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白居易告訴你,有生動畫面感的文案可以這樣寫

1 評論 8211 瀏覽 19 收藏 10 分鐘

具有生動畫面感的文案怎么寫?看看古代詩人都是怎么做的。

寫有畫面感的文案,可以先了解五感,五感是指形、聲、聞、味、觸,也即人的五種感覺器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

視覺是我們構建畫面的基礎,設計師可以通過色彩、線條、圖形的應用構成事物的形狀和顏色,那文案如何調動“五感”,寫出有畫面感又生動的文案?

下面我們將去歷史名作中,學習如何用文案調動讀者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的5個官能,構建生動的畫面。

1、直觀化利器——具體名詞構建基礎畫面

我們形容人或者物時,喜歡使用形容詞來表達感受,比如描述一個烤紅薯好吃不好看,有人簡單粗暴,有人觀察入微。

  • A說:烤紅薯不好看但是超級好吃
  • B說:烤紅薯黑乎乎的,全是草灰,但是甜得像蜜一樣。

如果你和A在交談,也許你對紅薯沒有欲望,或者你會說:怎么好吃呢,甜度高嗎?每個人對“超級好吃”理解不一樣,有人認為好吃是甜的,或者香的、或者軟糯的。你會再次確認他所謂的“超級好吃”是不是和你期待的一樣。

如果和B在交談,你可能會說:這和我小時候吃的烤紅薯一樣呢,從窯洞里拿出來的紅薯非常甜。第二個可以勾起人的回憶,因為使用具體的名詞,傳達出更準確的信息、減少了用戶構建畫面思考的時間。

古代名篇的作者深諳這個道理,通過大量的具體名詞構建畫面,傳情達意。

比如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寫的秋日雨后黃昏的場景,明月透過松林撒落出斑駁的靜影,清泉輕輕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通過“明月松間”“清泉”“空山”等名詞交代了時間、場景、人物、情懷,寫出了歲月靜好的畫面感。

名詞的使用是為了構建更準確的畫面,那么動詞就是為畫面增強動覺。該詩使用動詞“照”“流”“下漁舟”,為靜物“青松”“泉水”這樣的景物增強生命力,整個雨后秋景變得更加生動。

再如宋祁《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蠍矍Ы疠p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其中使用動詞 “鬧”整個畫面變得活潑起來,讓讀者眼前一亮。

名詞和動詞使用,可以快速構建畫面,大腦會自帶聯想和關聯的功能,以創造更多的內容畫面。

但是在營銷里,單單只做到這點不夠。商業文案重要的目的是影響消費者的心智。所以在描述產品時,不應該只讓消費者接收到一個事實畫面,而是要創造畫面生動的記憶點,當需要的時候,大腦會立馬調動,從而產生消費 。所以除了基礎的視覺畫面,我們還需要調動人類的其他感覺。

2、加入一個聲音,文案更立體

聲音屬于聽覺,無色無味,文字除了使用“悅耳動聽”“細聲細語”等詞語,在文案描述時,我們還可以通過以聲寫聲,以形寫聲來描寫聲音,讓文案構建的畫面更立體。

首先我們看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琵琶音的一段: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該段話通過一系列的比喻將聲音的高低起落描述得淋淋盡致,仿佛就在現場聽一般。琵琶音的急緩用落玉盤的大小珠比喻,間關鶯語表現音樂的流轉悠長,幽泉流水比喻音樂的絲絲細細,時而悲戚、時而舒緩,時而清揚的音樂盡現在眼前。

而這種以聲寫聲的方式,一個特點是用人們熟悉的一種聲音形容另外一種聲音,從而喚起讀者的記憶,這樣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以形寫聲

個人印象深刻的是魯迅的《聽潮》:

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在水上。

海睡熟了。

……

海終于憤怒了。它咆哮著襲擊過來,猛烈地沖向岸邊,沖進了巖石的罅隙里,又撥剌著巖石的壁壘。 音響就越大了。戰鼓聲,金鑼聲,吶喊聲,叫號聲,啼哭聲,馬蹄聲,車輪聲,機翼聲,摻雜在一起,像千軍萬馬混戰了起來。

這種以形寫聲的方法就是無形的聲音,用有形的事物描寫,增強畫面感。魯迅這篇文字描寫大海沉吟的聲音,用朦朧的月光和晨霧、微風來表現,刺激讀者對二者的聯想,晚間沉睡的大海形象就躍躍紙上。

3、比喻,文案閱讀更輕松

味覺、嗅覺、觸覺此三類感覺的描述,每個人的理解千差萬別,比如說烤紅薯甜,到底甜到哪個度?香又是濃香還是清香呢?如果你想讓讀者清晰的感受到你的心境,不妨試試用比喻的方法,給文案加點料,把原本不相干的事物聯系在一起,“神似”的事物卻能極大喚起讀者的想象力。

比喻最重要的是對本體、喻體、比喻詞有清晰的認知。拿味覺來說,最基本的味覺有甜、酸、苦、咸、辣,那我們就要找到這5個本體對應的喻體,這個喻體最好是大家都熟悉有深刻感知的,比如甜想到初戀、酸也許想到楊梅、苦也許想到中藥、咸是咸鴨蛋,再進行比喻,從而會喚起消費者的認知。像民間文案“甜過初戀”就是極好的例子,還有楊萬里寫梅子的酸,形容道:“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梅子的酸滲透牙齒,我們可以馬上腦補畫面了。

嗅覺、觸覺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在這里不做過多的介紹。

我們對文案五感的打造主要是將官能轉化成大腦的幻覺想象,用文字在用戶心中畫一副生動的畫,而不是一堆優美的形容詞,看完忘了誰是誰了。

下面是小蘑菇通過使用具體名詞、以聲寫聲、比喻三個方法來構建烤紅薯的畫面,看十遍不如實際動手寫一遍~歡迎大家一起練筆~

從青色的爐灰中取出的紅薯,周身滿是草灰,經過高溫的烤制,比之前小了一圈,還可以看到表皮燒焦的痕跡。來不及等他冷,用手拍拍,把熱乎的紅薯掰開,聽到表皮輕輕的崩裂,隨即熱氣迎空而破,在薄薄的霧氣中看到了如蛋黃般金黃的紅薯肉,紅薯肉和表皮間透著一股晶瑩的蜜汁,蜜汁順著表皮滴到火苗里,擦次一聲,像極了微風吹動松林的聲音,然后火苗更旺了些。

 

作者:小蘑菇在奔跑,愛美食、愛攝影的營銷人。微信公眾號:文案小站(ID:xiaomogu_2017)

本文由 @小蘑菇在奔跑?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