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不是件小事,依次淺析:推送時間、推送頻次、推送文案、推送形式
近期開始接觸公司的推送業務,起初以為僅僅是文案上的優化調整,在對原有文案進行升級后,發現數據略有上調但依舊維持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且波動不大。這才下決心來認真分析一下。
依筆者的經驗推送整體由四部分構成:推送時間、推送頻次、推送文案、推送形式
1. 推送時間
根據之前的數據測試,上午11點推送的文案點擊率偏高,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推送過程中本身要耗費一定時間,如果上千萬的推送數量則需要1、2個小時,所以當用戶真正收到推送消息的時候往往是下午1點左右,這個時間人正處于混沌的狀態,看到標題黨等吸睛的題目很容易產生點擊的欲。其次更多的商家都將目光瞄準了上下班、睡前的黃金時間導致各家推送扎堆,如果自家的推送文案和內容不是特別突出反而很容易被埋沒。
附上一些經典的推送時間段:
- 上午9點–10點:大部分人剛剛到公司,還不是特別忙碌,通過推送能了解一些昨日清晨的大事小情
- 中午12點–14點:午休時間,玩手機的黃金時期,且思緒略有遲緩適合標題黨類消息推送
- 下午5點–6點:下班準備期,心態略放松,適合推些輕資訊
- 晚上21點–22點:睡前狀態,除非熱點八卦否則不建議推送干貨內容
2. 推送頻次
暫時還沒有拿到推送和卸載的直接關系,根據自身的經歷過高的推送頻次可能不容易直接導致App被用戶卸載但有很大幾率會關閉推送,之后任憑你妙筆生花也都是無用功,所以推送頻次仍是個不容小視的問題。
整體來看如無重大熱點保持一天3次的頻率也能讓用戶接受,當然這里不包含一些單獨業務的推送。對于已經一家獨大的App推送5、6也是常態,但對于初始公司一定要嚴格的自持,否則因為推送給App帶來的差評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3. 推送文案
文案對推送的影響還是蠻重要的,好的推送并不僅僅作用于自身的點擊和留存,能夠被用戶截屏發到朋友圈贊揚應該算是有些小得了吧。
- 基本原則:文案簡潔、與用戶相關、與自身業務相關
- 加分項:數字、表情、場景、節假日、標題黨、大咖引流
一些公司的推送就是自成了一套體系:例如小紅書「場景+關聯用戶+數字+判定詞=一條小紅書push」
在沒有找準自家的推送套路時建議可以多維度嘗試,當然要契合自身App特點,不能因為一味的追逐熱點而推送些與品牌不搭的內容。
- 個人心得:
- 涉及到數字的最好用阿拉伯數字,較為吸睛;
- 副標題盡量別寫完,可以用>>、小手表情等營造出一種未完待續的感覺;
- ABtest要試下,通過數據分析出最優文案;
- 熱點如果做不到第一時間推送就要做出差異化,在細節上用功。
根據近期的測試大咖引流的效果并不是特別好,這可能和之前的認知有些偏頗,當用戶體量足夠大時,所要選取的大咖的熟知程度應該是用戶群體數量*10的影響力。例如你有1萬個用戶,你選取的大咖至少曾被10萬人所熟知,這樣才能保證會對推送起一定作用。很多運營因為對自家的情況過于了解,對平臺內的大咖熟知度很高以為很多用戶也會有類似的興趣,這一點是很錯誤的,也是很不容易發現的。如果公司體量較小沒有適合的大咖來引流不如先將場景類推送做好,以后再完善此方面。
如果是個性化推送還要結合推送觸達人群的特點,要把用戶畫像琢磨透,這里就不具體描述了。
4. 推送形式
根據不同App的業務屬性推送消息的落地頁形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是文章、商品、活動等等林林總總,這里也不一一去分析,只是想說一下如果推薦單品效果感覺單一時可以換些策略,例如試試作品集、購物單等等形式,單一的推送形式很容易讓用戶麻木,而適當的換下效果可能會給用戶帶來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
寫在最后的話,推送整體還是要保證一個輕量級,不要因此而承擔各種繁重的業務,既能保證在消息抵達的同時能夠引起用戶點擊的欲望又能讓用戶在3-5分鐘內能消化完就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推送了。否則只是作為標題黨引起了用戶的興趣后續操作過于復雜冗長也不利于業務的長期發展,數據也不會很漂亮。
一套較好的推送系統是最適宜的推送時間+頻次+文案+形式的整合,以上的四項都有各自優化的空間,當四者都處于最優狀態時,數據也將會很漂亮。
本文由 @靜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這究竟是運營還是產品
度的把握
不錯,期待多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