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加入購物車&支付環節的對比差異

1 評論 9170 瀏覽 80 收藏 8 分鐘

主流B2C、C2C電商平臺京東、淘寶、唯品會、網易考拉、小紅書、蘇寧易購的加入購物車&支付環節的設計體驗與差異有哪些?

購物流程有沒有正好符合你的心理~

加入購物車

擬物動效和Toast提示框是加入購物車成功的兩種主要方式,雖然形式不同,但是都能達到相同的提示效果。

一般點擊【加入購物車】按鈕的跟隨結果會依據所選產品的屬性不同分為兩種:

  1. 所選擇的產品只有唯一屬性,如某一品牌的背包,只有唯一屬性“顏色”,且只有一種顏色,那么則直接加入購物成功;
  2. 如果所選產品存在多個可選屬性,則在點擊加入購物車時首先彈出選擇屬性面板,然后才能加入到購物車。這里我們暫忽略對產品屬性的選擇,而是直接聊一下加入購車這一操作的效果差異。

京東、唯品會和蘇寧易購都是模擬在超市購物將商品放如購物車的場景,所以這三家都在觸發按鈕后會有“+1”&“實物縮略圖”的擬物動效拋物線狀落入購物車,讓客戶很清晰感受到“哦,加入購物車成功啦”,增強顧客了逛街選選選的滿足感。

京東? ? ? ? ? ? ? ? ? ? ? ? ? ? ? ? ? ? ? ? ? 唯品會? ? ? ? ? ? ? ? ? ? ? ? ? ? ? ? ? ? ? ? ?蘇寧易購

淘寶、網易考拉和天貓則是在點擊加入購物車后,以Toast提示框的形式提醒加入購物車成功,只是在提示語表達上有差異,經過長期的用戶使用習慣培養,客戶可能并不關心提示語內容是什么,只是習慣性的知曉“添加成功了”。

還是要解讀下提示信息的文案:

  • 淘寶的提示語:“添加成功,在購車等親~”更具親和力的同時提示客戶在購車進行購買操作;
  • 網易考拉提示語:“加入購車成功”簡潔明了;
  • 天貓提示語:“商品已成功添加到購物車”,總感覺讀起來有些拗口呢,似乎有改進的空間。

淘寶? ? ? ? ? ? ? ? ? ? ? ? ? ? ? ? ? ? ? ? ?網易考拉? ? ? ? ? ? ? ? ? ? ? ? ? ? ? ? ? ? ? ? 天貓

訂單確認 VS?支付

訂單確認和支付環節的關系是“合二為一”&“獨立門派”,取決于平臺的整體架構。個人當然傾向于訂單與支付低耦合,這樣任由訂單頁面千變萬化,也與支付不相干。

訂單與支付“分家”而“合作”

也就是說訂單與支付是兩套獨立的體系,我們合作則天一無縫,我們分開也可以好好的活著,這說的是誰呢?

示例當然是阿里系和京東。

先來說說淘寶&天貓的支付,首先在支付環境必須開通支付寶。在支付方式上可以選擇使用支付寶的余額、余額寶、花唄、綁定支付寶的銀行卡、快捷支付、網銀,支付寶會智能選擇最優支付方式。

在“確認訂單”頁面沒有支付方式的選擇,只有地址、數量、配送方式等訂單基本信息,只有點擊”提交訂單”后才會進入到支付寶平臺,這樣的好處就是不管阿里系各平臺的訂單千變萬化,只要進入到支付環節,那就按照支付寶設定的支付規則及展現形式來支付。

在手機端并不會感覺到支付平臺的切換:

淘寶訂單支付

但是在PC端進行支付的時候頁面切換至支付了,地址欄中的地址也已經不是淘寶的而是支付寶(alipay):

京東也有自己的支付體系“京付”,當然京東支付相較于支付寶和微信,名氣小了那么一丟丟。但本著與T是一家人,必須支持微信支付,又本著開放的思想支持了Apple Pay,這樣就有了京東收銀臺這個虛擬收銀臺。

收銀臺的的頁面是獨立的,也就不關心京東旗下各種產品訂單的長相。

京東訂單支付

當然這只是舉兩個例子,其他如蘇寧易購、網易考拉也都有自己的支付渠道,但是由于市場占有率不高,為提升成單率也都入第三方支付方式,當然還是要把自有的支付方式排在第一位,而且都以不同形式的優惠吸引顧客開通支付。

蘇寧易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網易考拉

訂單與支付一體化,也就是訂單與支付在都在訂單確認頁面,這類平臺當然是少數。

猜測的原因是:品臺并不是期望通過其他方面占有市場,如小紅書的內容分享。

寫在文后

加入購物車操作要達到的目的:讓用戶明確知曉加入購車成功了,這在功能上就滿足了用戶需求,至于使用toast & 擬物動效來實現就是體驗上的提升。支付環節,如果平臺有支付產品,當然是主推自有產品,為搶占支付渠道用戶也是給出了各種誘惑條件。對于全部引用第三方支付的平臺,相對來說比較簡單。

本文針對“老用戶”使用的頁面進行了對比,而對于一個新用戶來說當然還有一系列的分支流程,如填寫收貨地址、綁定銀行卡等操作。

 

本文由 @檸檬茶?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