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產品經理如何看待“微信電話本”?
騰訊近期推出的微信電話本引起軒然大波,原因是免費通話功能可能威脅通信運營商核心業務。實際上,這類產品并不是第一款,騰訊此前早已內測。在此時推出的時機是如何把握的,又可能是基于怎樣的考慮?又能產生多大影響?眾多疑問待解。 @覃浩tommy,騰訊產品經理,但不是微信電話本的產品經理,觀點不代表騰訊官方。 以下文文章全文: 我想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看到這個問題,感慨萬千。我想將標題定為”終于還是來了“。 兩年前,我還沒來到騰訊,當時我在UC跟隨我的前任老大,做了跟微信電話本一模一樣的產品。這個產品叫做”來電通“。 騰訊很少是新市場的第一個積極開拓者,而是在合適的時機,漂亮的收拾市場。 來電通是塞班時代的通訊輔助必備軟件,到了安卓時代,來電通是第一批嘗試互聯網免費電話的app。最高峰的時候做到了千萬級的日活。當時的來電通是UC旗下,除了UC瀏覽器之外,最重要的一款創新產品。公司高層期望基于手機通訊錄打通通訊錄關系鏈,做關系鏈一直都是大公司或者準大公司的夢想。而后,因公司戰略規劃問題,這個產品歷經多次規劃調整,最后的結果并不是很好。目前已在大陸市場停止更新。 2012年初,android剛剛崛起,基于手機通訊輔助這個切入點,誕生了一大批的通訊輔助app,包括:來電通、QQ通訊錄、觸寶撥號、360通訊錄、搜狗號碼通等產品。這批產品后來大多數都沒能跳出工具app的魔咒,它們沒能順利打通手機通訊錄關系鏈入口。 通訊錄產品在那時候也曾一度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很重視的卡位產品,這類產品不想局限于通訊管理工具,除了做本身的來去電顯示、智能撥號、聯系人備份等通訊輔助相關功能之外,都逐漸開始涉足”免費電話、免費短信”,甚至有部分通訊錄產品開始涉足麥當勞訂餐、連接快遞服務等互聯網入口概念。 當時bat和360對于市場上的通訊錄產品都有親密接觸,并購傳聞一度很火熱。 微信電話本的前身是 “QQ 通訊錄” 當時QQ通訊錄是我們的競品,它當時也是一款通訊錄管理工具, QQ 通訊錄團隊并入騰訊廣州微信事業群后,2013 年正式更名為微信電話本。 因為曾經的工作經歷,我對QQ通訊錄一直保持關注,在并入微信事業群后,微信電話本進行了多個版本的更新,但都屬于是不痛不癢的對已有功能進行的優化,如加入了聯系人同步微信頭像、分享聯系人二維碼到微信等功能,那個時候微信電話本并沒有跳出通訊錄管理的范疇。近期微信電話本又開始火熱,主要原因在于”免費電話“。 遺憾的是,基于通訊錄關系鏈的免費電話這種產品形態,兩年前很難做起來,主要是下面這些原因: ■ 一直游走于政策邊沿; ■ 2年前網絡環境很糟糕,當時網絡主流是2G網絡,3G網絡才剛剛開始放號,網絡環境糟糕導致了通話質量難以保持穩定,使用場景覆蓋面不足夠廣; ■ 流量資費居高不下,大部分用戶月流量包僅有30-100M,根本沒法支撐起隨時隨地使用免費通話,進一步壓縮了使用場景; ■ 對于中小公司而言,推廣和人力資源投資很大,移動互聯網尚未成熟,服務入口的概念難以落地,難以獲得公司長期資源投入。 簡而言之,當時的狀況就是,蛋糕很大,但是大家都無能為力。 騰訊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也只是把QQ通訊錄作為戰略防御的保守產品進行對待。騰訊不期望通訊錄這條這么重要的關系鏈和入口被BAT的任何一方、或者有苗頭的中小公司占據,關系鏈是騰訊的立足之本,但是礙于當時的互聯網環境、以及有關部門的政策法規,一直按兵不動。 這一切,在QQ通訊錄并入微信事業群后,加上3G、4G的大范圍普及,逐漸開始發生改變。微信電話本終于放出了大招,加入免費語音通話功能。在綁定微信賬戶與手機號后,用戶可以向安裝了微信電話本的微信好友發起免費語音通話。 其實兩年前,在微信電話本還叫做QQ通訊錄的那個年代,就已有傳聞QQ通訊錄在內部測試免費通話,只是一直沒正式對外發布?,F在既然能敢于推出,顯然已經有所準備,或者說與監管部委高層達成了某種默契。結合微信品牌的巨大光環和體量,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 微信電話本的推出,或許象征著這是運營商逐漸變為管道,由“通信運營商”向“流量運營商”轉變這一漫長進程的萌芽? 想必大家還記得去年運營商哭訴微信嚴重影響了運營商網絡帶寬,聲稱要對微信進行收費,運營商一度被推上風口浪尖。最終,在騰訊高層斡旋、經歷多輪談判之后,加之三大運營商本身有著競爭關系和合作分歧點,最終,三大運營商不得不接受微信不可阻擋的現實,中國聯通甚至已經開始與微信合作。 運營商被互聯網新商業模式這股潮流不斷的被動的往前推著走,到了今年,隨著微信對短信業務的沖擊,中國移動已經宣布明年將對短信進行全部免費,按照流量方式進行計費。這時候,基本可以認為,運營商的短信收入被互聯網公司沒收了。 不遠的未來,電話這一傳統模式再次被互聯網公司所沒收或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并不是不可能。微信電話本可能會帶動消費者在流量消費上的巨大增長,進一步逼迫運營商加速向流量計費方式的轉變,轉變的方向可能將是語音業務供應的無限量,收取流量費用為主計費模式。這也是歐美主流運營商的經營模式。 將來,傳統運營商很有可能變為管道,成為“流量運營商”,而不是“通信運營商”。當然,這個過程依然困難重重,它不會那么容易的到來。 微信的偉大之處在于,讓原來不用QQ的人使用了微信。那么,微信電話本承載的是讓不用微信的人用微信電話本。這是微信電話本不合入微信,除了政策風險之外的最大的原因。 微信起來之后,你發現,原來不使用QQ的那批四五十歲的人、農村人、商務人士等,都大量的用上了微信,微信擴充了騰訊的用戶群體。微信電話本將來需要承載的正是收攏目前QQ和微信都不用的那批群體。 微信電話本最大的特點是”和手機通訊錄深度結合“,不管互聯網服務如何發展,始終有很多人離不開電話、聯系人管理這兩類基礎服務,裝了微信電話本,騰訊將可以收攏原來不用微信和QQ的那群人,從而進一步鞏固騰訊的熟人社交關系鏈基礎和入口卡位能力。 你可以使用微信電話本打免費電話、發免費短信、智能快速查找聯系人,更大的優勢在于能自動判斷對方是否已安裝微信電話本,若已安裝,可選擇采用免費電話進行通話。借助微信巨大的體量與品牌效應,微信電話本的發展之路應該會比之前任何一個通訊錄產品都要順暢。 從互聯網入口這個概念來說,目前微信電話本不會合入微信,將來可能也不會合入微信。微信電話本有機會成為另外一個互聯網入口級產品。 通訊錄整合生活服務的概念,其實在2年前,搜狗號碼通已經有了雛形,那時候,他們從標記地產中介、快遞電話、保險電話這類攔截剛需切入,期望整合所有的日常常用號碼,做通訊錄產品里面的hao123,成為本地生活的O2O入口。 因為大部分商家、醫院、店鋪、物業公司等都是用座機提供聯絡,因此,當這些生活服務提供商的電話號碼被某個通訊錄軟件整合起來之后,這個通訊錄產品就是一個電話導航站。人們通過使用通訊錄的智能撥號,可以快速搜出所需服務,就像pc互聯網時代通過hao123訪問網站一樣。 而目前微信電話本和小米黃頁的概念,實際上要比搜狗號碼通要先進得多,除了整合本地服務電話,小米已經將觸角直接伸向了互聯網服務,直接以web app的形式將互聯網服務嵌入通訊錄。微信電話本想必也是采用這種模式。 不遠的未來,我們應該能看到微信電話本在電話本內整合各種常用生活服務,如:手機充值、快遞查詢、訂票、代駕、掛號等服務、甚至是團購、點餐,今后你將不需安裝APP,想用就用。 結合上面的通訊錄使用人群的定義,通過通訊錄的概念,讓原來不用微信和手機QQ的那批用戶,開始使用互聯網服務。也就是說,微信電話本和小米黃頁這類通訊錄服務,除了本身的便捷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可以引導原來不觸網的用戶接觸互聯網服務,是不是很棒? 下面是小米通訊錄的截圖,小米稱之為小米黃頁,跟微信電話本將來的發展思路是一致的。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騰訊,即使頭戴微信光環,但是想打通這條關系鏈,再造一個互聯網入口,依然困難重重: ■ 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也推出了自己的通訊錄管理軟件,并且還是集成于系統底層,天然預裝的優勢,比微信電話本更早接觸用戶,并且不可卸載。隨著小米這類廠商的出貨量越來越多,以及miui、flyme等定制系統越來越完善,通訊輔助app獲取用戶的難度會進一步加大。 ■ 使用場景依然有限,在3/4G網絡情況下,因為流量費不低,它打動不了對話費最為敏感且最常接觸互聯網的學生群體,這類群體只會在wifi情況下使用微信電話本; ■ 商務或公務通話的時候,這類人群首選依然是更為穩定的傳統通話;大齡傳統用戶,通話依然會以電話直接撥號為主,普及通訊錄管理app需要依靠強大的推廣普及能力。 因此,冷靜的看待問題,目前的網絡電話僅適合在部分場景下使用,只能作為常規電話直撥的補充,“革命”和“取代”都還為時過早,離大規模普及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爆張圖,左邊為兩年前的來電通,右邊為現在的微信電話本。大家自行評價?;ヂ摼W永遠都是要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趕集趕得早,不如趕得巧。而且,更多時候,有些產品,真的只能是由巨頭去撬動,在國內的互聯網生態中,中小公司的一些創新項目很多時候很無奈。 最后,吐槽一下,微信電話本居然只能在雙方都裝了app的情況下進行免費通話,來電通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實現了app向手機號碼撥打電話啦。 不過,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只能在雙方都裝了app的情況下使用,也可能是微信電話本團隊故意而為之,可以通過口口傳播,使更多人裝上這個微信電話本。他們在等待合適的時機把app打給電話號碼的功能也做上去。騰訊永遠都不著急推出新功能,而是選擇最佳的時機做合適的事。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