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用戶增長」,這些可能是你不知道的
保持獨立思考,別被忽悠。
從目前的情況看,國內互聯網行業對于「用戶增長」(User Growth,以下簡稱UG)的理解,大多數情況還限于轉化漏斗優化、用戶邀請、ABtest這些單一又皮毛的形式上。不信,你可以找相關的文章、書、培訓去了解一下。
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UG是從國外流傳過來的,國內真正實踐過,且方法成熟成體系的并不多。更重要的是,極少數懂的人,現階段是不會出來分享的,畢竟還在紅利階段。
我堅信國內的UG應該有自己的玩法,是完全區別于國外的。因為國外的互聯網公司,是沒有運營、商務渠道這樣的角色,但在國內,這兩個工種對于新用戶激活和老用戶留存,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對那些在UG方面出書和講座的人,我特別想問:你們真正做過用戶增長嗎?有實操經驗嗎?你們只知道假設注冊或下單流程有問題,然后通過優化解決,提升轉化率,這就是用戶增長嗎?哪有那么多腦殘的產品會在這兩個環節出大問題。
優化轉化漏斗這種思路,對PM來說是很基礎的要求,已經很成熟很常見,而且也會很重視,把這個當作新概念去賺錢,就沒什么意思了。
延伸一段。我只認真正實操過、有代表案例的人,否則你文章寫得再好、書賣得再好,也沒用。因為很多人都可以講,講的時候通常是在分析一個成功案例,這就很簡單了。實操的時候,會面臨很多意料不到也無可借鑒的難題,這才是真正考驗人呢。
回到UG的事。打開拉勾,搜索「用戶增長」,發現只有少數的大廠在招這方面的人,比如頭條、滴滴、美團、摩拜,還有我所在的網易。從招聘需求,就能大致推斷出目前業內只是對UG這個概念感興趣,真正投入、成立獨立部門組織的其實很少。
目前國內UG存在的問題
1. 缺少真正可行的策略
UG肯定不只是那幫人講的優化漏斗,而是有自己的玩法。頭條、美團、滴滴做的都不錯,我們也在探索,好像暫時還沒人拿出來分享過。
2. 缺少真正懂的人
我調研過當前在一線做UG的人,全部都是半路出家,而且之前的背景都很雜,完全不可能有所謂科班出身的概念。離得比較近的,是從數據分析師轉行的,更多的是運營、市場、渠道等,之前做的事和UG不挨邊。
所以,每個團隊里真正懂的人可能就一兩個,其他人都是跟著整體策略走,可替代性比較強。但這真正懂的那一兩個人,就是很值錢的人才了。
3. 跨部門合作難
UG的特征決定了這是一個需要多個角色組成的團隊,而且角色之間的差異化很大。比如增長策略、商務合作、渠道投放、數據分析、產品、研發等。
但這些角色在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里,都是分散在各個大部門里。所以,要做好UG,最理想的辦法就是重新組建這個團隊,保證合作溝通的效率,不要搞跨部門合作。退而求其次,也可以選擇虛擬項目組的方式。
在團隊組織上做的徹不徹底,關鍵在于公司高層是否重視,是否有決心。如果沒那么堅決,反而會事倍功半,不如不做。
我理解的UG
1. 新增用戶主要靠投放
通過產品或營銷的方式拉新,不是不行,而是太難,是可遇不可求的,這算是國情吧。所以,新增還是靠投放。
那么,利用哪些渠道投放,具體策略是什么,這就是很具體的問題。花錢本身沒有問題,只要保證單個用戶成本可控,或者通過商業模式能收回來,這就是靠譜的。
2. 具備商業變現的能力
上面說到可以花錢,能賺回來即可,這就是一個投放的ROI模型。產品本身最好是具備變現能力,不管是通過流量變現,還是轉化訂單,只要將投放的流量做好后續轉化營收,這就是完整的閉環。
3. 不僅有新增,還包括促活
用戶要增長,不僅要開源,還要節流。也就是通過研究用戶生命周期,構建RFM模型,去做好新用戶留存、低活用戶促活、高活用戶?;詈土魇в脩粽倩兀@里每個環節都有很多可以做的事。
4. 用戶增長不是UG小組的任務
引用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理念,與KPI的區別在于O,也就是目標。假設一個產品近期的目標是用戶增長,那么就應該把這個O的執行路徑拆解到整個團隊,而不只是UG小組。
比如,活動、kol、ugc運營,都可以以用戶增長為目標,去拆解策略。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和UG小組形成合力,避免整個團隊各自為戰。
插播一條廣告
大家好,我是《超級運營術》作者韓敘。在起點學院做導師的這些年,經常收到運營同學的反饋:缺少體系化運營知識與方法,沒有人帶,走了很多彎路。
因此,特別想把我這十幾年來總結的運營方法,仔細、全面地分享給需要的同學,幫助大家更好地提升運營能力。
在這里向大家推薦,我和起點學院聯合打造《互聯網運營實戰訓練營》這門運營體系課,課程內容包含“系統提煉的運營方法論、深度拆解的運營案例、精細設計的運營實戰項目”希望幫助大家深入理解運營工作,掌握運營底層思維,真正的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去。
如果你想系統學習運營知識與方法,以及和我當面學習交流,掃碼即可報名,還可領取給大家爭取到的專屬優惠~
了解課程詳情:騰訊/網易運營總監級導師親自帶班的產品體系課!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想聽老師的最新見解,我現在做用戶運營,團隊人數有限,只有3個人,但是要做的事情很多,也要做活動也要做社群,手忙腳亂的
同學這邊要同時進行的運營工作很多,手忙腳亂是肯定的,如果沒有理清楚運營思路,就難以有效地進行推進。
如果想梳理清楚體系化的運營知識,系統學習底層方法論,不妨來和韓敘老師面對面學習,通過【理論+案例+實戰】的學習方式,帶你沉浸式感知運營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加顧問Ada老師, ?? 獲取韓敘老師《運營實戰訓練營》課程詳細信息哦,微信/tel:對18576628049~
國內真正做好用戶增長的人真的很少,真正實操過的有成功經驗的人更少。
想結交運營同行,和更多運營小伙伴一起抱團成長?
這些在【互聯網運營實戰訓練營】你都能實現,跟韓敘老師面對面系統學習運營知識,請教運營問題,詳情加顧問 ?? Ada老師咨詢,微信/tel:18576628049~
PS:除了咨詢問題還可以領取【騰訊、網易、豆瓣】等一手運營資料~
兩年過去了,作者是不是有了新的感悟,可以展開補充一下嗎?
才發現是17年的文章,我這是挖墳了嗎 ??
感覺講的不夠詳細,一些點可以細化一下
希望作者可以更加細致的講一下用戶增加的對應方法,如投放什么?投放在哪里如何選擇?舉一些具體的例子會更好理解一些。謝謝
道理我都懂,也看過很多關于“增長黑客”的理論。但說到底這些內容有跟慣用的運營手法有什么區別呢?除了更加地講究規劃、執行細節,卻沒有獨具一格的方法論輸出,給人感覺是在“新瓶裝舊酒”也就見怪不怪了。
作者分析的很深刻,作為一個外行我對這方面很感興趣,想請教一下樓主做UG除了需要關注用戶生命周期,是不是也應該結合產品的生命周期來呢?產品在幼兒期、成長期、成熟期、衰亡期對用戶的需求把握定位如何?
投放是什么意思啊,投放廣告?這不是營銷的一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