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是錢包,支付寶則是銀行
最近微信開始越來越多地嘗試支付領域,從添加了微信支付功能以后,它更多地涉足生活方方面面,想盡辦法讓大家把銀行卡綁定到微信上。
上一周,我本人首先是嘗試了嘀嘀打車與微信支付,司機與客戶各讓利十元的燒錢舉動著實吸引了一大批用戶(支付寶與快的打車在本城市似乎宣傳不夠廣,使用較少)。同時我詢問了一些上了年紀的司機師傅,也都覺得微信支付和嘀嘀打車結合非常易用,無論是出于賺錢還是方便,他們都會向客戶推薦使用。
然后,我在公司看到了很多新設立的自動販賣機,而且都提供了微信支付功能,并且使用就送小商品。嘗試之后發現這部分更多還是接入了第三方接口,需要注冊新的賬戶,相對比較煩瑣,但也是一個發展的趨勢。
最后,就是大家熱衷的微信紅包。手氣群紅包一下子把之前沉寂的幾個群給點燃了,好友之間也幾十整百地贈送一些紅包,非常有趣也非常接地氣,放在新年之際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支付寶在安全和信用領域一直走在前列,阿里金融在近幾年也是滲透到了行業的方方面面,隨著12306對支付寶的開放,余額寶的興起,都為阿里賺取了大量的用戶和金錢。轉賬、淘寶購物、機票和火車票的購買,我們都會使用支付寶,這也正是越來越多人關注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之間競爭關系的原因。
就目前的態勢而言,我做個不是非常恰當的比喻,即微信比作錢包,支付寶比作銀行。
『錢包』和『銀行』兩個概念是非常明晰的,都用來裝錢,但是功能上卻又大相近庭。一般而言我們會經常把錢包帶在身上,在小賣部買東西、打車付錢、找零等我們都會用到錢包。而大宗金額我們總會存到銀行里,一方面保管安全,另一方面還能獲得利息或者其他增值服務。怎么樣,是不是很熟悉?
微信的社交屬性決定了它的錢包性質。
微信建立在好友關系的聯絡上,我相信目前國內 App 中在使用時間方面沒有超過微信的,就連很多大公司和學校都開始使用微信群發通知與消息,我們每天花了大量時間在溝通朋友和朋友圈曬照上,這都是微信的社交屬性表現,也是騰訊從 QQ 開始的基因延續。紅包功能應該說是支付寶首創,但是在用戶中推廣起來,微信反而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社交屬性下的功能黏性也許會不足,比如紅包功能的『熱』并不會持續到新年之后太久,但是社交的病毒式傳播使得這類產品的用戶數量得以迅速積累,為核心功能鋪墊道路。
在 O2O 領域我認為微信會更有優勢,通常 O2O 不會有大宗的金額交易,而小額支付則是『錢包』的性質,是社交產品容易實現和傳播的功能。阿里近幾年都開始控制旗下各款應用的體積和復雜度,我們會發現淘寶、支付寶等產品本身實在是太龐大了,以至于使用起來經常發生卡頓。但是微信近幾年的更新在流暢度方面改進很明顯,并且微信支付無論在 UI 設計還是交互上都很清新便捷,支付流程也更加簡單(僅需要一個支付密碼,安全性有待驗證)。
可以預見,未來我們在小賣部購物就可以使用微信掃碼支付,打車則已經實現了這樣的功能,結合訂餐、影院直接付費,都是微信支付要顯得方便快捷一些,盡管這些功能目前已經通過支付寶實現了。
支付寶的金融屬性決定了它的銀行性質。
支付寶一方面要依托來往在小額領域和微信競爭(但目前來往以錯過最佳發展時期,處于絕對劣勢),另一方面則應該強化自身的金融特性。大額轉賬、金融理財,這都是『銀行』的任務,而在線支付本身也是網上銀行功能的替代和延續。阿里盡快實現『銀行牌照』可能才是一錘定音的舉措,讓它的金融屬性更加明顯。
2013年阿里推出余額寶并收購天弘基金,同時又注資新浪微博打開流量入口,以及地鐵火車站等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都是為了獲取用戶和資金。而阿里花重金開發、推廣來往,結合快的打車搶奪打車業務,都是和微信支付的正面交鋒。只能說阿里在這部分目前還處于一定的劣勢,想要追趕恐怕還要花費想當的精力。
不管怎么說,2014年,國內互聯網三足鼎立的局面會更加明顯,而在支付和金融領域走得較前的阿里和騰訊都將其視為必爭之地,百度更是緊隨其后。鹿死誰手還很難說,高手過招不可差之分毫,用戶才是最后的裁判,誰讓用戶收獲利益和便捷,誰就會成為最后的贏家。
本文由本站專欄作者@窒息紅Leon投稿授權發布,轉載請注明來自人人都是產品及并注明鏈接。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