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百寧 | 來,聊一聊產品自傳播的核心套路

1 評論 6666 瀏覽 51 收藏 13 分鐘

你要盡力去激發用戶分享你的產品本身,這才是最有效的推廣方式。

這幾年,有很多人找我“聊一聊”,有交流取經的、有蠱惑我入伙的。

從人員渠道上分析,這其中有一些是一度關系,比如我的同學、同事、朋友。還有更多的是二度關系,比如同學的同學、同學的同事、同學的朋友、同事的同學等大約9種組合,所以基本上半個中國都能覆蓋。盡管免費飯局、咖啡、茶倒是不愁了,不過我還是怕了,這客肯定是接不過來的。效率也太低,所以要1對多地多談談,多分享分享。

毋庸置疑,找我聊的大部分都是在創業,讓我為他的品牌、產品把把脈,尤其是解決推廣的難題。常見的問題是:對于我的產品,你看哪種推廣渠道最有效?怎么搞一個很火的官方微博、微信?怎么樣策劃個事件、做個H5,一夜爆紅?借勢營銷怎么搞,如何逆襲老牌勁旅杜蕾斯?

大家很焦慮、很捉急的心情我很理解,但同時我又感到很無比惋惜。

因為,我發現大部分人都沒有抓住最核心的東西——即,當前時代的品牌傳播、產品推廣的本質是什么。這個事情看不清,一窩蜂搞那些花花綠綠的推廣手段,還是很難成功,這對于資金和流量都捉襟見肘的創業者來說,尤其如此。

要問這個時代的傳播本質是什么?首先要看大家的時間花在哪里了。

人們的時間花在哪里、信任什么渠道的信息,就決定了哪種傳播方式成為時代的主宰。

當今的社會,放眼望去,人人都在玩手機、無刻不在不看手機。而其中絕大部分時間是在看微信朋友圈、微博等自傳播平臺上那些網友轉發、好友分享的信息。另外一方面,信息爆炸、廣告無孔不入,人們對于商家自賣自夸的硬生生的廣告愈加抗拒和警惕,而更加信任好友們推薦的產品、分享的內容。

因此邏輯就很清晰了,首先你要激發用戶主動分享你的推廣信息,即要自傳播。其次,因為大家抵觸廣告,這就要求,推廣的內容不要太像廣告了,因為“不像廣告的廣告是好廣告,而最好的廣告不是廣告”。

所以,結論就是:你要盡力去激發用戶分享你的產品本身,這才是最有效的推廣方式。對于互聯網類產品來說,可以分享圖片、截圖、鏈接等,而實物類產品要直接拍照發圖。

還記得曾經創造“拉新千萬”奇跡的百度魔圖PK大咖、全民瘋玩的“瘋狂猜圖”、屢屢刷屏的“魔漫相機、PRISMA濾鏡”、憑酒瓶上的青春勵志文案在白酒市場殺出血路的江小白嗎?還有那罐子上印著“吃口shi靜靜”的奇葩粑粑瓜子,哪個不是靠自傳播火起來的?

即使如今靠巨額資本瘋狂圈地的共享單車們,其最初也是靠的是產品自傳播。尤其是那迷人的摩拜單車,去年夏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幾個人都在曬。

我就納悶,騎自行車有啥曬的?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就去體驗了下了一把,發現非常有意思。因為摩拜單車讓你首次實現了“移動互聯網技術與最古老的交通工具之間的交互”,無論是掃碼開鎖、還是在手機上按“尋車鈴”按鈕那單車就在不遠處默默地滴滴叫,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奇特體驗。因此,騎完后,我也自然而然地發朋友圈了。

你看,如果你能激發用戶把產品分享出去,你就離火不遠了。

而且,有了產品自傳播的方法,根本不用去羨慕別人手里的用戶多。即使人家有10萬個用戶,而你可憐地只有1000個用戶,但是你要知道“讓1000個用戶尖叫,要遠勝于10萬個用戶不叫”。來,用體育老師交給你的數學技能,算筆賬。如果你能激發其中一半人自傳播,那假設平均一個用戶有500個好友,你看,分分鐘就觸達了25萬人。按照這種裂變效應,假以時日,雪球越滾越大,不火就見鬼了。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同樣,做推廣,最容易忽視的是產品本身,是產品本身所蘊含的巨大的自傳播潛力。

我估計說到這里,有很多人不服,說我的產品沒有你上面舉得那些例子那么高大上,我的產品太普通、太土鱉了,都沒法拿出手,何談自傳播。

當然,自傳播的前提是產品體驗及格,滿足這個前提條件再談傳播。在此前提下,我還真沒有見過真正一無是處、毫無亮點,無法激發自傳播的產品。

不服,好,我現在專治各種不服。

下面隨便舉幾個最近聊過的,咖啡館、縣域電商、線上送禮的產品你感受下。

有朋友創業做咖啡館,地段、環境、飲品口味均不錯,但發現火不了,找我聊。我端起手中的咖啡問她,干嘛還在搞這種老套的咖啡拉花,這怎么激發顧客拍照發朋友圈?我建議她采用“超預期體驗、定制化”策略,看人下菜。

比如,當咖啡小哥聽到點單的三位顧客在唾沫橫飛地聊“融資、上市”的話題(嗯,現在咖啡屋里基本都聊這個),那么,三杯咖啡的拉花就分別搞上“I”、“P”、“O”三個字母??Х榷松先?,他們如果不乖乖把咖啡擺一起,拍照發朋友圈那就見鬼了。對了,記得杯子上的logo要大。

她受到我的啟發,說還可以引入“參與感”,讓顧客動手參與烤制華夫餅,應該比較有意思。你看,分分鐘開竅了。我還建議她再玩一把“定制化”,繼續玩字母啊。比如準備26個字母的模具,大家可以在自己的華夫餅烙上字母。這下,不管自己做的華夫餅好不好看、好不好吃,他們如果不乖乖喜笑顏開、手舞足蹈地拍照發朋友圈,那就見鬼了。

有朋友欲進軍廣闊的縣級市場,銷售大品牌家電,找我聊。他說他們在用接地氣的拉橫幅、搞氣球拱門、大喇叭車巡游、降價發優惠券等推廣手段,我說,是可以,但更要激發自傳播啊。我建議他采用“參與感”策略,發動群眾一起玩:比如要賣冰箱,可以這么搞,讓老鄉們集齊親戚鄰居家里的幾張舊冰箱的照片,買的時候就可以現場抵扣幾百塊錢。這么搞了,品牌就能迅速抵達七大姑八大姨,那不火就見鬼了。

有朋友做手機一鍵送禮,就是把實體禮品卡變成一個線上電子的,一個鏈接發給別人點開頁面后自選禮品。有一天,找我聊。我建議他:應該采用“植入彩蛋”的方法激發自傳播。比如,在收禮方用手機打開頁面后,出一個毛玻璃或者那種起霧的效果,要用手輕輕擦除,背后送禮者的頭像或者贈語才逐漸顯現。這種有驚喜、有期待感、有逼格的送禮體驗,他不尖叫就見鬼了。

怎么,還不服,來,再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公益項目、一個是性服務的,你再感受下。他們都利用了讓不可見的業務“可視化”這種自傳播手段——被別人看到,就能實現自傳播。

第一個是這樣的,國外有一個名叫Movember的男性健康基金,為了呼吁更多的人關注男性健康并募集公益資金,他們在每年11月份發起一個活動,要求參與者一個月內不能刮胡子。

一般情況下,公益活動的自傳播性都不強。你做善事捐了款,最多給你個證書、紀念品和收據之類,而你也不可能隨身攜帶這些捐款的證物,逢人就拿出來說。Movember基金卻找到了妙招,“留胡子”既讓人感到新奇、很酷,愿意去嘗試,更是實現了活動可視化,極大地引發親朋好友的關注。假設你的朋友參與了Movember的這個活動,某天你見到他滿臉大胡子,你肯定會詢問留胡子的緣由。這樣,你就會了解到這個基金會。

看似不相關的大胡子,使得參與活動的人被可視化,從而形成了自傳播。很快,就有數萬人參加該活動,募集資金也迅速過億,可見效果非常棒。

再來說第二個。HBO推出的葡語劇集《營銷伎巧》,講述了三位漂亮的應召女郎如何應用各種營銷方法,讓自己的業務蒸蒸日上。這部電視劇寓教于樂,全程無尿點,讓你在心潮澎湃的絕佳狀態下,學習到實用的市場營銷知識,你值得擁有。

在劇中,幾位姑娘為了把業務拓展到中高階層男士群體,她們想到一個點子,給享用完服務的男士贈送一枚藍色的專屬袖扣。

由于喜歡出入聲色場所的男士們往往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并會互相分享優質資源。在聚會的時候,這枚漂亮的袖扣很容易被注意和談論到。就這樣,一枚小小的袖扣既體現了VIP待遇,也實現了其業務的可視化,最終促成了口碑傳播,提升了業務量。

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哪天你真在某位嘉賓體面的襯衣上看到了這枚熟悉的藍色袖扣,最好不要輕易發問,除非你們的關系很鐵,或者有仇。

你看看,人家小姐們都利用產品自傳播的先進理念來搞推廣了,咱們現在如果還抱著產品的金碗討飯,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其實啊,上面只介紹了一招半式,如果你能全方位挖掘產品潛力,用“主流程、可視化、加文案、個性化、植彩蛋、超預期、參與感、抓熱點”等產品自傳播之8大戰術,給產品的全鏈條、所有用戶體驗的接觸點上植入N多自傳播機制,那不火就真的見鬼了。

“好了,現在服不服?”

“服!百寧,那咱聊一聊?”

“啊。。?!?/p>

#專欄作家#

朱百寧,微信公眾號:八點三十五,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百度品牌總監,著有《自傳播》一書,現在專注于人工智能以及產品設計等領域。個人微信:izhubaining,歡迎添加進行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海報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哈哈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