘋狂的收割期了,誰還會砸錢呢?目前有在投CPA的主要就是騰訊、360和百度了。
你看上面那種熱門推薦的軟件90%都是花錢做推廣的。
2、CPS:按分成結算
這個是我認為比較公平的做法了。舉個例子,目前游戲的分成比例是55,也就是游戲內有充值100元時候,CP和渠道各自分到50(各種雜七雜八的稅費先不算)。好處呢是CP和渠道是捆綁在一起的。如果產品上線后,沒有收益,CP就沒有錢,渠道也沒有錢。但是相比CPA模式,CP沒有付出任何成本,而且一旦有產生了收益。CP立刻就會有進賬,很多做單機的小CP很喜歡這種模式,買A風險高,計費不好,遇到假量了就是花錢買水漂玩。做CPS就旱澇保收了。
作為渠道方,終極目標是收益最大化,也就是傳說中的終極殺人王——火云邪神大人。切記渠道每天只在想一件事,怎樣推你的產品可以分到更多的錢?我當時做渠道的時候,是這樣操作的。
先談CPA導些量,一兩百個左右,然后看充值算賬。假設2塊錢一個A,200個激活收益是400元。而這200個激活用戶如果產生了2000塊錢的流水,按照35%的分成(單機),CPS合作的話就能分到700塊,明顯要比CPA劃算。那么接下來你就知道了,強迫CP轉CPS做聯運,不轉的話就不推了!哈哈,夠狠吧!沒辦法,都是被kpi逼的!
我真的是好人。
3、CPD:按照下載
比如CP推的應用在渠道那邊,下載1次,給渠道幾毛或者幾塊錢。
這個就很有趣了,你知道大家做CPD每天主要的事情是什么嗎?為數據扯皮。這個是有歷史緣由的,來搬好小凳,坐好了。我給大家講講為什么會有CPD這種合作模式。
說到底根源就是一個:不信任。CPD合作主要是應用,應用為什么要做CPD呢?是因為CPA扣量。我們都知道應用上架應用市場都不會接入渠道的SDK的,渠道就獲取不到應用的激活數據的,做CPA的話,均是按照CP的后臺數據進行結算。那么CP會扣量嗎?我說不會,你信嗎??凼强隙ǖ?,對于小渠道來講只能忍著,通過自己的數據后臺的下載數據和對方給到的激活數據算激活比。只要不是太離譜,就不會計較太多。
但是,記住凡是總有例外的情況。像百度、360這種大渠道就不會坐以待斃的,所以開發了這種新的合作模式,按下載數據結算。下載數據誰提供呢?渠道,一切都完美解決了。又回到了渠道當家作主的美好時代。
4、CPT:按曝光時間,一般是一天
多見于大廠知名的牛掰的產品上。我們看到的刊例大部分都是CPT的合作方式。
我之前的負責的應用市場也有CPT的資源,一般是2~3天,價格沒有大平臺有優勢。你看大平臺每天的價格是幾十萬的樣子,小平臺也就幾千/天的樣子。這個完全和平臺的實力有關,就像人分四六九等,渠道也分,價格自然也分。
做投放的同學怎么判斷CPT的價格有沒有優勢呢?辦法自然有的,我們投放廣告都是效果廣告,看最終的激活數據。舉個例子,假如投CPT成本是10萬塊錢,當天的激活量是2萬,那么話算下來,一個A是5塊錢,如果價格覺得高了就說明CPT虧了。小的平臺操作比較靈活,如果說效果未達預期,是可以補量的。
5、CPM:按曝光收費,一般是按照每千次的曝光進行收費
實際推廣中,按曝光收費的方式較少,大家基本上都是按照C的價格來結算,按照CPM的形式來算成本。比如我們APP里面就接入過百度聯盟的廣告。點擊一次的價格是1.5元左右。還有廣點通,點擊一次的價格是8分錢左右。但是,按照千次曝光收益來看,eCPM的收益都是6~8塊錢左右。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里面還有個點擊率的因素。百度單價高,點擊率低,廣點通單價低,點擊率高。這樣廣告位展示一千次,兩者的收益幾乎相當。
6、CPC:按照點擊付費
也是按效果付費的一種,就是你上的廣告,有用戶點擊了就扣錢,無點擊不收費。是不是感覺很劃算?如果燈箱廣告能采用這種方式,那CP豈不是嘴巴都要笑歪了。CPC的價格最常見于廣告平臺,一般是4毛錢起,實際點擊價格在1塊錢左右。僅僅指的是點擊進入了落地頁的價格,還不算下載轉化。
CPC廣告在PC和移動端上都有。在PC端常見的就是百度聯盟廣告,類似下圖:
里面的水很深,一個是站長的誘導點擊或者刷點擊還有就是佛曰不可說的點擊。在移動端上的CPC目前以信息流廣告為主。
以上是應用分發內容分析,下篇為廣告分析,記得等我喲。
相關閱讀
作者:老虎,公眾號:老虎講運營
本文由 @老虎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專欄作家
老虎講運營,微信公眾號:老虎講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2019年年度作者。運營書籍《公司離不開的全棧運營高手》作者,千萬流水項目操盤手。專注產品運營與推廣,精通運營的各個模塊,將運營推廣玩轉于手掌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可以投一些,關于買量的文章嗎?感謝
不錯,剛好想了解各個渠道的成本情況
學習到了,這兩天思考一個問題,工具類應用不適合引流變現,廣告也降低體驗,是不是只有增值服務這種變現形式?
一篇不錯的匯總文章
線上推廣套路,感謝作者分享
不錯 不錯 不錯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