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和運營的持續創新,是互聯網企業的生命線

5 評論 10800 瀏覽 50 收藏 21 分鐘

這個劇變的時代,唯有產品和運營的持續創新,才是互聯網企業的長久生存的方法。

一、創新不是從1 到N ,而是從0到1

當下,企業短兵相接地展開激烈的競爭。市場仿佛一塊存量有限的大餅,當你不能勇猛地切得比別人更大時,你就開始落后,最后甚至出局。于是企業之間開始比拼速度,比拼執行,比拼誰能更快更好地復制和翻版新潮產品或商業模式。

縱然如此努力,大多數企業仍然逃不脫靠微薄利潤度日乃至虧損被淘汰的命運。這就是“從1 到n ”的宿命。走在這條路上的企業廝殺在紅海里,它們奉行的生存法則就是從競爭對手那里奪食,出路就是足夠勇猛,以在慘烈的競爭中做到第一,這種只會死盯著“有”,而局限于此消彼長的零和游戲實在不怎么高明, 互聯網時代推崇的是“從0 到1 ” ,或者說“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智慧。通過創新,創造新價值,讓整個行業市場蛋糕變得更大。

從0 到1,或者說從無到有,意味著企業要善于創造和創新,通過技術專利、網絡效應、規模經濟、品牌等形成壁壘,從而實現質的垂直性層級跨越,由此開辟一個只屬于自己的藍海市場而成為這個市場的唯一,這樣的壟斷足可讓企業安享豐厚的利潤。即便對整個商業社會而言,這樣的模式也開辟了非零和游戲的疆域,著眼創造新價值,把市場的餅做大,這才是最終商業社會的螺旋發展之道。

而與之相對,從1 到n 只是復制,創造不了新價值,甚至可能淪為遍地抄襲的山寨模式。從1 到n 復制量變水平,紅海競爭是零和薄利。

創新的三種形式:

  • 第一種形式很難發生,那就是發明。發明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新技術、新材料在今天越來越難了。大家不要動輒就把創新跟發明畫等號。
  • 第二種是從商業模式上創新,就是把貴的東西做成便宜的,收費的做成免費的。
  • 第三種是從體驗上創新,就是把復雜難用的東西變簡單,把笨重的東西變便攜。商業史上對市場格局的顛覆,絕大多數都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和用戶體驗上的創新。

顛覆式創新一般都是小型創業公司做的事。小型創業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就是它們正在做一些成熟企業認為不值得去做的事。盡管在技術、品牌、生產能力、管理經驗、營銷網絡以及現金數量方面都具有優勢,但大型企業對一些雖然可能代表市場方向,卻不符合其贏利模式,甚至損害其贏利模式的項目上不決,進退維谷。這個時候,傳統管理經驗便成了大型企業依賴的路徑,也正是這些成功的“經驗”,當面對顛覆式創新者的時候,將瞬間崩潰。這就是我經常說的“欲想成功,必先自宮。

因此無論是做互聯網產品,還是傳統企業向互聯網轉型,能不能做得成,是看你能不能創新。而能不能創新,除了靠你的技能、閱歷、領導力,當然還有運氣,一個重要的元素,是什么價值觀在影響你的大腦。面對強大的勁敵,你不敢狹路相逢勇者勝。看一個人是不是具備創新力,先看一點,是不是敢想敢干。

二、企業運營的三層境界

現在一些傳統行業受到互聯網的沖擊,所以非常希望了解互聯網的運行規律。于是,互聯網思維似乎成了靈丹妙藥,成為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的代表。

但想一想,在這樣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每個企業都可能成為傳統企業。今天你覺得自己很先進,明天你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落后了。比如,馬云花了多年時間建立了支付寶,看起來牢不可破,騰訊發起的微信就對支付寶的統治地位形成了強烈的沖擊。連馬云都在焦慮,互聯網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慮嗎?面臨互聯網挑戰的傳統企業能不焦慮嗎?

  • 第一層境界:企業只是制造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只要有原型,工業流水線可以讓產品大量地復制生產出來。但產品有生命周期,市場有飽和度,利潤空間也有限,這就是典型的從1 到n 的過程,只是一個量變的過程,只是企業追求贏利的過程。
  • 第二層境界: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組織基因,因而可以與時俱進地不斷進化,實現縱向的傳承,企業最好的產品就是企業自身。
  • 第三層境界:企業創造了社會基因或者思想基因,這可以跨越企業的邊界,影響到整個行業乃至社會,實現橫向的傳承。比如電商模式,它遠遠超過了電腦或者單純產品的范疇,影響也不僅僅限于電商公司內部。甚至可以說,我們這個時代深深打上了互聯網電商的標志,這就是從0 到1 ,企業創造的基因影響了社會文化和觀念,乃至改變社會進程,這就是質變。

從1 跨越到n ,水平進步很容易想象,因為我們已經知道了它是什么樣。從0 到1 的進步,是垂直進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 從0 到1 的進步。垂直進步較難想象,人們需要嘗試從未做過的事,垂直或深入進步創新,水平或廣泛進步復制。黑天鵝一旦出現,眾多企業就可能成為一只火雞.。

三、互聯網運營就是社會化口碑為王

和用戶互動來做好產品,靠用戶的口碑來做傳播和營銷,把用戶當朋友”是互聯網最核心思維模式。

互聯網信息是去中心化的傳播,社會化媒體的每個普通人都是信息節點,都有可能成為意見領袖。

一個企業想擁有好口碑,好產品就是口碑的發動機,是所有基礎的基礎。產品品質是1,品牌營銷都是它身后的0,沒有前者全無意義。

好口碑需要讓更多的人更快地知道,因此需要善用社會化媒體,社會化媒體是口碑傳播中的加速器。

社交網絡的建立是基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信息的流動是信任的傳遞。企業建立的用戶關系信任度越高,口碑傳播越廣。

從傳統來看,我們經??吹降钠髽I和用戶之間的關系,要么是企業“給用戶下跪”,仿佛說用戶是上帝,是爺爺是奶奶,只要用戶肯掏錢買我的東西,怎樣都好!要么是企業高高在上“讓用戶下跪”,仿佛說“我們的產品最好,不喜歡就滾!”無論以上哪種方式,都是弱用戶關系,都難以讓用戶對品牌和產品發自內心地熱愛。

傳統市場和企業以前是競品思維,互聯網是產品思維;.以前是劈開腦海,現在是潛入大腦。

競品思維在前期分析可以使用,但在做產品過程中是很忌諱的,變成只關注對手而不是用戶?;ヂ摼W思維講的“專注、極致、口碑、快”就是產品思維,關注的是產品所創造的價值,把產品做到極致,劈開腦海的典型做法。

劈開腦海做品牌,做得最極端的例子,是做保健品的方式,試圖洗腦式教育用戶,長期狠砸廣告。在見不著產品影子在哪的時候,就不斷“教育”你,說它怎么樣對你多好。

潛入用戶大腦做品牌,不是廣告式的,而是口碑滲透式,在用戶使用過程中不斷做產品和服務創新。

每個人都有調性,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調性。在互聯網上,用戶對品牌的真實感很在意。
很多品牌在傳播上不著調,講“我是誰”時不敢講真話,整天拿一些高大上的詞來概括自己。

以前是媒介為王,現在是內容為王。傳統營銷是用廣告去轟炸用戶,洗腦式地讓用戶接受產品理念。

你的產品不能形成用戶強烈的認知和感知,這種廣告營銷就是假的,是無效的。

四、用戶忠誠度OR產品知名度

互聯網時代是先做忠誠度再做知名度, 還是先做知名度,在做忠誠度?

通常來說,傳統行業的品牌路徑是,先砸知名度,再做美譽度,最后是維護忠誠度。

互聯網企業由于產品即品牌,所以通常是先做美譽度,然后再做知名度。在強調工具化價值的互聯網產品中,忠誠度基本很難建立。

進入品牌時代,品牌是企業的品牌,而今天,我們應該建立的是用戶的品牌,就是讓用戶參與進來,用戶參與感的頂點就是“成為明星”。

所以很多創意人員說起產品理念頭頭是道,但是連自己營銷的產品的重要參數都一知半解。

我們的用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聰明,因為一句精美的廣告詞就購買產品的時代一去不復返。每個用戶都是專家,甚至比我們還了解競品特點。

所以,互聯網運營的要求是對產品和技術的了解要不亞于工程師,因為你只有自己明白后,才能將技術語言翻譯成“人話”講給用戶聽,也能從這個過程中挖掘到真正對用戶有價值的特點。設計師也只有在了解最細節的產品特點時,才能將賣點最好地轉化為設計語言。

你一旦開始著手改善產品體驗用戶體驗,那就意味著創新的開始。

五、互聯網產品與運營的關系

好產品自己會說話,產品給力,才能不斷積累起品牌勢能,外部平臺合作是功率放大器,是給勢能轉化為市場動能時提供加速。如果勢能本身不夠,那樣無論選什么樣的平臺,做怎樣的營銷,即便合作伙伴愿意支持,恐怕也難有讓人滿意的結果。

所以我們說,產品和運營的關系,是1和0的關系。你的包裝,你的海報,你的營銷,你的推廣,都是跟在產品這個“1”后面的“0”。如果沒有好產品,一切都會變得沒有意義。而如果產品給力,哪怕運營做得差一點,也不會太難看。

所以,找最好的人,要給他做他喜歡和擅長的事情。千萬不要去管太嚴,一管就“死”了。工程師很討厭跟規章制度打交道,作匯報他都很煩,大家不要管他,讓用戶去管他。他做好了一個產品,用戶表揚他,這個大神多牛逼。他做不好了,用戶罵他,他自己趕緊去改。

今天,你必須得承認一個事實,傳統的PC (個人電腦)互聯網已經成為過去完成時,甚至今天以手機為核心的移動互聯網也未必代表了未來。在這樣的新互聯時代,怎樣才能把原來的用戶群成功地轉移到新的競爭戰場?更重要的是,怎樣才能在新的戰場上理解新的游戲規則,甚至建立游戲規則?

具體而言,你是不是還像以前那樣,搞出八大亮點、十大功能,然后重金投入軟文、廣告進行地毯式轟炸?你是不是還像以前一樣,做出來一款產品說不上哪兒好,也說不上哪兒不好,然后差不多就供貨了… … 如此等等,還有很多。問題是,你是不是感覺哪兒出了問題,但是好像又看不出來哪里有問題。是啊,按照傳統的經驗來判斷,哪里都沒有錯,但是你可能沒感覺到,這個時代在發生變化。這個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你需要互聯網思維,當然不是那種越來越成為玄學的互聯網思維,而是一種回歸常識的互聯網思維。

今天的微軟如果還拿以前幾年磨一劍的思路做軟件,而不是用運營創新的思路,就是緣木求魚,等于沒有遵循互聯網產品的規則,那么產品自然不會成功。所以微軟最后明白不能再用自己原來的文化來做,于是它找來了雅虎的人。微軟一定要遵循互聯網的規則,否則,即使它原來擁有強有力的操作系統的技術,也打不過谷歌。

怎樣才能找到用戶的需要?我經常說,一線的客服、運營員工才是創新的動力。只有不斷地接觸用戶,不放過每一個小抱怨,才能找到真正的點。

企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輕視用戶的困擾,一撇嘴,說“這就一小破事兒”。對企業來說是小破事兒,但對用戶來說就是天大的事兒。這種所謂破事兒不解決,積累多了,企業就會自以為是、蔑視用戶的產品,用戶就會一邊用一邊罵,一邊期盼替代品。

六、標準服務和非標準化服務

誰會喜歡格式化的笑容?

對面服務的感覺好不好,真誠最重要。

傳統的客戶服務,都會通過培訓教會員工一套復雜的標準答案。在許多互聯網公司的客服體系里面,不僅僅有標準答案,還要要求客服能夠忘記標準答案,敢于面對具體問題想方案,敢于“說人話”。

因為我們服務面對的是人,如果我們通過標準答案把客服員工培訓成機器,讓機器去和人對話,那用戶怎么能滿意呢?

在很多公司里,客服部門基本上和公司的開發等業務部門沒有直線對接,通過客服工作收集上來的用戶反饋,往往也是定期匯總一份報表,發送給相關的業務部門就完了?;ヂ摼W企業多數是把客服部門和研發團隊放在一起辦公。如果某個問題成為高頻產品問題,客服主管馬上就可以快速找到相關產品的負責人,直接解決問題。

用制度規范出來的“服務”,是假的,用人文環境塑造出來的服務,是真的。

讓員工爽就好,不要追求什么條條框框,也不要生搬硬套。,聽聽他們到底想怎么爽,怎么給予他們參與感、成就感,怎么給予他們足夠的激勵。無外乎就是爽,員工爽,他就會自我燃燒。

在客服組團隊找人上,要求“又紅又?!保覀冎徽夷切┯薪涷灢⑶矣袆摌I精神的人。另外,給團隊成員足夠好的回報、足夠的利益分享。你給夠了錢,同時你把他們都推到臺前去,讓他們都當團隊明星,給用戶去服務,不是挺好的事情嗎?

七、社會化媒體是互聯網運營的主戰場

有的公司做社會化媒體的時候,很喜歡找外包,由外包公司去幫你代運營;或者抱著試試的態度,從傳統的營銷部門中找一兩個人去試一下。其實這樣的方式,沒有溫度感,很難做透做好。

找什么人來做社會化媒體,傳統企業都會找營銷策劃人員來做,互聯網是做社會化媒體,做內容運營。因此社會化媒體營銷人的第一要求,不是做營銷策劃,而是做產品經理。

我們強調用產品經理思維做營銷。而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營銷最大的不同是,營銷不再是單向的灌輸,用戶和企業之間的信息對稱,交互隨時隨地都在發生。這個時候,作為新媒體的運營人員,如果你不懂產品,就很難把產品的特點和用戶講清楚。

傳統的企業里,客服的地位往往都不怎么高。雖然很多企業領導嘴上都會說客服很重要,但是實際上,客服的薪水最低,辦公環境投入最少。而且,往往客戶服務部門都會被當作一個企業的成本中心。很多企業把客戶服務當作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防火墻,認為客服的最大價值就是在前端挨罵。很多用戶在聯系客服多次之后總是憤怒地說:“你們除了會說對不起,還會什么?”

潤物細無聲,建立起產品,用戶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服務滴灌系統,,收獲自己的長尾紅利。

這個劇變的時代,會給大企業以恐懼感, 給小公司以希望。對互聯網外的傳統企業來說,恐懼感一點都不比從事互聯網的小 。

 

本文由 @用友劉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悟頗深

    回復
  2. 提煉《從零到壹》的精華,結合自己的感悟,更有場景感~ 贊!?。?/p>

    來自湖北 回復
  3. 后半段很有《參與感》的影子

    來自浙江 回復
    1. 在許多人和事看到雷同的感悟,說明大家都經歷過,許多人做的出來而不可言裝,描述不好,所以相同經歷有相同的感悟語言,認同,互相借鑒,關鍵是掌握領悟哪些,免得撿了芝麻,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