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怎么用數據挖掘說服你的甲方爸爸?

1 評論 7878 瀏覽 35 收藏 17 分鐘

微信后臺數據該如何有效的運用呢?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文章寫在此刻,剛好踩在一個里程碑式的節點上。

在微信公眾號開放第5周年,騰訊發布了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其中公布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越賬戶數達9.63億,比去年同期增長19.5%。

但即便擁有這個巨大的流量入口,我們需要直面一個現實——我們已經進入新媒體(準確來說是微信公眾號)的下半場。那些年“只要開個公眾號,或者搶注域名做優化,什么文章都不發,一天都能收獲幾百個用戶關注”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了。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的個人自媒體和企業官媒正在后來居上,而你的公眾號做得不好,請不要怪自己“生不逢時”。任何事物總不會永遠向上,螺旋式發展是必然,而你真的努力了嗎?你努力的方法對了嗎?

今天想從微信后臺數據方面,引起大家在公眾號運營時對數據采集及分析上的重視,也跟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小小的思路,與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以下為下文的框架

一.關于數據分析,對同行的調研結果

二.數據支撐對運營的意義與價值

三.微信后臺數據在查看和采集上的局限

四.通過微信后臺數據,洞察運營問題

一、同行的用戶調研

之前有一些同行的小伙伴和我交流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小伙伴在做公眾號運營(不論是自媒體運營還是幫甲方做運營),在做規劃及各類方案時,更多的是“拍腦袋”、“憑感覺”,即便這樣都可以做出不錯成績,但是會發現要復制方法論的時候總會遇到難題,若情況不同則經驗很難復制。

大部分運營的小伙伴(是偏文科思維的)對數據是不夠重視的,所以也沒有做數據采集和數據分析的習慣。比如下圖:

另外還有一類小伙伴,對數據是重視的,但是卻不敏感、不懂用。

“人工爬數據累死寶寶啦~”

“歷史數據到底去哪找呀”

“客戶分分鐘要報告,但數據太多,看得眼花,不知道從何分析起~”

“為什么后臺的閱讀總數,和各個閱讀來源的總和對應不上?”

我曾經花了些時間,對身邊近100位同行小伙伴做了個小調查,其中有幾個結果,分享給大家:

盡管有超過50%的人認為自己對微信后臺的數據指標很熟悉,但溝通交流發現,他們看得最多的數據就只有:

  1. 首頁的“新增人數“、“總用戶數”
  2. 圖文的總閱讀數

而其他更深入的細分數據,就比較抓瞎了。我在調查問卷中,嘗試用以下的測試題(正確答案是:用戶分析-用戶屬性),得出結論:不到40%的人回答正確了。

二、數據分析的重要性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關注的東西是多且分散的,但用戶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不僅在和2000萬的公眾號搶流量資源,更是在和微信以外的平臺(如優酷/淘寶等)搶流量資源,想方設法要留住用戶的時間。

不管你是做個人號還是做企業官媒,在創號時都有自己的目的、定位及規劃。而用戶之所以關注你的公眾號,是因為你的公眾號對ta來說是有價值的,比如娛樂八卦搞笑讓人放松,比如學習內容讓人自我提升,比如查詢辦理購買等快捷服務….

在我看來,“拉新、留存、促活”能做出成績的前提是:你把公眾號的用戶當做人當做朋友,而不是當做粉絲,而這些用戶(朋友)是什么樣的?喜歡什么?想要什么?你真的了解嗎?數據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是體現在:

  • 用戶分析:你的用戶是否精準?
  • 圖文分析:你的用戶喜歡什么?喜歡的程度?你提供的內容價值有多高?
  • 菜單/消息分析/活動分析:你的用戶是否活躍?你提供的服務價值有多高?等等。
  • 其他分析暫不贅述。

三、微信后臺數據的局限性

上圖是對目前微信后臺數據現狀的概要,使得運營人員在數據查看及采集上有以下的痛點:

  • 有關聯性的數據,呈現得不夠集中、不夠直觀,切換查看較為繁瑣耗時。
  • 部分數據的采集,只能通過手工復制,匯總太繁瑣。
  • 無法將某個時間段的多個模塊的數據表一并導出,匯總太繁瑣。
  • 部分數據的更新是實時的,無法及時監測到分鐘級或小時級增量浮動情況。
  • 單篇圖文的數據分布太分散,導致在加總計算時,總覺得數值對不上。
  • 其他。

當微信官方的數據采集和加工太難用時,行業內陸續涌入一批優秀的第三方數據產品供運營人員使用,我挑選了幾款不錯的產品做了個體驗上的對比,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靈活地使用這些工具,來輔助自己采集匯總想要的數據。

四、微信數據的問題洞察

然而,采集數據,僅僅是第一步,當你擁有了數據,如何利用數據洞察出你運營公眾號時的問題呢?

今天分享下一小部分(其他在后續陸續補充):當你看著微信的各類數據指標時,哪些工具能輔助你采集,你又應該從中洞察出你運營工作中出現的哪些問題,并尋求解決的方案。

賬號整體情況及用戶管理列表:

此處建議運營人員養成在推文或做活動時,進行分鐘級監測。

  1. 從內容運營的角度,在每次推文時,可及時了解推文及活動對增粉的影響。
  2. 從活動運營的角度,很多活動都是以官微公眾號圖文的方式推送,并帶有引導用戶關注公眾號的規則,據此可及時了解活動對用戶增量影響,結合活動PV/UV,及時調整活動后臺配置。

用戶分析——用戶增長

1.從內容運營的角度,通過用戶來源的比率對比,可了解圖文為增粉帶來的貢獻率。(因為很多圖文會以“引導語”或者正文貼二維碼等方式,吸引新用戶關注;從“公眾號搜索”、“名片分享”,可了解該公眾號的口碑程度。)

2.從活動運營的角度,通過用戶來源的比率對比,可了解活動為增粉帶來的貢獻率。(因為很多插件類的活動,都強制用戶需關注才可參加)

3.用戶增長日報,可用于了解用戶增長(取關、新增)的規律,指導內容及活動運營。

用戶分析——用戶屬性

用戶屬性有助于用戶畫像洞察。追蹤不同性別、地域分布、終端分布的用戶增量變動,進行比例對比分析,可以了解用戶畫像與公眾號用戶人群定位的吻合度,當某個維度的用戶比例呈異常變動(如佛山市用戶突增等),則需要及時找出問題所在。

群發處的圖文實時數據

此處建議能做成分鐘級監測(目前西瓜數據、新榜、藍標BLUEMC支持該服務,但要付費才可使用),可與用戶增量、活動PV/UV的分鐘級趨勢監測結合分析。

  1. 從內容運營角度,了解推文后傳播、用戶互動的熱度,并及時調整利用其他渠道(門店店員、KOL等)加大文章的傳播。
  2. 從活動運營角度,可據此推算出圖文打開率對活動參與轉化率的影響,對活動過程的后臺配置調整提供依據。

圖文分析——單篇圖文

1.對單篇圖文以該維度導出所有指標數據(目前壹伴支持免費導出),進行分析,可有效指導內容優化。

(1)比如閱讀來源中“公眾號會話閱讀”比率較高,說明標題吸睛;反之則說明標題需要優化。另外,這個指標并不意味文章內容就吸引用戶,可能是標題黨。

(2)若分享率較高,且閱讀來源中“在朋友圈閱讀”、“來自好友轉發的閱讀”比率較高,那么有可能是文章的內容得到用戶的認可從而引發用戶自傳播,且標題可能吸睛,提升了二次打開率;但也有可能是政治任務型的轉發(如總部要求旗下門店及員工一定要轉發)。另外,分享率高但二次打開率較低,則和圖文標題以及轉發時的話術有很大關系。

(3)微信收藏數,能比較真實反映出,文章對用戶的實用程度。

(4)原文頁閱讀,可反映出文章正文的引導語對“閱讀原文”處的轉化效果。

2.對某一時間段或者公眾號創號以來的推送圖文,以該維度將所有指標數據導出(目前壹伴支持免費導出),并將圖文內容做類型分類匯總,進而對比(做成單元格色階或其他可視化趨勢圖,對比會更直觀),可從不同細化的指標中,復盤之前的內容運營效果,從而做新一輪圖文規劃。

  1. 圖文欄目更新調整
  2. 標題優化
  3. 發文時間調整
  4. 圖文正文的引導語調整
  5. 其他

圖文分析——全部圖文

微信統計了整個公眾號全部圖文數據的加總,這個維度的數據,可一覽公眾號從創號以來圖文效果。

  1. 標題是否吸睛
  2. 內容是否有二次傳播潛力
  3. 內容實用性強不強
  4. 其他

菜單/消息分析

此處是為分析用戶主動與公眾號互動的行為事件提供依據。

  1. 每日的菜單欄點擊情況對比,可了解用戶活躍度情況,評估菜單欄的欄目配置是否最大化調動起用戶互動的積極性。
  2. 很多活動都會通過“關鍵字回復”方式提供活動入口,通過消息發送的人次分析,可了解用戶參與活動的情況。
  3. 消息關鍵詞,定期了解“自定義關鍵詞”發送頻度比例,分析用戶對日?;顒拥膮⑴c程度;定期了解”非自定義關鍵詞“發送頻度比例,分析用戶潛在的互動訴求,以此洞察用戶。

接口分析

公眾號授權第三方插件平臺時,通過這個維度數據可了解接口調用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技術同事解決。

寫在最后

如果你做公眾號是為了打造個人品牌,那核心競爭力一定是你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沉淀,如果你內在“輸入”的東西還不夠,終有一天會在“輸出”上枯竭,而有料、有知識沉淀的人,是不會錯過所謂的紅利期。(當然啦,即便沒了微信公眾號,在其他平臺上依然可以發光發亮,比如知乎、比如飯團,千萬不要局限在微信。)

而如果你做的公眾號是企業官媒,細想一下,對于大部分企事業單位,有比公眾號更綜合的線上觸點嗎?吃喝住行游娛購的無現金支付、各種政務查詢辦理…..微信的綜合便捷性,至少在近3年內,是無法被其他所取代的。

SO,不要用大環境給自己做不好找理由,任何事物總不會永遠向上,螺旋式發展是必然。

今天本文關于數據采集及分析的思路,還有很多可以深入探討之處,如果你擅長做微信數據分析,歡迎與我一起交流哦!

 

作者:@陶瓷少瑩

本文由 @陶瓷少瑩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者:@陶瓷少瑩,微信id:sy344377843。歡迎交流探討。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