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 體會 執行–3個App推廣要素

0 評論 4783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如何做好推廣是移動互聯網圈里的一個重要的話題,要么靠關系、要么靠實力、要么就靠腦子,91無線日前在北京的3w咖啡辦了一場沙龍——“走出個性化的推廣之路”。筆者認為“個不個性化”就是一套簡單的說辭,App成功推廣之后有很多“人為”和“非人為”的因素,在很多細分的App市場,文化和性別認同甚至也是能否推廣成功的關鍵因素。

 

靠譜的模式

這是Wifi伴侶運營總監林欣揚在91沙龍上做的一個分享演講,這里先介紹Wifi伴侶的運用模式:1、以批發的方式從運營商手里購買流量套餐,免費提供給App的用戶;2、推送廣告,將流量費用轉嫁給廣告主。看似簡單的模式,卻給Wifi伴侶達到了一種近乎病毒式的傳播效果,林欣揚表示Wifi伴侶的用戶已經達到了1500萬(360手機助手上的下載量接近450萬次)。

套用林欣揚的一句話“免費在中國才是最給力的”,筆者查看了相關的Wifi連接工具能夠實現免費流量的也不在少數。免費Wifi應用的推廣實際上是一種“卡位戰爭”或者“入口戰爭”,表面上,表面上不需要推廣成本,但是向運營商購買流量套餐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同時,要保證有足夠多的用戶能夠幫助廣告主形成推廣效果。

Wifi伴侶的運營模式可以被描繪成一個倒三角形:

運營商和廣告主是可以通過金錢、資源置換等等辦法解決的,而App的用戶則是能夠不斷取得兩種資源的基礎。林欣揚表示,Wifi伴侶非常重視用戶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在社會化營銷上Wifi伴侶的運營團隊非常賣力。

點評:提供免費Wifi的App應用在硬件上要非常注重產品的體驗,軟件上要維持三角形的平衡。一旦成功,可以造成滾雪球的效果,在三個角上不斷積累更多的資源。

靠譜的體會

Blued是一款社交應用,專門針對男性同性戀人群即“同志”,因為產品非常成功獲得了清流資本千萬元級別的A輪投資。不過在91的沙龍上,Blued的創始人耿樂給人的感覺是緊張、敏感,臉上總是掛著一個“囧”,耿樂的焦慮是不難理解的。Blued的成功就是在推廣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觸碰到“同志”人群的痛點,耿樂表示,整個Blued團隊大部分人是同志,因此,很能理解這個人群的需要。

單純的從商業模式或者推廣的角度去認識Blued是不夠的,在采訪時,耿樂更多地會從文化、社會認同、公益、政策甚至日常生活的角度去探討Blued。

與其他動不動就用數據來說事的創始人相比,耿樂更多地會用一些“知性”的言辭的去討論Blued的未來和團隊的未來。在和商業伙伴接觸的過程中,耿樂一方面要“矯正”對方的偏見,一方面還要說明Blued的商業價值(高粘著度、死忠粉、高消費等等)。

在一個觀念落后,兩性教育基本靠AV的環境下,耿樂希望自己的Blued能夠更多地傳遞一些正能量,促使大眾更理性的看待同志。

點評:Blued的模式可以復制嗎?答案是可以;復制Blued的模式可以成功嗎?答案是不一定。Blued的成功來源于開發團隊的真實體會,以及在這種體會下的切實行動。Blued或許不會成為一款擁有“千外、億萬”用戶的產品,但是Blued可以活得“小而完美”。正如耿樂自己說的“我對未來一點都不迷?!?。

靠譜的執行

吳彥群女士是北大的博士高才生,在高科技行業有20年的經驗,不過在看似光鮮的表面下,吳女士在營銷推廣上也有一番摸爬滾打,“總會戰在推廣第一線的女漢子”是筆者對吳女士的印象。

營銷的戰機=節日不放假。吳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談到了“愛幫公交”推廣過程中的一個簡單的例子:圣誕節,公司員工裝扮成圣誕老人到西客站送公交卡,然后出現各種失誤。吳女士事后糾正。第二個例子,春節期間下載量會大跌出現“深V”(謝謝,不用腦補),吳女士帶隊春節做推廣,下載量不降反升。

在很多做市場推廣的人眼里,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創意也過于簡單。不過筆者想說的是,今天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永遠不會缺乏商業案例讓你借鑒,永遠都會有大量的數據支撐你的方案,但是,想找一個愿意在節假日還要做推廣的同伴卻是最難的。

產品的不斷試錯。“愛幫公交”在某個國內主流應用商店的下載量有250萬,在所有同類產品中排行第二。不過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吳女士談的更多的不是成績,而是產品的試錯和數據。從一個按鈕的設置,到一個簡單的用戶反饋,每種反應都代表產品被不斷優化的可能。套用吳女士的一句話“在試錯前,我們無法預知結果”。

點評:市場推廣不是靠“神算子的白活兒”,在移動換聯網的大潮中,有靠譜的創意,有靠譜的數據,最重要的還是要有靠譜的執行。

作者:周京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