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進階:高效能活動運營的7個習慣
7個習慣分為態度、思維、技能三大分類,態度是做事情的基礎和動力,思維則是做事情的過程和思路,技能則是具體的操作方法。
前天,看完了史蒂芬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于是想嘗試把書中的原則應用于生活和工作,所以我就琢磨著用7個習慣來復盤一下以往做活動的經驗,于是有了這篇文。
我們很多時候,做活動的時候,經常想著怎么去討好用戶,我們把用戶當作上帝,小心翼翼地侍候著他們?;蚨嗷蛏?,我們運營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 用戶和運營說希望有這個功能,運營屁顛屁顛地去和產品提需求,結果到產品那被撕了一通,運營懵逼地表示為什么要這樣對我?!
- 運營屁顛屁顛地策劃了一個活動,執行得很順利,用戶反饋也不錯,但是復盤的時候一看,怎么轉化這么少?!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一起從7個習慣來自查一下。
7個習慣總覽
7個習慣分為態度、思維、技能三大分類,態度是做事情的基礎和動力,思維則是做事情的過程和思路,技能則是具體的操作方法。
分別從對內和對外2個部分進行闡述,對內即是針對活動運營團隊內部,對外即是針對與團隊之外的合作方的溝通合作。
習慣1 積極主動:設立運營的愿景
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度,還意味著人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積極主動是一種態度,在活動運營中,積極主動是指運營er們要對活動的結果負責,更是要對企業負責。
我們一起來問一連串的為什么來分別探究一下上面情況的原因:
- 為什么我們運營會和產品撕逼?——因為產品不想做。
- 為什么產品不想做這個需求?——這個需求不重要不太有價值。
- 為什么需求不太有價值?——因為和產品的定位有差距。
- 為什么活動很順利轉化卻很低?——因為策劃的時候沒有關注轉化。
- 為什么策劃的時候沒有關注轉化?——因為只想著讓用戶開心了。
問到這里了,其實也明白是什么原因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運營被用戶提出的觀點左右了。
我們講究以“用戶為中心”的核心運營觀念,但是我們忘記了運營的基礎是產品。運營是什么?運營是鏈接產品與用戶的過程。我們關注了用戶的這一端,忽略了產品這一端。
Covey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說到:“積極主動的人理智勝于沖動,他們能夠慎重思考,選定價值觀并將其作為自己行為的內在動力;而消極被動的人則截然相反,他們感情用事,易受環境或條件作用的驅使。”
在運營之前,明確我們產品的“價值觀”,也即是產品的定位,基于此定位去策劃運營,便可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在活動運營之前,還要設立這次活動運營的目標。這二者便是活動運營的愿景。
產品的“價值觀”是運營用來判斷用戶需求是否合理、活動策劃是否有效的依據。
習慣2 以終為始:制定目標與計劃
“以終為始”的一個原則基礎是“任何事都是兩次創造而成”。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頭腦中構思,即智力上的第一次創造,然后付諸實踐,即體力上的第二次創造。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以終為始是做事所需要的思維。在活動運營中,我們需要提前進行活動的策劃,把策劃的結果寫成文本,也就是活動策劃書。
做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找到通往活動愿景的可行路徑。拆解活動的事項,安排給對應的工作人員,同時對參與的各工作人員也要制定出個人的愿景和目標。
策劃書也是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候的依據。比如某次活動中,有工作人員突發狀況不能到場,根據策劃書,可以快速安排另一個人員接手相關工作;再比如工作人員在執行中遇到問題,可根據策劃書上的愿景、目標等對問題進行處理。
我的習慣是在策劃書上必須要寫出以下的元素:
- 活動的目的(愿景)
- 事項執行表(事項、相關人、風險)
- 人員職能表(人員、對應職能)
- 資金物料表(物料需求、資金預算)
習慣3 要事第一:活動管理
習慣三是關于第二次的創造或者體力上的創造的習慣,是對前面兩個習慣的實現、執行和自然流露。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要事第一是做事的技能。我們的人力、資源有限,我們需要在策劃的過程中安排各種事項,因此我們需要遵從一定的原則來對事項進行排序和安排,這也就是我們活動策劃中執行的部分。
參照四象限法,對事項的優先級排序是按照緊急和重要的2個維度進行排序的。其中重要性的高低根據事項對活動的影響和價值來判斷,緊急性的高低則按照事項的剩余時間來判斷。
我習慣把這2個維度轉化成可度量的數值,按如果不做這個事項對活動的影響嚴重程度高低給出0-5分,按這個事項做了之后對活動的價值高低給出0-5分,綜合這2項算出重要性得分,緊急性得分則直接使用剩余的時間數值。最后畫出2維坐標圖,如下:
根據2維坐標圖上各事項,結合人力、資源,對事項進行安排。優先處理緊急重要的事情,其次是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對于不重要的事情可以安排給其他人,如果有空余人力和時間才去考慮做。其中緊急性是隨時間改變的,盡量不要讓重要的事情變得緊急,留出多余的時間來處理突發狀況或者優化活動。
如果需要添加事項,則同上。
習慣4?統合綜效:創造性合作
統合綜效就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說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也是整體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又不僅僅是一個組成部分,而是最具激發、分配、整合和激勵作用的部分。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習慣1-3是活動策劃團隊內部的原則,那么習慣4-6則是對外的原則。
統合綜效是做事的態度。書中常以1+1為例子,說明互相提防的結果<2,互相尊重的結果=2,統合綜效的結果>2。
有個很優秀的例子,是騰訊QQ的會員。如果有關注過QQ會員的人應該會注意到QQ會員經常會有其他騰訊系產品的福利。因此,QQ會員有更多更優的特權,從而可以獲得更多的轉化,其他產品從QQ會員這里獲得宣傳甚至用戶和轉化,各方利益均得。
我們在活動運營的過程中,少不了與團隊外部進行協作和合作,包括公司內的其他人和公司外的其他人。這個時候求合作通常會比互相競爭好,”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相互爭斗,最終各方都沒得到好處。
在活動的宣傳中,我們經??吹交顒咏榻B的主辦方下都有其他的品牌,先不論其他品牌是否在活動中是否有具體的合作,但是在宣傳上就已經是達到統合綜效的效果,各個品牌共同獲得更多的曝光,也讓活動看起來更加牛逼。
習慣5 雙贏思維:資源的共享
這種模式(雙贏)會促使人不斷地在所有的人際交往中尋求雙邊利益。雙贏就是雙方有福同享,皆大歡喜,這種結果會讓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決定,完成計劃。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雙贏思維是做事的思維。有做過這樣的一個物理實驗,2個磁鐵如果合在一起的磁力會比單獨分開的磁力總和要大。
在活動運營中,雙贏思維其實是資源的共享,其中考驗的是各方的誠信、成熟、知足的三個品德。
- 誠信是指活動有明確的愿景,對合作方能夠信守承諾。
- 成熟是指在爭取我方利益和了解合作方利益之間的平衡狀態,也就是付出/獲得之間的平衡。
- 知足是指以我方的目標為底線,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夠滿足,也不讓對方超越底線。
我們需要展示出我們對這次活動的信心,表示我們對合作的誠心,了解對方的觀點,知道我們要達到什么目標。我們分享出我們的資源,換取其他的資源,綜合發揮這些資源更高的價值,讓各方得利。如上QQ會員的例子。
我們要考慮我們能給別人什么,以及想從別人那得到什么。如果不能雙贏則不合作,以免利益損失。
習慣6 知彼解己:了解各方意見
知彼解己——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后再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知彼解己是做事的技能。是對習慣5、6的具體實施。在爭取雙贏的過程中,我們要了解我們以及合作方以下信息:
- 清楚目標和預期
- 了解實現目標的原則和方法
- 擁有的人力、物資、技術等資源
這是一個相互取長補短的技能。每一方都是一個擁有長短不一木板的木桶。每一方都自做自的話,那么木桶中的水也就只有短板那么高。但如果我們幾方相互整合我們的木板,長短互補,重新組建一個木桶的話,那么木桶所能承載的水則更多。
習慣7 不斷更新:復盤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種原則、也是一個過程,一個在成長和轉變之間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一個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不斷更新是指對以上6個習慣的實踐不斷地進行更新提升。每次活動遵循“策劃-執行-復盤”的整個環節,其中復盤是最為重要的。
一方面,在每次活動結束后,對本次活動的執行過程進行回顧,與策劃的方案進行比較,找出其中做得不夠好或者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把這些可改進的地方和對應的方案記下了,嘗試在后面的活動中進行改進。
另一方面,除了具體的執行復盤,嘗試把活動運營標準化,提煉出活動運營中的底層態度、方法、技能等,就像這7個習慣一樣的通用的原則。
高效能的活動運營所對應的習慣
各個習慣在活動運營中的各個環節都發揮著作用,下圖只指出各環節中可能用到的最為重要的習慣。
感謝書相會組織了本次跟讀的活動,感謝鬧客邦道哥在這次跟讀中對我的指點。
作者:湘塵,1歲運營喵,打滾求職中,喜歡活動運營、用戶運營。個人公眾號:塵言運營(ID:Operator-Chen)。
本文由 @湘塵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寫的挺好!優秀
你好,我想問一下,文中的流程圖,你是用什么工具畫的?謝謝,急需找一款軟件使用.
用的visio
這個必須點贊,支持!作者辛苦了。
謝謝~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