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動態(tài)定價和身份定價哪個更靠譜?
動態(tài)定價(Dynamic Pricing)一度作為收益管理的同義詞,曾在航空和酒店業(yè)長期推行并取得巨大效益,如今正開始在電子商務大量普及,最新出爐的就有基于身份的“身份定價”。
??? 華爾街日報的最近報告表明電子零售商的定價策越:根據價格研究公司Decide Inc 數據,一個通用電器微波爐在一天內價格會變動9次。在Amazon上,價格在$744.46 到 $871.49間浮動;然后百思買的價格在$899.99 到$809.99間浮動,Amazon價格上漲的時候百思買會跟著上漲;Amazon價格降低時,百思買也跟著降低。
這個例子就是動態(tài)定價的例子,且已經被頻繁用到Pricegrabber、Nextag 這樣的新型網站以及元老級的eBay和Amazon本身,這樣的目的只有一個:跟競爭對手更好地競爭,通過差價來促進銷售。
??? 收益管理≠動態(tài)定價
收益管理是對有限資源和服務充分利用的一種商業(yè)模式,常見于航空公司、旅館、酒店。一天內一些服務和空間是特定的,你讓它空著就是損失,旅館照樣要營業(yè)、員工清潔費照樣要付,所以資源每天的利用率越高越好,它的核心就是:讓顧客購買可能被閑置的資源。
??? 電子商務的動態(tài)定價:
對于電子零售商來說,動態(tài)定價就是為了讓盡可能多的貨物走出倉庫到達顧客手里,以便獲得最大的利益。而且跟實體零售店不同的是,它沒有地域優(yōu)勢,比如顧客不會為了幾美分的差價而多走幾里路;因此在線零售商得把每個電子零售網站都當做潛在的競爭者。
因此各大電商間不斷調整價格,以保證更多的購買率、搶奪更多的用戶。為了讓大家明白價格是怎樣變動的,下面是一個價格監(jiān)測網站對一款尼康相機的10天價格變動的跟蹤。而且現在也有相關的動態(tài)定價監(jiān)測軟件出來,有些商家就開始利用這些軟件更好地促進銷售。
動態(tài)定價和身份定價哪個更靠譜?
除了動態(tài)定價,商家還嘗試“身份定價”,即根據對顧客的了解來進行定價,包括購物記錄、 搜索習慣。但是這種方式有利有弊,要是哪天一個賣廉價用品的客戶突然看上了某個特殊的商品,系統會自動為其調到低價。反過來,經常買高價物品的顧客可能會吃虧。
另外,2004年的一份互動銷售報告也表明“動態(tài)定價”比“身份定價”更容易讓用戶覺得值得信任、價格公平、值得回購。顧客可以接受一個大型電商網站隨著時間的變化價格有波動,因為這個是基于公平和可接受的,但如果采用“身份定價”,顧客就會覺得很不舒服。
而在今天的移動交易蒸蒸日上的時候,“身份定價”對顧客是很不友好的,但目前電子零售商可不會管那么多,哪個模式有利可圖,他們就愿意采用哪個模式!
來源:雷鋒網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