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雙11”的產(chǎn)品會讓你感覺很便宜?

13 評論 15644 瀏覽 78 收藏 7 分鐘

雙11真的是一年之中最便宜的嗎?

雙11又要到了,無數(shù)人開始在購物車里屯貨,大晚上抱著手機狂刷淘寶。

但雙11并不是所有商品都真的便宜,有些只是讓你「感覺便宜」而已,那么商家通常用哪些方法制造便宜的感覺?

1.?價格錨點

消費者判斷商品值多少錢,便宜與否,需要一個可供參考的價格標準。而價格錨點,就是商家設(shè)定的參考標準,用來動搖人們對商品價值的正確評估。

—引自百度百科

王姐新買了一件外套,問小張:“你看這件衣服值多少錢?”小張根據(jù)以往的購物經(jīng)驗,內(nèi)心估價在500元左右。如果換一種問法,王姐這樣問:“小張,你看這件衣服值3000塊嗎?”即使小張認為不值3000塊,但有很大可能估價在1500-2000之間。

那么商家是如何利用價格錨點的呢?

淘寶上有些商品常年打折,從來沒有賣過原價。那為什么商家不直接按照折后價售賣,一定要打折呢?因為商家需要用原價「錨定」你對價格的初始感知。

比如原價699元的A款鋼筆秒殺價58元,699元就是商家設(shè)定的價格錨點??赡芡瑯雍糜玫腂款鋼筆按照原價48元售賣,因為缺少了價格錨點,即使比秒殺款還低10元,消費者也不覺得便宜。

價格錨點還可以解釋為什么價格尾數(shù)通常以9結(jié)尾。因為499元錨定「這個東西400多塊錢」,而500元雖然只貴1塊錢,但價格錨點就變成了500多元。

2. 「A、A-、B」原理

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發(fā)現(xiàn)A產(chǎn)品明顯比A-產(chǎn)品更好,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A,而弱化去判斷是否要購買產(chǎn)品B

經(jīng)濟學雜志社,當年搞了一個增訂方案。電子版一年的訂閱費用是59美元、印刷版一年的費用是125美元、滑稽的是還有一個電子版+印刷版的費用也是125美元、正常人看到第二個都會覺得非常詭異。不知道干嘛的。然而真實的實驗結(jié)果是:如果去掉第二個詭異方案,84%的客戶選擇了相對理性的電子版;然而把第二個方案放回去,結(jié)果有68%的人選擇了昂貴的125美元的方案。所以,方案二的作用就是讓方案三顯得特別超值。

—引自《羅永浩巡回演講》

很多店鋪都有一些常年賣不出去的高價貨,既然賣不出去,為什么不下架呢?因為這些高價貨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襯托其他產(chǎn)品更應該被接受。

3.?確定效應

確定效應:面對明確的收益,人傾向于規(guī)避風險。

舉個例子,讓我們來做這樣一個實驗。

A.你一定能賺3萬元。

B.你有80%可能賺4萬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你會怎么選擇?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前者,即使后者的收益期望是80%*40000=32000元。

—引自《賭客信條》

「雙11打折」認知深入人心,雖然我們知道,雙11過后也會有其它促銷活動,也有可能享受到比雙11更低的價格。但也不排除過了這村沒這店的的可能。為了規(guī)避這種潛在的危險(即使它可能很?。鎸ν偈挚傻玫牡蛢r收益,我們很有可能果斷選擇在雙11當天剁手,并認為「買到就是賺到」。

4.?心理賬戶原理

由于消費者心理賬戶的存在,個體在做決策時往往會違背一些簡單的經(jīng)濟運算法則,從而做出許多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你今晚打算去看電影,票價100元,在你馬上要出發(fā)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你把最近買的價值100元的電話卡弄丟了。你是否還會去看電影?我想你可能仍然會去??墒侨绻闆r變一下,假設(shè)你昨天花了100塊買好了電影票。在你馬上要出發(fā)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你把票弄丟了。如果你想要繼續(xù)看電影,就必須再花100元錢買票,你是否還會看?

同樣是損失100元(從金錢上來看并沒有區(qū)別)為什么最后結(jié)果卻不同。那是因為電影票的100元和電話卡的100元被你放在了不同的心理賬戶里。

「皮鞋64元,運費5元」變成「皮鞋69元包郵」

商品價格和運費是兩個不同的心理賬戶,一雙皮鞋64元和69元差別不大,但如果另外加收5元運費,我們會感覺產(chǎn)生兩筆付費。

「電視機3499元+組合音響500元」變成「買3999元買電視,送組合音響」

消費者只動用了一個賬戶里的錢(電視機),卻買到了兩件商品(電視、音響)

「8折」變成「購物滿500元返現(xiàn)100元」

“得到”和“失去”也是兩個不同的心理賬戶。

 

盡管營銷利用了消費者的心理,但也有很多商品確實在雙十一價格特別低,甚至低于生產(chǎn)成本。那么,這些商家虧損了嗎?他們?yōu)槭裁粗辉敢庠陔p十一打折呢?

請看關(guān)注下期關(guān)于撇脂定價價格歧視的分析《你在雙11買的便宜,是因為有別人在幫你買單》。

 

作者:周得狗,公眾號:火柴營銷實驗室,5年網(wǎng)絡(luò)營銷從業(yè)經(jīng)驗,目前負責公司內(nèi)容運營。擅長文案寫作、品牌公關(guān)。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guān)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第四點的電影票,如果他丟了100元的電話卡,再不去看電影,損失的是200元。

    來自浙江 回復
    1. 是?。?/p>

      回復
    2. 如果丟了電話卡不去看電影(找電話卡),不一定能找到,找到的話,消費一百損失一百,找不到損失兩百:如果丟了電影票,去看消費一百損失一百,不去看是損失一百。

      來自江蘇 回復
  2. 羅永浩那段引用的案例出自《怪誕行為學》

    來自北京 回復
  3. 看完文章,為啥覺得標題 應該是商家通常用哪些方法制造便宜的感覺?之類的。。。和雙十一有什么聯(lián)系

    來自廣東 回復
  4. 有個問題,文中談確定效應部分,引用《賭客信條》的那段,第二個期望收益不應該是0.8*40000-0.2*30000=26000嗎?

    來自天津 回復
    1. 感謝你的指正,是我表述錯誤。書中正確的表述是:“A.你獲得3萬;B.80%可能獲得40000元,2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

      來自安徽 回復
    2. :mrgreen: :mrgreen:

      來自天津 回復
    3. 0.8*40000-0.2*40000=24000,為啥我算了下感覺還是得到3w才是最好的?是這樣算的嗎?

      來自廣東 回復
  5. 不是欺騙,只是合理的商業(yè)手段而已

    來自廣東 回復
  6. 分析的有道理,有平臺,有流量,就隨便玩啦,商業(yè)的本質(zhì)就是這樣

    來自廣東 回復
  7. 最近剛好在看《牛奶可樂經(jīng)濟學》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