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運營人:你的護城河是什么?

3 評論 4557 瀏覽 32 收藏 14 分鐘

假如你所在行業或崗位出現變動,你有抵擋風險的能力嗎?

不久前,唐山市撤銷了全部收費站,本來是一項惠民的好政策,可是遭到了收費站員工的集體反對。視頻中員工說,我們的青春都消耗在這里了,現在已經36歲,除了收費啥也不會呀。一時間,鋪天蓋地的聲音在說,一定要遠離舒適區,收費站這種“穩定輕松”的崗位風險極高!

刷到這條消息時,我暗自慶幸畢業時沒入這個坑。可仔細想想,遠離舒適區的崗位,真的就具備抵抗風險的能力嗎?比如,近三年被熱捧的互聯網運營!

我的一位朋友Kevin,在一家創業型的互聯網公司做運營,年底公司因為經營情況不佳開始裁員,事發突然,Kevin不得不盡快去投簡歷。本來以為學習到很多技能是優勢,什么產品文案、SEO、活動策劃等等,甚至為了推廣需求,還花了一周時間自學視頻剪輯。

足夠遠離舒適區吧?可是去面試時,依然只能做較為初級的崗位。其主要原因是,雖然接觸的技能夠多,可是適用目標崗位的技能都不怎么成熟。

Kevin也嘆氣道:“之前的精力太特么分散了,也的確沒有非常突出的技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真是太重要了!”我連連點頭表示贊同,這是一個總是撓得我們內心癢癢的問題:面對極其不確定的時代,你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嗎?假如目前的崗位出現變動,你有護城河來抵擋風險嗎?

那么什么是核心競爭力呢?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劉未鵬在《暗時間》一書中提到:

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個人的個性、知識、經驗的組合,這個組合可以用來指導實踐,且具有發展性。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加強和發揮自己的獨特性的組合,而不是尋求單項的超越。

也就是說核心競爭力非單一的技能或局部因素,而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中包含了個性、知識、經驗。有了這些還不行,還要指導實踐沉淀經驗,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系統持續迭代。(如果您不明白系統的概念,可以看我之前寫的《怎樣用“系統思維”框架,拆解復雜的運營問題》,非常有用且容易掌握的概念)這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發呢?

  1. 順應自己的天賦,做自己擅長的事。
  2. 要具備可以提升競爭力的知識。
  3. 沉淀并更新經驗,讓競爭系統可迭代。

下面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運營人的核心競爭力是怎樣構成的?

一、個性天賦

你總會在工作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人總是能充滿激情的研究數據,樂此不疲。而有的人一面對數據就昏昏入睡。這其中的差別是,前者順應了自己的天賦,這項工作對他們來說是easy模式,而后者違背了自己的天賦,這項工作也就變成了hard模式。優秀的運營人都有哪些天賦呢?

網易運營總監韓敘曾提到,在他看來運營人才主要分為2種。一種是邏輯性強,有系統化思維的運營。另一種是天馬行空、靈光涌現的發散性思維的人才。當然,也會有一部分人處于這兩類的灰色地帶。

發現自己的獨特才干,會在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呢。那么我們怎樣判斷自己擁有哪種天賦?

在《現在發現你的職業優勢》一書中,作者馬庫斯·白金漢提出一個SIGN模式,可以歸納為3個主要方面來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天賦。

1、內心渴望的

我的前同事中有一個女孩子,負責購物社區運營。每天要從海量商品中篩選出一些具有話題性的產品,發起的話題也相當有趣。這種工作交給我這樣的直男癌做會被逼瘋,但是這個女孩子生活中就是典型的購物狂人,即使休息時間也以逛購物平臺為樂。你有沒有內心渴望,并且覺得還能做好的事呢?

2、容易學會的

以我為例,我初次接觸push運營時,就發現自己能夠很快掌握push的基本規律,3個月后因為做的出色還在內部做了一次分享。有哪些方面,你一接觸就比別人進步更快一些呢?

3、感到滿足的

你做一件事是不是能夠感到很滿足?比如用戶運營,需要有較多時間與用戶打交道,當你與用戶溝通的過程種,你感到很滿足,還是厭惡呢?一次數據分析,當你層層分析出數據背后的問題時,你的感受又是怎樣的?你會不會覺得,做這件事情本身就是最好的回報?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千萬在沒有做成某件事前,就下結論說自己不適合這個。接到一項任務盡自己所能去做,才會發現這個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天賦。有時候,全力以赴做成一件事,你會發現你不僅做到了,居然還做得比大多數人好。說不定你就自然而然喜歡這件事了。說自己不喜歡某某事,也許是你還沒感受過做成之后的爽快感!所以很多時候,不妨全力以赴試一試再下結論。

二、技能知識

在我看來,具備競爭力的運營人需要關注兩種知識:一種是專業領域知識,另一種是臨界知識。專業領域的知識,即日常工作中直接用到的,如文案撰寫、活動策劃、競品分析等。而臨界知識,就是事物更加底層的規律,如系統思維、復利等知識。這些知識幫助我們增加認知深度。

運營人的專業領域知識是怎樣構成的呢?黃有璨曾提到:

我眼中的“好的運營”,至少有3~5年以上經驗,熟悉內容、用戶、活動等各個模塊的運營,熟悉各類產品形態,有能力通過各種運營手段的組合,拉升一個產品大部分的主要數據。同時還可以做到與產品間的溝通無障礙,甚至可以出一些簡單的產品方案。

我們來拆解一下,一個具備競爭力的好運營所需要的素養:

  1. 熟悉各種運營手段
  2. 熟悉產品形態與業務
  3. 熟悉產品相關知識
  4. 3~5年以上實踐經驗

熟悉各種運營手段當然是運營人必備功課了,但是也許你會問為什么運營還要關注產品與業務?那不是產品經理和老板的事嗎?千萬別把運營的職能局限在一個很窄的范圍,不然我們很可能陷入低水平的勤奮中。就如我們在一個陌生城市行走,如果我們只看眼前,很有可能會迷路。當我們關注的范圍更廣,將我們的視野拉升到空中500米時,我們便能看清到整個街區全貌,知道自己在哪條路,不至于迷失方向。

而高手的視野何止是500米,他們高度更高視野更廣,不但知道自己在哪條路,還能找到一條更短更通暢的路。那怎樣做到這樣的高度呢?除了專業知識之外,我們還需要臨界知識。成甲在《好好學習》中提到:

臨界知識是世間萬事萬物最本質的東西,是事物的底層規律。各個學科和領域的臨界知識需要打通,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方可厚積薄發,從本質上將問題解決。

比如黃金思維圈、復利效應、二八法則、系統思維等等,幾乎每個概念都能套用到我們的運營工作中,幫助我們增加理解深度,以更廣的視角看問題。

三、經驗沉淀

在我初次接觸運營工作時,我的導師Carrie讓我目瞪口呆!她當時只有24歲,居然已經成為騰訊高級產品經理,在第一次溝通中時便告訴我受用至今的一句話——一定要每周做總結,做復盤,不然就不會有進步!這也是騰訊的獨特文化之一,不但要有工作成果,還要有經驗沉淀的輸出。

這些年也接觸了不少運營人,越來越感受到這句話的能量之大。身邊總會有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司機,然而其職位和能力不如一些工作2、3年的運營鮮肉們。工作時長不等于工作經驗,那些進步神速的運營人,其均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擅長總結與復盤。

復盤不等于總結?!皬捅P“原是圍棋術語,本意是對弈者下完一盤棋后,重新在棋盤上把對弈的過程演練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的好,哪些地方下的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更好的下法。這個把對弈過程還原并且進行研討、分析的過程,就是復盤。復盤是一個將經驗轉化為能力一個比較快捷的方法。

復盤的四步驟:

  1. 回顧目標:當初的制定的目標是什么;
  2. 評估結果:和原定目標相比有哪些亮點和不足;
  3. 分析原因:事情成功和失敗的根本原因,包括主觀和客觀兩方面;
  4. 總結經驗:需要實施哪些優化與迭代。

復盤的原理非常簡單,卻是經驗沉淀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尤其對于工作事項繁多的運營,其作用遠大于我們的想象。以下是我日常使用復盤的一些方法,供你參考:

  • 運營反思日志。每天挑出一件較為重要的事情來復盤,即使再小的事情也值得這樣做。另外也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復盤的習慣。
  • 項目復盤。如進行完一次活動,或是完成一輪優化等等。一定要拿出時間對項目進行復盤,且不僅僅停留在腦海里,好要讓它呈現到紙面上。
  • 不斷修正之前的復盤結論。一次復盤不可能做到非常全面,無漏洞。我們每次復盤都是對之前復盤結論的再次修正與優化。要像滾雪球一樣,形成自己龐大的經驗庫。

總之,面對這個時代的不確定性,我們運營人非常需要找到并培養自己的競爭力,增強自己“反脆弱”的能力。我們可以從天賦、知識、經驗三個方面去打造自己的競爭力,并不斷持續迭代這個系統。這個時代的確不缺乏勤勤懇懇奮斗的運營人,而最悲哀的是自己付出的努力,跟自己的獲得相差較大。希望我們運營人在勤懇工作的同時,也要時不時抬起頭看看,我們的護城河是什么。

 

作者:Awei,創維OTT產品運營,持續行動1000天運營反思日志踐行者。

本文由 @Awe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個性天賦】順應本能,發揮最大功效;
    【技能知識】輸入-輸出;
    【經驗沉淀】輸出-輸入;

    來自安徽 回復
    1. 總結的不錯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