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渣運營,如何在互聯網職場持續地野蠻生長快人一步?
這不是一篇教你年薪翻倍的文章,但一定能減輕你的焦慮。
筆者23周歲本科畢業,工作了5年,目前在一家還算知名的公司做產品運營,拿著不高不低的薪水,過著不緊不慢的生活。閱歷并不牛逼,但成長速度自認還算中上。曾經也很焦慮,但現在比較坦然。資質平平,也沒有過人的運氣,主要靠野蠻生長、逆成長。
我們身邊有很多傳說中的高薪神人,有很多別人家的公司,而且所謂“牛人”越來越低齡化,不時有“限免”的分享,然而只有少部分能有效地緩解焦慮。歸其原因,是在于這些碎片化的內容、課程都是治標不治本,很少能給人一個完整的思路,或者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但話又說回來,知識體系不能指望各種“老師”給你理清,需要自己慢慢去整理、驗證,基于自己的理解,把各種“老師”的“學說”中和成自己的心得。
在這個知識體系中,我覺得包括并不限于:專業技能提升、團隊/公司發展方向的判斷、子行業觀、全行業觀、投資觀等。解決成長的焦慮,是多方面進行的,而又互相關聯。有好的大局觀,會讓你有更清晰的定位。有好的微觀意識,會讓你比同齡人更扎實。這里面每一個板塊,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專研理論,結識前輩,培養圈子,總結輸出。
以我自身為例,工作以外每天投入學習的時間,大約在一個小時左右。從一個懵懂的新人,到初步有一個相對清晰的體系認知,我覺得大概需要三年的時間,我自身用了四年多,目前還是有很多短板,也走了一年多的彎路。對于這些彎路,曾經也很介懷,現在更多的是感激。扯遠了,那么下面分板塊來討論如何更快地融入、成長吧。我所能提供的只是一個框架,每一個板塊都可以拓展成一本書,有些甚至幾本都講不完。
一、如何持續地提升運營的專業技能
1.1??運營成長更需要天時地利Orz
互聯網民工幾種角色:技術、產品、設計、運營中,運營的門檻是相對低的,也是易學難精的一個。技術社區最成熟,課程最豐富,有內容輸出的牛人也很多。近幾年產品經理的培訓火熱,知名公司的產品經理也各種走秀,能深度交流的機會也多。設計類似技術,不贅述。
唯獨運營略有尷尬,能系統學習的東西是有限的。一方面top的運營很多都有創業能力,他們沒時間去輸出,也沒什么分享的動機。一方面運營需要實操,好的培訓機構也很難完全真實地讓你去做一個運營活動(預算和活動背景的背書等受限)。
而且運營很看產品,產品不行,團隊不給力,運營有再大本事,也事倍功半。
運營的難“精”還體現在分支過于龐雜,很多子類(甚至SEO、ASO等)被歸屬到運營。細如淘寶運營和微信公眾號運營,大公司出身的運營恐怕很多不知道怎么落地。
1.2??運營學會歸納很重要
所以了解運營的分類,并找準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如果你這些基礎的概念沒有,那就多補補課吧,張亮、黃有璨、類類、韓敘等大神的書,都看一遍,畫幾個腦圖。很快,你就可以通過閱讀一個招聘信息,了解到這個崗位真正需要的人的畫像。(你會發現很多崗位實際內容都跟title不符,或者崗位的定位非常模糊)。
篩選完方向(比如我會鎖定用戶運營,特別是用戶增長、用戶周期管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點),這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是收集內容和把學習到的思維用到工作中去。
1.3 優秀的運營職業上升空間更高
不止一次聽人說:我認識的厲害的運營都去創業了。也沒錯,長遠看,產品、市場、運營做的事情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為營收負責,賺錢。所需要的能力也是重疊的。CMO-VP-CEO-VC,這條路能走多遠,除了實力、視野,也看機遇。大多數人走到總監級別也就到頭了。但是對有心人來說,稅前年薪百萬是可以實現的小目標。這是一場持久戰。
深入了解運營分類和機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回到實踐上,其實是運營的思維,關于這個問題,黃有璨老師的書里有詳細的描述,這里就不展開了??偨Y起來就是:系統、獨立的思維。其實這種思維也適用于產品、市場,殊途同歸。
1.4 建立起“T”字形的知識結構
建立起“T”字形的知識結構:即專業領域足夠縱深,視野足夠廣闊。專業領域不限于運營,應當放眼到產品、市場、甚至基礎的技術等。更全面的應包括行業、管理、資本、國勢。在知識體系的“產業+管理+資本+國勢”四個知識維度里,國勢在于宏觀和環境、方向和趨勢,具體閱讀范圍很難界定。從知識結構建設和閱讀范圍選擇的角度上說,“產業+管理+資本”的交集地帶,出職業高手的概率為高。
這都是后話,我們先實現1.0,做個專業的運營經理。
1.5 沉淀理論,形成壁壘
用戶運營作為運營相對核心的角色,推薦黃天文老師的《引爆用戶增長》進行學習。IP很多,我建議選擇一兩個實戰經驗比較豐富的,全面地讀讀他在各個社區的內容輸出,比如黃天文老師。不推薦公眾號閱讀,比較碎片化。刷知乎也要注意,內容有些參差不齊。
互聯網公司很多把市場推廣和用戶管理分開,傳統行業中許多是一起,都屬于市場部門,核心的部分是會員管理,即CRM。其實核心的營銷策略和理論,傳統行業實踐經驗反而更豐富,特別是零售業,商超(快消品)、百貨(服裝)尤為突出。
能把本職內的工作做細致,比如內容的傳播大量提高,活動的規模和影響快速擴大等,并且能夠復盤輸出比較精致的ppt/總結案,堅持優化,基本是個相對優秀的初級運營。
能把各種運營的類別歸全,了解甚至掌握對應的技能和工具等,我覺得基本能算是進階的運營。接下來我想更多的是把“T”做大,即更縱深,更廣闊。
更重要的是,把所學試著實踐到工作中,不管是思維還是技能,根據工作環境進行調整,靈活變通,學以致用。
本節提到的書單,再羅列、補充一下:
《引爆用戶增長》黃天文著
《給產品經理講技術》(同名公眾號)
《消費者行為學》邁克爾·所羅門著
《怪誕行為學》三件套
二、怎么樣改善自己的大局意識
當我們思考這些問題時,首先起心動念一定要是正能量的,這些總結是輔助我們更好地工作,不是制造職場負能量,不是暗示自己跳槽。職場沒有敵人,只有師長和朋友。工作沒有好壞,成長更多在個人。
2.1?如何看待自己的項目
遑論你是怎么進入這個項目(入坑)的,快速搞清楚項目的意義和前景是任何一份工作前期非常重要的工作。所要思考的問題包括并不限于:項目的背景是什么?本來想做成什么?現在做的方向有什么調整?市場容量有多大?我們能做的規模/程度可能是?產生的效益有哪些方面?天花板在哪里?
要找到答案,當然是跟老員工,或者新來但是在行業里浸淫較久的同事多請教。多和他們吃吃飯,哪怕是再嚴謹的上司,也不會介意為上進的新人多開小灶,何況同事之間需要多互通有無。
有些項目是技術導向的,有些項目是運營導向的,了解不同的導向,對績效的期望值也會更合理。比如一個技術性很強的團隊,運營的總體績效大概率是要差于研發的,加之運營的薪資大概率要比技術差一些,于是貧富差距會特別大,不要有心理落差,盡量選擇運營話語權強的項目。
2.2?怎么樣更好地和上司相處
通過了解上司大概的背景,能對他的業務理解、管理風格、性格特性有一個大概的預判。通過他對各個小組的管理,也能對你的上升有一個更合理的期望值。常見的管理風格可以自己搜些資料。下面以我自身接觸的幾位上司來舉例(純粹討論思路,我也沒做得多好)。
- 上司雄才大略,熟悉業務,又懂得拉攏人心;這種常見于各種新晉管理者,那么你要做的可能更多的是執行,訥言敏行。等他上升了,自然會有機會。
- 上司資歷老到,可能不太干活,但是善于借力,拿資源;這種常見于各種老部門、老公司,你要做的,除了本職的工作,還可以替他分憂,比如幫他寫ppt去他的上司面前畫餅、幫他寫總結。你可能會做的比較累,甚至成為他的御用槍手,但是這種鍛煉,和可能帶來的機會,還是非常不錯的。說不定能上位呢。
- 上司可能不是很熟悉業務,但身先士卒,成長迅速,并且不得罪任何勢力;這種一般人情世故比較老練,千萬不要耍小聰明,好好做事。如果感覺自己做了很多都沒被認可。就和他身邊的人,他的核心班子打好關系?!笆捄卧孪伦讽n信”。
領導也是人,也會有很多缺點,需要做個有心人,因地制宜。
2.3?怎么樣更好地在團隊中生存
在前面項目觀的基礎上,需要判斷以下幾個維度:團隊最大的成長空間在哪?哪些人/所扮演的角色成長潛力比較大?借力成長需要跟那些人搞好關系(哪怕你很不喜歡對方)?
一個項目也可能會細分業務線的,站隊很重要。如果有選擇空間,一定謹慎對待。如果實在看不清怎么選?哪里人多哪里去,“人多力量大”,“法不責眾”。
團隊總有些人能力很強,但是或因性格或因入職晚等原因處在一個低谷。這些人需要盟友,更需要諍友,多多交流,不管以后他們步入正軌還是另謀高就,都是你的良師益友。
團隊里面也總有人能力不特別強,但是態度很好,也重情義。別看這種人好像很老實,最后有不少會發育成老大。
還有當權但是不夠好溝通的人,也應順著TA的姨媽期調整工作節奏。
等等,不展開了,還是那句話,勤觀察,因地制宜。
2.4?如何了解公司的脾性
小公司基本考慮前面的問題就差不多了。
稍大一點的公司,沒有背景,你只能知道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里的事情。不知道公司要做什么,部門要做什么,很正常。但是你可以了解公司的文化,大老板的文化,整體感受這種風貌。
然后應用到你的工作中,該避諱的避諱,該迎合的迎合,“入鄉隨俗”。
公司文化輸出的地方,比如官網,論壇,im里面的推送,都可以隔三岔五快速瀏覽下。公司的運作,是跟著資本方向走,有些很功利,有些很理想。你能做的是,跟上這個節奏。
2.5?綜述
核心思路就是勤于觀察,跳出小環境,看大環境,然后再調整小環境的思路。不談什么大局觀、格局,我們先做一個生存能力強的職場人。
三、如何建立自己的行業觀
3.1?如何快速了解行業
關于行業選擇的問題,我剛工作的時候,想的是什么工作能學到東西,能創業,能改變社會地位。
工作了幾年之后,想的是什么行業賺錢。
我發現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
瀏覽中國500強企業名單。
你會發現,其實互聯網企業,并不賺錢。表面高的年薪,其實并帶不來工資以外的收入。之所以我們前赴后繼地進入這個行業,一部分是因為我們進不去油水更豐厚的行業。
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局限于互聯網行業,還是那句話,跳出小環境,看大環境。
首先你得有一堆朋友,至少是能微信嘮嗑上的,分布在各個行業,告訴你哪些行業賺錢。然后自己平時也多收集一些行業報告。這樣你才知道哪些行業是你想要的。
筆者由于經濟基礎比較薄弱,更希望求穩,更希望找一些時薪相對高、經驗積累相對有效的行業,三年多前,我把目標鎖定在金融行業。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慫”就好。
3.2?如何考察、了解自己所在的子行業
在子行業之間進行選擇和轉變通常不是太難,比如同樣是互聯網運營崗位,從p2p轉到貸款,從證券轉到銀行,都還是比較有機會的。所以怎么樣發展、發育好自己的職業素養是更大的命題。
我覺得這用到更多的是碎片化信息收集和系統分析的能力。拿金融來講,涉及到的領域很多,知識也很龐雜,能知道冰山一角已經是專家。方法還是建立一個“T”字型的知識體系,比如p2p,首先要對p2p各個業務流程非常熟悉,足夠縱深,然后才是行業內各種玩法的了解,派生出對各個公司運作的了解。
快速了解這些信息的過程,社區、行業報告、行業小v的交流,都是很好的渠道,拼的是泛讀能力和速度。
更優質的信息,來自深度的小圈,這需要經營和沉淀,就不展開了。
3.3?大行業觀應該如何對待、培養
整個互聯網的大格局,一些熱的方向(區塊鏈、ai等)都在這個議題內。大家每天堅持刷36Kr、虎嗅、果殼也就是在培養自己的大行業觀。
在這個議題上,我個人的建議是,大多數的熱鬧,你都不用湊。在需要用到的時候,用你悉心培養的快速抓取信息、系統輸出碎片信息的能力去整理。
比如最近很火的區塊鏈,快速了解這個行業之后,也許你就不會覺得他很快能改變世界,也許會覺得大部分人是投機,甚至純粹湊熱鬧了。
而且如果不在一個比較高級的圈子里,很多信息你知道了沒有用。就是自己本身不強大,知道再多也徒勞。比如13年前很多大佬就開始布局的電動汽車,17年底報導連連,普通人除了看看還能做啥?
有志于創業的同學,建議關心整個風投環境,推薦一下投中網,里面的融資事件、并購事件,隔段時間翻翻看,了解資本動向。更有余力的同學,建議了解一下風投的類型和產業結構,甚至接觸結識一些一線的投資經理。講真,他們大部分的朋友圈還是挺精彩的。
推薦一本《高手身影》和君商學院著,通俗易懂的風投案例。還有《門口的野蠻人》,這個小說比較經典了,建議用喜馬拉雅fm碎片時間聽一下。
四、如何形成自己的投資觀
4.1?掌握哪些投資理論
投資的重要性應該不需要我贅述了,我在業余時間自學各種理財知識一年多了,起步很晚,目前收益也一般,但是自認為還是接觸到很多不錯的理論和資源,介紹給大家:
書籍:
《經濟學原理》曼昆著
非科班出身的,真的值得一讀,圖多不難懂。有很多理論基礎,都是應該背下來的。
《個人理財》基翁著
告訴你理財的重要性和收益,幾種大方式的用途與優缺點,最重要的是理清投資的理念和灌輸風險意識,很重要,比如讀完你會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熱衷于股市、為什么買房大多數時候是不錯的投資渠道,為什么大多數買人壽保險是因為推銷而不是需要,等等。
《策略投資方法論》申銀萬國團隊著
在中國這種險惡的股市里,還是有務實的研究團隊的,他們的總結可能不夠時髦,但是還是比較嚴謹。
還有好幾個斗魚主播、fm頻道、公眾號,都很優質,但是每個人口味、關注點不一樣,就不一一推薦了。
4.2?怎么混出自己的投資圈子
建議大家在有幾年工作經驗之后,選擇一個投資方向,發展自己的圈子,比如股友圈、炒房圈、外匯圈等。雖然投資是個獨立思考的過程,但是通過投資認識的朋友能夠在生活中添加很多樂趣。我個人建議是經濟條件許可下,報一個商學院,認識一些搞證券、投行的朋友,不管是創業還是投資,都有裨益。
洋洋灑灑寫了五千多字,仍然覺得不夠精煉。受限于自己狹隘的視野,和基層員工有限的格局,總覺得很多地方很片面,希望有耐心讀完的你,能去其糟粕。
作者:大龐
來源:微信公眾號:運營喵
本文由 @運營喵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轉載本文,請自行聯系運營喵授權。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作者是不是上過和君商學院
樓主是在京東金融嗎
有道理,有格局,互聯網行業時薪算下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