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娛樂,能否搭上互聯網快車
傳統娛樂行業與互聯網行業展開合作是為了達到雙贏的話,那么從深層次上看,這更像是產業整合和升級的必然結果,就像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行業一樣,未來互聯網也將改變傳統娛樂業態。
文章出軌的“道歉聲明”打破了中國社交媒體的關注量紀錄,甚至驚呆了外媒,并引發了電視臺瘋狂爭播“文章姚笛馬伊琍”舊劇。如果你認為互聯網對于傳統娛樂行業的影響僅限于八卦放大器,未免太過“鼠目”。事實上,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席卷中國大地,傳統娛樂已經行至“to be or not to be”的懸崖邊緣。
在這個多屏時代,越來越多的用戶喜歡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小屏終端獲取內容,而傳統娛樂行業的商業模式則顯得“千瘡百孔”,跟不上時代發展。一方面,用戶獲取內容的門檻越來越低,如果傳統影視公司、出版商還閉關鎖國在大熒幕、紙書籍,在互聯網上賺取微薄的點播費、訂閱費,娛樂巨頭再無法誕生“百年老店”;另一方面,盡管互聯網偏愛UGV(用戶自制視頻),甚至催生了《萬萬沒想到》、“叫獸”等草根品牌,但多數內容依然參差不齊,距離鍛造《變形金剛》、《阿凡達》等娛樂品牌相去甚遠。
因此,傳統娛樂和互聯網進行多元、深度融合已經勢在必行。近日繼迪斯尼宣布將《復仇者聯盟》授權騰訊改編手游之后,又傳索尼、中影等巨頭“尋味”而來,與后者展開合作談判——相信,每天早上叫醒娛樂巨頭的掌門人的不是陽光,而是如何搭上互聯網快車?
傳統娛樂將死?
眾所周知,在過去數十年,傳統娛樂的商業模式一直像“小作坊”,“投資制作—產出成品—上映創收—版權轉讓”,收入來源主要是票房收入和版權銷售,這類商業模式看似“固若金湯”,從根本意義上講,這和傳統制造行業流水線生產模式沒有本質的區別。
雖然傳統電視業個別綜藝選秀節目營造了瘋狂的收視率。但就整體而言,受到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沖擊,電視臺收益率和廣告收入整體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一份調查數據顯示:京滬兩地的電視開機率去年已不足3成,此情況將同樣延伸至電影業,由于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在個人設備的顯示屏上選擇自己想看的電影,這對傳統的票房經濟必將造成重創。因此,越來越多的娛樂巨頭也通過版權銷售來獲取經濟利益,雖然這可以帶動收入的增長,但卻失去了對用戶的直接掌控,導致話語權和定價權的削弱,可謂“得不償失”。
由于缺乏向周邊衍生產業領域的深度挖掘,加上互聯網產業正在積極的朝傳統娛樂領域布局,傳統娛樂的成長性更加堪憂——部分投行已經看空娛樂概念股價。
搭上互聯網快車?
那么,傳統娛樂產業如何才能搭上互聯網這趟快車呢?從目前來看,有以下兩種路徑:
一是與平臺聯合。近年來,廣電媒體進軍互聯網、電影與新媒體融合的事情并不鮮見。如充分發揮影視業內容制造商的優勢,與互聯網企業進行跨平臺合作。湖南衛視與騰訊視頻合作網臺聯播《夫妻那點事》、《童話二分之一》等節目,以視頻網站彌補電視媒體的空白時段,促成影視作品的品牌影響力和收視率提升;而張藝謀也選擇了與樂視成立樂視藝謀視頻基金,將其電影作品專區落戶樂視超級電視。
二是開發延伸產品。越來越多的傳統娛樂業人士意識到,面對互聯網大潮,未來出路或許不僅僅在搶入口、建平臺,內容以及基于內容的延生可能將更為重要,比如游戲、互動社交類移動應用開發、電商等等。傳統娛樂公司自己做不了,可以選擇與以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平臺合作。早之前,《星辰變》、《逆戰》等改編游戲,曾一度引起矚目。
誰能第一個上船?
隨著內容為王時代的到來,各方正在謀求更深層的戰略布局。
3月,阿里推出號稱100元就能投電影的項目“娛樂寶”項目,首期項目包括電影《小時代4》《狼圖騰》《非法操作》等。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娛樂寶”噱頭大于實際。BAT另一邊的企鵝則早早在幾年前便開始布局“泛娛樂”,即“以IP運營為軸心,以游戲運營和網絡平臺為基礎,跨領域、多平臺的商業拓展模式。”
在泛娛樂戰略指導下,騰訊與各IP所有方開始嘗試在更廣闊的領域的合作。比如,騰訊與集英社合作推出《火影忍者OL》。種種跡象表明,騰訊的布局可能為傳統娛樂業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畢竟,騰訊擁有游戲、動漫、文學、影視等全平臺實體產業,以及相當龐大的社交平臺和海量的用戶,這些都將為娛樂產業搭上互聯網順風車提供了重要的基石。甚至有傳言4月16日舉辦的騰訊互動娛樂年度發布會上,全球娛樂行業巨頭集英社、萬代南夢宮、迪士尼、華納、華誼索尼將齊聚現場發布重大合作。
從表面上看,傳統娛樂行業與互聯網行業展開合作是為了達到雙贏的話,那么從深層次上看,這更像是產業整合和升級的必然結果,就像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行業一樣,未來互聯網也將改變傳統娛樂業態。
2014年,傳統娛樂轉型的劇本已經寫好,只剩下一個現實:看誰動作更快。
作者:王易見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