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別同質化,實現差異化?

3 評論 13679 瀏覽 39 收藏 14 分鐘

怎么樣用舊元素玩出新組合,這就是區別同質化的創意所在。

跨界、快閃這兩股席卷2017年的風潮依舊來勢洶洶。說到打響新年“第一炮”的精彩案例應該就是它了!

就是那個不好好外賣的餓了么,和那個不好好賣TT的岡本,組CP開了一家快閃店。

這間只營業12小時的“時光便利店”。沒有薯片和汽水,也沒有關東煮和杯面,只販賣600顆時光膠囊。

用戶通過掃碼領取時間券,憑券進入便利店挑選時光膠囊。而隨機挑到的膠囊可以兌換岡本安全套、餓了么會員卡、定制雨衣等,收獲“不一樣的時光”。

而看似充滿雞湯的文案,卻隱含了很多的妙不可述~

這個快閃活動以“陪伴”為主題,通過巧妙的互動環節,充分刺激人了的荷爾蒙分泌,調動起用戶參與性,也將品牌溫度滲透到用戶心中,構建更緊密的聯系。

跨界思維

“餓了么”&“岡本”,“抖音”&“摩拜單車”,以及農夫山泉跨界進軍化妝品行業。

不得不說,現在的品牌開始不斷地整合,混搭,逐漸流行起來“復合型品牌”。

不能說是否成功,但是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新玩法可以搶占用戶心智高地,即加強品牌認知。

這種玩法,也就是現在流行的跨界創新,打造超越行業的品牌。即對抗產品不斷細分、不斷分化的趨勢,試圖打破固有的產品分類思維,去整合混搭。

今天想講的主題是:

“如何區別同質化,實現差異化”。

產品或品牌為何變得同質化

企業以行業普遍化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產品

思考一下,為什么企業之間的競爭沒有讓產品越來越不同,反而讓產品變得更加同質化了呢?

在學校里,我們常常用學生的成績排名來看這位學生的成績好壞;在醫院中,我們常常用死亡率來判斷這所醫院是否專業。這些呢,就是我們生活中常常用來衡量的一些普遍化的標準。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衡量標準過于片面不夠準確,但是整體上有助于我們了解一個學生一所醫院的大概情況。沒錯,這些衡量標準簡化了我們的認識事物的方式,但是呢另外一方面,它也有很多弊端。

這些衡量標準就像一些方向的指針,讓所有的競爭者圍繞著這個指針去努力,從而形成一種“競爭群聚效應”,也就是所有競爭者都在這個指針的周圍聚集起來。若是這個指針的地位越牢固,那么競爭者之間的競爭會愈發激烈,都會更加地去向這個指針靠攏。那么企業之間的差異化會越來越小。

回到剛舉的例子,如果把成績排名作為評判成績是否優異,那么所有學生都會大力發展成績學習,而忽略了特長以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如果把死亡率當作是衡量醫院的專業程度,那么很有可能大多數醫院都不愿意去接受疑難雜癥嚴重的病人。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學生之間,醫院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越來越相似。

在行業中,總會有一條水平線和方向指針。所有的企業所有的競爭者都必須超過這條水平線,否則會被行業淘汰。并且,他們會圍繞著這個指針的方向努力,彌補自己的短板,增加自身實力。

那么這么做,會有什么結果呢?

假如A企業的服裝主打質量好,耐穿;B企業的服裝主打時尚、外觀。作為競爭者,A和B都希望超越對方,A想在外觀上超過B,B則想在質量上超越A。慢慢地,A和B同時注重質量和外觀,這時候A和B的優勢逐漸趨于平等,且發展為行業普遍化的衡量標準,淪為同質化。

企業普遍遵循加法升級和乘法升級的進化發展方向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就需要對產品進行升級和進化。在對產品進行升級和進化的過程中,往往會有兩種方式–加法升級和乘法升級。

  • 加法升級: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增加產品的功能和服務。
  • 乘法升級:占領垂直領域的細分市場。

加法升級就好比如一款洗面奶,以前只做祛痘美白這一種功能,后來隨著競爭激烈,就開始增加新功能,比如補水滋潤、控油亮膚等;比如計算機電腦這樣的產品,不斷地進行加法升級,增加存儲功能、處理器速度增快等。

乘法升級就拿洗發水舉例,可以在商場看到許許多多類的洗發水,有的專門去屑,有的專門黑發,有的專門保持清爽等,這就是分類繼續細分下來的子市場。

隨著競爭激烈,企業都想在一個細分的領域先占領市場,產品的升級速度就開始加快,這樣產品就變得過度分化,子市場就越來越小,企業之間的差異也會越來越小。

這里有這樣一個定論,即“過度成熟期”來描述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一個類別內的產品過度競爭過度升級過度細分,產品形象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了,消費者也感覺不到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差別。但是企業硬是要從微小的差異中擠出差異,試圖向消費者證明自己的產品是獨特的。

日后最終呢,常說的性能過剩,無用功能就是這樣子出來的。

面對不斷升級卻仍同質化的產品,消費者怎么看?

消費者患上了“享樂適應癥”,而滿意度并沒有提升

來解釋下這個詞,“享樂適應癥”。一位彩民突然中了彩票拿到一大筆錢,期初呢他是非常興奮的,但是沒過多久這種興奮感就消失了,這個時候他對中獎前喜歡做的事情也逐漸失去了興趣。幾個月以后他甚至覺得,自己還沒有中獎前幸福。這種狀態呢,心理學家稱之為享樂適應癥。

當一家企業進行產品升級的時候,比如蘋果公司剛推出指紋解鎖功能的時候,消費者覺得這個功能實在是太棒了吧,對蘋果公司提供的新的產品價值表示充滿興奮。這時,華為也開始有指紋解鎖功能,后來三星、小米都開始提供這種功能。指紋解鎖就變成了手機行業的標準。

消費者呢,也會從開始的興奮,到后來覺得這種改進是理所應當的,因為每款手機都有這個功能,也就變得不那么興奮了。于是就會對下次的改進仍抱有期望,企業也只好硬著頭皮去做進一步的產品改進,如iPhone X的Face ID,目前是行業的新科技,但是再過一段時間呢?

應該會是個循環吧。

消費者開始無心關注品牌,品牌也就無法獲得消費者忠誠

隨著品牌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小,對品牌無感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

消費者會分為四類,他們可能是“產品類別專家”,只是喜歡某個特定品類,但不會忠誠于某個特定品牌;他們可能是“精明的投機主義者”,純粹以交易目的,喜歡討價還價,喜歡小贈品,只考慮價格因素;他們也可能是“實用主義者”,覺得產品都差不多,也就不想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區分產品之間細微的差別,只是隨便買一個;當然他們也可能是“品牌忠誠者”,不管市場上出現多少品牌,他們始終對某一特定品牌保持激情,比如果粉一般,堅持買蘋果的產品。

人類天生對變化和新奇的事物感興趣,讓人熟悉和看起來大同小異的事物,本身就提不起人們的興趣,品牌也是這樣。當同品類的不同品牌越來越多,消費者們會為了滿足需求的同時,去嘗試新的品牌。

如何實現差異化?

逆向戰略品牌

逆向戰略品牌,故意對抗產品的升級趨勢,不做加法,而是做減法。

舉個例子,宜家。它與傳統家具行業不同,無購物協助,可隨意選擇;無免費配送和組裝服務,由消費者自行組裝,從而更喜歡自己“創造”的東西;不承諾自己的家具結實耐用,反而鼓勵消費者用幾年后就更換,所以他們的家具更加評價,設計也更加時尚簡單。

宜家吸引人的地方還在于,在這里,你還可以買到家具以外的其他物品,比如設計精巧的玩具、餐具等,如果你逛餓了,還有餐廳可以吃點東西。

這里能看出,要做的,是簡化用戶的選擇,在減少一部分服務的同時,增加一些其他的服務。這些服務看上去和主業務關系不大,但是更吸引人。正是因為這一點,品牌才能從復雜和模糊中脫穎而出,變得清晰和具有特色,消費者也更加容易識別。

超越行業的品牌

超越行業的品牌,就是對抗產品不斷細分、不斷分化的趨勢,而是試圖打破固有的產品分類思維,去整合和混搭,也就是現在流行的跨界創新。

以前瑞士腕表統治著整個腕表行業。隨后,斯沃琪手表推出來后非常受歡迎。因為它把時尚界的規則引進了腕表行業,打破了瑞士腕表那種古板、嚴肅貴重的品牌形象,創造出一種具有年輕活力和時尚流行元素的腕表品牌。斯沃琪像女士的包包一樣,變成了一種時尚搭配。

敵意品牌

敵意品牌,不輕易向消費者妥協,不取悅大眾,只是為一部分的消費者服務,把小眾人團結在一起。

這是區別于同質化最明白直接的地方:我做的,就是和你不一樣。

像之前的寶馬Mini的推廣,在人人都喜歡越野車這種大型車的時代,Mini做了個廣告,就將自己的車和大型車擺放在一起,從大到小,XXL,XL,L,M,S。S就是Mini。意思就是:“我就是最小的,我可能比你想象中還要小?!?/p>

破天荒的,這個廣告很成功。

如果消費者向通過品牌來顯示自己的個性,那么他們會去尋找更具獨特性和差異性的品牌,然而同質化的品牌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

?怎么樣用舊元素玩出新組合,這就是區別同質化的創意所在。

 

本文由 @PanGaw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公眾號:狗血品牌打造

    回復
  2. 這里所說的3種差異化方法,本質上還是定位的問題,根據競爭對手適時調整競爭戰略,再說穿了,就是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問題,無其他。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