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背后的邏輯:情感化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68.jpg)
通常我們認為產品是冷冰冰的,給物質化的東西賦予情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但是,優秀的產品背后,設計者一定會從滿足用戶情感需求的角度出發,來設計創造產品。
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提高,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人的感性心理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人們已經不再滿足單純的物質需求,人的需求正向著情感互動層面的方向發展,想抓住消費者的心就必須考慮他們的情感需求。
本能驅動
當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產品上時,極易產生好壞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情感設計的第一原則是:一定要好看,美,吸引人!符合人類的本能的需求。一款在設計上沒有美感的產品,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了。比如這個叫做「乳溝跳躍者」的掛墜,如果宣傳圖只是簡單的產品照,可能效果一般,但是利用美女來做宣傳,效果就事半功倍了,估計會有人盯著這幅圖看很久。
情感化設計用兩個潛在的維度來描述所有的情緒或情感狀態,價值(value)和喚醒度(arousal)。
價值是指判斷事物的好壞,我們一般根據事物是否令我們感到開心來形成這些有意識的判斷。喚醒度是指身體、大腦或特定行為的無意識激活。人們使用焦慮(anxiety)對無聊(boredom)的水平來定義它;我們可以通過心跳速率、呼吸、血壓和皮膚電來測量它。
簡單點說,你可以將喚醒度看作是刺激的程度。上圖就是利用人類無意識的生理刺激來起到抓人眼球的效果,話說回來估計現在有人還在盯著看吧。
所以在設計產品時不妨選擇更大尺寸的圖片和更明亮的顏色,力求在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眼球。有了關注度才能繼續進行之后的步驟,不過一些設計師在設計時只顧設計,沒有考慮實現的可能性,也值得注意。
行為體驗
在產品設計中,豐富優秀的功能和良好的交互體驗,更能讓人產生使用欲望。對于功能性的產品來說,更加看重效能,簡單點說就是實用。能否高效地完成任務,解決問題,這是衡量一款產品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我們稱之為以人為本。
價值維度會影響我們是趨近(即愉悅)還是回避(即痛苦)某一物體,而喚醒緯度會影響我們做事情的動機。優秀的設計一定是能給人們帶來便利的,能讓人產生愉悅的情感,這樣能進一步刺激消費者來使用你的產品。當然,也有一些人用一些產品故意讓人產生負面的情緒,以此來獲得關注度,博眼球,例如郭美美利用負面新聞炒作,恒源祥那個重復十二遍「恒源祥」的廣告。但就長遠來看,這樣對與產品和品牌的傷害極大,得不償失。
精神層面
可以通過呈現一個與用戶人格類似的視覺人格來吸引用戶。我們會被那些我們喜歡或者與我們精神追求類似的事物所吸引。
盡管人類的人格特質是復雜的,心理學家將產品人格劃分為少量的具有類似特點的類別。它們將準備賦予產品、電腦和界面的人格劃分為兩個主要的維度:支配對順從(dominant vs. submissive),友好對不友好(friendly vs.unfriendly)。
如果一個產品讓你覺得生活更便利,生活水平提高,長此以往,對產品產生依賴就變成了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比如洗衣機,比如空調,比如手機,比如 Wi-Fi……因為對產品的依賴進而認可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就說得通了,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認同,對那些公司來說,叫做樹立品牌,粉絲培養。
這個你可能剛剛知道的名詞,卻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存在于你每天都在用到,卻沒有注意到的產品里。
SOURCE:知乎專欄-筆戈科技
尼瑪 看了有十分鐘[可憐]
我怎么看見有一塊黑黑的啊。能取出來看一下嗎
m
請問項鏈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