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與「近距」營銷(下):你想讓消費者注意產品的哪一點?
理解「遠距」與「近距」營銷,才能夠更進一步的把握用戶的心理,拉近消費者的心理距離,實現最終的產品轉化。
上周我寫了《「遠距」與「近距」營銷》的上半部分。
我們知道消費者注意哪一點,或者我們想讓消費者注意哪一點,關鍵就在于——「遠距」與「近距」營銷。
遠距與近距,這個“距離”可以有5種理解:
- 價格本身距離;
- 產品檔次距離;
- 現實距離;
- 時間周期距離;
- 收益心理距離。
然后,繼續····
4、「遠距」與「近距」營銷——時間周期距離
商務談判學中有個技巧,叫作“予遠利謀近惠”。
大致含義是,當我們沒有即期利益可交換的時候,我們可以向對方承諾遠期利益,來謀求近期目標。
例如,當交易方式、價格都已經讓到極限了,為了贏得該筆訂單,我們還能向對方承諾:
品質保證,XXX 元固定資金擔保;
出現滯銷的情況,我們負責回收X%;
若您再次購買,可以享受我司的X折優惠。
這讓我想起了賣房子的小哥們,總是承諾:“XX樓盤幾年后一定會漲”、“這里以后會修一個地鐵站/商場”、“這里將是城市的中心”……
時間周期距離:時間周期距離越長,消費者越不敏感價格;時間周期距離越短,消費者越敏感價格。(指產品本身的時間周期,而不是承載品的時間周期,所以我們要剔開快遞、跑腿服務等產品)
核心:時間周期距離推遠,令消費者期望值增加,從而淡化了價格因素;反之則反。
運用這一方式營銷的時候,務必要注意“信任問題”,稍不小心就可能演變成傳銷、忽悠……
時間周期距離,充分體現在定制產品中。無論是實體定制,還是當下的內容定制。
在內容產品運營推廣中,你常??梢钥吹剑?br /> “耗時XX 年傾力打造”,
“匠心之作,一篇精華文章,經歷了150天的打磨”,
“他的一生,致力于XX 領域研究”,
“大牛十年的職場經歷,教你5招!速成職場老手!”
這是推遠時間周期距離,讓消費者不敏感價格。而在順豐商城、京東自營、天貓超市這類物運一體的平臺中,他們就應該拉進時間周期距離,讓消費者敏感價格。
以此體現自己平臺的價格優勢和時效優勢。價格優勢打擊實體店;時效優勢打擊其他平臺。
為什么網購用戶要比實體消費者更刁鉆?動不動就差評、投訴。
除了產品表現形式抽象、表達更便捷這二因素之外,時間周期距離推長,也是一大因素。
你在實體店買東西,一手交錢 一手交貨,所看即所得,沒有期望的余地,自然不會有心理落差;而網購,一手交了錢,還需要等幾天才能收到貨,這期間就像上文所說,增加了消費者期望值。即便是與實體店同質的產品,也更容易產生心理落差,進而差評、投訴。
5、「遠距」與「近距」營銷——收益心理距離
當收益離我們很近的時候,我們心理會賦予它更高的價值,從而愿意更快支付較高的價格;
當收益離我們很遠的時候,我們心理會賦予它更低的價值,從而只愿意支付更低的價格。
這個“收益心理距離”很有意思。可以解釋巨多現象。
比如:高學歷家庭更容易出高學歷,低學歷家庭為什么很難出高學歷?
影響因素之一——收益心理距離遠。由于父祖輩都沒有高學歷,更別說嘗試過高學歷帶來的多種收益效果了。他們明白多讀書有好處,但并不清楚好處有多大,因此,高學歷的未來收益在他們眼里是茫然的,高學歷在他們心中距離很遙遠,所以心理上會賦予高學歷不高的價值,只愿意支付一般的成本。結果,本身沒有優勢的孩子,再次沒優勢。
比如,在內容運營中,雞湯文的打賞永遠是干貨文的數十倍!
主要原因就是雞湯文的“收益心理距離”更近;而干貨文的“收益心理距離”遙遠很多。
雞湯文存在的主要價值,是迎合用戶,喚起用戶心靈共鳴,而用戶之所以喜歡看雞湯文,一在輕松無壓力不動腦,二在有一種被認同的快感,三在雞湯文里的用戶都是“王子”/“公主”。
反之,干貨文完全沒有上面的優勢,只是實打實地輸出內容,這些內容對用戶有更實際的幫助,但是!這種幫助要求用戶經過思考-實踐-失?。拚拍茱@現出來。
這么長的“反射弧”,造成了干貨文的“收益心理距離”非常遠。而雞湯文的距離就近得多,用戶在看完一篇文章后,便已獲得其價值(雞湯文產生的情感共鳴價值、給用戶帶來的滿足感與幻想)
從另一個角度說,用戶打賞雞湯文,可以獲得二次心理滿足;而干貨文并不能。
這在“網紅直播”與“XX教程”中有更清楚地體現。
用戶打賞正在直播的網紅,網紅會很帶誘惑性的招呼用戶,甚至增加即興唱歌、跳舞秀。使用戶獲得二次滿足。(網紅直播的意義:滿足用戶心理需求)
再說直播的XX 教程,教程存在的意義是傳授某技能,而用戶關注的目的是成功獲得某技能。那問題來了,用戶既然已經在看教程了,再打賞能獲得二次滿足嗎?主播能讓用戶不努力就更容易get 到某技能?顯然不能。
這樣對干貨作者的局部不公平,讓他們許多人往迎合方面靠近,他們不再思考“客觀情況下,這件事是怎樣的?!?/p>
而偏重思考“用戶們有怎樣的偏好?如何去突出他們的優點,迎合他們的缺點?!?/p>
最后,關注這類干貨作者的用戶,人模鬼樣,但是開心。
在產品運營中,我們通常都會想方設法,讓消費者對產品的“收益心理距離”變近。
Vi設計、文案創作、推廣方式、展示渠道、空間布局、紅人代言、軟文…… 核心指向之一——拉進消費者“收益心理距離”。
實質上,“收益心理距離”是從用戶角度定義的;而在產品方角度定義,它就是“產品溢價”的正負值。
小結
1、「遠距」與「近距」營銷——價格本身距離
- 價格本身距離=價格變化額與原價格之間的比率。比率越大,距離越遠;比率越小,距離越近。
- “價格本身距離”變化越大,消費者越敏感。正面敏感使消費者感知到實惠;反面敏感使消費者降低需求。(完全彈性和完全無彈性產品除外)
- 價格本身距離變化越小,也就是價格變動率小,消費者越不敏感。
2、「遠距」與「近距」營銷——產品檔次距離
- 品牌的獨特性或品牌的感性程度越高=產品檔次距離越遠,消費者越不敏感價格變化;
- 品牌的獨特性或品牌的感性程度越低=產品檔次距離越近,消費者越敏感價格變化。
- 我們可以把“產品檔次距離”簡單地理解為:產品檔次距離高=高檔品;產品檔次距離低=低檔品。
3、「遠距」與「近距」營銷——現實距離
- 現實距離越近,消費者越敏感價格;現實距離越遠,消費者越不敏感價格。
4、「遠距」與「近距」營銷——時間周期距離
- 時間周期距離越長,消費者越不敏感價格;時間周期距離越短,消費者越敏感價格。(指產品本身的時間周期,而不是承載品的時間周期)
- 核心:時間周期距離推遠,令消費者期望值增加,從而淡化了價格因素;反之則反。
5、「遠距」與「近距」營銷——收益心理距離
- 當產品收益離我們很近的時候,我們心理會賦予它更高的價值,從而愿意更快支付較高的價格;
- 當產品收益離我們很遠的時候,我們心理會賦予它更低的價值,從而只愿意支付更低的價格。
“「遠距」與「近距」營銷”的簡單應用
比如,我家產品有性價比優勢,那我需要著重拉進同類產品“距離”,讓用戶理性對比同類產品。
比如,我家產品成本特別高,但是有良好的工藝和品牌內涵,那我需要推遠同類產品“距離”,讓用戶在乎品質或內涵。
如:“聽音樂的耳機,只有打電話的品質,未免太低端了!買貴一點的耳機,一分錢一分貨。”
比如,青年節要到了,乘機做活動走銷量。同時,并不降價,而提價一把?。ㄓ袥]有體驗過?)
假設我是一家網店店主,直營青年男裝,為青年節做活動,完全可以這樣標語:
“再不把握你就老了!
想想,你還有多少個青年節?
XX年五四青年節特別定制T恤,為這年青春奉獻!”
然后生產出這一年獨特的T恤與logo ,我相信同樣的成本,這T恤產品可以不低價賣。
……
如果你想尖銳地推進市場?!高h距」與「近距」營銷,是你必須深度掌握的內容,而不是你是否選用的方法。
相關閱讀
「遠距」與「近距」營銷(上):你想讓消費者注意產品的哪一點?
作者:小磊,微信公號:非主流朱(feizhuliupig )
本文由 @小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