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摔跤吧,爸爸》,想和大家聊聊其暗含的產品觀、運營觀

2 評論 8358 瀏覽 21 收藏 14 分鐘

上周末,趁著閑余看完了最近甚是火熱、豆瓣評分達到9.2的阿米爾·汗新作《摔跤吧,爸爸》。不提它打破印度傳統、女權崛起之類的內涵,光就其故事情節而言,確實也有不少令人眼眶泛紅之處。不過,今天筆者的初衷并不是想寫一篇影評,而是借影片中馬哈維亞將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訓練成世界摔跤冠軍的過程,和大家聊聊其中值得我們借鑒的產品觀、運營觀。

什么是產品?產品是指能夠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并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是“一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活動”的結果,即“過程”的結果。

那么,人本身能不能算是一個產品?每個人都有其社會屬性,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以不同的形式供他人“利用”,社交關系的維護基于不同形式的需求滿足,或訴諸情感或訴諸物質或訴諸能力。我們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轉換成自己的各種能力并最終付諸實踐。這樣看來,人似乎和傳統意義上的產品也沒什么區別。所以也可以說,對一個人的培養過程,其實就是在打造一個產品。那么吉塔和巴比塔的成長訓練之路,又暗含了何種產品運營觀,值得我們借鑒呢?

影片中的馬哈維亞作為前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所以他將為國爭光的夢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但是可惜的是,他的妻子連生四胎都是女兒。這讓他一度非常的失落,覺得自己的夢想遙遙無期。

但一次偶然的機會,兩個女兒和同學發生爭執,并完虐兩位男同學,讓他發現了她們的摔跤天賦,大女兒在進攻上更是尤為出色。這也讓他冒出了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運動員的想法。

這里“天賦-培養”的因果關系,其實就像是產品的從零到一。天賦好比需求,有天賦才有培養的價值,有需求才有設計產品的必要性。

當下各界都大力呼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外加媒體對成功者的刻意吹捧,而對失敗者卻鮮有人提。這種社會風氣讓越來越多人對創業有一種近乎癡迷的渴望,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批“為創業而創業”的跟風者,其自然就會滋生出一批因“創造需求”而生的產品。

做產品的人都喜歡把“用戶體驗”、“用戶需求”掛在嘴邊,而做運營的人則總是要背“產品不足運營補”的鍋。但我們心里都清楚,一個產品要是爛到沒有市場需求,你在牛x的運營也挽救不了它注定失敗的命運。

做產品最忌“拍腦袋自嗨”的需求。確實,實際上會存在因為時間和資金的有限,我們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去做用研,你不得不憑著自己的經驗來設計一個功能。但這種設計也是基于你對用戶了解,其有很大的可能確實是用戶的剛需。

吉塔和巴比塔是因為有摔跤方面的潛質,馬哈維亞才能將她們培養成世界冠軍,如果馬哈維亞訓練的是侄子奧姆卡爾,那就算馬哈維亞再厲害也不可能將其雕琢成器。產品設計亦然,一個沒有市場剛需的產品,即使你設計的體驗再流暢、功能再酷炫,它也難有作為。

當馬哈維亞和妻子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畢竟在印度的社會環境下尤其是在他們所生活的小鎮里,女子學摔跤可以說是離經叛道。但馬哈維亞用一年的嘗試期和妻子達成了共識:一年之后女兒們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繼續摔跤,但在這一年里妻子不能對他的訓練進行干涉。

這一年,其實就像是產品正式投入市場之前的MVP,去檢驗吉塔和巴比塔是否真的與摔跤有緣,雖然這個試驗期有點長。無論是一款新產品、一個新功能還是一次新活動,在正式進入市場之前來一次MVP試驗是很有必要性的。即使是那些我們實打實通過用研所得出的“需求”,也需要去驗證其可行性及用戶的接受度。

除了去檢驗產品功能本身是否運行無誤,排除bug之外,還有一點是“用戶說的和做的往往是不同的”,就像“如果當時福特去問人們需要什么,他們肯定會說要一批更快的馬,沒人會想到他們更需要一輛汽車”。而MVP的作用便是讓我們去驗證我們所涉及的功能是否滿足了用戶真正的需求。

既然要進行MVP驗證可行性,那不可或缺的自然是測試的對象。

電影里有一個有意思的情節。一開始馬哈維亞讓吉塔和巴比塔對練;后來又找了侄子奧姆卡爾做兩個女兒的陪練,因為侄子作為男孩子力氣更大,更能激發兩個女兒的潛力;最后選擇了一次男子摔跤比賽作為吉塔的處女秀。

如果經歷過產品冷啟動的同學,或許會覺得似曾相識。像不像我們典型的種子用戶來源。一向習慣“殺熟”的互聯網公司,當一款產品成型的時候,其第一批用戶毫無疑問是企業自己的員工(吉塔姐妹),再是身邊的親朋好友找他們做白老鼠來測試下產品體驗(奧姆卡爾),把內部能消耗的都消耗了,就是通過外部渠道去觸達我們真正的目標群體(摔跤運動員)。

吉塔姐妹類的員工用戶,其弊端顯而易見就是對產品過于了解。即使不是親自操刀的設計者們,但畢竟同屬于老互聯網人了,他們不可能體會到小白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心路歷程,在他們眼里覺得理所當然操作,很有可能就是用戶一直過不去的坎。

新浪微博曾經在PC網頁的登錄頁放了一個非常大的按鈕“一鍵找回密碼”,讓那些健忘的人能更輕松地尋回密碼。但是最終數據卻顯示,即使他們把按鈕設置地足夠大依舊沒有什么用。如果去看用戶的點擊數據,會發現他們在頁面上的點擊行為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樣。為了解決這個困惑,新浪去中關村進行了真人調研。

他們在中關村的星巴克,找了幾個30歲以下的年輕人,按道理說“中關村+30歲以下這個年齡群體”自學能力和理解力應該是可以的。但請他們注冊并使用新浪微博的時候,卻發現他們到達注冊頁后,在整個頁面從上到下卡了不下10次——注冊不了、找不到注冊入口等。甚至有個小姑娘在注冊過程中直接輸入她的QQ賬號和密碼,直接點擊登錄……

這個案例很好地反應了一個事實:我們都是互聯網從業者,會潛意識的認為很多產品和設計是約定俗成的,但對廣大的普通用戶來說其實不然。

但這類吉塔用戶又是必要的,答案不言自明。連你自己都不用你的產品,不了解你的產品,你憑什么去說服別人使用。出了問題自己都不知道,還要別人來告訴你,那就尷尬了。

至于發動親朋好友,好處是成本低,畢竟靠的是人情,而弊端就是這類用戶很有可能并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用戶,不能給我們帶來持續的價值。

只有第三種“摔跤手”才是我實際意義上的目標用戶群體。馬哈維亞替吉塔選擇男孩子作為對手,真實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他們所生活的那個小鎮里不存在其他的女摔跤手。但這個不得以而為之的選擇,確是替吉塔選擇了目標用戶中的目標用戶,也就是核心用戶群體。因為如果連力量更強的男孩子都能戰勝,同一重量級的女對手自然不在話下。

一個產品從構思起,產品人員其實就對其目標用戶有了一個大致的畫像。但到真正面市的時候,運營如何去尋找觸達第一批核心的用戶群體,卻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這里建議大家用場景代入的方式進行尋找。

就如馬哈維亞可能會想:我要給我女兒找個男的摔跤對手?那男的摔跤對手會在哪里?當然是摔跤比賽上了。

我們在尋找核心目標用戶上也是同理:核心用戶在哪?同樣是回歸場景,模擬用戶行為。

如果說吉塔和巴比塔自愿學習摔跤是電影的第一個轉折,那么吉塔進入體育學院之后的一系列變化可以算是第二個。新的環境,看似更權威的教練讓吉塔對爸爸過往的訓練方式產生了質疑。她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早上5點起來訓練,把摔跤基本當做生活的全部,而是開始養長發、涂指甲油、逛街、看電影、只在規定的訓練時間訓練。

看,她的生活是不是變得豐富多彩了,就像我們的產品一樣。大部分產品到了成熟期,都會被加上各種各樣的功能來滿足更多的用戶、占據更多的市場,最終演變成一個四不像,甚至丟失了一直堅持的定位。

接觸過產品需求分析的人都知道“少做就是多做 ”。寧愿把一半的功能做到盡可能完美也不要把全部功能都做成半吊子。當我們發現一個功能可有可無的時候,或者說完美沒有強烈的理由要做的時候,那么就該明確的選擇:不做!

當然現實往往不會輕易如我們的愿。尤其是老板要對整個公司的生死存亡負責,面對投資人的壓力或者說是企業盈利的壓力,不得不選擇覆蓋更多的用戶群體,從而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實現這個目的的途徑往往就是給產品增加功能滿足更多的需求。

當吉塔遇到訓練方向錯誤的教練的時候,有爸爸幫她重新引回正途。而我們產品也好、運營也罷,當發現老板的方向在我們看來不夠明智的時候,又該何去何從呢?

這個筆者也不知道,畢竟錯的可能是老板,但更可能是我們自己。或者說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看待問題的方式自然也就不一樣了。你眼里是產品的生死存亡,而老板關心的企業的生死存亡。

至于我們自己,也如吉塔一般,教練的理念她無力改變,她能做的只是盡自己所能通過自身的進步去獲得金牌。我們能做的則是當大環境無力改變的時候,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讓產品活得更好更久。正如無論是吉塔、馬哈維亞還是教練,他們都是渴望獲得金牌的,老板和我們也是一樣,產品能好好地活下去肯定是眾望所歸的。

#專欄作家#

唐豪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微信公眾號:弈囈(ID:YiYi_TANG7980)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真好

    回復
  2. 被劇透了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