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說大多數的追熱點都追得不靠譜?

1 評論 7823 瀏覽 26 收藏 13 分鐘

你是否已經陷入逢熱必追的陷阱中?其實盲目的追熱點,往往是費力卻不討好的事情。

說到熱點與借勢,基本上是現在各個公司新媒體運營必備技能之一。

人們都喜歡熱鬧的地方,熱點能夠幫助內容、活動、產品獲取更多地關注度和存在感,也更符合目標受眾的心理,更容易得到喜歡。

而且大部分受眾沒你想象中的那么高精尖,他們是真的愛熱點。

所以,很多公司基本上都是逢熱必追,而且還是一條接一條,每逢大小節日、大小熱門性話題、賽事熱點、娛樂新聞、災難事故、電影上映……就都會有相應借勢營銷出現。

不過,追熱點這個東西,一個人玩算新鮮,一群人玩就庸俗了。

以至于現在的新媒體借勢營銷就成了一兩個西施走秀(比如杜蕾斯),一大群東施效顰的混亂景象,幾乎充斥著整個社會化媒體,根本無力逃脫。

說到追熱點、借勢營銷,我是真不反對的,非常支持,木木老賊本就是做營銷運營的,當然知道追熱點借勢的意義所在。

這畢竟是一個趨勢,也是一個很會來事的活,大佬們都在干,我們為什么不能干?

能干!肯定能干!

只是,就是因為能干,大家都能干,所以更應該把這個事干好,花點功夫,而不是自己在那跟自己HIGH!不然你如何在這么多都在干的人里面脫穎而出?

首先,熱點出現時,我們第一時間就得反應,這個反應不是說馬上就做,而是需要想想這個熱點我們追還是不追?

是的,你完全可以Say NO!不是每個熱點都要追,如果損失是高于收益的,這樣的熱點完全沒必要去做。

就像杜蕾斯社會化營銷策劃人老金之前在優衣庫事件中說的一樣:

其次,什么樣的熱點可以去追?

其實,你可以簡單評判一下:這個熱點話題性如何、有沒有延展性、傳播性如何,熱度怎么樣,發展趨勢如何,相關性強不強、時效性過沒過,風險性如何,會不會影響品牌調性等。

這大概就是一些主要的標準。

之前,木木老賊寫過如何判斷熱點要不要追,這里我就不另外說了。

下面就重點來說一下這個相關性,因為最近確實是看到了太多無聊的追熱點。

相關性這一條太多人存在誤區,并在上面犯錯了!

相關性,理解起來很簡單,就是寫個熱點和品牌/產品的關聯度,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掛在嘴上,再進一步說就是和自己的核心用戶群以及核心業務是否相關。

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是往往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這個點。

比如之前寶寶離婚,鋪天蓋地的追熱點,無所不在,到處都是。

我認識有個做女性理財的公眾號也追了這個熱點,基本就是報道了一下這個事實,推送了一條新聞,沒有什么包裝,閱讀量一般般。

我問他,你推送這個新聞,跟你公眾號相關性強嗎?

他說強啊,非常強,我們的用戶是年輕的媽媽,她們就是對這個事情很感興趣。

好了,問題就出在這了!沒錯,他們的目標人群確實是年輕媽媽。

但是他們把范圍拉大了,用戶畫像模糊,或者說是太泛,導致最終其實是不相關的,或者說是把弱相關誤解成了強相關。

是的,這個熱點年輕媽媽們確實感興趣,但是你要知道,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是有多重身份的,每個身份標簽也都不一樣。

比如一位年輕的媽媽可能對明星、育兒、理財、化妝都感興趣,所以同時關注了以下4類公眾號,各取所需。

那么,對于明星類公眾號來說,她就是一位“對明星新聞感興趣的年輕媽媽”;同理,對育兒類公眾號就是一位“對育兒感興趣的年輕媽媽”;對理財類公眾號就是一位“對理財感興趣的年輕媽媽”;對化妝類公眾號就是一位“對化妝感興趣的年輕媽媽”。

再回過頭來看,這個女性理財公眾號的用戶群的確是年輕媽媽,但其實你會發現這4個號都是對應年輕媽媽。

那這說明這4個號的用戶人群是完全一樣的嗎?肯定不是,各有各的精準人群定位,而不是籠統的稱之為“年輕媽媽“。

不同的需求下,人的身份屬性標簽都是不一樣的,用戶關注每一個公眾號的需求訴求都不一樣的,你一定要明確你的核心業務是什么?用戶來你這是為了什么?

比如年輕媽媽要看這個新聞完全可以在她關注的明星公眾號那看,有必要在你這里看嗎?你要知道在你的公眾號,你的用戶是哪一個身份標簽存在。你不可能把用戶所有標簽對應內容都做吧?

大而全的東西,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對于上面這個女性理財公眾號來說,他的用戶群體不是簡單一位年輕媽媽,而是一位對理財感興趣,想在你這里提升理財能力的年輕媽媽,她關注你的號更多的是學理財,了解理財信息。

只是她也對明星新聞、育兒、化妝這些興趣感興趣而已。但是主次一定要分清楚。

那么,再來看,這個熱點事件你直接報道出來跟想學理財的年輕媽媽相關性強嗎?

(搶了新聞媒體的活)說真的,沒那么強,你可以去發,但這確實與你的核心服務以及產品關系不大。

你如果非要說這是強關系的話,那你以后發育兒信息、明星八卦、化妝保健那也都是強關系了。

都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不是說不能追這個熱點,而是直接報道并不適合你,需要找切入點。

我們可以推送用戶附加標簽類的內容,這是屬于主體內容的延伸,完全可以做。

你單純發一篇這個事件的熱點新聞報道肯定與明星資訊號更相關,但是你發一篇結合這個熱點,關于寶寶不會理財,如何做好理財相關的呢?

這樣相關性就會立馬提升,明顯和你的更相關了。雖然內容受眾范圍會縮小,但是針對用戶群會更加精準。

所以,在討論相關性的時候,一定不要簡單歸類你的用戶,比如說就是“一群80后男生”這么簡單,而是要說在你的公眾號下他們是處在哪一個身份,為什么關注你。

比如“一群對籃球感興趣的正能量80后男生(可能對玩游戲也很感興趣,不過是因為籃球而關注你的公眾號)”。

再比如一個講新媒體運營的公眾號, 當時奧運會的時候,一直推送奧運會各種新聞。

這種追熱點追得怎么樣?

同理,如果你說是針對90后年輕人,那肯定是強相關性,但是你要知道90后年輕人的身份標簽也是很多的。

對應不同的標簽,他會有不同的訴求,所以會關注不同的公眾號來滿足對應的需求。

關注奧運新聞相關的是一個訴求,而關注你的新媒體運營類公眾號也是一個訴求,一定要分開。

你的核心用戶是喜歡新媒體運營,對新媒體知識有需求的90后年輕人,而不僅僅是90后年輕人。

在你這里,他的核心標簽是新媒體運營愛好者,而關注奧運只是眾多附加標簽里的一個而已。

一定要分清主次,要判斷你的用戶在你這里的主要屬性標簽與熱點的相關性,而不是看其他附加標簽與熱點的相關性。

這樣才不會輕易跑偏!

這是最容易犯,也最容易忽視的。

同樣,奧運會和新媒體運營的這個相關性其實也是可以提高的,單純發新聞那肯定只是娛樂大眾而已。

但如果你可以結合奧運會分析各企業的新媒體奧運營銷、總結各大品牌是如何借勢奧運會、或者發起一場新媒體運動會…….那這樣的熱點相關性是不是強多了呢?

所以,總的來說,追熱點沒有問題,但是一定要考慮好是否值得一追。

特別是相關性這個點,千萬不要誤讀了相關性,不要想當然的就把熱點和你用戶的各種附加身份標簽關聯起來,這不叫追熱點,而是沒事找事。

結合熱點,要關注你的用戶與服務、他的核心訴求以及你的核心內容,這樣才是準確的相關性。

不相關,熱點再熱,曝光再多,有用嗎?都說追熱點杜蕾斯厲害,他們每次是發一個熱點新聞嗎?一定是相關的,真正意義上的相關,謹記!

寫此文不是說教,而是共勉!

#專欄作家#

木木老賊,微信公眾號:木木老賊(ID:mumuse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名上市教育集團品牌總監,專注于持續生產新鮮又有料的品牌營銷、新媒體運營貨、文案進階技巧。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運營狗需要,共勉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