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復利時代,如何創造品牌資產?
人們使用各種各樣的產品,其實其本質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自己感知上的平衡。
自從有了資本市場,“復利時代”的概念橫空出世,早于互聯網、O2O、VR、AI等概念上百年,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會少聽到一些“復利”增值的傳奇故事。
但是,似乎很少有人告訴我們復利的前提,本金是什么?它從哪來?
它是金錢嗎?
是你生產出來的固定產品嗎?
是你的不可比擬供應鏈嗎?
是你的完美傳播渠道嗎?
先不做主觀評判,只做一次推理,假設以上這些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席品牌的本金,那么能獲取這些的人應該不少,可為什么成功實現復利的人卻鳳毛麟角呢?
為什么有人持有數十億,資金縮水或倒閉?為什么有人產品領先,卻被市場淘汰?
請帶著這個問題,閱讀全文。
“為什么曾經被追捧的品牌,現在卻風光不再?”
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曾經愛上一個人,為什么如今卻沒有感覺了?”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是怎么愛上一個人的?
往往是因為這個人,在同性間處于競爭優勢地位,而讓你感知到,TA的存在可以幫助自己擴展邊界。
人們驚嘆于那些極具魅力的個人,帶給自己的超凡體驗。因為他們英俊的外表、淵博的知識、獨到的見識,擴展了自己的審美和認知邊界。
邊界的擴展范圍越廣、越是具有革命性,帶給人們的沖擊也就越大。這也幫助他們取得了同性間的優勢地位。
同樣的,以前很屌的品牌,之所以在行業內領先,是因為產品幫用戶擴展了使用邊界。
領先地位的樹立,擴展了用戶邊界,幫助品牌獲得廣闊市場。
那么,究竟如何擴展品牌邊界呢?
有人說,很簡單,實現產品領先嘛。
“比如蘋果、小米手機為什么成功?”
“因為他們研發力度大,產品為王,其實所有的商業模式,無外乎技術革新。”
于是“只要產品過硬,就能贏得市場”,成了很多人的核心使命。
那么,如果有人追問:
“加大研發產品力度,就能成功?那些資本力量、技術基礎更雄厚的品牌怎么失敗了?比如諾基亞、多普達?!?/p>
這似乎成了一道無解的題目:
設計應該從性能出發,還是應該從用戶體驗出發?
性能導向 VS 感知導向
來看這個故事:
寫字樓里的白領們抱怨:等電梯的時間太長,耽誤上下班。職員工會要求物業和電梯廠家著手解決。?
于是請來相關專家:
技術專家的方案:繼續提高產品性能,在客觀上提高電梯升降技術。
乍一看這個方案是可行的,但仔細想想阻礙也很大,這幾部電梯采用的技術已經是世界先進了,未來5年提升空間不超過20%,而且為個別需求而開發,成本也是驚人的。
即使這技術和成本兩個問題得以解決,改裝電梯,也意味著停止作業至少20天,在此期間,白領們只能爬樓上下班。
就算真的實現全面改裝,新的問題是,使用者的體驗就能大幅提升嗎?我覺得也未必,畢竟白領們也許根本不是為了準時上班,提高工作效率,可能只是為自己的遲到合理化,這樣的場景太過常見“你看遲到不是我的原因,因為堵車了,因為電梯慢。
心理專家的方案:在電梯內外做成鏡面,讓用戶在等電梯時有其他事可做,降低主觀等待時間。
這一方案最終被采納,不僅不會消耗太多成本和占據太長工期,最主要的是效果直接作用于使用者的心理,而不僅作用于結果證明,使用者滿意度至少提升了60%。
在過去,人們處于長期被動選擇的時代,誰提供更先進的技術,的確可以直接轉化為品牌收益。
而現如今,用戶選擇越來越主動、多樣,單純的硬技術層面升級,并不能直接影響用戶的體驗,帶來品牌收益也越來越難。
就像個人魅力的成份變質,英俊的面龐會衰老、知識用法不擴展會被淘汰、一時的見識之長帶來的優勢,也會被越來越多人擁有類似的見識對沖掉。
雖然人們堅信,對現實的優化全部來自于頭腦之外客觀實體,以致忽略自己和他人對主觀感知需求的強烈程度。
但為了服務自己的種種感知,人們又切實地采取了諸多主動行為。
比如:
- 為了改善別人對自己的態度,林黛玉初入大觀園謹慎觀察上下的舉止;
- 為了獲取他人好感和降低陌生感,新加入社群給其他成員發紅包;
- 為了佐證自己的判斷,表現自己的立場,匿名創建知乎話題:如何評價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 為了界定自己所處的群體陣營,對社會事件點贊(比如范雨素)或是口誅筆伐(比如魏則西事件、辱母案)。
對于以求改變現狀的人,幾乎一切的無助和焦慮,都來自對世界的陌生感,而陌生感的根源則在于對他人和自我感覺的失控。
哪怕是商界精英,也不免會忽略塑造感知的力量。
明星CEO鮑勃.納德利把通用電氣的“六西格瑪技術”全盤移植到家得寶產品線,希望在產品功能上壓制競品。而處于技術相對劣勢的競爭對手勞式把“家具改善”這個簡單概念植入用戶大腦,反而全面壓制了家得寶。
像當時鮑勃.納德利一樣,唯“性能至上”忽略創造感知的創業宗旨風潮不減。
- A公司CEO在產品開發前,列舉了30條改進細節,說服自己,用戶必然使用產品的理由,結果產品投入市場后,現金流卻不足開發成本的一半。
- 新媒體編輯B,熬了通宵寫的廣告文稿,從5個維度把產品功能夸了個天花亂墜,閱讀卻只有幾百。
- C公司花費巨資,運營團隊10幾個人忙碌大半個月策劃的“奢侈品級”活動,除了留下一堆用于匯報的華麗數據,幾乎沒有轉化。
不可否認,ABC也許研究過無數行業內的成功案例:
- A發現大多數成功的產品,都從技術層面實現了創新;
- B觀察到閱讀量高的植入廣告,通常是用戶對產品功能認可度高;
- C效仿行業領頭羊,認為活動策劃的規格是用戶得以長期留存的關鍵。
絕大多數的個體和商業行為,為了快速接近領先地位,都刻意模仿“標桿產品”成功后表現出的狀態,而不是成功之前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舉個例子:
之前有人勸我說,杰出的人大多謙虛,所以你要謙虛。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學一學。
一開始,我誠以為然。
但后來一想,不太對,謙虛只是那些被人認可杰出之后,又不妄自尊大,從而讓人們感知到的一種狀態,刻意模仿這種狀態,只不過是對表征的復制,是表演,而非真正的謙虛。
況且這既不會讓周圍的人感受到真實的謙虛,更不會讓我變得杰出。
對已占據資源分配優勢的個體進行模仿,是生物進化的本能。
社群地位較低的大象,刻意模仿頭象的行為,比如頭象喜歡吃長在高處的樹葉,喜歡在用鼻子卷起淤泥灑滿全身,其他大象模仿她的舉動。
而這種模仿行為的意義,在于有利群體行為保持一致,但并不會為其中的個體帶來直接的收益。
很多失敗在于,過份模仿個人以及商業成功后的表征,適用于別人所處的環境,并不意味著同樣適合你。
針對個人或產品,效仿標桿,進行素養提升、實施硬件升級固然重要,但如果把這類設計直接作用于產品,相當于走上一條和用戶的真實期待相反的路。
滿足用戶的真實期待,在于他們感知到你的升級和創新,帶給他們的直接收益,接下來,反向引導產品方向。
人們消費的不是物品,而是他們對自己的感知——載瑟摩爾(Zaithaml)
那么,如何塑造用戶感知呢?
一般的看法是,人們的感知過于內隱,過于撲朔迷離,感知類型也過于繁多,難以捕捉和掌控。
不過,換個角度看,人的思想和感官是物質的,物質受力的作用推動,情緒和行為也同樣由某種感知觸發,個體猶如一臺感知的機器,固定的程序觸發固定的感知,從而引起固定的行為。
比如:
- 觸發憤怒——合理的訴求被不合理的壓制駁回;
- 觸發喜悅——盼望已久的旅行終于實現啦;
- 觸發同情——感受到不公平,弱勢者被強勢者不合理手段欺壓;
- 觸發傲慢——看到別人不如自己;
…
與直覺的認知正好相反,“個體感知”并沒有人們想象得那么千差萬別,而是趨同的。
因此,只要捕捉影響感知的顆粒,可以創造和重塑人們的感知。
存在哪些感知顆粒呢?
比如:
當你看到,一個人喜歡在公開場合高談闊論,也就有理由相信TA是個十足的社交達人;
當你看到,那個人遇到很多困難,但總面帶微笑,可以判斷TA是個積極樂觀的人,;
……
你可能注意到了,決定判斷結論的不是聽觀察對象說了什么,而是取決于他們表現出的狀態。
這是為什么呢?
大多數時候,迫于表達能力、競爭環境、信號接收效率等,直接描述自己的想法,并不能成功塑造他人感知。
因為,對他人的感覺,并不是聽了對方直接說了什么,只能通過捕捉語言、行為傳遞出的信號,加以判斷。
比如,女生想知道男朋友是否在乎自己,有兩條線索:
- 截止目前,他說“我愛你”的次數共371次和頻率2次/天。
- 他為我改變了作息時間,他工作很忙,但每周至少陪我做一次飯,陪我逛一次街,節假日不忘看望我父母…
哪一種依據更利于判斷?
顯然是后者。
這種通過行為信號判斷意圖,而不是語言,作為行動的依據,是高等動物共通的本能:
湯姆斯瞪羚遭遇獅子追捕時,不是立即逃走,而是原地跳躍。
這個看起來很愚蠢的舉動,對于生存卻很有必要,羚羊向獅子釋放了典型信號,從而讓獅子放棄追擊自己的意愿。即“你看我無端消耗體力,我的體力很充足,你根本追不上我,去追我的那些沒有我跳得高的同伴吧”。
人類社會也是如此,比如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內憂外困,非但沒有節衣縮食,內務府反而增加了宮廷宴會支出。這個行為暗示,你看我們現在依然很有錢,實力依然雄厚,在無關緊要的地方還這么大方,那些番邦、軍閥、起義者千萬別動歪心思。
對于羚羊、清政府、個人、品牌乃至所有社會活動的參與者,理想的生存戰略,最終目的是與他人合作或暗示對手放棄對峙。
在執行戰略時,當然不可能直接說:“我很強,跟我合作吧,我很強,別跟我對抗了。”
而是需要有步驟的釋放信號,以供別人判斷:
- 你是否有能力實現任務;
- 你是否有完成目標的意愿;
- 你是否有付諸行動的決心。
釋放能力信號
“提供可驗證線索?!?/p>
能力是社會資源集聚的核心,一種說法是,能力是內在的,隱性的,無法也沒必要刻意表現出來。
可是,倘若不給予他人判斷自己能力的線索,別人又如何信任,把大多數人完成不了的事情交由你手,而你又如何最大限度的把能力轉化為可見的資源呢?
首先,我要說,能力的傳遞并非是完全內隱的。
其次,有計劃的傳遞能力信號是贏得信任,可以讓原本艱難的現狀變得容易。
特別是對于處于危機中的組織和個人,尤為關鍵。
比如:
- 《權力的游戲》里,財政危機下的君臨城,強弩著也要為國王喬弗里舉辦盛大婚禮;
- 《大宅門》里,即使損失百萬兩藥材,二奶奶壽宴也要極度奢侈;
- 《破產姐妹》里瀕臨破產的公司和職員,卻還要積極還債。
對應到品牌感知的能力信號:
以前,哪家企業在央視做了廣告,即使沒什么設計,也能被感知到,“這家企業很有實力,產品肯定好”,往往帶來產品銷量爆發式增長;
在很多品牌,通過和特定的稀缺資源產生關聯,建立能力坐標。
比如我之前接觸到的一家互聯網金融產品,僅僅公布了獲得融資的信息,雖然不能直接證明產品的性能突出,但短時間用戶量就增長了5~6倍。
除此之外,還有:
- XX網紅,半年從0到千萬粉絲之路;
- 今日頭條:公布DAU、用戶日均活躍時間等數據;
- 網易新聞:多院校出現病毒感染遭勒索,黑客所要比特幣贖金;
都是在釋放產品的能力信號,暗示“我比其他人做的好”或該事物相比其他,更具價值,無形中提高溢價。
釋放意愿信號
“你會付出多少時間和精力。”
比如:
李宗盛-只為做一把好琴:
六個核桃-生產原材料來自自己核桃基地種植:
尚德機構-半年更新教輔:
有能力的人未必愿意做與你有關的事,未必把心思花在上邊,因此感知對方愿意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成本,同樣是幫助決策的有力依據。
釋放決心信號
“你承擔了什么代價?!?/p>
(資本市場漲跌往往伴隨意見領袖的言論,巴菲特言外之意,金錢的價值遠比不上可口可樂股權的價值)
我發現有段時間,釋放決心信號的文章簡直鋪滿網絡:
- 頭條:《我為什么放棄百萬年薪,辭職做互聯網火鍋》
- 知乎:《博士作別百萬年薪和美貌嬌妻,去遼寧艦》
- UC:《放棄百萬年薪轉行送外賣,2年打造英國版餓了么,估值10個億》
就在前兩天,我還看到一則舊文,18歲的詹姆斯,卻毅然拒絕銳步千萬代言合同,當時的他和母親住著月租金19美金的房子。
當決策的風險和收益尚不能直接評估,就需要評價參照。
某人為了選擇做這件事,放棄了另一件公眾普遍認知極有價值的事,而被放棄的那件事,就成了當前選擇價值性的參照。
那么,新的問題來了,品牌傳遞了信號,用戶也感知到了,那對后者來說,這些信號到底有什么用?
換句話說,人為什么會產生捕捉和接收信號的需求?
這就要回歸到心理的本質,人們總是設法追求穩定心理狀態,但感知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不經意間緩緩地變化,保持一種姿勢時間太長,這時候,就需要倒過來,以求新的平衡。
比如,娛樂的時間太多了,想自律,看看李笑來,用用keep;工作強度高了,又想放縱,看看新世相。
一句話,心理隨時面臨失衡的風險,而品牌的一系列戰略行動,目的就是幫助用戶感知信號,重新找到平衡。
那么,究竟有哪些平衡需求?
1.尋求自控平衡
自控的作用在于,面臨選擇時,既要保有對風險的意識和又要對創造性有所追求。
(1)當放縱感增強時,自我約束的需求
當意識到當前的狀態讓自己面臨風險,如果不改變,遭受風險的可能性和頻次將會增強,就會想辦法。
而這時,人們已經有了對未來明確改變的目標(比如減肥、自律、學習)。
曾經錯過大學,別再錯過本科。
可也存在阻礙,比如“我不知道目標,別人怎么看(缺理由);“我不知道從哪一步開始做起”(缺路徑)。
而這時,品牌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
臺灣全聯超市
- “省下的錢,可以讓你變時尚”—— 提供理由
- “一生要花很多錢,先去全聯把錢省下來” —— 提供路徑
Keep
- “自律讓我自由”——提供理由
- “零基礎訓練計劃”——提供路徑
(2)當被監控感增強時,自我釋放的需求
當人意識到“自己辛苦了很久”,長期固定的工作生活讓自己變得像機器一樣刻板(感知監控阻礙),而這影響自己的創造力水平。
這時,就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想辦法讓人覺得應該補償一下自己。
比如滴滴專車,鼓勵讓人“犒勞自己”,花更多錢享受。先讓人感覺到自己“已經付出很多在刻板的事情上了”。
花點時間-花不是為了討好別人,而是為了犒賞自己
2.尋求社交平衡
社交行為是人類的本能,群體為人類庇護,獲得穩定的生存機會,而為了穩固群體關系,人們就會建立社交連接,并且在意群體中的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避免被孤立。
社會中的每個人都需要其他社會單元給自己支持,一系列的支持形成比較穩定的系統,實現自循環,叫做“社會支持系統”。
頻繁而復雜的社交行為,目的在于獲得兩種類型的支持:
一種是物質上的直接支持、援助,包括穩定的聯系(如家庭、婚姻、朋友、同事等)或不穩定的社會聯系(微信群);
而另一類是主觀的、體驗到的情感上的支持,比如在社會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體驗,而這被廣泛的應用于品牌主觀設計中。
當群體的人的普遍認知發生扭轉,為了降低“社交風險”,人往往依從于群體認知,改變自己的意識和行為。
舉個例子:
上世紀初,止汗劑被一名外科醫生發明,發明的初衷為了使手術時手上沒有汗。而這位醫生的女兒發現它能夠除濕去味以后,決定以Odorono的品牌名將該產品商業化,主打”健康“這個賣點。
但一開始推廣并不順利,在與零售商接觸時,他們要么選擇拒絕進貨,要么把賣不動的產品原封不動地退回來。
他們進行了一次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女性都知道Odorono這種產品,大約三分之一的人使用過,但還有三分之二的人覺得自己不需要——比如她們可能會覺得“過量出汗被認為是一種疾病,那我可不愿意承認自己有病,沒必要用它?!保ㄒ驗槭轻t生發明的)
他所選擇的策略是:嘗試在廣告中,向女性塑造這樣一種觀念“出汗實際上是一種嚴重的社交失禮行為,周圍的人不會直接告訴你,卻會在私下議論,影響你的人際關系(比如優秀的男人不喜歡)。
??(1939年一則廣告明確指出,女性腋下散發異味,直接導致單身一輩子。)
很多時候,雖然用戶知道,產品的功能屬性非常適合自己,產生了購買使用動機,但覺察到可能給自己帶來社交風險,往往也會放棄采用該類產品的想法。
比如,前面提到的,主打“健康”的外顯性產品,會讓用戶覺得,“如果我的形象和這個品牌綁定在一起,周圍的人會認為我不健康,攜帶疾病而疏遠我?!?/p>
像可口可樂的品牌“零度”,之前主打“減肥”這個賣點,銷量平平,想象一下,如果你拿著一罐0度可樂招搖過市,會不會有這樣的心路歷程,“我是一個十足的不健康的胖子”。
另外,使用廉價產品,也可能會引發社交風險的擔憂,這讓你在和別人對比時,覺得低相似群體的人一等。比如:
- 音樂發燒友用廉價的耳機;
- “孔雀女”去平價超市買東西;
- 都市高級白領用千元機。
這時,如果品牌的力量幫助用戶消除這些風險,那么就可以迎來機會。
比如:
Coolhear耳機-不是因為窮,而是不會為了裝逼多花錢。
比如前面提到的全聯超市-去平價超市并不是因為沒錢,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還比如小米手機-買千元機并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我是發燒友。
3.尋求信息體驗平衡
由于時間成本、身份、專業知識等限制,人們無法參與所有想參與的活動,這時,人們往往主動追求“主觀游戲”(subjective play)來模擬親身體驗的感覺。
我們都看到過,兒童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用香蕉比作電話,模擬成年人通話的場景;扮演不同角色,比如家庭角色、明星&粉絲角色等等。
而這種模擬行為的趨向,并沒有因為人們長大成年而減弱。
(1)想體驗真實參與的感覺-受制于行動成本
比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平時不運動的人,卻特別喜歡以專家的身份在虎撲、新浪體育板塊,跟別人針鋒相對地討論籃球戰術,球星特質。
這往往來源于他們行動成本的束縛(打一場球3個小時,評點戰術2分鐘),假如把自己想象成資深愛好者,評論幾句,就能帶來打幾個小時比賽的同等體驗,人們很容易會選擇行動成本較低的方式。
(2)想要重溫受制于當前身份
有些時候,因為身份的變化,有些事情不再適合現在的自己做了。比如“身為CEO,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隨便喝酒擼串了”。身份的迅速轉變,往往讓人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不連續感”,難以迅速確認“我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我是一個old boy,還是企業高管?”
“我是一個北漂,還是新北京人?”
“我是一個平平的行業人,還是創業者?”
隨著這種“不連續感”越來越強烈,角色一時分辨不清,而過去某個時間點的角色清晰,可又不可能復制當時的環境,人們就趨向于在主觀上“回歸曾經”。
比如:True Wetsuits品牌創意-穿著西服去沖浪:回到曾經那個無憂無慮沖浪的年代
(3)想要模擬專家身份-受制于專業知識
絕大多數人無法短時間理解一件事背后的科學涵義,但可以迅速獲得了解它們的體驗。
比如,看這兩種解釋:
“減肥就是減脂肪,所以要控制飲食,多吃香蕉、獼猴桃、火龍果、牛油果等水果?!?/p>
“肥胖是體內是甘油三酯(三酰甘油)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通常由于機體代謝的改變而導致,造成體重過度增長,并引起人體病理生理的改變。減肥的本質是提高基礎代謝量,肌肉組織對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大大增加,使得多余的糖只能用來供能,而無法轉變為脂肪而貯存。同時隨著能量消耗的增多,體內的甘油三酯細胞縮小,因此減少了它的形成和蓄積。”但如果長期控制飲食,對身體的影響就大了,由于長期碳水攝入不足,蛋白質過高,你的體能,精神狀況會受到嚴重影響,四肢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身體會出現異味,口臭等等,嚴重者會昏迷,這都是由于“酮癥”造成的,即甘油三酯不完全分解所造成的病癥?!?/p>
普通大眾學識不高,沒有能力研究透徹,但又想表現得很懂行,給別人建議,那么哪種解釋可以迅速滿足這種需求呢?
當然是第一種。
吃什么有利減肥或是有利健康,幾乎不需要任何專業知識,你只需要認識這幾種水果。
而如果洞悉成因,你至少要了解生物化學、人體內分泌系統、什么是細胞、什么是能量轉化,解釋成本實在太高了。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不需要系統科學的理解,第一種解釋已經可以給人帶來“專業人士”的體驗了。
- 而你想要了解戰略,又不想了解什么是斯坦納戰略規劃模型;
- 想要掌握運營關鍵要素,又學不來什么是同邊網絡效應;
- 想要理解心理學,看透人性,又管不了什么是趨近型調節聚焦;
而當你看到諸如此類的話題,“了解這幾條,你就可以走上巔峰”,收獲自己也可以成為專家的體驗。
比如:
- 《靠這5個關鍵詞在品牌上一路狂奔》
- 《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10要》
- 《我遇到的優秀年輕人的5個特質》
所以,當你想要影響用戶感知的時候,先想一想他們想要什么樣的體驗,而你提供什么類型的信息,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思想浸入式的體驗。
4.調節適應平衡
研究發現,人類每隔一端時間就會重新調整對刺激的適應性(Stimulus adaptation)。這種心理結構與進化相關,遠古時代人類隨時面臨生存危險,比如被野獸吃掉,被黑暗驚嚇,被惡劣天氣毀滅,如果因為一點點潛在危險就被嚇破膽,那么就無法生存,因此就需要不斷增強對各種刺激提高適應性,甚至在不那么必要的時候,主動尋求刺激,已讓自己保持興奮狀態,當風險真的來臨時,也就不會那么不知所措。
而自然選擇的結果是,把這種基因遺留下來,所以直到今天我們中的很多人仍然喜歡看恐怖片、喜歡極限刺激的運動、喜歡賭博式的生活……
很多原本可以刺激我們感官的事情,隨著適應性的增強,也變得非常無感。
比如:
- 以前遲到的美味,現在吃再多也不覺得好吃了;
- 從前看某些反轉劇情的電影很受用,現在這類劇情再也不覺得好了;
- 過去跟朋友high,玩的那些游戲,現在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
而絕大多數的品牌策略,都忽略了人們對刺激的,所以我們才會看到縱然單一的套路效果日漸衰微,但仍然被爭相效仿:
- 下載租車APP,首單免費,送禮物;
- 綁定成為會員,給予豐厚補貼;
- 評論轉發產品,發紅包…
那么如何破解呢?
很簡單,提供物質以外的感知需求,比如前面提到的,利用自控失衡,利用社交失衡,利用信息體驗失衡等,重新刺激人們的知覺,激活競爭對手忽略的人們的感知訴求,從而創造獨一無二的個人和品牌資產。
結語
很多品牌課,都在教追求產品的“絕對價值”,卻經常忘了,其實對價值的評價本身是主觀的,但不代表不可設計。
事實上,人們使用任何產品以求滿意,終極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感知的平衡。
很多時候,人們以為,“平衡”是用戶自己調節的結果,品牌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不關鍵。
這就造成了,品牌經常忽略自己該充當的角色,或是只重視了其中個別的一種平衡,沒能形成全面的戰略意義,這也讓很多品牌失去了超越競爭對手的機會。
后果是,不論再怎么大力研發產品,依然無法在用戶心中占據位置,也就失去了品牌“復利”增長的前提。
最后,附上一張圖,我稱之為“用戶感知調節器”(以小米手機為例)。
當你分析競爭對手時,不妨列出他們在這4種維度上提供的感知價值,并對自己的產品進行調整,以創造屬于你的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筆品牌資產。
#專欄作家#
伊卜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伊卜生(ID :?ibsen2020)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已在初探網進行版權登記,版權歸屬伊卜生,抄襲必究。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