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評價并非鐵板一塊:淺析電商用戶評價

1 評論 13046 瀏覽 64 收藏 14 分鐘

電商評論對于用戶的購買行為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但對于商戶來說這一塊的內容似乎并不在控制的范圍之內,其實不然,通過本文希望能夠對你帶來一些幫助。

電商評價模塊是很多商家的心病,感覺這塊內容完全不受管控。商家就像一個小娘子,打掃干凈了屋子、做好了飯、把孩子哄睡了,然后就靜靜的等待著丈夫回家之后能給她一個笑臉和一絲溫情。

回顧下我們一般的網購步驟:

隨著手機對PC電腦的替代和手機使用交互的變更,不少用戶已經不看商品詳情描述,直接看評價,然后下單。評價已是用戶決策最為核心的考量因素。

評價越來越重要,難道商家真的只能靜等嗎?

其實不是。

那我們能做什么呢?

我先從好評說起。

我們想要什么樣的評價內容

高質量。

這不廢話嗎?

但是你仔細想過什么樣的評價才算高質量的嗎?

如果你告訴我:“好評”。

那你理解的太淺。

我們希望已購買用戶寫評價的目的在哪里?核心當然是引導未下單用戶看完評價后促成下單。

所以,評價一個最重要的作用是解決未下單用戶對產品的擔憂。

比如,小明打算買了一雙鞋,但是這家商戶的鞋子他之前從未買過,并不知道尺碼是否標準,商品詳情頁的描述也沒有太明確的感知,這時候,小明去看用戶評價,里面的評價是這樣的:

質量不錯。

好評,下次買還你家。

商家服務很好。

這樣的評價,并不能解決小明擔憂的尺寸問題,問題沒解決,小明一旦糾結,過了“頭腦發熱”期,很可能就放棄購買。

那么真正的高質量評價是要解決用戶擔憂,除了“質量不錯”,“商品很贊”之外,高質量的評價是具體到產品細節,評價里若有“鞋的尺碼略有偏大,建議買小一碼的?!保ㄈ缦聢D,這兩條評價都是好評,但是意義完全不一樣。)

顧客擔憂的細節的收集,可以來自于用戶下單前的客服咨詢、用戶下單思考路徑以及產品核心賣點三個方面。

比如,想購買小白鞋用戶擔憂的可能是:顏色會不會偏黃?鞋面會不會很容易破?會不會容易脫膠?

那么高質量的評價就是會涉及到“顏色很白”、“面料是真皮”、“鞋面和鞋子粘合很好”。

對商家來講,往往會有很多方式去引導用戶產生評價(我這里不探討怎么引導用戶產生評價),但很多商家會忽視了對評價質量的引導。

一個高質量的評價是在商家的引導下,解決用戶的核心擔憂問題。

我發現不少商家通過好評返現的方式引導用戶好評,我希望這個錢能用在刀刃上,有的產品評價雖然給的是五星,但是看了用戶拍的一些買家秀,呵呵噠,一張爛圖毀所有,所以,在引導用戶給好評的同時,如果能引導用戶怎么拍出更好的照片,讓產品呈現更高的品質,這個評價更有說服力。

另外,我發現很多用戶在寫評價的時候會有一個遲疑思考(打開界面,需要一定時間思考怎么寫)的過程,沒有方向的時候,給出一些明確的評價引導,會非常有助于產生高質量評價。

題外話:高質量評價除了消除用戶疑慮以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逐步會減少客服咨詢工作量,減少商家營運成本。

我們只要好評嗎

我做的一個項目,因為是自有系統,為了避免用戶看到差評減少訂單,把差評完全拿掉了。后來在用戶的訪談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個決定略愚蠢!

問題在哪里呢?沒有什么東西是完美的。

哪怕我們有兩千多條評價,但翻了四五頁都是好評,用戶也會質疑:“刷的吧!”。這是把用戶從考慮購買產品變為對產品不信任。

一個優秀但是不完美的人才夠鮮活,完美的人只會存在于影視劇中,因為他是虛構的。

很多電商商家早期會讓人幫忙刷評價,刷了大幾十甚至是上百條好評,一色的五星。

其實我們也是需要一些差評來增加評價模塊本身的真實性。

當然刷差評也是有套路的,即:“重拳打棉花”。

比如:“沒有想象的那么完美”、“比XXX(某知名品牌)還是差點”、“客服說話有點拽,差評”。

怎么產生好評和避免差評

線上店鋪和線下店鋪在用戶購物體驗中有個比較明顯的差異,即:服務。

當你在線下門店買手機,這個門店女店員氣質優雅、溝通細致、服務優良,你們聊得很愉快。

回家之后,你發現到手的手機屏幕有點刮花,準備打個電話給那個女店員想去投訴,你回想之前服務體驗良好,因此一般情況下你并不會發脾氣,好言溝通,以解決問題為主。

但是線上購物呢,很多時候并沒有一個溝通過程,也就是說,買賣雙方并沒有一個情感或者相互信任的溝通基礎,因此,當你的產品出現問題,用戶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東西這么爛,差評!

也就是說,網購我們往往會關心產品本身,而線下購物可以通過面對面服務來彌補一些產品的本身的劣勢。

通俗一點的說法是,比如我們在飯店吃飯和點外賣,飯店吃飯,我么的評價標準是:服務到位、環境優雅、菜品味道良好。但是外賣呢,我們關注的核心往往是,這外賣好不好吃。

那么怎么彌補呢線上的服務缺失呢?通過產品的附加物來傳達?即通過除了產品之外的東西來營造一種我是真誠的服務,我是一個能傳遞溫度的賣家。

首先是產品的包裝或包裝設計。啟用一些萌寵的卡通形象,或使用一些柔和的設計風格,制造舒適感;另外讓包裝更好的保護產品和凸顯逼格,你在包裝上所花費的心思,其實用戶也能感受到。一個注意細節的人,一般是會讓人信任的。

比如之前,我在網上看到一個這個曬包裝的,雖然不見得有逼格,但真的很細心。

四面均寫有”易碎勿拋“字樣,雖然對于暴力美學快遞員來說沒多大作用

八角有加厚,這樣的八角很給力?。?!

頂部加了層紙板保護

僅僅一個箱子,塞了這么多報紙。。。

雖然可能算不上神包裝,但是這樣包裝的手辦怎么能不八角尖尖?這樣的包裝是不是滿滿的誠意。

第二,通過一些小物件,來營造體貼感。比如,買鞋送襪子,不同的季節送的長短不一樣,比如三只松鼠,買堅果送夾子(夾袋口)。

第三,通過一些小媒介,營造溫度。比如三只松鼠的手寫小卡片,營造真誠感、營造溫度感。

柔和的設計形象、貼心的小物件、真誠的傳達方式,也許上面舉的例子并不完善,但重要是這三點給你多一個一些明確的思考方向,線上產品沒法通過面對面服務產生溫度,那么就需要我們通過產品快遞的介質,讓用戶感受到商家的真誠與善意,從而減少用戶差評和讓用戶產生好評。

評價各時期需求不同

雖然前面說到的要關心評價質量對于商品評價模塊的早期來講,最重要的是好評數量。

為什么?

一家開在鬧市中的飯館,晚上7-10點最應該熱鬧的時候,飯館里就零零星星兩三桌,哪怕網絡上看到名人推薦這家店的菜品味道有多正宗,但我依然會有很大的質疑,誰知道這名人是真誠推薦還是拿了錢的托呢。

其實早期的高質量好評也有同樣的尷尬,你就十條好評,還寫得那么完整,用戶內心OS:“一定是是刷的”。

因此對于商品早期來講,最大的限度的拉攏好評數是最核心的事情,對于每一個曾經的購買用戶,想盡一切辦法(優惠、返利、售后跟蹤,哪怕是略帶少量性質的騷擾性的跟蹤),讓用戶產生好評,從而讓好評起量。

當評價數量起到一定程度,比如四到五十條以上,用戶三到四屏內翻看不完(我們大部分人翻看評價頁面,90%的人不會超過5頁),這個時候你的重心就要稍做轉移,從關心數量變為關心質量,即引導用戶產生能解決用戶下單疑慮的高質量的評價(具體執行參照“我們要什么樣的評價”小章節)。

前面注重評價數量,后面注重評價數量,這個步驟的核心點在于,先解決用戶對商品好評的信任問題,然后再來解決準備下單前的對產品的擔憂問題。

所以,總結下:

  • 我們要讓評價描述能解決用戶的核心痛點;
  • 評價內頁有好評也有差評;
  • 我們可以通過產品外設或附屬內容解決線上產品服務方面的缺失,加強好評減少差評;
  • 商品上架前期好評的核心解決的是數量,中后期是質量。

完,希望能幫到您!

#專欄作家#

果子,微信公眾號:油炸果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從習慣、行為和心理方向分析產品運營,喜好思考方法論。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這篇文章挺有意思的,很少有人從購買者的角度思考商家應該要什么樣的評價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