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講解:拼團活動如何設計?

71 評論 89218 瀏覽 566 收藏 13 分鐘

本文主要是作者結合最近兩周做的拼團活動,來細說拼團背后的邏輯,按拼團的整個流程來講解。

營銷手段除了優惠券,還有拼團這種常見模式。提起拼團,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拼多多,在流量紅利已經觸底的情況下,以拼團這種新模式殺出一條血路。

傳聞今年3月份,拼多多月GMV已經達到400億的規模,交易額超過京東的1/3(京東月GMV約1100億)。

頁面上的“發起拼團”或“去拼團”按鈕大家都看的到,但是否真正思考過其背后的邏輯。

接下來我將結合最近兩周做的拼團活動,細說拼團背后的邏輯,按拼團的整個流程來講解。

一、創建拼團活動

拼多多的所有商品都有拼團模式,淘寶、京東或其他平臺只有部分商品有拼團模式,兩種后臺設計肯定不同。因本人此次負責的項目是后者,故以此種類型談如何創建拼團活動。

實例設計

△創建拼團活動頁

創建拼團活動的過程中,至少包含以下元素:拼團活動時間、成團有效時間、成團人數、每人限購、可開團商品和拼團活動狀態。

1. 拼團活動時間

可開團商品的拼團活動時長,如一個商品的拼團活動時間為6月28日00:00:00至7月3日00:00:00,這個時間段內,該商品可開團,用戶進入商品詳情頁可發起拼團或參與拼團。

2. 成團有效時間

用戶開團后與其他人組團的時間,該時間內沒有組團成功將拼團失敗,系統自動退款。特別注意的是:因為引入了這個字段,會有某用戶對某商品的實際拼團結束時間。

實際拼團結束時間=發起拼團時間+成團有效時間(發起拼團時間=發起拼團人的支付時間)

什么意思呢?

舉個例子來講:若該商品的拼團活動時間為6月28日00:00:00-7月3日00:00:00,成團有效時間為24小時,則7月3日0點以后,該商品不可再開團,但已開的團用戶還可以參團,即該活動實際在7月4日00:00:00結束拼團促銷。

3. 成團人數

湊夠多少人滿足拼團條件,限制條件為至少2人。

4. 每人限購

每人最多購買多少件,拼團商品因價格較便宜,根據預算看是否需要配置該字段。

5. 關聯商品

前面四個字段都屬于拼團活動的基本屬性字段,我們要把這些字段關聯到具體某一個商品上或多個商品上,并設置拼團價。

拼團活動商品創建成功后,商品就被分為普通商品和拼團商品(在商品表里也會有一個字段來標記和區分),拼團活動列表新增一條記錄。

實例設計

△拼團管理列表頁

6. 拼團活動狀態

  • 未開始:拼團活動開始時間>當前時間;
  • 活動中:拼團活動開始時間<當前時間且拼團活動結束時間>當前時間;
  • 已結束:拼團活動結束時間<當前時間;
  • 已失效:“活動中”狀態的活動商品手動點擊“已失效”按鈕,變為已失效,活動提前結束。

“未開始”狀態的活動商品可全部字段編輯,“活動中”狀態的活動商品只能延長拼團活動結束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已結束與已失效的區別在于:已結束是活動到期后自然結束的,已失效是指商家主動提前結束。已結束和已失效的活動商品需要再次發起活動,重新新增一次。

在C端怎樣展示就看具體的產品設計,在自己負責的項目中,拼團商品我給了2個入口:拼團專場和全部商品列表,是拼團商品的有拼團標簽。

實例設計

△拼團入口

二、用戶發起拼團

用戶在拼團商品詳情頁發起拼團活動,生成一條團單記錄和訂單記錄,后臺分別對應團單列表和訂單列表。

△商品詳情頁、訂單填寫頁

△訂單詳情頁

1. 團單列表

不同的拼團狀態,訂單ID個數和已參團人數不同,假設成團人數為3人。

  • 待成團:發起者發起拼團但未支付,訂單ID有該用戶的下單數據,發起拼團時間和拼團結束時間為空(此團未開成功,自然不存在發起拼團時間和拼團結束時間之說,發起者支付成功才意味著開團成功),已參團人數為0。
  • 拼團中:發起者支付成功,開團成功,已參團人數為1。“拼團中”狀態的訂單不可取消,需拼團成功后才可取消。
  • 拼團成功:成團人滿且都支付成功,此時一個團購ID對應三個訂單ID。
  • 拼團失敗:成團有效時間內,成團人數未滿,拼團失敗,系統自動退款。

特別說明的是,C端拼團商品詳情頁【和其他人拼團】的數據取自團單數據,不是訂單數據。

實例設計

△團單列表

2. 拼團訂單列表

拼團商品的訂單可合并在普通訂單列表,增加一個“訂單類型”字段用于區分,拼團訂單列表有“查看同團訂單”跳轉鏈接。

△訂單列表

三、拼團頁分享

拼團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通過分享進行老帶新,更多利用社交關系促進訂單轉化。這個環節要考慮的是,分享出來的這個拼團活動狀態不同,用戶看到的頁面也不同。

“拼團失敗”和“拼團成功”分別對應活動已結束(不是商品的拼團活動結束時間,是發起人創建的這個拼團活動的結束時間)和人數已滿兩種情況。

大概流程如下:

△用戶進入拼團分享頁邏輯

到此,一個完整的拼團活動差不多結束了。文中所有的原型圖僅供參看,具體視業務而定。

四、總結

看過一句話:

  • 開發的工作迭代是:接需求—>Coding—>再接需求—>再Coding……
  • 產品的工作迭代是:實踐—>總結—>再實踐—>再總結……

所以本文的最后部分還是總結,每項需求、每周周報都要復盤與總結,現在盡量做到日日總結。

1. 無論C端、B端,場景要盡可能窮盡,邏輯要盡可能嚴謹

需求不是做完一遍就結束,通常這樣只能解決表層問題,場景完善、異常情況多思考、反復問自己才能想到。場景通常越挖越深,越深越寬,呈倒三角模式。

比如:在拼團活動商品的下單支付處,要增加該團是否已結束和拼團人數是否已滿兩個邏輯。這種場景在將一個拼團活動分享到一個微信好友群很常見,多個用戶會同時進到該團并下單支付,這和普通商品不同。

這點是自己在反復回顧整個拼團流程中領悟到的。

2. 學會及時地決斷

我們通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技術覺得這個功能做著沒啥大用,而且實現又麻煩,或者是因為某些原因被迫砍掉一部分需求;或者技術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不一樣;或者在開發的過程中,技術提出了另外一種更好的方案,之前是你沒想到的,這時該怎么辦?

這么多的變化,不可能事事去請教導師或領導,對方會覺得你沒有主見,自己必須要學會及時地決斷。

比如:在做需求時,我將發起人創建拼團活動的支付時間,作為這個活動發起拼團時間,技術說用下單時間就好。當時覺得下單時間和支付時間并無區別,便說可以。

后來細細想,如果是下單但未支付成功的團單,都沒有開團成功之說,何來發起拼團時間呢。便又去找技術說明這點。

最后,說一下自己近期對產品的領悟:做產品最核心的競爭力是產品思維和項目跟進能力,不是會畫原型、寫文檔(想起自己剛做產品時,整天沉浸在畫原型中無法自拔,覺得自己畫的好看)。產品教給我們的一直都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做事思路與方法可以解決很多實際的生活問題。

我很喜歡蘇杰的一句話,他說:

我做的互聯網產品是我的產品,我寫的書是我的產品,我發起的一個線下組織也是我的產品。產品其實沒有具體的形象,只要滿足某種需求,提升用戶體驗,就是一個產品,這就是一種產品的思維。

只要你能夠發現問題并描述清楚,轉化為一個需求,進而轉化為一個任務,爭取到支持,發起一批人,將這個任務完成,并持續不斷以主人翁的心態去跟蹤、維護這個產物,那么,你就是產品經理。

 

作者:花開不敗,產品經理,文藝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碼字,愛美,愛跑步,愛旅行,愿我手寫我心,余生不將就

本文由 @ 花開不敗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專欄作家

涵小仙女,微信公眾號:涵小仙女,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文藝女青年一枚,白天工作,晚上碼字,愛美、愛跑步、愛旅行,愿我手寫我心,余生不將就。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比如某團A,還剩1個位置就可以滿員。這是張三和李四都進來了都想參與這個團。這時是不是就看付款時間呢 ?誰付款快誰就參團成功。慢的就直接提示失?。浚ㄈ绾翁崾灸兀?/p>

    來自北京 回復
    1. 好問題!分目的來看,如果按照以成單為目的的話,即使規定是3人團也要讓第三第四個人都能成團;如果是拉新、做氛圍為目的,幫第四個人自動創建新團,或推薦一個團。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