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的暗黑模式:被 App 小紅點淹沒的你正被套路……

1 評論 8384 瀏覽 31 收藏 13 分鐘

打開手機,數一數有多少 App 右上角有紅色圓形數字?它們有沒有干擾到你的日常生活?你會不會因此感到厭煩?)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自帶「暗黑模式」光環的推送通知,并通過幾個案例一起來侃侃未來的發展。

你有沒有做過這樣一個噩夢?夢里,你在許多紅色圓形通知數字形成的海洋里溺水而亡……

我曾經就夢過這樣的場景,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到底什么是推送通知?它們算不算一種暗黑模式?這篇文章,會向你們介紹「偽推送通知」現象,并分享對未來設計模式的一點思考。

推送通知是什么

顧名思義,推送通知,是應用程序不處于前臺運轉時,通過各種方式向用戶傳達信息的一類提示。

自從智能手機普及以來,推送通知倒是發生了不少小的變化。

首先,無論大事小事,App 都樂此不彼地推送給用戶。手機上收到的推送,不再只有電話和短信,還有游戲進展、微博更新、甚至敦促你完成每日行走 10000 步的任務提醒??上攵@些推送真的是自動找上門來的。

其次,推送通知以更多樣的方式呈現。有 App 圖標右上角未讀數字提示的,有手機屏幕頂端彈出文字提示的,也有特殊鈴聲提示的,當然還有智能語音助理提示的。

通過不同方式,推送通知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時不時地干擾我們的注意力。

干擾注意力對用戶來說,肯定是沒什么好處的。但對開發者來說,這卻是其制勝法寶。畢竟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你的注意力。

對開發者和用戶體驗設計師而言,推送通知算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因為它的存在,可以給人造成心理壓力。用戶可能會因為強迫癥而去點開它。

毫不夸張地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看到圖標右上角的紅色圓形數字,就抑制不住內心想要點擊它的沖動。我們即便知道點開后不會有什么驚喜,但就是手賤要去點。

以前的推送通知,都是告知我們需要的信息。但各類開發者拼命地想要用戶參與交互,把推送通知硬生生地打磨成了「過街老鼠」——操控欲極強、破壞性極大的暗黑模式?

推送中的暗黑模式

暗黑模式可以理解為一種設計技巧,通過它欺騙或促使用戶參與交互,而這一切并非用戶的主動行為。

暗黑模式最早出現于網頁端,很多二三流網站都有彈出小窗口。通過小手段引誘用戶點擊,并將用戶指引到其它不相關的站點,從而達到其目的。

圖片來源:malwaretips.com

如今的暗黑模式更為泛濫,也更復雜。很多站點都利用了看似無大礙的方式(瀏覽網頁時彈出的疊層「訂閱」小窗口),來吸引用戶輸入郵箱地址訂閱。

但這還是招到了用戶的嫌棄,畢竟用戶并沒有主動讓這些暗黑模式出現。盡管有這個問題,不少公司仍覺得這種間歇性低端惱人模式值得采納,畢竟大家都想獲取更多用戶。

還真有不少用戶明白并接受這種說法。但若像廣告一樣,如果有更多創意元素,說不定用戶容忍度會更高呢。

暗黑模式推送通知示例

很多我們每天使用的站點,都在利用我們的心理弱點——我們害怕失去東西。所以,他們通過偽推送通知來推廣營銷信息,或者實在沒有可推送的內容時就出來刷個存在感,讓用戶記得它,并引誘用戶使用其產品。

LinkedIn

登陸 LinkedIn 主頁,你會看到如下的導航欄:

「欸,我有 7 條通知?。ǖ匦录せ罡呒壻~號?我好像從來都不是高級賬號——又是暗黑模式,拿我對失去的恐懼來做文章)」

但當我點擊查看通知后,內容完全沒有關聯性。那點開這個偽推送通知后有什么呢:

  • 其它聯系人個人信息更新的提示;
  • 升級高級賬號邀請,從而看到有誰看過我的資料;
  • 瀏覽工作推廣。

LinkedIn 的偽推送通知

作為 LinkedIn 用戶,我發現如果沒有新的消息或建立聯系邀請時,通知欄中總有「披著羊皮的廣告」。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在他們網站上多花點時間,在不同的頁面來回跳轉,完成更多的交互。

Facebook

說到 Facebook,我們如今接觸的不少推送的專利權都可能是它家的。過去這幾年,Facebook 也學會用偽推送通知來吸引用戶了。

Facebook 通知面板:這些通知都算不上通知

Facebook 怎么玩的呢?它設計的通知和你使用的服務有關。如果你刷新頁面沒有真實的通知提示(評論、點贊等),它肯定會通過推送通知形式向你推薦其它內容。比如,推薦你回顧你在 Facebook 的點點滴滴,告訴你連續活躍了多少天,或者向你展示你個人頁面的訪問量。

Twitter

在 Twitter 上,如果你自己沒有通知,系統會給你展示其它人的通知。

Twitter 采用的也是類似的策略,其目的再簡單不過了——它不想讓通知欄變得孤單寂寞。

系統沒有內容與用戶交互的話,就只好找其它用戶的交互信息來賣乖了。上圖 Twitter 示例中,它告訴我所關注的賬號其動態(現在的推送都升級到 2.0 了嗎?)

Twitter 把這類通知也推送到了手機的通知欄,讓你與 App 多多交互。

不惜一切成本增加日/月活躍用戶

LinkedIn,Facebook 和 Twitter 案例只是三個顯著的典例。實際上,這種手段已經在各行各業的站點慢慢鋪開。

使用這類推送的站點,必須要解決這些問題:你的推送是基于用戶角度還是自我角度?如果是基于自我角度,那有沒有考慮到用戶的興趣和需求?

很多網站的廣告收入靠的是點擊量。有了推送,輕輕松松地就能「強迫」用戶幫忙解決點擊量和收入問題。

老實說,這種手段的確湊效。有時候,我們作為用戶,雖然意識到被操控了,仍然還去點擊。

從商業大環境來看,看似所有競爭者都在這么做。別人數錢數到手抽筋的時候,如果你再堅持所謂的原則,拒絕使用這么有效的手段的話,可能會帶來滅頂之災。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種手段是否真的有效,還取決于用戶態度的轉變。

作為用戶,我們或多或少的都體驗過推送疲勞。個人來講,這種「侵略型」推送讓我有放棄或者少用其服務的想法(但遺憾的是,讓我不用 Facebook,臣妾好像做不到?。?/p>

隨著用戶學會去鑒別并回避偽推送通知(正如回避廣告),現在的推送也釣不到那么多用戶了。換句話講,它在用戶行為號召方面也沒以前有效了。

而且,如果用戶對待推送的態度更加嚴謹的話,其作為暗黑模式的發展之路必將受阻,而且還會影響用戶對其品牌的理解和認可。

這樣來看,從另一個層面我們又可以這樣理解:如果誰的推送能做到簡潔大方、沒有套路、而且透明度高的話,說不定會是最后的贏家呢?

推送通知:科技與生活的平衡

以前,我們總是討論工作生活二者之間的平衡?,F在,可以說說科技與生活的平衡關系了。

推送通知這種暗黑模式的出現,它讓我們思考:處在信息爆炸時代的我們,每天被各種不知廉恥的服務方提供的大量信息「轟炸」,我們到底該如何管理和控制這些所謂的智能科技。

科技使我們彼此之間連通,提高我們的社會和個人生活質量。但推送的出現,也能證明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又回到了一個問題:我們身處 21 世紀,整個社會如此發達,對我們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么?

為什么我們真的要關注彼此連通的價值?在社交關系領域,我們到底希望科技能解決什么問題?

而在不斷探索這些問題的背后,我們一直保持著學習的態度,去了解如何享受新型連通性所帶來的好處。

未來會怎樣

毋庸置疑的是,科技公司也注意到了科技與生活的平衡問題,近幾年這個話題越來越凸顯。也許,我們可以拭目以待,Facebook 會在未來某個時刻通過未知的方式徹底舍棄偽推送通知。

不久的將來,我相信 Facebook 可以通過機器學習了解用戶對推送的需求和喜好。有了這些信息的輸入,系統可以自動向我推送個性化的內容。

比如,如果其算法分析出我經常清除或忽略「去到新的城市」的相關推送,以后其迭代出的產品,也許就不會再向我推送這類信息了,或者也許是其它類型的信息了。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目前,偽推送通知還不夠「智能」,至少我可以毫不費力地鑒別真假。但隨著機器學習的進步,這些信息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智能」,以至于我們不能輕易識破它。

作為用戶,我們應該隨時保持警惕,并能夠隨時迎接和發起挑戰。作為設計師和開發者,我們必須要去探索真正尊重用戶的體驗。畢竟,用戶是有鑒別力的,有底線的,同時也有人格尊嚴的,別把用戶當做換取點擊量的廉價工具。

 

作者:Andrew Wilshere

譯者:Jorri

本文譯自:Are Notifications A Dark Pattern?

來源:http://www.ifanr.com/app/925960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愛范兒,作者@Andrew Wilshere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