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腦殘與腦補之間,抖音選擇了腦洞營銷,具體姿勢如下

3 評論 11308 瀏覽 27 收藏 13 分鐘

抖音是如何在短短一年時間里,突破秒拍、快手、小咖秀等一眾老牌短視頻的包圍圈,實現異軍突起的呢?它只不過是在腦殘與腦補之間,選擇了腦洞營銷,

在短視頻領域,抖音怎么看都是異軍突起。

從2016年9月上線開始,直到2017年3月初,抖音在iOS和Android的下載量才突破1萬。

到了今年2月底,抖音短視頻的市場滲透率達到14.34%,就是100個玩短視頻的手機中,就有超過14臺安裝了抖音APP。

短短1年時間里,抖音做對了什么?才可以突破秒拍、快手、小咖秀等一眾老牌短視頻的包圍圈?

或許,答案是4個字——腦洞營銷。

比小眾更小眾,垂直細分的短視頻怎么大眾化?

抖音的崛起,是在去年下半年,而飛升則是在今年春節。

據資料顯示:2018年以來,抖音幾乎一直盤踞在App Store第一位子,僅僅被《旅行青蛙》暫時超過,整個春節差不多增長了3000多萬用戶日活量。

據第三方統計:2月份抖音月活用戶數量為1.47億,與老牌短視頻應用的差距日漸縮小。

有意思的是,月活過億的抖音,在大多數人看來,依然是一個小眾應用。抖音的用戶標簽有極其明顯的偏向:一二線、年輕人、追求酷炫,喜歡模仿。

與此同時,第三方統計機構 QuestMobile 對西瓜、抖音、火山和快手這四個短視頻應用的分析顯示:

抖音的女性用戶占比和年輕人占比都是最高的,其女性用戶占比為 66.1%,30 歲以下用戶的占比達 93%。

而極光大數據的統計中:

發現19歲以下的用戶占比為20%,24歲以下為52.8%。

極致年輕的用戶族群,其實是一種用戶迭代。在其他短視頻平臺隨著運營時間增長,而必然出現的用戶固化下,抖音搶占的其實是新進入短視頻的這部分增量用戶市場。

但這并不是抖音成功的秘密,而是一般的新晉應用所慣常選擇的路數,即在垂直細分市場中,找到小眾中的小眾,從而在市場化分鐘崛起。

抖音要切入進來,首先要解決的是黏住這部分用戶,酷炫是一個最簡單粗暴的做法。

據抖音總經理張楠回憶:他們團隊當時把100多款短視頻產品,全部安裝在手機上去體驗和感受,他們有一個共高的缺點:“那就是不夠美好”。

3月19日,抖音更將這個認知作為自己的旗幟舉起,對外發布新品牌形象“記錄美好生活”,然而這一點其實在更早以前,就已經在抖音身上呈現。套路并不復雜——在垂直細分的市場中,找到大眾化的可能。

大量特效、大量洗腦音樂、常量更新的模板庫、以及各種示例,讓沒有剪輯技術的小白也可以做出炫酷的短視頻。橫在視頻之上的技術門檻被簡單解決,而15秒的時間里,留給用戶的就是腦洞時間了。

這樣的套路以前并非沒有嘗試者,比如:小咖秀。但過多的模仿秀模式,讓這樣的創意很容易陷入同質化的陷阱中。初期和小咖秀有些近似的抖音,則在獲取了基礎用戶之后,快速讓創意的腦洞呈現出爆發狀態,這是如何達成的?

秀腦洞,15秒的新奇特、實用和意外

視頻領域,平臺一旦成熟就一定會形成風格固化,無論長視頻還是短視頻。

如:快手,側重于小鎮青年的定位,讓其風格和長視頻中的網絡大電影有了相似的屬性。電鉆吃玉米、未成年媽媽之類的話題,盡管屬于比較極致的呈現,但體現出了其俗文化的打法,或者亦如網民揶揄的那般,屬于腦殘營銷。

而如:秒拍,由于和微博的各種關聯,讓其在內容傳播上,偏重于更多知識性的傳播承載,逐步的雅化讓其受眾在使用過程中,從單純的娛樂模式,變得越來越逼近于需要用戶在觀賞之后,進行腦補延伸。

抖音的切入點則介于兩者之間,偏重于腦洞,即更多的以頗具創意性、趣味性,卻不低俗,也不需要過多思考的內容進行傳播,尤其是在潮流引導上,15秒的快傳播和時尚新穎的內容展示,更容易讓講求個性化的30歲以下人群所青睞。

讓別人羨慕而不是秀丑式的個性展示,成為了抖音的調性,也進而直接影響到了其上各種營銷行為的動作——新奇特、實用、意外。

以在抖音上一度爆紅的小豬佩奇手表糖為例:一句“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讓打開表蓋露出的不是手表機芯,而是一盒奶片糖的小產品成為爆款。

但其價值在哪?

在于各種抖音達人用這個看起來象兒童手表的物品,達成一些意料之外的展示而已,純粹的好玩和個性。

另一個被看做是“經典”的海底撈案例,也是遵循相似的邏輯。

新年后,海底撈突然有很多人開始嘗試一種神秘的新吃法——生雞蛋+蝦滑倒入油面筋,丟進火鍋煮熟。除此之外,“番茄牛肉飯”也火了起來——點上一碗米飯,配上小料臺的牛肉粒以及番茄鍋里的湯底,3塊錢就得到了一碗牛肉飯。

這種吃法的緣起,來自抖音。讓抖音的網紅,教導粉絲如何吃的更有品,成為了一種時尚。以至于,一些餐飲店的服務員會在年輕人點單時,詢問是否要“抖音同款”。

類似的“意外”其實構成了整個抖音短視頻的主旋律。一把Supreme噴錢槍、打吊瓶的蜘蛛俠車飾、吹著薩克斯的盆栽向日葵、一捏就會動的兔耳朵帽子……

只要留心去關注在抖音上爆紅,并進而在淘寶上出現的“抖音同款”潮品,就不難發現這種新奇特+實用+意外的腦洞開在何處。

如果用更為簡單的話語來概述這種腦洞營銷,或許可以是——在許多我們看起來很熟悉、習以為常的事和物上,竟然還有這樣讓人腦洞大開、耳目一新的玩法和升級。

竟然還能這樣吃、這樣玩、這樣潮,而且每一個人都可以很容易達成,就是抖音所引導的潮流所在。

秒拍上的高大上、快手上的俗到底,以及需要各種道具、技巧才能完成的高難度潮品,顯然無法完成這樣的腦洞任務。腦殘、腦補和腦洞在營銷上的分野,也就這樣簡單的分流了。結果,在用戶眼中,就變得“酷炫”了。

小眾產品的營銷沃土,能否大眾化?

縱觀在抖音上一戰成名的營銷案例,不難發現一個脈絡——除了新奇特外,就是小眾。換言之,極具創意性的產品或創意性的搭配方式,會更容易在抖音這一講求以創意博眼球的生態中,獲得足夠多的關注。

對于大量走文創路線的產品來說,抖音的15秒視頻展示,可以視作是一個另類的眾籌空間,尤其是其產品調性符合創意腦洞、個性展示和消費升級這3個標簽。

但作為小眾產品的營銷沃土,它有沒有可能讓范大眾化的商品,也有營銷空間呢?依然是“酷炫”,產品本身已經定調,就在使用上酷炫。

聯想是一個較早發現這樣路數的品牌,其在抖音上的賬號,給出了2個標識:其一是口號“每一次聯想,都不止15秒”;其二是更新時間“每天18:00”。

截止4月6日,359個短視頻,79.1萬個贊,56.1萬粉絲的成績里,基本調性也很簡單——每天固定的女生出鏡,以趣味的方式展現聯想的各類產品。把產品廣告做成段子,卻不低俗、足夠有趣,勾起用戶對產品的更多聯想,足夠了。

這種調性,依然成為了一些知名品牌的標配,比如:支付寶將運營部的日常和支付寶新功能編輯成段子;小米手機也將自己產品的亮點和運營團隊的趣聞做成短視頻來吸粉。

這種營銷邏輯:即是讓產品在創意腦洞之余,形成一種和用戶更為親近的品牌形象,或者說和早前微博上的擬人化品牌形象(如:杜蕾斯的小杜杜)、微信上的品牌公眾號調侃式公關(如:百度公關的這一屆百度公關)并無二致。

至于產品上的創意玩法,早年在論壇上爆發過的“吃垮必勝客”(用特殊的放置方法獲得足夠多的自助沙拉),亦區別不大。只是,過去論壇過于分散的用戶特征,讓這種爆發比較低頻,而在創意視頻社區,則可高爆而已。

同時,隨著移動流量的大漲,過去用圖文表現的手法,得以視頻化了。當然,這種聚集,和抖音越來越鮮明的創意調性,有極大的關聯。

除了以獵奇的方式展示產品、以親民的語調傳播品牌外,抖音上的營銷還可以做什么?或者說,其實上述的做法,都是常見的營銷方式,只是從論壇、微博、微信、B站等上N代營銷陣地上,向抖音這個新陣地進軍和進行了適應化變形。

不過是又一個內容分發渠道而已……

目前看來,似乎并沒有更多新路數出現。只是,由于UGC(用戶原創內容)的門檻再次降低,以及創意壓倒純技術力量的呈現,抖音自身想要達成商業化變現,難度極大。前輩微博、秒拍都陷在這一坎上,走腦洞營銷的抖音,或許也無法免俗。

#專欄作家#

張書樂,微信公眾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互聯網和游戲產業,專注產業分析與網絡營銷,著有《實戰網絡營銷》《榜樣魔獸》等書。

本文由 @張樂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已經卸載抖音了,因為商業化太快,最開始只是視頻主帶貨,有個購物車,平臺間或的游戲廣告?,F在基本刷5個,就會出來一個廣告,還會連續刷兩個廣告。我不反對商業化,但反對這樣密集到嚴重影響體驗的廣告投送。人都跑完了,看你發給誰。

    來自貴州 回復
  2. 哈哈

    回復
  3. 論一代人掌握了時代話語權的重要性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