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產品的典型設計思路總結
【編者按】本文作者@xidea。交互設計師,半個產品經理。關注基于互聯網的整體用戶體驗設計和產品設計。本文轉載自作者的博客。
有很多移動互聯網的產品經理和設計師都是從傳統互聯網轉過去的,我們之前積累下的一些經驗,有一些可以在移動側繼續使用,有一些則行不通,這或許要從移動互聯網跟傳統互聯網的區別說起。
區別
1、終端設備
傳統互聯網:主要的接入終端是計算機。計算機是高度標準化的設備,無論是Mac陣營,還是PC陣營(其他的架構不討論了)。具體體現在:
絕大部分個人計算機使用的硬件是標準化的,并且功能強大多樣
絕大部分屏幕的分辨率在1024px及以上,尺寸較大
軟件終端比較統一,都是瀏覽器(暫時不考慮客戶端產品),并且由于Web標準的存在,不同的瀏覽器(或者說不同的內核)對于前端的解析相差不大
技術標準相對統一,比如用HTML寫結構;用CSS寫表現;用JS寫前端行為;用PHP、JSP等寫后端;用MYSQL等管理數據庫等。做出來的東西基本上認為是跨平臺的
移動互聯網:主要的接入終端是手機和各種pad。拿手機來說,標準化程度遠遠不及計算機。具體體現在:
硬件設計不夠標準。有的手機用按鍵,有的手機用觸屏。有的用方向鍵,有的用軌跡球。有的帶有全鍵盤,有的用屏幕鍵盤等等
分辨率千奇百怪,特別是android陣營。尺寸相對較小
平臺不統一。雖然主流智能手機也基本上是ios和android兩種。但是,加上后起的Windows Phone,加上日落西山的塞班,加上非智能機上面的Kjava等,平臺很多,開發APP相互不兼容。而移動Web應用(使用手機瀏覽器訪問的)不論從技術上還是體驗上都不夠成熟。即便是同一種平臺,有時在前端的表現也有較大差異,特別是android陣營
2、使用場景和使用環境
傳統互聯網:
大部分情況下,使用傳統互聯網的場景相對正式一些,使用的環境也更加穩定。比如,我們可能會把筆記本電腦放在桌子上,一動不動上2小時網。
使用環境決定了,傳統互聯網的接入會比較穩定。
接入速度相對快
移動互聯網:
大部分情況下,使用移動互聯網的場景會更加隨意一些,隨時隨地,使用環境也更加復雜。比如,地鐵上(可能晃動)、廁所里(可能時間短)、排隊的時候(可能匆忙)、被窩中(可能光線昏暗)。
使用場景和環境決定了,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會更加碎片化。
接入速度相對慢,接入不穩定。
3、其他方面
傳統互聯網:
資費與流量:大部分是在一定時間內不限制流量的計費方式。
移動互聯網:
資費與流量:國內大部分是包月限制流量的方式,并且費用相對較貴。
與計算機不同的特色設備。如:GPS模塊、重力感應器等。
基于以上的不同,或許從產品設計層面來看,會有如下的思路:
設計思路
1、結合移動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特點,揚長避短。
典型案例:
TalkBox以及微信的語音聊天
因為大部分情況下,在手機上輸入文字比較麻煩,而說話則容易很多。所以在手機上,使用非即時的語音交流,要比使用文字方便快捷。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