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內容資源困局

0 評論 5313 瀏覽 11 收藏 11 分鐘

內容作為吸引用戶和沉淀的重要手段,已然成為各個產品的必爭之地。做社交,做內容,似乎已經成了各個產品的必要功能。但是,真的有那么簡單嗎?

內容資源拓展和管理能力,成為了絕大部分(平臺型)企業運營的核心壁壘。

8 月 10 日,微博官方發布一則消息,某第三方新聞平臺在未經微博授權的情況下,直接從微博抓取包括自媒體賬號內容在內的信息。

微博所說的“第三方新聞平臺”正是指的今日頭條,現行暫停第三方接口查清原因。

微博CEO“來去之間”和副總裁曹增輝均在自己微博以“內容版權歸屬于微博”為由怒懟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公關總監楊繼斌則在朋友圈回應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新浪微博用戶把同樣的內容發到微頭條。威武霸氣!”更是直接曬出一張新浪博客在2007年抓取MSN、搜狐、網易博客的證據。

在網上搜索此次事件的過程中,我發現類似的內容版權事件,發生的遠遠不止一件:

  • 新浪起訴脈脈非法獲取用戶信息
  • 騰訊網起訴今日頭條非法獲取用戶信息
  • 華為騰訊因用戶數據起沖突

……

我們不難看出:內容作為一個流量吸引和沉淀的重要獲取手段,成為了各個平臺型企業的重中之重;而各個平臺在內容的爭奪上,也是寸步不讓,甚至利用技術進行移花接木。

拋開用戶社交行為、個人信息等數據不談,內容資源的拓展能力,也是企業內容池建設的核心能力。

在過往的企業中,我負責內容生產這一塊,自然不免遇到各類平臺的入駐邀約。

復盤當時決策思考如下:我一旦冒失地答應某個平臺愿意入駐,會出現兩類情況。第一種是需要抽調一部分人手,針對平臺調性,平臺用戶屬性,將文章做初步二次修改,編輯發布(詳見《關于內容分發的工作清單》);第二種便是授權平臺抓取,但是會考慮到內容的特殊原因,存在諸如文章刪除、文章轉載不用于其他平臺分發等因素。

基于第一種,就需要考慮投入產出比,對應的人手能否有高效地產出,在那個當下考慮的是能否通過平臺獲取客戶,而非簡單用戶,考慮再三覺得沒有必要,便果斷放棄;

第二種,就會因為上述考慮因素,進而放棄。

但是,在此期間,我們還會發現幾類情況:

  1. 原創內容被其他平臺抓取,進而獲得傳播。當然,如果是我們認為有價值的文章,同時標注了文章來源,便不會追究,可以增加曝光一二;
  2. 原創內容被其他平臺抓取,通過我們的內容與品牌為其背書,進而流量變現,這是一件極其苦惱的事情,作為初創型企業也會想辦法找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所以,看過上述的思考,你或許能看清一個現象:作為內容創業者,其實并不在乎內容是否被抓取傳播,在乎的一是被傳播內容的價值匹配度,二是內容署名的正確性。

看完上面兩個事件,你可能會主觀判斷,是不是平臺與個人的合作度沒有那么高了?

先別這么著急下結論。

再聽一個故事,關于一個女性交流社區。

前段時間,我和我一朋友聊天,聊了聊內容資源拓展這件事情。朋友是一個女性公眾號的負責人,負責這個號的內容、商務、渠道。她說,最近他們入駐了一個平臺效果還不錯。

平臺不大,是一個女性垂直社區。她和我分析入駐的原因:雖然平臺小,但是考慮到足夠垂直、粉絲粘性也夠。

這對于大平臺的垂直頻道全無說服力,因為一個大平臺的女性頻道的日活與一個女性垂直社區的日活不分伯仲,甚至會因為大平臺其他流量的連帶效應更勝一籌。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在于,其實女性平臺的編輯在邀請入駐的時候,還代為托管朋友的女性賬號,或者對于女性賬號的優質內容進行推薦。這個細節極為重要。

當賬號用戶趨于穩定,并且具備一定量級,編輯才會把這個號交還給號主本人運營。也就是說,前面是編輯在幫助自媒體養號。

上面的這些動作,是大平臺不肯放下的身段。

思慮再三,我還想提到關于優質內容的挖掘力。盡管內容創作者,很樂觀地看到,各類有關文字、視頻、圖片的獎項、節日大平臺紛紛模仿開展,但是創作者與平臺之間仍舊存在一定理解誤差。

我所認識的內容創作者,在一步一步地詢問下,他們告訴我其實并不在乎平臺的各種獎項,他們底層心理需要的是文字帶來的認同感。而在互聯網上,這份認同感是數字所代表的流量,而非獎金那么簡單。

甚至,一些平常不怎么接觸一線新媒體行業的內容拓展工作的同學,無法與內容創作者保持緊密聯系,并且沒有太多的信息與行業動態同步。

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在阿里的一位朋友想要了解短視頻,此外也是密切關注這個行業,卻不知道最新的短視頻頭部賬號姜思達團隊的「透明人」視頻。

當然,一部分的原因在于朋友自身工作接受面的局限性;另一部分,請允許我判斷為對行業的敏感度,而這需要無時無刻與一線內容創作者溝通交流才能夠鍛煉出來的能力。

學習及時與行業對話,不止是大平臺高層需要做的事情,更是類目編輯需要學習的能力。

面對不多的頭部內容創作者,再加上垂直社區的重度服務導致的內容創作者服務半徑的自然縮小,平臺只能變得愈加焦慮。

我試圖分析我寫作內容所分發過的一個渠道——「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以下簡稱「人人」):

平時,我將內容首發在這個公眾號上,隔幾天會搬到與內容領域相匹配的社區、媒體平臺。在「人人」編輯完成后,第一稿為編輯審稿。

編輯審完稿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未通過,編輯會在正文中寫明為何這篇文章是無法呈現在「人人」渠道上;第二種就是通過了,打開通過的文章,我發現文章加了引導語,有些可能修改了標題甚至為我的文章重新作圖。

并且,我也能夠在評論區和贊賞區深切感受到,作為同行們對我內容的肯定。

這一來二去,我便了解了「人人」內容規則和用戶調性。

這個事例可能太過垂直,但是對應在其他泛人群頻道,其實也如此。

平臺編輯前期的重度運營,有助于內容整體質量的提升。所以,這讓我想到,有些平臺當初邀請我,只是一句兩句客套,我選擇不參與也是有道理的。

做內容久了,你會逐漸明白:當劣幣驅逐良幣出現的時候,也是內容創作者離開的時候。

前段時間,我在看「得到」入駐專欄作家吳軍說,他當時入駐得到其實考慮的因素,很簡單:

  1. 我能夠專心創作;
  2. 平臺體量夠大,能讓我的內容被人傳播閱讀,這是我創作的價值;
  3. 能夠幫我解決掉除了創作、傳播之外其他的細碎小事。

內容生態中,不止吳軍一人,每一個內容創作者都是上面的心態。

你圍觀身邊的自媒體人,他們最常喜歡評論的就是誰寫的東西好壞,誰做的內容、產品差異化點在哪里;因為他們都是產品型思維的人,他們懂得區分什么是好的內容。

但是,他們絕大部分人缺少流量思維,他們知道傳播需要流量,但是他們其實并不了解如何獲取流量,或者是直接認為流量獲取的成本被花的并不值得。

但是,他們又會變得如此“焦慮”。

當然,這個時候,如果有個平臺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焦慮,遠比直接給錢更有意義;而解決了內容創作者的焦慮,也是解決了平臺自身的焦慮。

作為結尾,我也相信,無論你身處內容行業何種業態,發展都會越來越好。

這是樂觀者的姿態,也是期望能夠和行業一起變得越來越好的姿態。

 

作者:羅崇杰,公眾號「羅崇杰Loh」,一名獨立思考的「新媒體觀察者」

本文由 @羅崇杰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