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統性評估一個產品用戶體驗?

14 評論 19528 瀏覽 111 收藏 8 分鐘

作為專業設計師,我們在做競品分析時候,也會經常去評估一個產品的優缺點,那么如何更加系統性去評估,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來了解一個評估體系。

評估一個產品體驗的好壞是我們作為設計師經常會遇到的事情,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設計師朋友還是非設計師朋友,有時都會互相推薦一些有趣的app,比如:設計感很好或者內容很豐富等等,那么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口語化評估一個產品好壞。

作為專業設計師,我們在做競品分析時候,也會經常去評估一個產品的優缺點,那么如何更加系統性去評估,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來了解一個評估體系。

為什么要學習它

作為設計師,我們需要有一套系統性方法來評測一個產品的好壞,為什么?

能在同事之間探討過程中建立專業影響力,同時能更深層次的對產品的了解。

如何做?

那么下面下面我們從四個維度去了解下:

視覺系統

視覺作為一個產品最基礎的層面,即我們常說的表現層,視覺感官層,它是一個產品的基礎設施,如果第一眼看的不入眼,有多少人愿意去使用這個產品,這里排出一些需求超強的app(如鐵路12306)

作為設計師,如何更專業的評估一個產品的視覺好壞,這里有幾個方法:

  1. 產品界面整體是否簡潔干凈;
  2. 信息層級是否清晰(如字體層級,功能優先級,是否采用網格布局);
  3. 視覺流是否順暢,比如:常用的 F-pattern 和?Z-pattern;
  4. 也可通過 形/色/字/質/構 五個維度來評估。

認知系統

認知層面,我們又如何去做,記得之前有一本書《不要讓我思考》這本書講的就是在做產品設計時候,功能界面布局要做到可用、易用,用戶打開軟件直接去使用,而不是需要花費腦力思考如何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關鍵點,一些產品為了美觀或是簡約,而犧牲可用性,比如:一些隱藏式操作等等,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客觀綜合思考,這樣設計能給產品提升多少視覺體驗,且如果改成這種隱藏式操作,用戶學習成本高或者低,需要我們去做研究分析,然后綜合評分之下做決策。

下面看一個好的案例:

上圖 instagram 左上角一個拍照圖標,點擊后進入主頁,同時他們也提供了一個驚喜的操作,左滑也可以進入同一個界面,這就是在保證用戶能理解的基礎上做一些提升操作效率的功能。

Facebook 左上角拍攝圖標也是同樣的特性。

操作

顧名思義就是說當用戶在使用你的產品時候,能否很順暢的執行某項任務,比如:去下載、收藏、購買路徑等等,一般都會用最短的路徑且用戶能高度認知的情況下來設計產品功能,這樣能給用戶節省時間和提升效率。

如何知道該產品是否具備最短路徑且體驗最好呢?

我們可以找幾個同類頂尖產品,然后截圖對比下,看下路徑如何,然后各自使用情況,看那個最短路徑,且最優體驗。

這種一般都是在登錄注冊,認證流程等用得較多,所以現在大部分app 在這一項提供很多的選項,供不同類型用戶選擇,如:快速手機號碼登錄、郵箱注冊、快速社交軟件登錄,同一個企業采用統一賬號體系。

記憶

記憶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產品能否為用戶去記住一些他常用的選項,這樣能減少用戶記憶負擔,提升產品的口碑。

所以我們在設計產品時候,針對用戶常用選項,或者比較重要的時刻進行記憶儲存,so 我可以從這個維度去對比來評估產品。

左圖特點是 在點奶茶頁面,當前列表頂部有個常用選項,這里記憶著我之前常點奶茶的一些偏好。

右圖頂部我的訂單下面有個 常購清單,這里就是給用戶記住一些之前常買的產品,反正我是有常買一些產品的,所以覺得這個功能還不錯。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上面只是其中一個小點,大家可以細心去探索,那些能夠對產品有體驗提升,那些是不友好的設計,我們需要有清晰的認知。

總結

上面我從四個維度去分步說明評估一個產品用戶體驗的方法。

視覺-認知-操作-記憶,這四大點,四大原子法則,大家平時可以帶著這些點去看一個產品,去體驗,多去玩,總會發現一些細微的有趣的點。

#專欄作家#

Tony,微信公眾號:洞見設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百度設計師。很樂意幫助年輕設計師成長,簡歷指導,每周分享最有價值的設計經驗,擅長產品體驗設計,關注【洞見設計】后臺回復“彩蛋”領取設計資料。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視覺 認知 操作 記憶

    回復
  2. 作者寫的很好,但是從公司實際的業務出發,其實app的很多功能操作,包括彈層都是有戰略性考慮的,去引導用戶做什么,不做什么,弱化某些操作而強調某些功能,比如聯系客服這個功能,從用戶角度,肯定是希望某個關鍵節點放一個,這樣就能快速解決他的問題和減少試錯成本,那從公司的角度來說,肯定是不希望用戶有事就聯系客服解決啊,對吧,所以,產品的布局,都是各方利益的博弈的權衡點

    來自浙江 回復
  3. 最后一個 記憶層面范圍上是不是寫的小了 產品在重要節點上有記憶功能還是為了要提升用戶認知和操作上的需求

    來自貴州 回復
  4. 作者文章非得不錯,但個人覺得作者的觀點只是表層設計系統評價了一個產品的用戶體驗,系統評價用戶體驗還應該補充一些比如從需求層面,是否滿足需求,是否更好的幫助用戶解決需求中的問題;從服務層面,線上線下服務能否同步且高效優質;從開發層面系統程序運行是否流暢等等多方面的角度,個人見解,多多交流*-*

    來自北京 回復
    1. 感謝這中肯之言,思維火花碰撞,你說的不錯,我這里是從作為設計能看到見的角度來評估產品體驗,你說的這些更加能全面概括進來了

      但是比如服務層面,其實我們需要借助用戶調研等等才能知道是否滿足,后者用戶對產品的評價,綜合大數據來,但是作為設計師,你想快速了解一個產品,這些數據段時間是無法獲取

      第二:需求層面,這些能否滿足用戶需求,如果作為體驗設計師,也無法靠自己之言,來說的,也是需要去做競品調研,用戶研究,看下產品功能能否滿足用戶

      第三:“開發層面系統運行層面,這個點,就是用戶的操作效率問題,其實我上面已經說啦,用戶能否快速完成任務,能否滿意的完成目標

      回復
  5. 認知和操作 是不是可以合并 從視覺到認知再到記憶 操作是通過視覺上的認知來完成 只是個步驟

    來自北京 回復
    1. 認知和操作是不同維度的,認知是用戶對產品功能理解程度,是否有歧義,功能表意是否和用戶理解一致,這個影響產品使用體驗一方面,

      操作一般都是效率問題,用戶能否快速完成目標任務,比如你去下單買東西,點擊加入購物車后,半天都找不到購物車在哪里,或者層級深。

      回復
  6. 寫的挺好的,雞蛋挑骨頭,感覺前后的邏輯不對稱。內容以吸收

    回復
    1. 感謝提出,以后改正

      回復
  7. 可以轉載嗎? ??

    來自廣東 回復
    1. 可以,但是需要把原文地址放好

      回復
  8. 寫的很接地氣,絲毫不覺得有理解不到位的情況。

    回復
  9. 小白抱走,收益良多,希望再多出點干貨??????

    回復
  10. 專業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