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請花點時間好好打磨你的“劇本”

2 評論 15960 瀏覽 65 收藏 9 分鐘

與其把“寶藏”暴露在外,被各方利益群體所利用,還不如先緩一步,花時間好好的打磨“劇本”。

任何創作藝術作品的人,只需擁有1000名鐵桿粉絲,也就是無論你創造出什么作品,他/她都愿意付費購買的粉絲,便能糊口。

——凱文.凱利《一千個鐵桿粉絲理論》

現在看,這個理論適用范圍更廣,不僅僅是藝術作品,只要在某個垂直領域內,可以產出有價值的內容去吸引一部分用戶,就會有變現的可能。

普通的交易和用戶只是一次性連接,交易結束了,和用戶的關系也就斷了。

而通過qq群、微信群和一些專為社群而生的工具,可以很方便的去聚集和沉淀用戶,將原本一次性的關系鏈變的更長久,從而有機會完成從用戶到鐵桿粉絲的培育。

所以社群的運營已經火熱數年,社群經濟的風頭不亞于共享經濟。

「群」不等于「社群」

記得以前寫過一篇文章《你的群病了嗎》里說過,群的本質是一個高效一對多溝通的工具,大致分兩類。

  • 自帶關系鏈,以家庭、公司、同學、好友這些強關系鏈組建成的群。
  • 缺乏關系鏈,主要是因為某個人、某件事匯集到一起,群友之間缺少關系基礎。

對于“自帶關系鏈”的群,天生自帶粘性,這類群的定位就是方便溝通,簡單組織一下就行,一般不會有人主動退群(公司離職除外)。

對于“缺乏關系鏈”的群,如果和“自帶關系鏈”的玩法一下,只是單單把人拉到一個平臺里,討論問題、聊天、分享,看上去實現了人與人的連接,可是創建一種溝通方式和創建社群是兩碼事。

這樣的群往往生于圈人,興于聊天,死于廣告。

什么是「社群」

群體中的人有兩個共同的特點:首先是每一個人個性的消失,其次是他們的感情與思想都在關注于同一件事。

——《烏合之眾》

只負責搭個舞臺,沒有導演,沒有劇本,再好的演員也成不了一出好戲。

社群同樣如此,真正的社群,需要刻意設計。

這就是為什么,大部分人手握無數個QQ群、微信群,掌握著成千上萬個人頭,可實際作用卻為0。

先思考一個大部分人沒想清楚的問題:建群的目標是什么?

有人很直接,拉個群就是為了更好的推銷商品,或者建立更大的影響力。

可惜那是你個人目標,這里強調的是所有群友的共同目標。就像宗教是靠信仰去吸引信徒一樣,沒有關系鏈,也可以靠認同感去圈住大家。同樣脫離了目標,單純的追求群規模也是沒有意義。

而運營的作用就是讓目標明確、可信,并提供清晰的路徑讓大家一步步達到。

我從去年開始運營一個MBA迭代群,里面都是同年級的同學,初衷是想依靠同學們在不同行業中的不同技能和認知,建立一個跨維度的迭代學習群,目標相對明確。

為了更好的統一目標,入群采取邀請制,并嚴格控制人數上限(50人)。

確定目標,并且讓目標可信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

群里的核心行為是由我每天去分享一篇好文章和一篇原創的百字思考,想通過自己的堅持帶動一部分同學做同樣的事情,這樣就能保證群里的內容產出是多維度的,才能實現所謂跨維度迭代。

結果堅持了幾個月后,發現節奏帶不起來,只是偶爾會有個別同學分享。

后來改變策略,以“代班群主”的方式去“點人頭”,希望有人可以進行主動分享,效果也不太好。

目前群里還是以我為主去貢獻內容,并且90%的同學都在潛水,和預期定位相差太遠。

究其原因,其實是在「路徑實現」上出了問題。

  • 第一,我制定的路徑不具備普適性,甚至有點反人性,很難獲得多數人的認同。
  • 第二,就算按照該路徑去執行,其反饋周期過長,嚴重影響持續性。

可見,就算目標定的再好,再可信,通往目標的路徑模糊不清,愿意一起玩的人只會越來越少。

那什么才是清晰可信任的實現路徑呢?

再舉個例子:

有個社區的水果店。老板將住在周邊小區,又經常光顧的顧客建了一個群,目前店里每天30%訂單來自于群。具體的方法可以抽象為:

  • 確定共同目標:「讓業主吃上優質劃算的水果」。
  • 讓目標可信:實體店、看的見得水果品質、服務熱情。
  • 實現的路徑:信息共享,包括打折、團購、新品通知等。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這一套運轉下來,有相同目標的業主會主動進群,群越來越大,信任感一旦建立,付費業主的轉化率會越來越高。

手上有好牌,該怎么打出價值

公司通過幾年的發展,積累了幾萬個行業精準用戶,為了利用好這個優勢,專門搭建了「人脈」平臺,試圖通過信息發布和交換名片功能,去盤活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從而反哺平臺價值。

結果,平臺被各種廣告淹沒,有效信息很少,整體活躍度也不高,于是在幾個月前該平臺被關閉了。但關閉后,又收到一些用戶的反饋,要求開放「人脈」。

是關?還是開?公司近期不得不對「人脈」的價值反復進行討論。

通常,以行業、興趣、年齡等一個或多個標簽所形成有一定規模的垂直用戶群體,就是一個“大寶藏”,價值連城。所以,公司這么多年苦心積累的「垂直行業人脈」數據,其價值,根本無需討論。

但是,如果單單參考微博、朋友圈去嫁接社交功能,就像「群」和「社群」之間的區別一樣,缺少「目標+信任+路徑」閉環的刻意設計,任用戶去自由活動,再好的資源,隨之而來的結果,一定是失控。

關閉「人脈」不是否認其價值,與其把“寶藏”暴露在外,被各方利益群體所利用;還不如先緩一步,花時間好好的打磨“劇本”。

#專欄作家#

李哲,微信公眾號:SecondThought,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項目管理,熱衷產品設計。目前已跳出純線上服務的圈子,希望在實體行業中碰出火花。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把一些社群的本質說的很透徹啊,這些理論值得好好消化!

    來自廣東 回復
    1. 謝謝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